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万星 > 第 3 章

第 3 章

书名:万星 作者:梦溪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1 19:23:00

3

这珠子发出的光芒,独一无二,的确与早前划过天空那颗“流星”一模一样,但流星的光却比眼前珠子要耀眼多了,若是之前那亮度,就算有被子蒙着,恐怕也早就把这间屋子照亮,引来所有人。

此刻,宝珠像敛尽所有锋芒,温柔羞涩,仅仅只是把被窝里谢长安双腿和白猫一块映照出来。

她惊疑不定,索性整个人都钻入被子。

“这真是那颗流星?”

宝珠自然不会回答她,阿瑕也不会。

一猫一珠安安静静,只有谢长安略显急促的呼吸声在这小小的被窝里响起。

她慢慢伸手,握住宝珠。

与暖光不同,宝珠触感冰冷,冷得她差点甩开,就算强咬牙忍住,也最多只能握住几息,比坚冰更冷的感觉瞬间沿着筋骨脉络深入五脏六腑,连最深处的血几乎都被冻住。

谢长安不得不再次松开手。

这,到底是什么?

她凝视许久,看不出半分端倪,眼睛却也没有疲惫之感。

谢长安知道这宝珠必有古怪,只是她一时半会还得不到答案。

但现在最棘手的不是宝珠的奥秘,而是如何处置这东西。

贸然献上去显然不可行,随之而来的不是赏赐,而必然是数不尽的盘问麻烦,谢长安既没有借此平步青云的打算,也不希望这东西最终落入皇帝手里。

她思索片刻,翻身下炕,把墙角半块松动的砖抽出来,又用布包了宝珠,塞进原本应该有半块砖的空心处,再将那块残砖塞回去。

阿瑕趴在炕上,好奇看着她的动作,也不出声。

“你刚回来第一天,就给我找了个大麻烦。”谢长安点点它的脑袋。“赶紧睡觉,可别再变出什么怪东西了!”

阿瑕自然没有再吐出什么神奇物件,谢长安脑袋刚沾上枕头竟也很快睡过去,一夜无梦不说,隔天醒来,还感觉身体轻省不少,原本的疲惫酸痛不翼而飞,她现在觉得自己起码能挑着水再来回十里地。

她没有吃仙丹,也不曾有什么仙缘,唯一的变数,就是睡前那颗宝珠了。

阿瑕不知道又跑哪去了,只有被窝里几根猫毛留下它曾经来过的罪证。

谢长安下榻穿鞋,她忍着去翻宝珠的**,光天化日,太惹眼了,她既然不打算把宝珠交出去,就不能让任何人发现。

像往常一样利落拾掇好自己,就着凉水吃了昨天剩下的半块肉饼,谢长安穿着一身与其他宫女别无二致的襦裙,开始一天的差事。

谢长安的本职差事是掖庭洒扫,但有其他更重要的差事时,这份无关紧要的差事便可放放,反正也不会有人特地来挑毛病,昨天刘内官通过小郑交代了,让她去帮忙整理书籍,所以这会儿她就要去山水池阁找刘内官。

对许多宫女而言,出宫未必是生路,能够当上女官才算是跨越了一个阶层。

在宫里这么多年,谢长安并非没有升迁女官的机会,但她却好像不思进取,反倒将自己的机会一次次让给别人。

虽说十几年如一日,但贵人们无心留意到她,她也懂得如何自保。

许多人都知道宫里有这么一个自甘低微的谢宫女,因为待得久了,对宫里各处规矩了如指掌,往往遇上棘手难办的事情,大家还会来寻她问个主意,如此倒是在宫人中攒下不少好人缘。

谢长安脚步轻盈,轻盈到不得不特意控制速度,以免显得过于招眼。

她暗暗惊奇,一面琢磨宝珠来历,一面思索自己如何能一夜之间就得了如此大的助益,一时入了神,竟也没听见路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

对方连叫了数声,谢长安才回过神。

“谢姐姐,你可是身体不适?”喊住她的小内宦上前关切道。

谢长安笑道:“原来是程内官,抱歉得很,我只是在想些差事,一时没有听见。”

程元振忙避开她的行礼,又回了礼:“谢姐姐言重了!”

这程内官是宫内品级最低的小内官,只因上回他初入宫不久,遭人欺侮,正好谢长安路过,顺手为他解了围。自此程元振感恩戴德,见了面必是姐姐长姐姐短,还时常为她打听消息,俨然已是将她视为恩人。

但谢长安知道,这也与自己的态度有关,似程元振这等身份,在宫内比最低等的宫女还要卑贱,当真是人人都能踩上一脚的,他这些日子在宫里想必也早见识过人情冷暖,才会对帮过自己,且说话和煦的谢长安如此看重。

“谢姐姐这是要去哪儿?”

