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四合院开局啃老一大爷 > 第251章 年代的公费旅游

第251章 年代的公费旅游

书名:四合院开局啃老一大爷 作者:爱吃西瓜的狗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8-12 22:40:12

从肉联厂出来,李平安在思索剩下的一千斤猪肉,能够用什么合理的办法从仓库中弄出来,虽然仓库里都是白条猪,口感没有黑猪好,但是也没办法,不从仓库弄出来,外面市场上实在是弄不到啊!

到时候只能以这批猪肉的肉质不好为由,糊弄过去。

另外一千斤猪肉可不是什么小数目,就算按照计划外物资9毛一斤的价格,成交价也在900块钱,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理由,这事还真不好办。

眼见时间还早,距离下班还有段时间,李平安开着吉普车回到厂里,找到陈有福和他说明了一下这一百斤猪肉的情况。

当陈有福得知李平安这么快的就找到了一百斤猪肉,高兴的陈有福合不拢嘴,心里一个劲的感叹平安这小子行啊,等老处长走了以后,剩下的两个废物如何能和我竞争?这个处长的位置舍我其谁!

“平安啊,你现在只弄来一百斤,别忘了咱们剩下还有一千斤的缺口呢,要抓紧时间啊,需要我这边帮忙协调的,尽管开口,只要能弄来猪肉,你可以便宜行事。”下班时,陈有福不放心的继续嘱咐李平安,让他不要把后面的事情给忘了。

对于陈有福的叮嘱,李平安点了点头:“陈处,我从我师兄那找到剩下一千斤猪肉的门路了,他那边现在正在帮我联系着呢,等联系上了会通知我”

听到能搞到一千斤肉的门路,陈有福大喜过望,本来想着搞不来猪肉,李平安有兔肉的门路,实在不行的话收个几百只兔子过来,弄个兔肉宴也行,虽然兔肉比较柴,不好吃,但是那也算是肉,能够勉强交差。

但是现在有了猪肉的门路,陈有福彻底的抛弃了搞兔肉的想法,一个劲的夸奖李平安的门路广。

“我这几天准备去外面再跑跑,不能指望着我师兄那边一个门路,万一他那边要是搞不来,这不是耽误您的正事嘛”李平安笑着说道

这二十来天,李平安是打算翘班了,准备带着丁秋楠去外面找个地方好好玩上二十天,就当是出去度蜜月去了。毕竟厂里给自己算的是出差,拿的有出差补助,人要是在四九城里,那还算是出差吗?这出差补助拿得亏心!

陈有福点了点头:“是这么个理,你师兄这边等着消息,另外你再去跑其它路子,咱们做两手准备,反正保底1100斤,上不限量,越多越好”

“那您给我些盖过章的空白介绍信吧,我准备去其它地方跑跑”现在这年头没有介绍信在外地无法生存,趁着这个机会忽悠点介绍信出来。

合理的要求,陈有福肯定不会拒绝,让李平安在办公室里等一会,他则是拿了一沓空白的介绍信出去盖章,没一会就把盖好章的介绍信交给了李平安。

从陈有福这里出来,李平安急匆匆的去到医务室找到丁秋楠,和她说了一下请假出去旅游的消息。

丁秋楠听到还有这种好事后,同样很是高兴,连忙脱下身上的白大褂,蹦蹦跳跳的去找王主任请长假去了。有李平安的面子在,王主任对于丁秋楠的长假要求自然不会拒绝,简单询问了几句,立马给丁秋楠同志批了假。

俩人高高兴兴的开着吉普车离开轧钢厂,回到大杂院,丁秋楠饭都没吃就开始收拾起出去旅游的物件。

“该吃饭了,你们俩收拾东西做什么?”

