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不会在意一个小小的布庄行业会长,
前提是这个协会不要搞事情。
公孙敬声要是真的干出唯利是图的事情,阻碍了刘彻文治武功齐头并进的目标,
他就等着被收拾吧。
“知道,本会长是有分寸的人。”
公孙敬声嬉皮笑脸的,
“我这个会长不算什么,嫂夫人才是真的厉害,
那可是三百多乡村医生的师傅,教授他们医术,以后走到哪个村子都能遇见嫂夫人的学生。”
随着乡村医生培训的开始,义妁的大名已经传扬出去,
很多人都知道,富民侯的夫人不仅是大汉第一女太医,还是一个优秀的医术老师。
一直沉默不语的公孙默忽然开口,
“陆…陆兄,我……”
陆鸣拍了下他的肩膀,
“有话就说,这么犹豫做什么?”
公孙默有些难为情,
“能不能让玉秀跟着嫂夫人学习医术。”
说完后,他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
玉秀出身青楼,现在是他的小妾,义妁却是侯爵夫人,
要不是如今义妁正在给乡村医生们上课,公孙默根本不会提出这个请求,
双发之间身份差距实在太大,他的请求有侮辱人的嫌疑,
好在义妁和陆鸣都不是那种非常在意身份的人,否则他就不会开口了。
“怎么,玉秀在你家处境不好?”
别人的家事,陆鸣也不好多参与,只是听人说过,公孙默的母亲脾气很大,
对于玉秀出身青楼一事很在意。
哪怕是后来公孙默用自己在读书识字方面的进步换取了一个机会,
让玉秀进了家门,但是他母亲还是看不上玉秀,
平日里多有刁难,说话也不好听。
这些话都是从阳信公主那里听来的,从公孙默的平日苦大仇深的表情上也能印证一二。
公孙默叹口气,
“我母亲一直看不上玉秀,我想着她要是能有一门好医术,甚至以后也去教那些乡村医生,会不会能好一点。”
陆鸣想了想,医术这个东西不好办,是要靠天赋的,
没有天赋的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学成很多,更不要说去教授别人医术了。
玉秀再怎么样也是公孙默的小妾,也不可能放着侯府的日子不过去当乡村医生,
想要通过医术改变她的身份,实在是有些难。
“我记得玉秀曾经学过琴棋书画吧。”
在青楼中能够卖艺不卖身的女人必然会有一技之长,不然她卖什么呢?
给不了身体的愉悦就要给精神上的愉悦,琴棋书画是少不了的技能。
公孙默连忙点头,
“对,玉秀她在琴棋书画上很有水平的。”
“那就好办一些,懂琴棋书画的人必然会读书识字,这可是稀缺人才啊。”
陆鸣有了点想法,
“我打算在上林苑新村建一座学堂,在学堂里教授孩子们读书识字,
想请玉秀来当先生,你看怎么样?”
以玉秀的身份,陆鸣也不好把她安排到文理学院这些地方,科学院也没有她的发挥空间,
思来想去,陆鸣觉得她适合在学堂里给孩子当启蒙先生。
村子里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没有机会读书,陆鸣给他们一个机会,
他们的父母一定会好好把握的。
哪怕他们知道了玉秀曾经的身份,但是公孙默的官职也能压下他们的不满。
不管玉秀曾经做过什么,现在都是羽林卫中郎将的小妾,也是一般平民百姓没资格接触的人物。
“陆兄你要给村子里建学堂么?收不收钱?”
听到陆鸣的话,众人都有些惊讶,
哪怕现在有了纸张,读书的成本下降了不少,但是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读书的。
哪怕是已经落魄的寒门子弟,也比那些平民百姓强不少,他们才是以往读书群体的下限,
普通的平民百姓很难有机会读书。
如今陆鸣要在村子里建学堂,看样子是要让整个村子的孩子来学习,
以陆鸣的秉性,就算收钱也不会收多少。
“当然不要钱。”
从钱的角度考虑,这个学堂就不应该办起来,怎么算都是赔钱货。
陆鸣已经做好了往里面搭钱的准备。
“嘶……”
曹襄几人更惊讶了,
孔夫子当初号称有教无类,但还是要十条腊肉做束修才能跟他学习的。
陆鸣既然不准备要钱,大概率也是不会要束修的。
“做个尝试,上林苑新村当试点,总要有些不一样的地方,教育当然不能被落下。”
全方位的搞义务教育一定是搞不起的,
这种规模的投入,就是把刘彻的钱包用光都不够,
而且大汉也不需要那么多读书人,光是工作岗位就解决不了。
陆鸣并不打算培养太多的读书人来参加科举,科学院也是个好去处,
提高生产力可比培养一群官僚重要得多。
不管是村里的学堂还是哪里的,只要是教人读书,就是很高大的职业,
公孙默心中一喜,
“多谢陆兄,回去我就告诉玉秀。我之前已经把简体字和拼音都教给她了,她学的比我好。”
陆鸣的学堂里,教授的自然是简体字,拼音也都是要学习的,
学会基本的常用字之后,是学习四书五经还是什么东西,陆鸣还要仔细斟酌一番。
公孙默回府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玉秀,
欣喜之下,玉秀还有些担忧,
“这会不会给富民侯添麻烦,引人非议。”
她知道自己的身份不光彩,以前还是贱籍,以后却要去教人读书识字,反差也太大了。
“放心好了,陆兄知道你的情况,
他既然决定了,自然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反倒是你,到时候要是有什么风言风语,
你可不要在意。”
玉秀点头,
“当然,我已经脱离贱籍,不会给富民侯添麻烦的。”
……
富民侯府,
“你们后世人很重视教育?”
上课归来,义妁沐浴完之后坐在床边,听陆鸣讲述建立学堂的事情。
“当然,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我们那个时代非常普及的一句话,读书是大多数普通人改变命运最稳妥的办法。”
义妁忽然道,
“要是有人通过读书学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