“山水池阁的刘内官找我过去一趟。”

程元振点点头,上前两步,忽然压低声音,语速飞快。

“谢姐姐,上回钟美人身边的大宫女找你帮忙扎绒花,你可还记得?”

“记得,她说她会的花样不多,怕钟美人怪罪,便寻我帮忙一二。”

“昨日我奉命去送东西,正好看见她将绒花献上去,在钟美人面前表功,只字不提姐姐你。钟美人对那些绒花大为赞赏,她便说是为了钟美人特意学的,钟美人还赏了她。这样的人,姐姐往后还是留心一二为好。”

谢长安根本不在意对方抢功,因为她本也没打算在钟美人处露脸,但还是谢过程元振的好意。

“你去给钟美人送东西,是奉帝命吗?”

“是。”程元振倒是知无不言,“说来也怪,钟美人这个月的份例明明已经给过了,昨日高翁忽然遣人过来,说是奉帝命给后宫各处妃位以下的贵人们发放赏赐,最后这跑腿的差事便是我做了,但往常可没有这样的例外……”

他口中的高翁,正是皇帝身边最得力的内官高力士,由于身份超然,连太子都要唤其为“二兄”,宫人就以高翁称之,以示尊敬。

“难道是天气冷了,陛下大发善心?可今年也没比往年更冷,前方还打仗呢……”

程元振还在奇怪揣度。

谢长安嘱咐:“此事自然有上面的道理,你也切莫四处声张。”

程元振忙道:“我自是晓得,也就在姐姐面前絮叨两句,时辰不早了,姐姐还有差事在身,我还是不耽误你了!”

两人寒暄几句,匆匆话别。

走出数十步远,谢长安面色不显,心却越发往下沉。

就因往年没有,这才显得分外古怪。

甭看这位皇帝陛下盛宠杨贵妃,可也没耽误他后宫一年年地进新人,别说前几年入宫的钟美人,就是现在满后宫所有嫔妃聚在一起,皇帝也不一定能认得半数。

从前这些人就扔在后宫里,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天子几回,更不必说承宠,如今倒好,前线打了败仗,局势不容乐观,皇帝反倒想起给她们加份例了,这正常么?

自然是不正常。

先是宫女的份例被削减,然后是低位嫔妃反而得了额外赏赐。

前者是有人在刻意收拢银钱,以备不时之需,贵人们的不能克扣,那自然只能从底层宫人身上盘剥;至于后者,说不定是天子忽然善心发作,想起自己这些女人了。

两者一结合——

难道皇帝准备放弃长安,移驾迁都?

如果真到了这个地步,太极宫与大明宫这数量众多的宫女太监自然不可能都带走,能随驾的只有皇妃太子,所以宫女内宦的份例自然可以削减,所以那些最后没能被带走的低位嫔妃反倒多得一些补偿,毕竟她们怎么说也是皇帝的女人,被放弃已经够可怜了,多情天子必然因此心生怜悯。

虽然这都只是谢长安的猜测,但她越来越笃定这份猜测。

她的身份接触不到前线战报,战况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深宫内苑的方方面面。

谢长安没想着随驾逃命,她只想知道如果皇帝真要逃,会选择在哪一天逃。

而那一天,就是她的机会。

在山水池阁帮刘内官整理完大半书籍,待谢长安回到屋子,天已经快黑了。

阿瑕不知在何处吃饱喝足,优哉游哉晃荡回来,趴在炕上眯着眼昏昏欲睡,谢长安一直惦记着那颗宝珠,此时夜幕降临,四下无人,她也终于敢将其找出来。

宝珠入手依旧冰冷,但似乎没有昨天那样冰了,又或者她的承受能力增强了一些,握着宝珠的时间也更久一些。

谢长安虽隐隐知道这宝珠能带来妙处,但具体如何用才好,却全然不晓,她也不像王亭有一位神仙老师能指点迷津,只能凭着本能胡乱摸索,死马当活马医。

当日王亭师父轻蔑的语气言犹在耳,谢长安自知资质不足,也从未奢望过自己真能凭借这颗宝珠修出个什么结果,只希望这具凡人之躯能在气力和脚程上更强一些,她的计划也就更接近成功一些。

如此日复一日。

宝珠在谢长安手里,逐渐不再冰冷,光芒也越来越黯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谢长安一日日身轻力大。

