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 > 第1189章 刘满仓上车

第1189章 刘满仓上车

书名: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 作者:凉州七里1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21 19:34:30

韩超闻听此言,顿时挺直了腰板,“感谢领导信任,我一定努力工作,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领导的重托!”

黄大江站起身来,“我看,咱们还是到下面转一转吧。”

一直站在门口的谢勇,此时那叫一个佩服。

对于乔红波,他简直太了解了,之前跟着吴迪的时候,乔红波的身份,就是一个小丫鬟,吴迪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来不多言不多语。

但是, 自跟了周锦瑜之后,他算是彻底放飞了自我,不仅为周锦瑜逢山开道,遇水叠桥,还将自己的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实话说,他有些眼热现在的乔红波了。

众人闻听此言,立刻纷纷起身,乔红波率先出了门,冲着宋雅杰和万振等人说道,“准备车!”

这个时候,刘满仓立刻迎了上来,他的胳肢窝里,夹着一条烟,手里还拿着三包,一脸懵逼地看着众人,搞不清领导们要去哪里。

目光梭巡了一周,落在了沈光明的身上,于是,他向沈光明走去,然而,两个人相距只有七八步之遥的时候,沈光明用非常有距离的目光,看了他一眼,刘满仓的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情不自禁地停在了原地。

他咕咚咽了一口口水,一颗心宛如十五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坏了,我一定是错过了什么!

哎!

自己真是太糊涂了,韩超以前是宾馆的经理,跟县里的领导们,关系一直都非常密切,我找他的麻烦,那不是相当于自掘坟墓吗?

该怎么办呀?

正不知所措的时候,乔红波倒背着双手,来到了他的面前,“老刘,想啥呢?”

此时,所有的领导干部们,几乎都已经上了大巴车,即便是连万振,也开始迈步上车了。

“乔主任,我真的是无意冒犯。”刘满仓双手抱拳, 冲着乔红波哭着脸说道,“不知道领导要来呀,你看着咋整?”

乔红波呵呵冷笑道,“知道为什么韩超一到宁水,黄市长立刻就过来调研吗?”

刘满仓一怔,心中不禁哑然,难道黄市长是来给韩超站台的?

不等他回答,乔红波低声说道,“黄市长说了,只要有机会,一定还会再来宁水乡的。”随后,他换了一副面孔,一只手搭在刘满仓的肩膀上,“韩超这一次来,非常有可能,会带来一个大项目,老刘,我不管你对韩超有意见,还是对组织的任命有看法,如果你够聪明的话,应该知道怎么做。”

“但是,到了这份上,如果还拎不清。”乔红波满脸告诫地,摇了摇头。

刘满仓立刻点了点头,“我懂,我全都懂,感谢乔主任的提醒。”随后他抓着乔红波的手腕,“万分感谢呀。”

扭头看了一眼,已经全都上车的干部们,乔红波立刻说道,“给你个露脸的机会,上车跟领导们讲解一下宁水乡的发展。”随后,他重重地拍了拍刘满仓的腰,“抓住这次机会,别在犯糊涂了。”

于是,两个人上了车。

乔红波原以为,让刘满仓上车,是以备不时之需,万一黄大江有什么疑问,别人回答不上来,总得有人帮忙解释吧。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上了车之后,刘满仓竟然当起了导游的角色。

其实这也怪不得他,刘满仓哪里经历过这样的场合呢?

当宁水乡的二把手十多年,唯有的两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大巴车上确实都是有导游的,所以,为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刘满仓这个年逾五旬的,庄稼地里出来的糙汉子,开启了自己第一次服务型行业生涯。

“诸位领导,眼前的这个村子,叫大猪圈村。”刘满仓大声说道,“为什么叫大猪圈村,这名字大有来历,相传太平天国时期,燕王扫北的时候,粮草供应不上,有几个士兵抓了一头小猪,打算给燕王做一顿烤乳猪吃。”

“士兵磨刀的时候,被营帐里面正在看书的燕王听到,于是便出了营帐问,为何要磨刀。”

“士兵把抓住的事情,向燕王述说了一遍,燕王却感叹道,全体将士挨饿,我一个人怎么可能吃的下肉!”

“把这只猪送给百姓,等咱们北伐成功之后,到了皇帝的武英殿上,再把这头抓来,到时候猪养肥了,咱们一起杀了吃,相传这头猪,就留在了现在这个位置,人们为了纪念燕王的爱兵如子,特意把这个村子改名为大猪圈村。”

“这个村子的村名虽然不好听,但是百姓勤劳淳朴,恪守忠心仁孝之道,继承诚信之风,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恶劣影响的事情,着实令人感叹。”

乔红波抱着肩膀, 心中暗想,这刘满仓还会讲故事呢,偷偷看了一眼黄大江和周锦瑜等人,发现他们听的全神贯注,不由得心中窃喜,看来自己让这刘满仓上车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该村耕地和人口有多少?”一直没有开口的左大同,忽然问道。

故事讲完了,也该介绍一下正事儿了呀。

“大猪圈村,一共有七百三十二口人,一百八十三户,人均耕地面积六点七亩。”刘满仓介绍道,“大猪圈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因为耕地较多,所以村里的男人外出务工的并不多。”

“只依靠种地,现在还能养活一家老小吗?”沈光明诧异地问道。

闻听此言,刘满仓呵呵一笑,“人均耕地六点七亩,一家按照四口人算的话,那就是二十七八亩,最近几年的粮食价格看好,差不多一亩地能净赚一千块,综合下来的话,一年就是三万左右的收入。”

“宁水乡地处偏远,百姓消费**不高,再加上义务教育和新农合的政策支撑,所以百姓也算安居乐业。”

他的话一出口,侯伟明立刻反问一句,“农耕地的配套设施怎么样?”

如果配套设施跟不上,那问题可就严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