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上善经 > 第二百九十三章 岳飞

第二百九十三章 岳飞

书名:上善经 作者:墙外行人gt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5-01-21 17:28:45

娄之英一怔,两人今日只是初见,而朱氏宝藏的线索江湖上人人趋之若鹜,就这么冒然说出,本来不大妥当,但不知为何,他只觉得这位清忠禅师一身正气,颇有顶天立地之势,若有什么藏着不说,反倒不得心安,于是下定了决心,从幼时潜山派因何灭门开始说起,到前些日陆广追忆当年的情由,俱都说了一遍,就连从周幻鹰处得来的宝塔、邵旭赠予的黑尺也都取了出来,清忠禅师却并不细看,点了点头,道:“檀越如此坦荡,老衲随口一问,你便和盘托出,足见檀越为人光明磊落、襟怀清白,这些物事得来不易,请檀越妥善收管,以后莫要轻易给人看了。”端起茶杯,慢慢品起茶来。

娄虞见他又停顿下来,仍不敢追问,直等了好一阵,清忠禅师才又开口说道:“二位既然开诚布公,老衲自也不会有所隐瞒,今日便将我知道的事,都和你们说说。唉,这些往事过了四五十年,有些只怕都已遗忘了,若非近年紫翠庄出了大案,朱氏宝藏在江湖上旧事重提,老衲便踏进棺材,恐也没机会向人多说一字。

说起朱七绝,此人是千年难遇的天纵奇才,他生于富户之家,幼时便学文练武,习得了一身本领,唉,那也是他后来不得善终的祸根。其实一个人若天资平平,那便会庸庸碌碌,平安喜乐度过一生,一个人若资质上佳,那便能有所建树,在某一畛域中开宗立派,成为大家,而更有人天赋异禀,胸中所学包罗万象,在千行百业都被奉为一代宗师,朱七绝便是如此大才。他曾在朝廷文试中考取榜眼,与朝中不少官员都渊源颇深,至于武术一途,更是被武林人士奉为天下第一。实不相瞒,老衲年少尚未出家之时,也是个舞枪弄棒的光棍,当年曾有奸人男盗女娼,害我兄长,老衲报官不成,只得手刃了仇敌,后来不得已落草为寇,做过几年占山为王的匪盗。朝廷当时内忧外患,不想兴师动众讨伐,便将我等招安收用,朱七绝既通庙堂,又近草莽,也为此事出了不少力,老衲如今不用再做流寇,能在这人间天堂安度晚年,讲说起来,倒有一半功劳在此人身上。”

虞可娉见他口渴饮茶,趁机问道:“原来大师便是在那时识得了朱七绝?”

清忠禅师摇头道:“我那时只是山上的头目之一,并非首领,朱七绝名满天下,我自知道他,他却并不识得我。后来我们加入朝廷大军,北征南讨,镇服了许多外敌流寇,我这条臂膀,便是出征时被人斩断的,我既已成废人,自不能再去领功做官,何况那时朝廷乌烟瘴气,风雨飘摇,更没来由特去受那般鸟气,索性便在这寺里出家,做个清修之人,以还当年做过的罪孽。果然没过几年,北边的金贼背信弃义,南下进攻大宋,不仅擒走了徽钦二帝,更将中原的花花江山据为己有,咱们祖居的汉人自不甘心被异族统治,一时间北方狼烟四起,烽火不断。朱七绝家在河南,并未随着皇室南渡,女真人知他名满天下,想若能收归己用,大能折服民心,是以许下高官重金,请他为金国效命,但朱七绝此等人物,又怎会臣服于人?金人求了三次,连大帅兀术亲临,也没半点用处。金人虽然请不动他,却并未就此死心,总想有一天能将其收服,于是传下军令,一切平乱扫寇的战事,都远离他的家乡咸平,要保那一方太平安宁,这自是有卖好之意。然则就因为金国朝廷几次三番和朱家牵扯关系,又加上咸平从不受金兵滋扰,慢慢地江湖上便有了传言,说朱七绝和金人勾搭连环,要帮异族覆灭汉人,霸占整个中土。

老衲那时虽已在本寺出家,但却尘心未了,时常离了临安去北方云游,遇见金贼欺压汉人,仗着还有三分武艺,便出手相助,司马先生和辛赞辛老令公,就是在那时节结识的。我在北方闲暇无事,常寻以前山上的兄弟走动,其中有一位故交之女,后来和朱家结上了亲,她先人长辈俱不在世,于是便请了我来主婚,自那次起,我便和朱七绝有了交情。

两位檀越,好告诉你们得知,我和朱七绝一见如故,越谈越是投机,我曾在北方待了足足一年,当时就是住在了朱家,适才你们说朱七绝十分神秘,外人极难知道他家中的情况,此话不错,便是我住在此处,也不敢说认全了他所有门人弟子,但你们说他分藏线索的事,我却知道一二,非但知道,其实那枚扳指,朱七绝本想交与我保管才对。”

