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六百六十三章:孙承宗满门忠烈!但没有谥号

{墙子岭位于密云东面的长城关隘,形势险峻。}

{清军蚁附而上,花了三天三夜才越过这个要塞,这期间没有遭到明朝守军的任何抗击。}

{因为蓟辽总督、兵部侍郎吴阿衡正在为镇守太监邓希诏举办祝寿宴会,镇守墙子岭的总兵吴国俊应顶头上司之邀,把边墙防守抛到九霄云外。}

{接到警报,仓促迎战,一触即溃,逃往密云。}

{而吴阿衡接到“清兵入口”的战报,不以为然,继续在觥筹交错的酒席上拉着邓希诏痛饮百杯,为长命百岁讨口彩。}

{待他烂醉如泥后,八旗铁骑早已抵达密云,这个酒肉总督糊里糊涂死于乱军之中。}

……

后周·世宗时期

郭荣不能理解这帮人为什么能这么松弛。

“就像天下太平一样。”

协助处理政务的赵匡胤将头从案桌里拔出来,低声道:

“因为无志吧。”

“皇帝赏罚不明,边将得过且过。”

“上面的文人官宦看不起下面。”

“下面的士卒军户懒得听上面。”

“既然如此,破罐子破摔算了。”

“又不是自家天下,何苦那么上心呢。”

郭荣还是不能理解。

可能他本就是乱世人,所以无法了解这些末年皇帝的安逸感吧?

“不过,他将卢、洪、孙三人都叫走了。”

“那十网之策岂不是不攻自破?”

……

【十月初二日,京师戒严,皇帝下令征调辽东前锋总兵祖大寿入援,命宣大总督卢象升手下的总兵杨国柱、虎大威防守易州,作为左翼,调登莱天津驻军作为右翼,山东总兵刘泽清遏其前锋。】

【为了统一指挥各路援军,皇帝特赐卢象升尚方宝剑,授权他总督天下援军,保卫京师。】

……

天幕上。

身穿战甲,浑身脏污的孙承宗被绑在椅子上。

身边两名清兵看守。

一名清军将领大步进来,手里拎着一人。

“孙宰相,明廷气数已尽,大清当兴,归顺我朝,当为裂土封侯的开国元勋,如何?”

孙承宗看了一眼清将,冷声道:

“狗臊奴,何不速杀我!”

清将叹气一声,将手中被反绑双手之人推倒在孙承宗脚下。

“孙阁老不为儿孙考虑吗?”

孙承宗面不改色:

“孙儿,你说爷爷要为尔等考虑吗。”

那被掼倒在地的男子勉力坐直身体,看着屋内清军,又转头对孙承宗悲戚道:

“爷爷。”

“我父、四叔、五叔。”

“之洁、之滂等人皆战死。”

“就是婶子嫂子,也无一人求饶!”

孙承宗点点头,对清将道:

“臊狗奴,听懂没?这是我子孙!”

那人遂向孙承宗磕了三个头,站起身向清将道:

“得见爷爷,我心足矣,可快杀我。”

清将一言不发,挥了挥手。

两名清兵将其拉出去,随后,一颗头颅被摔到孙承宗脚下。

孙承宗看着那个脏乱的头颅,挺直身道:

“速杀我。”

……

【清兵从十月下旬越过北京,由良乡趋涿州,分三路深入。】

【一路由涞水出易州,一路由新城出雄县,一路由定兴出安肃,有围攻保定态势。】

【十一月初十,清兵越保定南下,破了高阳。】

【防御清兵有功的大学士孙承宗已经七十六岁,告老在家,住在高阳城内,率家人同清兵巷战。】

【在此前后,孙承宗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八个侄子孙以及三十余名妇孺或战死,或被俘后遇害。】

【只有六子孙铈之子,六岁的孙之澧及其母躲藏于草丛中而逃生。】

【孙承宗被俘后拒不受降,自缢身亡。】

……

{然后,曾把孙承宗比作“汉则孔明,唐则裴度”的朱由检,闻讯后哀伤悲叹“旧辅孙承宗前劳难泯,死义更烈”,命有关官员从优抚恤,当权派杨嗣昌、薛国观等劫获不放,仅复原职、赐祭葬,并未有赠谥。}

{后人所知孙氏谥“文忠”,还是明亡后南明弘光帝给的。}

{到了清高宗时,乾隆念明季殉节诸臣各为其主,义烈可嘉,更冀以褒阐忠良,风示未来,撰写了一本《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给孙承宗弄了一个“忠定”的谥号。}

……

炎汉·明帝时期

刘庄觉得这个皇帝真是……

“那是满门忠烈啊!”

