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六百二十二章:火力覆盖!火力覆盖!

天幕上。

大雨滂沱。

马蹄踩在烂泥中,拔出泥汤。

身前的将士扣着辔头,借力前行。

身上的红色毛毡被雨水浸得如铁板一块。

内里的钢甲贴在身上。

视线推高。

数千将士在大雨中艰难前行。

一名游骑从后面飞奔到前方。

随后翻身下马,对着同样拉马前行的将领开口道:

“将军!雨太大了!”

“将士们首尾不接!”

“还是等雨过了再走吧!”

顶风冒雨的将军抹了一把脸,笑道:

“老子当年率领三万骑兵,在北风飞雪中歼灭十万鞑子都不在话下!”

“区区冒雨斩倭又算得了什么!”

“不要聒噪!”

“然后你们的人跟紧了!”

随后继续闷头赶路。

……

【大明军队进入朝鲜时正值夏季,连日大雨滂沱,从定州到平壤之间路上泥泞难行。】

【朝鲜领议政大臣柳成龙劝阻明军暂缓进兵,祖承训却执意孤军进兵平壤。】

【他带三千铁骑和五百朝鲜军,一路艰难开拔,到达平壤城外时已是筋疲力尽。】

【小西行长早已命令日军偃旗息鼓,严阵以待,随后大开城门,打算给明军来个瓮中捉鳖。】

【面对这种显而易见的险境,祖承训再次显示出傲慢与轻敌,认为日军不过是虚张声势摆的空城计。】

【领着军队大摇大摆的缓步前行。】

【明军进城后,阵型被迫变成长长的纵队,前队如果遇到攻击后队根本无法应援。】

【等凌乱的明军冒着大雨刚走到大同馆时,小西行长一声令下,数千挺铁炮齐齐发出!】

【第一批入朝的明军几乎没有看清敌人的模样,就已经全军覆没,祖承训仅以身免。】

……

{拿脸探草丛,他怎么敢的呀?}

{祖承训带领的这支火器骑兵被称作跳荡骑,装备精良,久经沙场。}

{他们除了随身携带弓箭和大刀,还配备一杆为后人之津津乐道的三眼铳。}

{三眼铳,有效射程在50步左右,也就是50到80米左右,很适合骑兵马上近战,毕竟火绳枪是很难在马上使用的。}

{由于能快速开火,还能连着三发,所以能对披甲敌人造成有效杀伤。}

{作战时骑兵们的战术是边冲锋边发三记火铳,等这三发打完,也冲到了敌军眼前,三眼铳也就变成了近战的铁锤。}

{就是这样一支精锐,直接被祖承训葬送了。}

……

北齐·文宣时期

高洋看着一团慌乱最后俱灭的大明军队,一时说不出话来。

“泥泞难行,正是骑兵行军的大忌。”

“这种小儿科的道理都不懂,难怪能一头扎进包围圈内。”

“只可惜了这些精锐骑兵了。”

李祖娥看不懂这些,只是柔柔的望向高洋,轻声道:

“那倭国真的想用二十万人就吞并大明吗?”

高洋嗤笑一声。

“做他的春秋大梦!”

“二十万人,他连朝鲜都拿不住。”

“弹丸之地,拖都拖死他了。”

随即又嘟囔着:

“打西边那些蛮子都不止几十万了。”

“二十万,怎么想的……”

“真敢想啊。”

……

【初战失利的消息传到京师,朝议为之震动。】

【万历决定采取大动作,任命兵部侍郎宋应昌为蓟保辽东等处备倭经略,员外刘黄裳、主事袁黄赞画军前。】

【同时还任命正在宁夏平叛战场的宁夏总兵李如松为提督蓟辽保定山东军务,克期东征。】

【又以应募的嘉兴人沈惟敬为使者,出使日军,要求日本退兵。】

【日小西行长要求以大同江为界。明朝予以拒绝。】

【十二月初八,宋应昌征集近四万明军,分为三军,于二十五日誓师东渡。】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部队里还有三千名戚家军,是当年戚继光留在蓟镇的浙江兵老底子,由原戚家军将领吴惟忠、骆尚志带领。】

……

大宋·真宗时期

酒杯刚碰到嘴唇,赵恒看到戚家军三字愣了一下。

他猛得想起一件事!

“小娥,天幕是不是提过戚家军最后的下场似乎不妙?”

刘娥皱着眉头思索好一会儿。

不确定道:

“似有此说,大意是被抛弃了。”

帝后对视了一眼。

“不会就是在这里吧?”

……

天幕上。

北靠牡丹峰,西枕苍光山,东傍大同江。

一座共有大小城门十八座的坚城坐落中间。

城外,一杆白色大旗高高竖立。

上书七个墨字。

『自投旗下者免死』

大旗之下,甲胄俱全的将军看着城墙上的人影绰绰。

挥了挥手。

身边的令旗官打着旗语。

一座座大炮推出阵来。

火花点燃。

“嘣”的一声猛轰!

随着火光的爆射而出。

攻城开始了。

……

【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初五,明军主力进抵平壤城下,李如松立刻着手部署攻城。】

【第二天,明军炮兵先以射程最远、火力最猛的大将军炮向城内猛轰。】

【大将军炮是明朝本土火炮中口径最大的火炮,炮弹是一枚重达四五斤的大铅弹和上百枚重四五钱的小铅弹,所有炮弹加起来足有八斤上下。】

【大炮弹直入敌阵,小炮弹四散飞舞。】

【势若雷霆,不可阻挡,号称“一发决血衢三里,草枯数年”。】

【一颗颗巨大的弹丸瞬间给日军造成极大的震撼与杀伤。】

……

天幕上。

一阵阵猛烈的狂轰滥炸之后。

战场上突然安静下来。

平壤城上灰头土脸的矮子们探出头。

他们看到那些大炮被缓缓推进战阵。

叽里咕噜交谈一阵,随后架起手中鸟铳就要射击。

下一瞬,大明战阵再次开启。

数十辆画着赤红猛兽的战车映入眼帘。

战车上密密麻麻的箭头闪着幽光。

引线点燃。

下一瞬,数千支带着浓烟的火光飞射过来。

“八嘎呀路!”

……

【几轮重炮轰击过后,没等日军喘口气,明军又推出数十辆火战车。】

【这种战车每车装着六个长方形木箱,内有一百六十支火龙箭或者毒火箭。】

【这些火箭落到城中以后,不但会引燃房屋,还会冒出毒烟,闻者无不倒地。】

【紧接着就是第三轮攻击,大批怀抱着虎蹲炮的炮手。】

【虎蹲炮是戚继光所创的攻坚利器。】

【两尺多长的铜铸炮筒,筒身用七道铁箍加固,炮口下还架着两个铁爪,可以在城墙下仰角发射。】

【作战时会从炮口中喷发出无数高速运动的铅子与铁砂。】

【这一史无前例的狂轰滥炸持续了整整半日,城头的守军非死即伤。】

【几番炮火覆盖过后,明军的大队步兵开始进攻北门。】

【而等明军进入射程,被欺负了半日的日军也发起反击。】

【进攻的明军一时被火力压住,动弹不得。】

【就在北城打得如火如荼之际,南城外也出现了一支军队,打的是朝鲜军的旗号。】

……

天幕上。

两名将领为首。

身后是三千腰挎长刀,手持长盾的精锐。

众人齐齐直奔城门薄弱之处!

……

【面对日军的凶猛抵抗,李如松并没有蛮干硬攻,而是用了一招瞒天过海之计。】

【这支朝鲜军就是明军乔装改扮,是明军真正的攻城主力。】

【由骆尚志和祖承训率领的戚家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