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武侠 > 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 第108章 紫禁之主思万千

第108章 紫禁之主思万千

书名: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作者:三湘带水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1-21 20:34:11

紫禁之巅,龙翔凤舞,金光灿烂之处,正是巍峨壮观的大明乾清宫。观正殿,宽阔明亮,宝座傲然矗立中央,金丝绣成龙形,神采飞扬,气势磅礴。

那后殿幽深静谧,陈设典雅精致,榻上铺展着锦被,轻纱帷幔随风轻扬,空气中弥漫着一缕缕淡雅的檀香之气。

只是这冬夜漫长无际,寒风凛冽刺骨,漫天雪花翩翩起舞,轻盈如同羽翼,缓缓飘落,覆盖宫墙,铺满御道。

于一巍峨宫门之畔,面南而立一人,其人容颜非凡,面方耳大,两颊丰腴,广额高颧,双眸熠熠,似有神光内敛。其身披五爪九龙织锦之袍,袍上绣花灿烂,宛若云霞,足踏无忧履,步履间自有一股不凡气度。

此人,乃是当今圣上朱翊钧,明穆宗朱载坖的第三子,母为贵妃李氏。

此时,他半点睡意也无,即便是那风花雪月之趣,也难入其心分毫。

时光悄然流逝,他复又展眸,凝视手中那纸条,其上小字密布。此密信,乃入夜前,一侍卫匆匆呈上。

密信自南方而来,飞鸽传书,穿越千山万水,更有大内轻功卓绝之大内高手,星夜兼程,方得此信送到宫内。

信中所述,皆非小事,其一,言及紫林山庄骆风雁被旎啸所救,然其如何潜入山庄,却如雾中花,难以猜测。

其二,旎啸竟能从两队大内高手,数十人围堵中脱身,然北赴溧水途中,却遇一神秘势力拦路截杀,旎啸终是不敌,携骆风雁南逃,途径石臼湖南岸的龟山和蛇山之时,二人竟如风中残烛,骤然熄灭,无影无踪。

而信中所述第三事,更是令皇帝心头一紧,那股拦截旎啸的神秘势力,百余人众,竟也随之消失无踪,此非小数,乃上百人之众,然应天府、宁国府、广德府三地,遍寻无果,犹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对于旎啸此人,让万历皇帝忆起数年前,几封自川蜀之地秘密飞递至紫禁城的急报。

那时厂卫密奏,川蜀之地异象频生,大批蕃僧突现,更有西域胡僧混迹其间,似有不可告人的阴谋酝酿。

然而,在一场风云变幻之中,一位名叫旎啸的少年英雄横空出世,携青城派,聚川蜀武林豪杰之力,一举荡平群邪。

当时,皇帝并未将此江湖逸事放在心上,直到数月之后,密报再至,言及旎啸现身西北重镇凉州卫,力挫北虏与胡僧的诡计,更助监军屠浩与总兵狄成安夺回了一只藏匿着不为人知秘密的铁盒。

万历皇帝再次在密奏之上瞥见“旎啸”二字,心中默念数遍,却难以捉摸此人究竟所图什么。

据屠浩密奏所述,旎啸竟无意仕途,拒官不受。

但要知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然,此人不慕名利,不好财宝,也不好美色,对帝王而言,实乃难测之变数,因其不受世间万物羁绊,亦不在皇权掌控之中。

后来旎啸入京,万历皇帝方知此人为骆家之事暗中奔走。

本欲命厂卫严加监视此人,然皇帝转念一想,不如暗中推波助澜,借旎啸之手,探明先皇祖父当年令骆珹辞官归隐南华堡背后的隐秘缘由。

万历皇帝心想,或可借此机会,揭开尘封往事之谜。

未曾想一个旎啸尚未来得及究明,又有一股神秘势力悄然兴起,与旎啸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这其中隐藏着何种玄机?

这两股势力,孰忠孰奸,亦或双方都是大奸大恶?

此时此刻,万历皇帝轻轻叹息,那口气化作一缕轻烟,不禁喃喃自语:“旎啸啊旎啸,你究竟是何等人物,为何至今仍无法查明你的底细?”