谥号都不给?!

还当权派,当你母婢啊当!

你皇帝就是最大的当权者!

你又不是傀儡皇帝!

这谥号究竟是谁不想给,显而易见!

“真是……可悲可叹,可恨至极!”

……

大明。

朱元璋扶着额头,闭着双目。

“咱是犯了天条吗?”

那清朝皇帝都能给前朝大臣一个追谥。

你崇祯连一个谥号都吝啬不给?

寄予重托而不信任。

还是有无限怨恨在心?

至于南明……

老朱看着这两字又是一阵心累。

完全不抱任何希望……

……

大明·天启时期

朱由校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他决定好好保养身体的同时多生孩子。

反正这天下给谁也不能给老五手里。

心寒啊……太心寒了!

……

【当时,内阁辅臣兼兵部尚书的杨嗣昌指示方一藻、高起潜与清军进行议和试探。】

【卢象升当面训斥杨嗣昌,说城下之盟为《春秋》所耻,如果现在与敌人媾和“长安口舌如锋,袁崇焕之祸其能免乎”?】

【杨嗣昌则责问其难道想用尚方宝剑杀他吗?】

【两人关系彻底破裂。】

【在此之后杨嗣昌处处给卢象升下绊子,还将精锐的关宁军分给了高起潜。】

【卢象升名义上为总督天下援兵,实际只能率领两万宣府、大同兵马。】

【内阁首辅刘宇亮为讨好皇帝,毛遂自荐,愿意亲自出京督察军情。】

【崇祯当时知道清军攻破高阳大喜,正为敌兵深入忧虑不已,立即批准,随后下了一道谕旨,切责卢象升畏敌避战,劳师无功,并收回了尚方剑。】

【刘宇亮原本是一种姿态,并无意指挥打仗,一听皇帝要他代行总督,惶恐之极。】

【杨嗣昌赶紧出面缓解。】

【崇祯收回成命,但剥夺卢象昇兵部尚书头衔,以兵部侍郎履行总督之职,戴罪立功。】

……

大汉·武帝时期

一枚青铜盏飞向天空,又无力滑落。

“戴罪立你妈个头的功啊!”

刘彻都要气炸了!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宋朝也没无耻到这个地步!”

“这天下谁还敢尽心尽力?!”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都乐了。

“堂堂一国之君,竟然儿戏至此?”

李泌长叹一声道:

“这是明末最大的悲剧。”

“因为他无法信任任何人,在这点上他和其他末年皇帝很不一样。”

“就像天幕所讲一般,他的幼年经历让他有了很大的不安全感。”

“这是人格上的特质造成的。”

“就像马放南山后的陛下一般。”

嘻嘻的李隆基瞬间不嘻嘻了。

……

曹魏·文帝时期

曹丕给小曹叡讲解崇祯的不正常,欲意给小曹叡竖立一个健康的君王观点。

因为据他观察,这小子未来也有几分偏激。

“明朝皇帝握有绝对皇权,又有庞大的宦官系统可以运用来监督外朝大臣,在架构上保障皇帝不会受到什么威胁。”

“所以万历皇帝可以罢工,一切交给阁臣自动运作,天启可以那么信任魏忠贤。”

“然而崇祯皇帝却一反常人的态度。”

说到这里,曹丕心中也不免生出一股荒唐之意。

“对于别人说已经发生的事,他充满怀疑,但对于尚未发生的事,他又经常抱持无理由的乐观态度。”

“所以对于未来的计划不会花心思用力气认真讲究细节。”

“轻信如此随便,等用了又处处怀疑……”

曹丕收敛无言的心绪,对曹叡道:

“需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

【卢象升遭到处分,心灰意冷,深为缺兵缺饷难以进兵而担忧,又受到皇帝严厉谴责:

前日敢战之言沽名欺众!

【迫使卢象升不得不孤注一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