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六百一十一章:励精图治的小皇帝

【作为一个皇帝,尽管年幼,还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

【况且万历与隆庆不太一样,他有点类似嘉靖。】

【这一点从他视朝就可以看出。有些时候是纯粹的礼仪举动,但也常常就朝政大事而有所指示。】

……

大明。

“算咱求你了!”

朱元璋倚着一旁的扶手,有气无力道:

“你像点好人吧……”

马皇后拿着手帕给他擦着手。

淡淡道:

“你也别纠结这些事了。”

“就拿后代子孙的作为引以为鉴得了。”

朱元璋叹了口气。

殿内归于沉静。

……

【例如隆庆六年(1572)十月二十三日,万历视朝时,以湖广随州知州周行贪墨太甚,革职为民,交巡按御史审讯,并就此事发诏书给吏部,以严厉的口气指出:“近来查勘官员久不奏报,贪吏无所惩戒,亏枉久不获伸,抚按官所干何事?便令上章完报,不得推诿故纵!”】

【二十四日,他又看了广西道御史胡涍的奏疏。】

【胡涍借着十九日晚上的星变之相,以“妖星见懿庆宫”为事由,认定这次星变应在宫妾无疑,便信口议论嘉靖、隆庆两朝宫妾闭塞后廷。】

【说老者不知所终,少者实怀怨望,寡妇旷女愁苦万状。由此,消弭星变,当务之急是释放宫女,建议皇上遍察掖廷中未曾蒙先帝宠信的宫女,无论老少,一概放遣出宫。】

【为了增强说服力,他还引经据典说“唐高不君,则天为虐,几危社稷。此不足为皇上言,然往古覆辙亦当为鉴”。】

【第二天,文华殿讲读刚完,小皇帝就拿出胡涍的奏本,指着其中“唐高不君,则天为虐”二句,叫张居正看,责问:“所指为谁?”】

【张居正解释其本意是为了放宫女,语言有所放肆但心无他意。】

【然而小皇帝直接降旨诘责胡涍。胡涍接旨后,上疏引罪,落个革职为民的处分。】

……

大汉。

“有点意思。”

刘邦摸着胡须。

“斥逐高拱,令其回籍闲住,这是小皇帝即位后的第一件事。”

“一开始乃公以为这事只是因为冯保与张居正一手策划的,加上皇后与贵妃的示意。”

“但乃公忽视了明朝的制度。”

“若是没有他本人的同意,决不可能采取如此断然的措施。”

吕雉也有同感,她眯着一双杏眼若有所思道:

“原本以为是内有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司礼监太监冯保扶掖,外有张居正统揽大权。”

“但观其行为,这小皇帝是颇有主见的人,并且对臣下妄言极反感。”

“不是一个任人摆布的玩偶。”

刘邦沉吟片刻,看向吕雉道:

“小小年纪,嫉恶之心就如此之强。”

“张居正若懂得功成身退之法便罢了,若是一往无前……”

吕雉摇摇头。

“断无可能,看张居正权谋手法,其城府甚深。”

“这种人自视甚高,绝无退步而言。”

“此二人必有针锋相对之日。”

帝后二人沉默了。

脑中想着同一件事。

盈儿要是小小年纪就有此心,哪里还会有那么多事。

……

【十二月初六日,小皇帝按例视朝,将不来上朝的一百七十三名文武官员“各罚禄俸三月”】

【万历元年(1573)正月十九日,视朝时,纠仪御史面奏:查点文武官员失朝者,新宁伯谭国佐等一百一十九员。他还是下令,各罚禄俸三月。】

【万历二年二月二十三日,视朝时又命御史纠查文武官失朝者,一查,数目惊人,竟有抚宁侯朱冈等二百七十四人不来上朝。于是传旨:各夺俸一月。】

【以后失朝者便明显减少。】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扫了扫身上的糕点面渣。“别说,这小皇帝还挺有正事。”

“不像嘉靖,把上朝当作儿戏。”

李泌慢慢吃着酥山,淡淡道: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李隆基眼睛一亮。

“长源可教我?”

李泌怪异的看了一眼皇帝。

他怀疑这人再逗他。

“陛下忘了隆庆皇帝的天象了?”

李隆基还真没上心。

废话!

自己受了多大罪才有那些寿命。

他安安稳稳得了九十年!

二十二分!九十年!

还讲不讲天理了!

他一直气着呢,然后就是开始吃。

现在李泌一点他才细研其中真意。

“行,朕懂了。”

李隆基拿起一张胡饼继续啃。

这就看着吧。

看看大明皇帝又作个什么。

……

【但小皇帝毕竟初视朝政,一切都感到陌生,因而对于辅臣张居正是事事仰赖的,对他尊崇备至,开口即称“元辅张先生”,总是以“先生”相待。】

【张居正也尽心尽责地辅导小皇帝处理朝政,大至朝廷用人之事,小至宫中节俭之事,无不一一关照。】

【为了使小皇帝知人善任,万历二年(1574)十二月,张居正与吏部尚书张瀚、兵部尚书谭纶,特制御屏一座,绘全国疆域,登录知府以上官员姓名籍贯,以供省览。】

……

天幕上。

文华殿。

讲读完毕,小皇帝从怀里掏出一块白玉色的牙牌。

“先生你看。”

张君正双手接过小皇帝递来的牙牌。

上面锓刻着三十六字。

谨天成、任贤能、亲贤臣、远嬖佞。

明赏罚、谨出入、慎起居、节饮食。

收放心、存敬畏、纳忠言、节财用。

小皇帝笑着道:

“先生,这十二事是朕亲笔所书。”

张君正双手递还牙牌,笑道:

“陛下的这些话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全包括在里面了,可以终身奉行。”

“今后陛下所行与所写如有不合的地方,左右臣下得执牌以谏。”

小皇帝将牙牌收回怀内,拍了拍,朗声道:

“好!”

……

【小皇帝也深知元辅张先生的用心良苦,特命太监在宫中赶制牙牌一块,亲笔手书十二事,制成牙牌,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自警。】

【皇帝与元辅之间关系如此融洽,为明朝所罕见。】

【并且在太后意见与张居正意见不一致时,他还是听张居正的。】

【而小皇帝每次视朝,都亲览奏章,十分认真。】

【年岁虽小,但他颇有一点励精图治之意。】

【基于这种考虑,他放手让张居正总揽朝政,而自己则潜心于日讲与经筵,为日后亲政做好准备。】

【而两宫皇太后与皇帝的放手,也让张居正“中外大柄悉以委之”。】

【而张居正也当仁不让,“既得国,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