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残明,山海乱 > 第77章 山雨欲来

第77章 山雨欲来

书名:残明,山海乱 作者:松烟入墨书流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1 20:33:00

待花厅中只剩下林宗泽、徐子晋、许山海,武小满才开口说道:“昨日,蒋捕头约我见面,传了一个消息。为了辨别真伪,我昨夜和今早,分别找了州衙的人打听。”

“蒋捕头?他说什么了?”林宗泽想起了,之前那个跟他打得有来有回的家伙。

至于蒋捕头为什么会给武小满传消息,那是吕耀辉的功劳。

蒋捕头受伤被俘之后,吕耀辉在某间黑屋子单独与他进行了一番“交流”,最后,面如死灰的他,颤抖着在供词上摁下了手印。

看到他颤抖的手,不知道的人,以为是受伤之后疼痛难受,其实,颤抖的原因只有他自己明白。

之后,他便安全的回到了州城的家中。能够被释放,全靠他与吕耀辉达成了许多“共识”,传递重要情报,便是诸多“共识”里的一项。

至于为什么能够达成“共识”,是吕耀辉给了他什么承诺,或是上了什么手段?这个无人知晓。

“由于捕快和巡检都败在我们手下,知州接连向南宁府和都司求援,要求派官军前来围剿。都司那边暂时没有回音,南宁府则是以需要防备浔州府瑶獠流窜为由,拒绝了知州的求援。”从州城过来,为了不引人注目,武小满没有骑马,二十多里地的路程,他愣是一路小跑过来。直到这时,他才寻了一把椅子坐下。

“不知是不是知州多次求援的缘故,昨日,南宁府终于松了口,同意从左江兵备道,抽调一营(编制五百人)人马前来。”这就是昨日蒋捕头会出现在城外的酒铺的原因,那会儿他刚与武小满见过面。

“蒋捕头这么快便看到南宁的公文?”消息如此详细,连时间和人数都有,林宗泽反而不太敢相信。

正常来说,这种公函肯定是第一时间呈给知州,知州看完之后再决定是否要把同知招来商议。所以,林宗泽不太相信,像蒋捕头那种不入流的胥吏,这么快就能知晓南宁府公文的内容。

“由于两个巡检都下落不明,与我们交过手的就只有蒋捕头,所以,知州老爷令他全力协作。”这是蒋捕头给武小满的解释。

“我倒觉得,估计是怕日后我们迁怒于他,因此,他才着急找我。”其实听完蒋捕头的消息,武小满也不太相信,因此,昨天他没有连夜把消息送回来。

“我打听过了,州衙的户房确实接到了筹备粮食和草料的命令,还要求征发五百民夫。有了这些消息的印证,我琢磨蒋捕头的消息应该是真的。“有了侧面消息的印证,武小满才放心回来报告。从这一点来看,他做事比较细致。

之前,林宗泽有交代,武小满每月可从李应全那里领白银五十两,用于招募人手,探听消息。有了银两开道,武小满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在州城中交了许多”好朋友“。

这些“好朋友”,不但有州衙里的衙役、守城的兵丁、酒楼的跑堂伙计、城内外的混混、帮闲、窑子里的龟奴,甚至连同知家中的马夫,都亲切的叫一声“小满哥”。

现在的武小满,虽然很少在新宁州抛头露脸,可是,要在州城地界上打听点什么消息,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嗯,既然如此,你回去继续盯着,有了新消息速速回报!”林宗泽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林宗泽急着从马家庄子赶回来,原本想把所有人转移到渠黎镇那边的山中。

一来,可以马上开始建立营地。二是,以防万一。蒙面人失败之后,谁也不敢保证,幕后主使人会不会用更激烈的方式来报复。

现在武小满带来的消息,更加坚定了林宗泽转移的决心。

要知道,随着前来投奔的人越来越多,村中已经很难再容纳更多的人口,并且,一直待在村中,绝非长久之计。

最重要的一点,既然确认了南宁府会派人来围剿,离开村子是对村民最好的保护。不然,战火重燃,谁也不敢保证村子会不会成为战场的一部分,那样的话,无论最后是什么结果,村民都会被殃及。

既然决心已下,林宗泽的命令一道一道的从花厅中传出,顿时,平静的村子开始喧闹起来。

1、在木民、四和两个村中征集人手,把所有存粮运往马家庄子。凡参与运粮者,每运抵粮一石者,酬谷一斗。

2、现在依旧在操练的四百余人,按每队五十人,编成若干队。每队须随一支运粮队出发,负责保护运粮队安全。

3、打铁坊、救伤所等所有杂勤人员,分批跟随转移。

就在徐子晋领了命令,离开之后。花厅里,林宗泽、许山海两人却有了分歧。

两人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罗桐等人,以及两个村子的那几十个青壮要不要一起跟随转移。二是,江波组织起来那些半大小子的去留。

