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上善经 > 第三百二十章 才女

第三百二十章 才女

书名:上善经 作者:墙外行人gt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5-01-21 17:28:45

娄之英见她绝症难治,怕在此多留勾起虞可娉心事,刚想回绝,虞可娉忽然心念一动,道:“朱小姐,我们临走时吴掌门曾说,你还另有要事求他相助,如今他伤未痊愈,便托付了我们去办,敢问小姐此事为何?”

朱淑真听闻眼前一亮,旋即又黯淡了下来,摇头道:“此事他怎会托付旁人,万万不会。”

虞可娉看了她的神情,心中愈加确认,问道:“小姐适才说平生还有一憾,想必龚大人深陷敌营,并非与此相干罢?”

朱淑真道:“我求人救他,不过是尽意罢了,那是我心中有愧,也算不上什么憾事。”

虞可娉道:“然则你托吴掌门的另一件事,便与此憾事有关了?”

朱淑真不置可否,此时侍女又备了素斋素面端上,娄之英见别人不愿吐露**,不想再自讨没趣,站起身来就要告辞,虞可娉却仍追着道:“吴掌门还有月余才能起身,何况那时他大伤初愈,未必帮得上忙。我二人乃诚心相助,只是不想小姐抱憾终身啊。”

朱淑真听到抱憾终身四个字,身子微微一动,但仍摇头道:“两位心意,奴家心领了,这事不仅难以对人启齿,办起来更是千难万难,奴家委实不敢相托!”

虞可娉道:“我二人此次前来,除了送信,还有一事相询。有一位前辈曾送了一枚信物,却和令尊相干,大哥,便请拿出来给小姐过目。”

娄之英不知她今日为何这般执拗,但自己向来不拂她意,于是从怀中掏出清忠禅师送的金印,递到桌上,朱淑真拿过看了上头刻字,点头道:“此物我虽未见过,但也曾听先父提起,这是他送给一位远房族兄的贺礼。”

娄之英道:“原来令尊已经仙逝了……”虞可娉对此却毫不在意,问道:“不错,此物后来被主人赠给一位有道高僧,前些日那位高僧又转交给我二人,让我俩机会得便,可以此为信结交朱家后人,是以我们想来问询小姐,能否将你这位远房伯父的事迹告知一二?”

朱淑真道:“原来如此。那位伯父在我幼年便过世了,我对他所知甚少,皆是听先父偶尔闲话家常时提过,只怕也帮不了二位什么。”

虞可娉道:“无妨,小姐知道哪些便说哪些,我们也不白听,待你讲完之后,若想起有什么需要帮忙,我二人义不容辞!”

朱淑真这才明白,她是变着法要助自己了却心愿,事已至此,再多推脱,倒显得矫情傲慢了。她本就与一般女子不同,世俗礼节一向不放在心上,索性点了点头,道:“好,难得两位盛意拳拳,奴家先行谢过了,你们有什么要问,尽可多提。”

虞可娉道:“你这位伯父叫做朱七绝,乃是彼时一等一的大豪杰,可惜后来被武林人士围攻,弄得家破人亡,瞧小姐年岁,当没和此人见过,不知有没从令尊那里听过什么?”

朱淑真摇头道:“我也知这个朱伯伯是一位江湖豪侠,可莫说是我,便是先父,也是一天功夫都没练过,这些武林纷争的掌故,我是半点不知。”

虞可娉颇为失望,道:“想来令尊对此事过于伤心,朱大侠往生后,他不愿再提了。”

朱淑真道:“那倒没有,先父有时喝的大醉,偶或跟我和舍弟讲说一二,不过都是朱伯伯家里的张长李短,一些家人亲眷的俗事罢了。”

虞可娉欣然道:“便是要听这些!小姐还记得多少?”

朱淑真道:“我曾听先父说起,朱伯伯有好几个子女,可他最疼的便是续弦生的小儿子,那位二夫人好像姓秦,亦或姓花,是当年一个大豪杰的后代,也有一身的好武艺,因此朱伯伯旁的子女不传授任何武功,只教给这个小儿子。也仗着二夫人武艺高超,那场劫难中唯有她母子逃出了宅子,没有烧死在府院中。”

娄之英想起清忠禅师的话,应道:“可惜她母子仍是难逃厄运,被鹤鸣观的高手一路追踪,终于击杀在马家河畔!”

朱淑真错愕道:“有这等事么?武林中打杀的事,我也不大明白,不过有一年先父接到一封书信,此后接连伤心了好几日,我疑心是有什么亲人过世,连猜了几人,后来猜到那位朱伯伯家里,先父脸上神情一变,自行回屋不再理我了,我还道果真便是那位二夫人的事,现下想来,恐怕全然错了。”

娄之英心头一震,虞可娉更是满脸惊愕,道:“莫非、莫非……怎会如此……”朱淑真见他二人惊得瞠目结舌,连声道:“那不过是我年少胡乱猜的,全做不得数,我不知朱伯伯家祸从天降的那些典故,倒惹两位笑了,莫怪,莫怪。”

娄之英道:“我听前辈高人诉说,那位夫人和幼子死在庄外,此事不少人都是亲见,恐确是小姐猜想错了。”

朱淑真道:“是,是,我早说对这位远房伯父知之甚少,除了这些,其余更是模糊的很,后来我长大出阁,便再也没有听先父提过了。”

虞可娉茫然若思,似乎还在回味先前她那番话,此时才回过神来,道:“朱七绝的事,小姐既然再无可说,那么便请讲讲心中憾事罢,待我俩看如何相助。”

