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武侠 > 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 第14章 昆仑山洞得异物

第14章 昆仑山洞得异物

书名: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作者:三湘带水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1-21 20:34:11

旎啸慢步行走,细看山洞,心想不知这山洞到底有多深,有多大,似是没有尽头。

又是小半刻过去,就在他要放弃之时,只见前方似有一扇石门。

他跑过去,这石门高有三丈不止,借着火光,上面写了一个斗大的字,如果是字,又是不像。

举目相认,一看不要紧,让旎啸不禁惊悚不已。

这是为何?

因为在梅花山庄的藏书库里,最里面一层有几物,上面刻有相同符号的字。

若是常人,自是不会认为是字,但他不一样,由历代山庄少庄主经各代老仆口传,听闻这些字由第一代少庄主所传下来,那是三千多年以前,殷商之时。

旎啸思绪轻转,忆及那一字乃‘缘’字,不禁心生遐想:此石门,难道真与‘缘’结下不解之缘?

或是其后藏匿机关,以‘缘’为名,试炼来者之心?

亦或仅待那有缘之人,揭开其神秘面纱?

行至石门之前,旎啸岂能轻言放弃?

他伸掌轻推,石门却如磐石,岿然不动,似有千钧重负。

火把插地,他再次来到石门前,一声龙吟虎啸,十二成气力灌注,石门终缓缓启开,石屑纷飞,尘埃落定。

警惕之下,内力贯注双掌,以防万一。而入目所及,非机关重重,乃一片沉寂幽暗。再举火把,他毅然跨过石门。

数十步后,一宏伟祭台映入眼帘。

旎啸欲行又止,阖目凝神,周遭静谧,无风无尘,只余古朴之气。

他缓步走上祭台,只见岩石斑驳,岁月痕迹历历在目。更为惊异之处,这石梯蜿蜒,直通高处,引人探寻。

举起火把,他仰望祭台之上,难见祭台之顶,不过最少有五六丈高。

旎啸踏上石梯,听得脚步之声,此刻心无亢奋,倒是有几分忐忑,不知上面等待自己的又是什么?

默默往上行走,他又是小心提防,终于可见祭台之顶,暗地心算,这祭台怕高十丈有余。

等他及至祭台之顶,只见中间唯有一个石案,石案上放了几物。

他走到跟前,石案中间躺着一件奇怪的东西,此物仅掌长,黑灰古朴,像是勺子,可那头又像是钥匙。

旎啸拿在手中仔细打量,这物也不知是什么做的,似木似骨,拿到鼻间一闻,里面有一股奇怪的气味,谈不上好闻。

又去看石案之上,他惊奇发现,刚才取物的两边各有一块形如薄片的石头,分别各有一个字符。

他细细辨认,认出左为‘熊’字,右为‘湘’字。

旎啸不懂这代表什么,再看石案上再无它物,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过得片刻,他又是绕案细察。

当走到对面之时,他欣喜发现,案上竟隐现一幅粗犷图卷。

他俯身仔细瞧看,似是一幅地图,山川江河,简笔勾勒。

此画虽是有些简陋,更是沧海桑田,但他刹然间恍然醒悟,眼前便是华夏大地了。

细辨之下,长江往东之处画有两圈,知晓应是洞庭鄱阳两湖。

不过让他奇怪的是,有一处像是被打了一个标记,那是洞庭西南不远的一个地方。

旎啸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会有标记在此处?

观思许久,得不出一个知所以然来,他便不再去看。

随后他环视祭台,不过数丈方圆,除却石案,别无它物,就连文字图案也无。

这祭台只有一条路上得来,找了几圈,确定再没有其它东西了,让他似是有些犹意未尽。

下台之际,旎啸脑海里亮光一闪,心想莫非是要去湖广的洞庭之南?

此刻他有一股莫名的冲动,感觉那里有东西在等自己。

再顾祭台,突发奇想,想看一下这里面的空间是否还有它物。

不想这一走就是几个小时过去,这让他暗暗惊奇,原来以石门为界,这边像是正门,石门那边才是后门之路。

石门外,山洞干爽,不染尘埃,无生机之迹,似无人踏足。

也不知走了多久,到后面,旎啸索性疾步飞行,直到他有了几分饿意之时,才见前面有了亮光。

终于出了洞口,他又是一声长啸,惊起暗处的飞禽走兽。

旎啸拿出祭台上得到的异物,对着阳光照看许久,上面一无花纹,二无图案,观察许久,只好重新收起来。

途中偶猎野味数只,继而布下一简易的奇门阵法,入得其中,悠然入梦。

皓月挂天之际,他再度醒来,简餐充饥后,趁着皓月当空,夜行赶路。

及至第三日黄昏,方才人迹渐现。

旎啸凝目远望,认出那些人身着蕃服,心中暗道:此地莫不是已踏入朵甘思宣慰司的地界?

他未露行迹于蕃人面前,反而悄然转向东南。

次日清晨,来到一个叫杂曲卡的地方。

这里虽是吐蕃人极多,但也有汉人居住在这里,还有行商走贩多为汉人。

在村镇上出现一个十四五岁,面目尘垢,有些衣裳破敝的少年,倒是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加上旎啸内功特殊,不像武林中人,太阳穴高高鼓起,一看就是习武之人。

他扮作流浪小乞丐,幸得几位慈悲心肠的汉人相助,赠以合体衣物与食粮。

当他询问是否有地图之时,众人颇感诧异,却仍有一位老掌柜给了一张破旧的地图。

到了一处,旎啸看地图,此地果真是朵甘思宣慰司的地界。他顺着地图,决定往东去往四川的松藩卫。

风雨兼程,数百里之遥,春雨绵绵不断,直至四月尾声,他终于抵达松藩卫卫所。

两日停留期间,旎啸游走街巷,酒肆杂货无所不至,却未闻骆风雁之名。

他深知,若锦衣卫真将骆风雁缉拿,武林中必有风声,尤其武当弟子同行,难免一番波澜。

而骆家南华堡之变,至今还有武林中人提起,让他知晓不少事。

原来,骆风雁之祖骆珹,曾为嘉靖朝六科吏部都给事中,官居正七品,掌管侍从、规谏、稽察、补阙、拾遗等事。

然不知为何,嘉靖四十年,骆珹突遭罢黜,退隐至凤翔府外三十里外的南华堡。

其子骆文林,即骆风雁之父,娶房氏为妻,一家安逸度日。

孰料前年腊月,南华堡横遭劫难,百余人命丧黄泉,骆文林生死不明,不过传闻那晚逃出去了。自然还有逃出去的骆风雁,江湖传闻已是逃往西域,如今不知所踪。

旎啸从中推断出,骆风雁眼下应是无大碍,彭海高也没有抓到她,说不定连行踪也不知晓。

就算彭海高知晓是武当弟子所为,但此人不敢上武当山要人。

旎啸决定前往成都府,然后顺长江而下,前往紫林山庄找骆风雁,他越来越觉得骆家之事极其不寻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