她原本为了当差,进食就不规律,如今则吃得更少,有时候喝几碗水就能顶过一天,谢长安知道这是宝珠带来的效果,夜里直接抱着宝珠冥想入睡。

半年时间,眨眼即过。

与时间车轮一并滚滚向前的,是前线愈发严峻无法控制的坏消息。

一个接一个地来。

洛阳失守,天子大怒,杀高仙芝、封常清二将。

潼关被哥舒翰守住,叛军与朝廷兵马陷入僵持。

天子逼迫哥舒翰出战,哥舒翰无奈出关,战败,降之。

潼关失守,长安告急。

不过半年,安禄山就已经逼近京城,眼看就要兵临城下了!

噩耗飞至长安,满城皆惊!

整座太极宫已经乱作一团。

天刚蒙蒙亮,就有无数脚步声在宫城内回荡,偏生众人又竭力压抑自己的声音,这使得整座宫城都呈现出某种诡异的氛围。

谢长安一夜未眠。

昨夜三更,她终于完全“消化”了那颗宝珠。

宝珠在她怀里化为齑粉,烟消云散。

四更的时候,程元振偷偷跑过来,告诉她一个惊人的消息——

天子要离开长安城了!

此事是绝密,就算事先筹谋,也不可能广而告之,连大臣们都未必全部知晓,更不要提谢长安这样的宫人。

但一旦确定下来,皇帝的打算就不可能再瞒过所有人。

谢长安并不意外,因为半年前,她就从种种蛛丝马迹猜到了这个结果,所以夜以继日加紧修习宝珠的奇效。

帝国强盛荣光的表层终于剥落,露出斑驳不堪的内里。

谁都知道,这是因为安禄山打过来了,长安守不住了。

皇帝要走,盛宠的杨贵妃肯定要随行,太子肯定也得带上,其他人呢?

天子身边需要伺候的,还需要近臣来搭花架子,但除此之外,却不可能整座皇城都带上,那就不是逃难,而是靶子了!

再怎么说,天子身边有禁军有近卫,肯定还是相对安全的。

那被留下来的人呢?

叛军入城,抓不到天子,面对空荡荡的宫城,会做什么?

怒中火烧,屠城杀人,历朝历代战争史书,早已将答案摊开。

带谁不带谁,对皇帝不过是随口一句的事,落在每个人身上,却成了足以决定他们生死的判词。

于是宫里全乱了。

许多人拼了命地找关系求门路想要搭上船,即使这是一艘漏风的船,但怎么也比直接被扔进河里好。

谢长安上不了朝,也看不见天子的惶然恐惧。

但她知道,长安城的天要变了!

她在宫内四处走动,已经没有人关心她的差事干完与否,又或者给她布置新的差事,每个迎面走来的人脸上都带着惶惶不安与无措,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生死命运,也不知道笼罩在长安的阴影什么时候会变成致命刀剑降临到自己头上。

人潮中,谢长安走得很慢,如逆水行舟。

皇帝虽然今日才走,但想走的念头怕是早就有了,他甚至连带谁不带谁,都早已想好了,那些额外给低位嫔妃的赏赐就是天子心怀歉意的补偿。

钟美人身边的大宫女抢了谢长安的功,却不知道自己的主人从收到赏赐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是被放弃的。

可怜她们争来抢去,到头来却没能在多情又薄情的帝王心上留下痕迹。

这半年来程元振听了谢长安的建议,努力混进东宫,总算得了太子青眼,如今也算是被列入随驾的人员里。

他人微言轻,无法把谢长安塞进行驾,只能匆匆过来提前告诉她这个消息,好让她有所准备。

但程元振不知道,谢长安根本就没打算走。

人群都在四处打听御驾的所在,想要蹭上去,哪怕远远缀在后面,也比被扔在太极宫里好。

与这些无头苍蝇一般的宫人相比,谢长安的脚步很稳。

她知道御驾在哪里。

皇帝此时正停留在芳林门外,很快要绕道大明宫,接走那里部分皇子妃嫔,再往北离京。

袖中竹匕被她紧紧攥在手里,掌心已然出汗。

“谢姐姐!谢姐姐!”

焦急熟悉的声音响起,谢长安脚下一顿,还是转了身。

小郑一路小跑,到了跟前,伸手抓住她的袖子。

“你怎么在这儿,让我好找!”

谢长安微微蹙眉:“你不是应该在贵妃的随行队伍里,怎么会跑到此处来?”

