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武侠 > 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 第147章 春暖美景游清江

第147章 春暖美景游清江

书名: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作者:三湘带水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1-21 20:34:11

一日,旎啸施展妙手,为柳莺莺拔除体内毒蛊,几经周折,毒蛊尽除,连那晚所受之内伤亦随之痊愈。柳莺莺见旎啸似有送客之意,加之管绍频频催促,提及总坛之事,她终是应允了归期。

离别之日,柳莺莺笑靥如花,对旎啸戏谑道:“公子医术高超,能解我毒蛊之厄,却奈何不了自幼相伴书童的风寒之症,真乃奇事一桩。”言罢,目光温柔地转向骆风雁,后者倚榻而笑,不语自明。

旎啸面露尴尬,却也以礼相待,知她即将远行,遂抱拳说道:“绿水青山,路长水远,望后会有期。”

柳莺莺听罢,眼眶微红,虽有不舍,终是点头应允:“公子珍重。”言毕,她以密音传于旎啸:“盼他日重逢,能以真容真名相对。”

继而,她向骆风雁轻轻颔首:“妹妹亦要保重。”骆风雁微抬素手,含笑回应:“柳姐姐也是,一路平安。”

柳莺莺深情地最后望了旎啸一眼,忽地,身形一晃,凭空消散于房内,留下一脸惊愕的骆风雁,旎啸淡淡的解释道:“这是鬼教的独门绝技。”

翌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日悬碧空如洗,万里晴空无垠。旎啸携骆风雁穿梭于市井繁华,两圈游罢,却是有些意犹未尽,遂提议遁入城郊,寻觅一番野趣。

骆风雁闻言,自是心花怒放,然碍于身份隐匿,时刻需防周遭耳目,不免添了几分遗憾之色。

至第三日,她终向旎啸轻语,愿往更辽远之地,纵情山水,以解胸中块垒。

时值暮春之初,初夏未至,山林间翠**滴,柳丝轻舞如烟似雾。花间彩蝶翩翩成双,枝头黄鹂啼鸣相和,绿荫渐浓,微风轻拂,雏燕随风起舞。池中新荷初绽,亭亭净植,岸边修竹扶疏,更添几分雅致。

旎啸忆起,此城以北数十里,清江浦畔,似有一分堂隐匿此间,名叫风霜门。

去岁此时,武当天一真人谈及一桩秘辛,言正德皇帝南巡,途径淮安,不意在清江浦遭遇落水之厄,旎啸令风霜门弟子暗中探查。此门派于江湖中自成一派,行事低调。

念及此,旎啸心想到,何不借此良机,泛舟清江浦,既赏春色无边,又探秘当年正德皇帝落水之真相。将此意与骆风雁相告,她闻言雀跃不已,次日晨曦微露,二人仅携干粮水囊,觅得一扁舟,顺流北上。

水路迢迢,不过半日光景,清江浦之景已隐约可见。遥想当年永乐十三年,平江伯陈瑄为保漕运畅通,沿赵宋沙河古道开凿此河,遂得“清江浦”之美名,流传至今。

正德七年,朝廷视清江浦为江北重镇,特遣工部、户部、吏部、礼部、兵部等重臣分司于此。

正德皇帝朱厚照,性喜游乐,一纸御诏,令工部分司匠人倾力打造“奇奇亭”公园,园中景致,宛若仙境——山水缠绵,绿柳依依,松柏苍翠,竹林深邃,奇花异草,竞相争艳,令人目不暇接。

正德皇帝至此,乐而忘返,山阳才子挥毫泼墨,颂曰:“百花齐放映竹梢,碧水之畔奇奇亭。亭台楼阁惊午梦,花雾缭绕恼春晴。”

彼时,山阳拔贡王永熙亦踏足此园,感其美轮美奂,留下传世佳句:“园门向大河敞怀,月夜游人醉意浓。岁月流转儿孙长,百花凋零再重生。”

转至正德十五年秋,正德皇帝南巡归途,再临清江浦,兴之所至,乘舟悠游,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嬉水间不慎失足落水。