一大妈做好饭后,久久等不到李平安小两口过来吃饭,忍不住来到李平安的房间内来叫人吃饭,刚进屋,就看到二人在打包收拾东西。

正在收拾照相机的李平安,听到一大妈的话后,笑着说道:“舅妈,厂里安排了我一个人出差,可以带着秋楠一起出去,我们明天准备出去外面玩一段时间”

“出差?你们厂里要让你去哪出差啊?什么时候出发?”一大妈听到李平安要出差的消息后,连忙开口问道。

李平安想了想,开口说道:“十天吧,没有固定地方,出差地点我自己定,过去采购一些厂里需要的东西”

这次按说是可以出去游玩二十天,但是李平安考虑到娄家估计这段时间会跑路,万一等自己回来后,娄家已经跑路,那自己不是白忙活了吗,因此,李平安把这次的旅游时间,定在了十天内结束。

第二天,把出行装备收拾妥当的小两口,笑着和送行的易忠海两口子挥手告别,李平安一脚油门踩下去,小吉普猛地一窜,熄火了....

手动挡的车是真的不好开,李平安尴尬一笑,重新把车打着火,这次慢悠悠的松开离合,小吉普缓缓的向前启动。

经过昨天晚上和丁秋楠的商量,再根据现在的能够去的地方,俩人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

大海已经看过了,这次旅行计划海边不在计划内,准备沿着公路去关外的草原玩两天,不敢去脱离公路以外的地方。

现在的草原还是十分危险的,如果脱离省道深入草原,搞不好就会遇到狼群。现在野外的狼群很是危险,要是遭到狼群围攻,没有携带轻武器,基本上没有人能在狼群的围攻下活着出来。

四九城距离草原并不远,吉普车出了四九城,行驶到中午,隐隐约约已经可以看到草原的影子。

找到一个有路标的地方,李平安停车拿着地图下来,根据路标来确定自己的位置。

这年头可没有导航gps,开着车跑长途,想要知道路线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找到路标,根据纸质地图来确定自己的位置以及路线,另外的一个,就是老祖宗千百年来传下来的办法,找当地人问路!

根据地址摸索了一下,李平安确定了自己现在的位置,已经到了张家k地界了,沿着公路往前开就能跑到张北草原。

从后面挂着的车斗中,拿出汽油桶,把车里的油灌满,继续沿着公路往前开。

这次旅游的时间长,李平安专程把车斗给挂在了车屁股后,里面放着这次旅行所需的物资,汽油是拿着陈有福的批条从物资科领的,十分充足,基本上能够满足这趟旅行所需。

路上的景色还是不错的,小两口走走停停的,碰到风景好的地方,丁秋楠会要求下车拍照,还没到内蒙地界呢,一卷胶卷已经用的差不多了...

临近傍晚,吉普车来到了省界交汇处,这边设置的有检查站,李平安把车停到检查站门口,拿出厂里的介绍信和屋里的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得到允许后,李平安从车斗里把帐篷拿出来,和丁秋楠一起在检查站门口搭营扎寨。

“四九城来的同志,站里做好饭了,你们一起来吃点吧”

李平安小两口正在帐篷外搭灶台准备做饭呢,检查站里的工作人员出来热情的邀请二人进屋吃饭。

李平安连忙摆手推辞道:“同志,不用了,我们从厂里出来的时候,带的有干粮,生火热一下就可以”

对于工作人员的热情邀约,李平安自然不会不懂事的过去蹭饭,这种省界的检查站,由于远离人烟,他们的生活物资基本上都是根据伙食标准一周运输一次,自己过去多吃一口,人家就少吃一口。

对方看到李平安的行李中确实带了不少的粮食,也就熄了邀请他们进检查站吃饭的想法,随口聊了几句后,工作人员转身回到了检查站。

由于是在检查站门口露营,晚饭准备的很是简单,熬了一锅大米粥,搭配着带过来的馒头和咸菜,草草的吃过后,李平安在自己的帐篷里铺好了席子,两个人肩并肩的坐在帐篷里看着星空。

66年的国内内蒙草原的夜晚非常宁静,听着远处传来呼啸的风声和草原动物发出的声响,抬头看着没有被汽车尾气遮住的璀璨星河,看着把头靠在自己肩膀的丁秋楠,李平安十分享受此刻的温馨。