朱淑真叹了口气,先是自语道:“果真要说么?这事已尘封了数十年,若不是我大限将至,也不会去求肯吴掌门。”她顿了一顿,又接着道:“我先来讲个故事,二位权且一听。从前有一个小姑娘,生在了官宦之家,她本来世族女子,学些琴棋女红,长大后联姻其他望族,这一生也便这么平平淡淡地过了,可这个小姑娘不喜红妆,却爱读经阅史、舞文作诗,整日价只顾钻研音律,她父母一开始颇为宠她,还给她请了不少教师栽培,后来日子久了,这个女儿身大袖长,寻常女孩家的事,却半点不懂,她父母便发起急来,不允她再成天吟诗作对,要她好好学习烹饪刺绣,以便能对亲一个好人家。可是这个女儿书读的多了,对父母的话很不赞同,见说服不了双亲,一气之下便离家出走,独自跑到外面闯荡。

她虽下定了吃苦的决心,但行走江湖绝非易事,一般的困苦也就算了,最怕的是她一个妙龄女子,独自一人在尘世中,极易招惹是非,终于有一次她碰上了一伙强人,眼见就要名节性命不保,赶巧一位大英雄途径路过,三下五除二赶跑了强盗,将她稳稳地救下。

这个大英雄武功盖世,天下罕逢敌手,本来打跑几个毛贼、救了一个姑娘,那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可他看这女子有几分姿色,担心离去后她还会遭遇歹人,于是提议要送她回家。女子自然不肯,将自己的事情说了,讲罢便转身而去,那个大英雄很是惊讶,没想到这么一个弱不禁风的姑娘,也敢孤身一人离家出走,对她倒有些另眼相待。他放心不下,悄悄跟着那个女子,暗地里替她化解了不少危机,有一次实在紧急的厉害,大英雄无法隐藏,只得现身帮她解了围,女子这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受他庇护。他俩都是豪爽通达之人,既已撞破,便再无拘束,大英雄要北上办事,邀请女子同去,女子自是欣然答允,一路上这姑娘事事新鲜,就此结识了不少江湖豪杰,渤海派的吴掌门,便是在那时相交的。这么一来二去,大英雄和女子互生了情愫,两颗心渐渐走到了一起,其实那个大英雄虽然武艺超群,但为人性子粗鄙,更是不通诗词文墨,与那姑娘本不算般配,可男女之情,贵乎真诚,和身份地位、爱好专长并没什么相干,二位高贤,你们以为如何?”

她本在讲说故事,突然问出这话,娄虞均先是一愣,旋即脸红了起来,虞可娉道:“不错,确是如此。大哥,你说是么?”

娄之英暗想莫不是朱淑真瞧出了什么,特用此语点化与我,可看她神情却又不像,这时听见虞可娉问他,凛然道:“是!有道是情比金坚,只要两情相悦,其他什么都不必放在心上!”

朱淑真忽然打住问话,只是想试探两人反应,若他俩露出一丝鄙夷轻视之色,便决定住口不说,此时见两人发自肺腑地赞同,心中再无顾虑,接着又道:“这两人虽然相爱,却始终恪守本分,不曾有半点过分举动,他们在中土飘荡了两年,一起回到了女子的家乡,却不料家中早已生了变故。

原来女孩的父亲在官场受到排挤,被政敌接连迫害,不但官职连降数级,还险些丢了身家性命,如今全家蜗在旧居,家道早已中落了。大英雄本是要来提亲,见此情状,只得暂且作罢,他另有要事在身,住了两天,便向南方去了。就这么过了月余,女孩家突然来了贵人,此人和女子的父亲密谋良久,一举将政敌扳倒,终于使这一家重入正轨。女孩的父亲急于报恩,问那人有何所求,那人笑了笑,却说:‘往事可重言乎?’

女孩的父亲这才想起,当年两人相交,把酒言欢之际,曾经指腹为婚,后来自己当做酒后玩笑,早将此事忘了,那人却仍记在心上。女孩父亲知道他有个儿子和女孩年纪相仿,如今也考中了科举,想也没想便一口答应,还急匆匆回家报喜,哪知女孩闻听后怛然失色,坚决不从,父母只得一个劲相劝,直劝的她以死相逼,最后只好作罢。

女孩坚信大英雄办好了事会来迎娶自己,可等了足足一年,也不见他的踪影,期间女孩的父母不住劝她早嫁,直言江湖异士一向我行我素、言而无信,终于女孩经不住软磨硬泡,也是她心灰意懒,以为大英雄真的背信弃义,索性便答应了亲事。岂料成亲不过两个月,大英雄突然现身,原来他这一年因故远赴海外,被一件难事缠住了,待处理得当,急匆匆赶回中土,却见木已成舟,女孩早嫁为了人妇。大英雄痛心疾首,可他便再不羁,也干不出诱拐他人妻子之事,最后只能含恨而去。据说他从此隐居山野,再也不过问江湖中事了。

女孩当初嫁人,本就不是出于自愿,如今又知道了大英雄的心意,对这个丈夫更是愈发寡淡,两人的日子过得索然无味,就这么一年又一年的过去,女孩慢慢变成了年长的妇人,夫妻两个形同陌路,连将就下去也无可能了。妇人便让丈夫写了一纸休书,自己做了出妻,从那天起,她便一个人住在乡间小院,每日种花除草、写字对诗,这一生再也不做他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