司马先生突然插口道:“啊,如此说来,我却记起了,辛老令公当时从河南匆匆归来,说即将有大事发生,亟需找大师一议,可我俩遍寻你不着,最后只得作罢。我曾数次问起他何事心急,辛老令公却守口如瓶,只说受人重托,不能宣示于人,今日我才得知,原来便是此事。”

清忠禅师点头道:“不错,那一年岳武穆被朝廷残害,我心中忿恨不过,不愿在中土受这鸟闷气,恰巧有位当年的把兄,在海外开天辟地,已成了暹罗国的酋长,我便远渡重洋,到异国散心排遣。不想便在那一年,武林人氏突然对朱七绝群起攻之,最后终于将朱家满门灭族!你们适才说曾有人见到朱七绝托遗洪廷法师,其实在此之前,他本欲将扳指托付于我,可惜老衲远在海外,不得已只能找了我另一至交辛赞,将此物传出。后来辛老令公寻到了我,要把扳指转交,但老衲那时心灰意懒,下定决心不再留恋风尘俗事,便婉言谢绝,这便是此物的来历了。”

娄虞二人听到此处尽已了然,这位清忠禅师和少林寺的洪廷法师、辛弃疾的祖父辛赞一样,都是朱七绝当年可以托遗的挚友,娄之英道:“大师,江湖风言,说岳武穆含冤身死,和朱七绝不无关系,听说他与奸相秦桧暗中勾结,做了议和一党的特使,与金人通风报信,合力压迫高宗皇帝连发十二道金牌,最终害死了岳将军,武林人氏亦是借此名义,一举杀入朱家,此事大师却如何看?”

清忠禅师哈哈大笑,道:“檀越说的好不天真,想那高宗皇帝贵为一国天子,金人即便势大,秦桧纵然得宠,但他若不想杀人,又有谁能胁迫?还不是他心存忌惮,怕了岳武穆,这才借故残杀功臣?其实这人和他昏庸的爹爹一样,都是没胆魄、没见识、没骨头的软蛋罢了!”

其时高宗皇帝虽已退位,但却并未驾崩,娄虞二人听他如此辱骂当今太上皇,都是一惊,司马先生倒似见惯了般,跟着点头道:“是啊,世人都说金人忌怕岳将军,故此不断给朝廷施压,又说秦桧和金国眉来眼去,做了内应不停煽风鼓动,这才令高宗下定决心,给岳将军定了死罪,其实高宗皇帝自己,早已对岳武穆十分不满,很想除之而后快了,二位可知是因何么?”

虞可娉道:“我听长辈们说,岳爷爷一心要迎回徽钦二圣,高宗皇帝怕皇位不稳,这才终断了北伐,更将岳爷爷下牢处死,可是为此么?”

司马先生笑道:“岳将军既是沙场英雄,也是朝廷大员,为官奉上之道,他又岂会不知?大军出征讲究名正言顺,迎回二圣不过是鼓舞士兵的口号,后来他见高宗皇帝不悦,早就不再提了,何况那时二圣一死一衰,又何来皇位不稳一说?高宗皇帝之所以起了杀心,实则内因有三。”见娄虞二人听得聚精会神,不禁干笑了两声,又道:“咱们非议朝廷,十分不当,二位下得塔去,切莫再提及了。高宗皇帝本来很倚重岳将军,但后来生了三件事,令他愈来愈不欢心,到最后终于起了猜忌,唯有杀人才能解除心病。这三件事分别是募军、筹饷、立储,第一件募军,当时岳武穆官封清远军节度使,他北上收复失地,沿途吸纳了大量义军,加上刘世光将军移交的兵力,全国十之七八的士兵,都归他指挥管辖,那便是百姓们口称的岳家军了,而皇帝最怕的便是大将拥兵自重,此乃其一;后来岳武穆觉察圣上忌讳,辞官隐居庐山,又是高宗皇帝千求万请,给他官复原职,这才有了二次北伐,可大军出征,粮草先行,朝廷连年征战,国库早就空了,这时哪里拨的出银两来?于是岳将军四处奔波,自发筹集军饷,总算解了燃眉之急,嘿嘿,兵归你管,钱由你发,百姓士兵上下一心,还要皇帝做甚么用?岳武穆但凡有一丝歪心,他赵家还有活路没有?是以私自筹饷,乃第二大忌;而最最不该的是,岳将军上本参与立储,要知高宗皇帝南渡后并无子嗣,百年后选何人继位,是一等一的大事,任何臣子牵扯到此,都得不到好去,偏偏岳将军又手握兵权,他这一进言,叫皇帝如何能不提防?因此这三件事一发,岳家上下想要善终,可就难了。”

娄虞二人从小到大屡听人们议论岳飞之死,但司马先生这番分教,还是头回听说,看来辛弃疾说此人素有贤名,果真不是虚言,娄之英道:“如此说来,害死岳武穆的元凶不是秦桧,更加不是朱七绝,正是当今的太上皇高宗皇帝?”

清忠禅师轻摇了摇头,道:“害死人的元凶并非高宗,而是他的先人太x祖皇帝!”

(注:高宗乃赵构驾崩后的庙号,彼时赵构传位养子,尚未身死,是以书中人物断不会以高宗称呼其名,此为便于书写而杜撰,请读者见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