早上醒来,在检查站那边借了点热水,俩人简单洗漱过后,吃了些带来的饼干,在检查站补充一些淡水,重新沿着公路开始了新的旅程。

过了省界线,进入了真正的内蒙草原,这里可就真的应了那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句话。

吉普车沿着公路行驶,路上时不时的能够遇上牧民在放牧,成群的牛羊星星点点的散布在棋盘般的大草原之上。

这么壮观的景象小丁姑娘从未见过,连忙让李平安停车,她则是兴奋地拿着相机下车,找好位置,对准焦距快速的按下快门。

看着兴奋的小丁姑娘,李平安忍不住从车上走下来,来到正在拍照的丁秋楠身边接过相机,笑着开口说道:“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怎么能只拍景,不拍人呢,来来来,相机给我,我来给你拍张照片”

“咔嚓”“咔嚓”

找好角度,给小丁姑娘拍了两张美美的照片后,李平安还想继续再拍几张时,丁秋楠连忙阻止:“好了,两张就够了,胶卷又不便宜,再拍下去就浪费了”

“这有什么浪费的,大草原的景色这么好,你长又得这么漂亮,不多拍几张,那才是浪费”李平安笑呵呵的说着情话。

李平安从来没有和丁秋楠说过这样的话,第一次说情话,那怕是已经结婚快一年的老夫老妻了,丁秋楠仍然听得面色羞红。

看着害羞的小丁姑娘,李平安趁机抓拍了几张,然后才心满意足的收回相机。

俩人重新上路,往前走了没几公里,远远的看到前方公路不远的地方有几个蒙古包。

“秋楠,那边应该是一个牧民的家里,咱们中午在牧民那边体验一下牧民的午餐吧”李平安一边控制着方向盘,一边对着丁秋楠说道。

那边的蒙古包丁秋楠自然也看到了,疑惑的开口说道:“这个不方便吧?人家会邀请咱去家里吃饭吗?”

“这你就不懂了吧,我跟着咱们厂运输车队出过车,听他们讲过,草原上只要是沿着公路搭建的蒙古包,都是想着跟车队偷摸做生意的,只要给钱,别说吃个午饭,就算是少量的牛羊都可以买到”

这个李平安不是忽悠丁秋楠的,而是确有其事,轧钢厂去年经常运输物资去草原城市,运输科的那帮子人把路已经趟熟了,上次一起去津门的时候,运输科里面的司机告诉李平安的,要不然,李平安怎么敢带着丁秋楠自驾游内蒙呢。

听到是这么回事,丁秋楠对牧民的生活还是挺好奇的,也就同意了中午在牧民家里吃饭的事情。

看到丁秋楠点头,李平安一打方向盘,从公路上下来,小吉普在草原上向着蒙古包的方向行驶。

吉普车来到蒙古包时,蒙古包里面的人也听到了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一家人男女老少的七八口人,连忙出来查看情况。

李平安从车上下来,笑着开口说道:“你们好,我是四九城红星轧钢厂的,这次来草原出差,听我们厂运输科的司机说过草原上的事”

等李平安说完以后,这一家牧民中走出一个笑眯眯的老头,这老头约莫五十多岁的样子,满脸的灰白色络腮胡,标准的一副蒙古人民的打扮,操着一口不怎么流利的汉语,热情地迎了上来:“噢.噢,原来是四九城来的同志,欢迎来到我们草原做客”

说着还对着旁边的一个小孩说了几句蒙语,小孩听完以后,连忙从屋里拿了一个蓝色的哈达递给了老头。

老头接过后,笑呵呵的走了上来,给李平安送上哈达。

哈达是蒙古族、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蓝色,也有黄色等。

李平安糊里糊涂的接过哈达后,人都懵了,现在这年头跟后世不一样,后世的丝织品不值钱,只要是个旅游团来了,不管大人还是小人,一人先送一个哈达再说。

这年头的生产力不高,哈达这玩意对于牧民来说不是随手就能送的,一般是尊贵的客人来了才会送,今天这是第一次见,这家伙上来送哈达,是个什么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