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神隐仙途之星辰修真录 > 第5章 突如其来的战事

第5章 突如其来的战事

书名:神隐仙途之星辰修真录 作者:奋斗的玉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1 14:36:30

在竹溪村那条蜿蜒的小路上,姜昊的身影逐渐显现。远远地,他就被一阵熟悉而亲切的声音吸引——那是铁匠铺中铁锤与铁胚碰撞的独特旋律。这声音,对姜昊来说,那就是召唤他回家的乡音。他微微一笑,不用亲眼所见,他就能准确地判断出,这毛躁而略显急促的节奏,正是自己那位大哥姜泰在挥舞铁锤。那熟悉的节奏,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不过,今年的敲击声似乎比去年要沉稳许多,仿佛每一击都凝聚了更多的力量,同时宣示着挥锤者在每一下锤击声不断成长。

姜昊回忆起几年前,那时的大哥姜泰还只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刚刚跟着爹踏入铁匠这个艰辛的行当。那时的他,总是无法很好地把握锻打的力度和节奏,经常被爹训斥。但每一次,他都会倔强地挺直脊背,用更加有力的铁锤砸向每一块即将成形的铁块,换来的却是老爹一次又一次的脑瓜崩“我让你再这么用力······让你再这么用力!”。

岁月如梭,转眼间,那个曾经的小小少年已经成长为一个技艺精湛的铁匠。姜昊心中浮现出大哥那日渐沉稳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敬意与自豪。他知道,未来他一旦前往书院修习,他的大哥必将成为家中的顶梁柱,替他多多照顾双亲与小妹。

铁匠铺后院石屋的烟囱中升腾起袅袅的炊烟,姜昊加快步伐,迫不及待地想要早些到家。家中的娘亲应该早已备好并不算丰盛,却充满着爱心的晚餐,正等着他归来。而今天,他更是怀揣着一份沉甸甸的心事,需要与家人商议。

随着锤击声越来越响,姜昊迈入铁匠铺中大声喊道:“大哥!”

锤击声戛然而止,随之传来热铁投入水池中淬火的“滋啦”声,姜泰用铁钳夹着一把刚锻打好的镰刀,回头笑道:“小昊回来啦。”

姜昊转头四顾,并没有看到父亲,便随口问道:“爹呢?今天不在家吗?”

“哦,爹下午去二姨家了,说是二姨父有事要找他商量。”姜泰用挂在脖子上的汗巾擦着脸,走到桌前随手给自己和姜昊各倒了一碗水。

就在此时,一个眼睛大大的小女娃从后院跨入铺中,正是小妹姜妍“二哥,你回来啦,刚才我在院子里就听到你和大哥说话的声音。你们快进屋去吧,我这就去喊爹爹回来吃饭。”说完就蹦蹦跳跳地向村中心打谷场的方向跑去。

兄弟二人相视一笑,随即一起把铺面收拾了一下,便向后院里屋走去。进屋后就看到还在灶台上忙碌的娘亲,于是兄弟二人就一起上前帮忙。林巧看着两个儿子略显笨拙的动作不由好笑。大儿子姜泰已经成长为一个健壮伟岸的青年,小儿子姜昊虽然才十二岁,却是聪慧过人、学富五车,已然成为十里八乡颇有名望的“小先生”。她的心中也不免涌现出隐隐的自豪感。她笑着拍开姜泰伸向锅铲的大手,“泰儿,你就别炒菜了,娘担心你把锅捅破了,你去柴房的酒缸中舀两壶酒来,娘一会儿温一下,今晚你们爷三喝几口。”然后又看向坐在柴火灶边添柴的姜昊,“昊儿,你这一年来差不多每个月才回家一次,在镇上过得咋样啊?身上的钱够花吗?赶明儿娘再多给你些,带在身上慢慢用。”

姜昊听着娘亲的话,心中一片温暖,“娘,李先生说我学业已成,不用再去镇上了,让我在家修习,明年前往都城参加西麟书院的选拔,我这次回来就是想和您二老说这事呢,等爹一会儿回来后,咱们边吃边说。”

娘俩正说着,院中传来姜妍欢快的声音:“娘!大哥、二哥,爹回来了!”

林巧看着走进屋中的父女俩,顿时心里咯噔一下,凭着夫妻俩共同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感觉,她从姜海的脸上似乎觉察出有些许不对。于是就趁着打发姜昊和姜妍兄妹俩去准备碗筷和酒杯的时候,望向姜海本来就黑,却又比平时黑了一些的脸,悄悄地问询道:“他爹,二姨父那边和你说啥了?”

姜海看着妻子问询的眼神,示意她先让一家人坐下。待一家人都围坐在饭桌前后,才缓缓地和家人们说起今天去二姨父家所听到的消息。

二姨父作为竹溪村的村长,在前些天收到了从官驿送来的公文,公文里提及璟国的北疆发生战事,有一个叫“虞国”的国家,从北部荒漠之地挥军南下进攻璟国,而璟国北部重镇“龙门关”已然失守,如今“虞国”大军已兵临璟川郡城下。当下璟国朝廷已开始往璟川郡调兵遣将并调配运送辎重粮草。从当前的局势分析,情况不容乐观,很有可能在短期内会启动较大规模的征兵并向民间加征赋税。二姨父也从公文中觉察出些许端倪,估计朝廷会向璟川郡及周边郡县展开大范围的征兵与加税,否则公文不会抄送并下达到村里。虽然竹溪村归属璟江郡,并不属于当下直面虞国兵锋的璟川郡,却也是紧靠璟国都城悦城北面的战略要地,自是无法避免。一旦璟川郡被攻陷,则璟江郡将会沦为战场。

当朝律法规定,每户家庭若有17岁以上45岁以下的男丁,需按照家庭男丁数量服兵役或徭役。具体而言,若家中有二丁或三丁,则须出一人服役;若家中有四丁,则须出二人服役;若家中有六丁以上,则须出三人服役。按律,则姜昊家中须有一人服兵役,且只能从其父兄中选出一人服役。

关于税赋方面,主要包括田租和口赋两部分。当朝律法规定了田租按十税二的比例征收,也就是说,每个家庭需要将自己所产粮食的十分之二上交给国家,其中还不包含地主向农户收取的田租。而口赋则是按照家庭人口数量征收的,就是人头税,每人每年需要交纳约200钱。

姜昊家里有三亩属于自家田契的农田,去年亩产约300斤,三亩地总收成也就900斤,上缴田租后全家人的口粮也就700斤上下。姜海的铁匠铺略有收入,大概是五两银子,也就是5000钱。家中五口人,扣除人头税后剩余4000钱,其中又有一多半给了姜昊,供其读书,仅剩约千钱。按照当前市场上的粮价约为每斤10钱,也仅能购得百斤粮食。全家五口人拢共800斤口粮,年均每人仅有160斤,每天人均半斤不到。姜海和姜泰父子俩干的可都是力气活,每天除了下地干活就是打铁,吃得少也就没力气干活。幸亏姜泰偶尔进山打猎、下河捕鱼;林巧在家养一些鸡鸭,时不时还带着小妹去竹林挖些竹笋、采些山货。就这样,还得整天盼着老天开恩,不要生出些灾荒,才使得一家人不至于饿肚子。

这也就是姜昊一家有些副业,对于其他村民而言,既要满足家庭的日常开销,又要交纳高额的田租和口赋,生活压力巨大。这也使得许多家庭生活贫困,甚至无法维持生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