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六十五章: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

大汉·临华殿

板板正正躺在床榻上的刘邦看着天幕上横跨东西的地图,一脸的怅然。

“后世子孙说的欧洲应该就是那个‘大秦’了吧?”

“可惜啊,如今大汉百废待兴,乃公是看不着‘大秦’前来朝贡的那一天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为什么要叫‘大秦’呢?”

……

【公元101年,安息国国主满屈向汉和帝进献狮子和“条支大鸟”也就是鸵鸟,时人称之为“安息雀”,这是活着的鸵鸟第一次进入中国,汉和帝让班昭作《大雀赋》记颂此事。】

【公元102年六月,刘肇下诏废黜阴皇后。】

【同年四月,赈济给张掖、居延、敦煌、五原、汉阳、会稽流民及贫民谷物各不等。】

【同年十月,册立贵人邓绥为皇后,由于邓绥“有丈夫之性”,刘肇便让她参与并知晓外朝政事】

……

大汉·武帝时期

刚刚还很高兴并且对‘大秦’略有意动的刘彻突然脸色一僵,心生不妙。

这不会又是个情种吧?

不能吧?

肇儿啊!你要清醒一点啊!

别给你儿子又留一堆外戚啊!

……

武周·则天时期

迎仙宫内,

一身明黄交领宽袖衣,着一袭红色裳裙的花甲妇人正坐在胡椅上。

一边晾着刚洗完的头发,一边把玩着腰间佩戴的玉佩。

在看到邓绥两字后,把玩玉佩的手不由止住。

“你说,邓绥是个什么样的人?”

身后,襦裙半袖、绣绫裹胸的丽人正在给武则天擦干湿发。

听闻女帝的询问,上官婉儿一边擦着武则天的头发,一边谨慎的应答道:

“和熹皇后啊,以女君之名亲政长达十六年。”

“临朝称制时赶上东汉连续十年的水灾,连续十三年的地震,期间还有陨石、旱灾、暴风、冰雹。”

“以至于南匈奴以为汉朝人都死光了,从而开始攻打汉朝。”

“而和熹皇后不但不慌不乱,还派兵征南匈奴,定羌乱,剿海盗,平乌桓、鲜卑等外患。”

“使危机四伏的东汉转危为安,又设西域副校尉,恢复东汉对西域的羁縻。将九真郡外的夜郎蛮夷纳入版图,扩张领土1840里。”

“任用张衡研制浑天仪,地动仪等仪器。”

“创办史上最早的男女同校学堂,为女子提供学堂教育。”

“又命许慎等人到东观矫正文字,使得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问世。”

“可谓是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

“时人称其为‘兴灭国,继绝世’”。

武则天面无表情的听完上官婉儿的话,随后缓缓开口道:

“邓太后宵旰勤劳,知人善任,每闻民饥,辄达旦不寐,减膳撤乐,力救灾厄,遂天下复安,岁仍丰穰。”

“但那些大臣依然认为她是越阴之职,专阳之政。”

上官婉儿听的心肝直颤,但手上的动作依然四平八稳。

“婉儿,你说这些人究竟是忠于君国,还是只见不得女子比男子强呢?”

……

大明,

朱元璋看到一闪而过的邓绥,也不由感叹着。

“虽说咱不喜后宫干政,但和熹皇后的确是一位不弱于男子的奇女子。”

“邓太后摄政时,朝野颇为安宁。”

“可惜,贪权不释,杜根上书请她还政,为她所诛,故后人以史记讥之。”

“但东汉母后临朝者,为和熹最贤啊。”

……

【公元103年春正月,刘肇诏令流民要回本籍而无粮食的,由所经过的地方按其实情发放仓库储粮,有病的则给医药,不想回本籍的,则不要强迫。】

【二月,诏令以仓库储粮贷给颍川、汝南、陈留、江夏、梁国、敦煌贫民。】

【六月,诏令鳏夫寡妇可以在陂池捕捞采伐,两年不收租税。】

……

天幕继续播放着

章德宫内,

一身白色常服的刘肇在灯火下捧着竹简仔细看着。

镜头转到竹简上,

竹简上的字也渐渐布满天野。

“临武长,汝南唐羌上书:

臣伏见交趾七郡献生龙眼、荔枝,十里一置驿站,五里一官吏等候,只为昼夜传送不耽时令,其速如鸟惊风发。

南州土地炎热,恶虫猛兽,不绝于路。

触之则犯死亡之害!

生者无言,含泪继死者之路!

陛下!死者不可复生,而来者犹可救也!

臣闻君王不以滋味为德,臣下不以贡献为功。

龙眼、荔枝两物呈上殿前,也未必能延年益寿。

望陛下怜民吏之苦,体三代之德。”

刘肇看完上书久久无言,

又将目光看向桌子上的漆盘。

红纹黑底的漆盘上,是几颗红色的荔枝。

……

【七月,南海地区进献龙眼、荔枝。】

【临武长官唐羌上书指出交趾七郡上贡之路太过艰辛,为了满足朝廷需要,往往“十里一置,五里一候,昼夜传送”,经风历险,劳民伤财,死者继路。】

【汉和帝得知后,当即下诏:“远国珍羞,本用于供奉宗庙,但如果有对百姓有伤害,又岂是以爱民为本呢?太官以后就不要再接受荔枝的进献了!”于是便免除了交趾地区的龙眼、荔枝之贡。】

……

大唐·玄宗时期

花萼相辉楼,灯火辉煌。

叮叮咚咚的乐音如奏扬琴,旋律连绵不绝。

殿内,乐工摆头吹笛,曲乐悠扬。

上首处垂着重重藕纱。

纱后映着舞伎的身影,蹬腿飞天,矫若惊龙。

另一侧,两道人影不住晃动,时不时传出银铃笑语。

一道轻浮之声肆无忌惮的点评着:

“这汉和帝就是年轻,当皇帝要恩威并施!”

“而这地方上供就是恩威并重之道!”

“没了献贡也就失了敬畏。”

“没了敬畏就会叛乱不休。”

“难怪后汉时期蛮夷叛乱不止,就是只有宽仁而无威严。”

“臣子夸大其词,君父轻信失了威严。”

“还是年轻!”

“再者说,皇帝统领天下,护佑万民!享受享受又怎么了?”

此时一道娇憨的声音响起:

“三郎,你好没趣味!又看那天幕!”

“好好好!朕不看了!不看了!再来!再来!”

……

北宋,

杭州。

一处简陋却十分雅致的院落里,

黄土灶台里的火光映照得周围一片通明。

灶台上,铁锅的边缘处升腾着缕缕轻烟。

四散的香气弥漫在庭落中。

一身青衫的苏轼坐在马扎上,一边向炉膛摇着蒲扇,一边吟唱着: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

“每日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待看到刘肇下令不许交趾再进贡荔枝时,又吟唱了一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世人皆称杜牧之的这首《过华清宫》道尽唐明皇的荒淫与杨贵妃的恃宠而骄。”

“但为了上位者的一己之私,其背后过程之艰辛又何止于此呢?”

摇着蒲扇,一句诗词脱口而出。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继而感叹着:

“李隆基不如汉和帝远甚矣。”

“嗯……这句词不错…我想想怎么补上。”

……

新年快乐!

祝新的一年里,大家身体健康!

学习的全部步步高!

工作的全部发大财!

退休的全部老来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