这半年里,小郑也有自己的机缘。

她得了谢长安的指点,凭借栩栩如生的牡丹绒花在贵妃面前露了脸,成功成为服侍贵妃的众多侍女之一。

谁都知道,贵妃杨氏宠冠六宫,跟着她,便算是踏上青云阶。

这次天降变故,但陛下走到哪里都不可能离了贵妃,小郑能跟着贵妃,自然也就不会被落下。

“我已经求人在贵妃随行侍女里给你留了个位置!”小郑气喘吁吁,“谢姐姐,快跟我走吧,这宫里不安全了!”

谢长安五味杂陈,却还是摇摇头。

“谢谢你的好意,我还有事,你快走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天子起驾,可不会等一个宫人,没赶上的就要被落下了。

小郑却紧紧抓着她的袖子不放,甚至将她拉到角落。

“谢姐姐,半年前你就给我说过这宫里要变天了,想来你对今日是早有预料的,为何你帮我们准备后路,自己却不走?”

谢长安没有说话。

小郑盯住她,压低声音,一字一顿。

“姐姐,我知你心中不甘,想、想干一件大事,可是不行的!单凭你一个,根本做不了,别想了好不好,跟我一道走吧!”

谢长安从未告诉过她自己的计划,小郑也从未问过。

但小郑并不笨,她隐隐有了猜测,时至今日,她没想到谢长安居然还不肯放弃。

“谢姐姐,你会没命的!”

“我知道。”

谢长安叹了口气,终于开口。

时至今日,小郑宁可舍弃自己求生的机会,也要过来找她,谢长安自然不想再瞒着她。

“十八年前,废太子案,牵连人命上百条,不计其数的人获罪流放,死于途中,我们谢家也不例外。我娘拼了命将我生下来,自己却死在这掖庭宫里,到头来不过草席一卷,扔去宫外,连个坟头也找不到。”

“自始至终,满朝上下皆知其冤,可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死难者说一句话,翻一次案。”

“不是因为他们知道陷害废太子的武惠妃已经死了,而是他们知道,这冤案的始作俑者,是皇帝陛下。”

“今上极爱面子,自诩明君,决不允许自己名声染尘,既然陛下不肯承认自己错杀儿子、臣民,那么这桩冤案就是不存在的。不仅废太子、鄂王、光王都要白死,连与他们有关的上上下下,连谢家,也都是活该遭此劫难。”

谢长安面无表情,狂风中语气平静。

但这平静之下,似乎又蕴含无数暗潮,等待凝聚成浪,冲破头顶万丈坚冰。

小郑被震住了,呆呆望着她,一时说不出话。

“我原也想着,我小小一个宫女,在这宫城里活着已是不易,还须步步小心,生怕哪天出错受罚,哪里有能耐去撬动这陈年的旧案,捅破头顶的天?不如作罢,好好过自己的日子。”

“但李漓死了。”

“从小到大,我是个没爹没娘的孩子,若非李漓几次为我解围,我早已不知死了多少回,哪里还能活到成年?小郑,你们都说我能耐大,奇怪我为何不去谋一个女官当当,可我这样的能耐,都是李漓为我挣来的命。没有她,就没有今日的我。她身份尴尬,处境艰难,便是这样,还尽力回护我,予我方便。我若无动于衷,与禽兽何异?”

“可是她自己呢?皇帝杀了她的父亲还不算,需要找个人赐婚,就想起她了。我当初还想着,即使如此,她能借此离开宫城,也好过跟我一样一辈子困在这里。”

“但我没想到,她逃了这里,却依旧逃不开皇命。安禄山造反,跟李漓有何干系?她从小既未享受过天家一丝一毫的荣华富贵,却仅仅为了天子的颜面就要去死!”

谢长安笑了起来,很好看,却很冰冷。

她的温声细语,皆是李漓无法再诉诸于口的血泪。

“她的死能换来大唐太平吗?不能。”

“那不过是天子一时之气,但金口玉言,太子也好,孙女也罢,忠臣良将,想杀就杀。人头落了地,却不可能再安回去。咱们朝廷的军队依旧节节败退,以至于,到了连长安城都要易主的地步。”

“大唐的命数,还能维持多久?”

“谢姐姐……”

小郑颤声,想阻止她说下去,却又无从开口。

只因,谢长安说的都是实话。

唐宫霜重,皇都难安,华城之下,字字恨海。

少女的衣袍襟带狂舞飞扬,身形却伫立如雨中孤木。

“天理就在那里。满朝贵人都爱惜己身,那就只能由我这样一个小人物来动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