按林宗泽的想法,这两拨人应随大队人马一起转移。现在已知官军会来围剿,手中的人自然越多越好,毕竟多一个人就一分胜算。

可是在许山海看来,这两拨人,最好都留在村子里,待与官军战后,再决定他们是否与大队人马汇合。

现在拿下的村子,基础都不牢靠,如果国兴军撤得太干净,万一有人趁机作乱,之前所做的一切势必打了水漂。有罗桐带领的青壮,地头熟、同村同气,只要不是大队官军,他们完全可以应付下来。并且有了几个村子的经验,就算没有他人相助,他们一样可以由近及远,用“打大户、分田地”的方式拿下更多的村子。

而跟江波的那些半大孩子,跑跑腿、放放哨、传递点消息都没问题,但是,孩子终究是孩子,把他们转移过去,等于让他们上战场,非但对战力没有太大的帮助,只会是白白的送了性命。所以,不如让他们留在村里,协助罗桐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没必要做无谓的牺牲。

最后,还是许山海的一番话,打动了林宗泽。

“老哥,我理解你的想法,可是,你仔细想一想啊!那几十个青壮,终究左右不了战局的胜负。把他们留在村里,让他们去做能做的事,才是正道。”许山海背着双手,眼睛望向花厅外。深邃的双眸盯着远方的虚空,他似乎看到了未来,未来的某一天。

“再说一个最坏的结果,假设我们没能顶住官军的进犯,村里留着的这么一支人马,我们还有东山再起的本钱。你给村民们分了田地,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你回来,他们都会接纳你,支持你,因为,这里是我们的根基。”说到这里,许山海差点脱口而出“根据地”三个字。

“至于那些半大孩子,老哥,我们揭竿而起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家人和孩子能更好的活着吗?既然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孩子拼命,那为什么要别人的孩子为我们拼命呢?给他们一点时间,给他们长大的机会,终究有一天,他们可以做到更好!”说完这些,许山海转过身,双眼坚定的盯着林宗泽。

也许是联想到自己还在山洞里的孩子,许山海那句“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孩子拼命,为什么要别人的孩子为我们拼命?”触动到了林宗泽心底里最柔软的地方。身为人父,许山海的话,他无力反驳。

随着两人间分歧的解决,一切又变得顺畅起来。

最先忙起来的是江波和他的小伙伴们,林宗泽每一道命令,都由他们传达下去。

看着有条不紊发号施令的林宗泽,许山海的脑子里依旧萦绕着刚才关于孩子的对话,不禁下意识的问道:“老哥,趁着现在没啥事,你要不要回山洞去看看嫂子和孩子们?”

听到许山海的话,林宗泽明显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我要先带一些人赶回庄子,那边人手太少,万一有事,我怕狗毛要吃亏。”

庄子那边虽说有六七十人,林宗泽担心,蒙面人背后的主谋来报复。既然能雇二三十人去马家,谁敢保证那个躲在背后的主使人,不会凶性大发,派人更多的人手前来寻仇?

许山海提到了山洞,提到了自己的家人,林宗泽不免默默的在心中算了一下,自从起事以来,自己已经一个多月没见到他们,可是眼下的局面,由不得他牵挂太多。只能狠狠心的说道:“山洞那边有吃有穿,也没人打扰,不用担心。待应付完官军,我再回去看他们也不迟。”

这番话像是回答许山海,其实,更多的还是林宗泽自己安慰自己,终究是家人,他怎么可能不想念?

背着双手,林宗泽驻足在花厅门口,平复了一下对家人思念的情绪。

突然,林宗泽像是想到了什么,转身问道:“老弟,你成家没有?”

林宗泽突然发问,让许山海有点发懵,他一时语塞:“呃……这个……。”

一边拖延时间,许山海的脑子一边飞快的转着。之前编造身世的时候,居然忘了这么重要的一点。

二十六岁的年纪,放在后世,没成家的人大有人在,也不怪许山海漏了这一点。可是,眼下,按《大明律.户律》所定: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婚娶。如果自己回答没有娶妻,肯定令人起疑心,但是回答“已经成家”,那么家人在哪儿,又要继续往下编。

几息之间,许山海心中已有了腹稿:“成年之后,家中曾为我娶了一门亲,没多久,我便外出求学。相处时间太短,所以未能诞下子嗣。”只要不违反常理,便不会引人猜疑,至于真假倒不重要,谁还有本事去验明真伪?

事实上,后世的许山海,在大学二年级时,曾经有过一个女朋友,相处一年多后,终究没逃过“毕业就分手”的定律。

相比起几百年前的封建保守,后世的风气,开放了不知多少倍,即便是校园恋情,许山海与女朋友也是把情侣间,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尝试了一遍。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除了一纸婚书之外,许山海说“娶过亲”倒也不算撒谎。

“哦?那弟妹没与你一同归国?”林宗泽完全没过脑子,顺着许山海的话茬问道,他完全忘记了,之前许山海的说法是与两个同族兄弟一同归来。

“没有,她与族中众人一道罹难。”没有孩子,妻子死了,完美的答案。

既回答了林宗泽的问题,又没有留下什么破绽。

不知为什么,听到许山海说妻子罹难,林宗泽脸上却浮现出了微笑。

“正好!老弟,哥哥我给你安排一门亲事!哈哈哈~~~”,林宗泽脸上的微笑越积越浓,说完之后干脆放声大笑起来。

“亲事?老哥,你莫玩笑!”,给自己安排亲事?许山海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林宗泽唱的是哪一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