随之而来的是他一声无力的轻笑,思绪飘回了去年端午后的那一夜。

那是一个深夜,一股莫名的烦躁忽然袭来,万历皇帝独自一人悄悄走出宫殿,却意外来到了一处废墟。只见楼台倾圮,残垣断壁,一片荒凉,杂草丛生,阴霾笼罩。

正当他准备折返之际,一名蒙面人突然出现,挡住了去路。

皇帝心中大骇,正欲呼唤侍卫,却被对方告知此处偏远,加之多年前曾下旨禁止任何人随意靠近,哪怕是皇宫内的高手也不例外。

听罢此言,皇帝恍然大悟。

蒙面人随即保证绝无加害之意,此次前来是为了告知一件重要的事情。待情绪稍定,皇帝询问究竟所为何事。

蒙面人直言,南华堡之事愈发复杂,江湖传言中那些关于成仙得道的疯言疯语并非空穴来风。若处理不当,不仅朝野动荡,就连大明江山也将面临危机。

在万历皇帝满腹狐疑之际,蒙面人竟取出先皇遗诏,皇帝匆匆一瞥,心中顿生惊骇。

当皇帝追问关于南华堡背后之事时,蒙面人只说时机未到,若此时透露详情,恐招来杀身之祸。并告诉皇帝,此事牵涉江湖数十个门派、朝中十数位重臣以及强大的外来势力,其中的敌人实力之强,即便是皇权也难以应对。

在震撼与忌惮交织的心情中,蒙面人悄无声息地离去,留给万历皇帝的,只有无尽的思考与忧虑。

万历皇帝重返宫中,连夜下令,命大内高手与侍卫搜寻那蒙面人之踪。

他心知肚明,此人必定深藏宫中,否则怎能如入无人之境,穿梭于皇城之间?

更令他深思的是,此人应是宫中老一辈,若非先皇亲信,又怎能手握先皇密旨?

对于那密旨,他毫无疑虑,只因其上字字皆是父皇亲笔,先皇的笔迹,他岂能不识?

一念及此,他随一名小太监指引,亲自踏足陈炬的居所。

对于这位老太监,皇帝心中满是信赖。

此人名叫陈炬,伴他数十载,诸多要事皆由其授意办理。尤其是万历三十一年那场震惊朝野的“妖书案”,陈炬以正直之身,秉公而断,终使风波平息,朝局得以安稳。

陈炬未料皇帝竟会亲临此等污秽之地,慌忙下床跪迎。

皇帝知其身子不适,见其气喘吁吁,便命小太监扶其半躺于榻上。

随后,他挥手令闲杂人等退避,侍卫亦需守于三十丈外,任何人不得靠近,违者格杀勿论。

皇帝遂将南华堡之事、今夜蒙面人之言,以及那道先皇密旨,一一告知陈炬。

陈炬闻言,叹道:“南华堡之事,已显朝野暗流涌动,外敌蛮夷亦蠢蠢欲动,恐有内外勾结之虞。此事不可任其不明不白,需速作决断。”

皇帝心领神会,知其意在要么下旨为南华堡正名,以朝廷之名捉拿凶手;要么给骆家扣上罪名,再隐于幕后,观察朝野动向,揪出那些心怀叵测、与外敌勾结之人。

陈炬又道:“除此之外,我还觉有一股无形之势力操控一切,其能量之大,甚至超越天家。”

皇帝闻此言,首次听闻,震惊万分。随后,他问陈炬:“江湖上盛传的旎啸,是否便是这股势力之人?”

陈炬摇头:“应该不是。根据川蜀之事,尤其是西北重镇凉州杀胡僧、抵北虏之事,可见旎啸连番破敌,智勇双全。此人非但非敌,反而可为天家所用,对付外敌,引出那股神秘势力。”

万历皇帝回去后,即命人将有关旎啸的所有密报悉数罗列于案头,详加思索推敲。

对于那夜于冷宫相遇的蒙面人,一直没有查出是何人。皇帝深知此人匿于深宫之中,犹如针沉大海,在这数以万计的人群中寻觅,倘若对方心意已决,隐而不现,便如同水中捞月,徒劳无功。

皇帝自是思绪万千,周遭尽是叵测之心,大明江山犹如逆水行舟,一不小心便有覆灭之虞。

经一番深思熟虑,皇帝终颁旨定下了骆家之罪。

虽知此举对皇祖父的心腹重臣有失公允,但他心中也渴望揭开骆珹所守护的秘密,同时借此机会让南华堡之事更加扑朔迷离,搅动暗流,直至那股神秘势力浮出水面,再让旎啸出手应对。

至于旎啸其人,也让万历皇帝颇感棘手,此人来历成谜,仿佛天外飞仙,无迹可寻。幸而西北云星宗与京师千阳门均与其有所牵连,或许可循此线索探查一二。

然,皇帝不愿轻易打草惊蛇,毕竟旎啸乃是手中一枚至关重要之棋子。

他甚至考虑借助此人之力扫清朝廷内外、武林之中以及宫闱深处的暗敌。

从旎啸能够助其结交西北监军屠浩一事可见,此人眼中并无黑白界限,不拘名利,一心为大明江山,却也成了万历皇帝的一件头痛之事。

不知何时,一阵寒风袭来,万历皇帝回过神来,神情阴晴不定,时而叹息,时而蹙眉。

蓦地,一个名字闪过心头,随即唤来一名小太监,吩咐速去召此人觐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