次年正月,皇帝依例城南郊祭,正虔诚跪拜间,忽而口吐鲜血,轰然倒地,朝野震惊。至正德十六年三月十四,武宗龙体抱恙,急转直下,终是龙驭宾天,留下无尽唏嘘。

此刻,旎啸与骆风雁二人,弃舟登岸,漫步于幽静小径,旎啸心绪飘远,山庄古籍中的往事如潮水般涌来,直至骆风雁几声轻柔呼唤,方将他从往昔的思绪中温柔唤醒。

“你刚才在想些什么?”骆风雁侧首,眸中满是关切与好奇。

旎啸自然不会把此次前来的真正目的说出,面对骆风雁探寻的目光,他轻描淡写地一笑,巧妙地转移了话题,指向远方:“你瞧,那便是西渎之水,史册有载,其奔流入海之路,非在此地,而是遥经山东之境。”

骆风雁听罢,眸光微闪,她博览群书,自然知晓其中缘由,于是颔首道:“是的,此地本是淮水悠然流淌之所。然北宋末年,金戈铁马,东京留守杜充一计决黄河,使河水改道泗水入淮,意在阻敌。

“而后蒙古铁骑南下,屡决河堤,颖、泗、涡、淮四水皆受其扰,共赴东海,尤以元世祖时最为惨烈,十五处决口,洪水肆虐,百姓苦不堪言。”

言及此处,骆风雁不禁长叹一声,神色间满是哀愁与愤慨:“每至淮水泛滥之时,西风助浪,白涛滚滚如山,淮扬千里,公私皆惧,夜不能寐,此景已延绵数百载矣。”

她的眼眸中,既有对苍生疾苦的深切同情,也有对朝代更迭、战乱频仍的无尽喟叹。

旎啸见状,温柔地拍了拍她的肩,两人并肩而行,虽身处美景之中,心中却各自思量着朱明王朝的兴衰浮沉,忧虑着未来的风雨飘摇。旎啸深知,当下朝廷**,外患内忧,华夏九州或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缓解这沉重的气氛,骆风雁忽而展颜一笑,俏皮地问向旎啸:“你可曾知晓,这淮水之名,从何而来?”

旎啸微微一笑,轻轻摇头,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静待骆风雁细说。

骆风雁面上洋溢着温柔的微笑,步履轻盈,沉吟片刻后缓缓道来:“古之淮安,隐匿仙踪,名曰‘不止山’,虽名山而不见其形,实为道家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一。山中翠峦叠嶂,碧水绕膝,百鸟齐鸣,百兽共舞,登顶之处,南天门赫然而现,俯瞰之下,则是碧波万顷之海湾,浩瀚无垠。

“昔时,蚩尤得胜炎帝,将其囚于不止山麓之东海湾。炎帝之女,名曰女娃,年方豆蔻,目睹父难,心如刀绞,愤然孤身下山,誓与蚩尤决一死战。鏖战数日,终因年幼力微,倒于沙滩之上,英勇战死。

“炎帝目睹爱女陨落,怒涛狂涌,悲呼震天,女娃之魂,化作狂风骤雨,电闪雷鸣,怒斥天地,其孝心感天动地,化身为七彩神鸟,盘旋海天之间,以喙击浪,誓要填平海湾,解救父王。

“黄帝目睹此景,心生怜悯,设下试炼,言若女娃能以不止山石填海,便救其父脱困。七彩鸟闻言,不辞辛劳,昼夜不息,以喙碎石,衔石投海,虽屡败屡战,终至力竭,倒毙于滩头。

“黄帝感其孝行,遂联手炎帝,共克蚩尤,驱之于蛮荒之地。自此,炎黄二帝引领万民,狩猎农耕,取火御寒,与自然和谐共生,繁衍生息。

“见部落间团结友爱,二帝欣慰之余,携长老登不止山,步入天庭,留人间以和平繁荣。炎帝虽在天界,却心系爱女,常登南天门,望人间而泣,其泪滴落平原汇聚成河,名曰‘怀水’,寓意怀念与感恩。

“岁月流转,仓颉造字,以‘金、木、水、火、土’分类,用‘声、形、意、景、境’表述,‘怀水’遂定为‘淮水’,流传千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