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武侠 > 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 第238章 丝帛载记陈年事

第238章 丝帛载记陈年事

书名: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作者:三湘带水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1-21 20:34:11

好一会儿,骆风雁才回过神来,颤颤巍巍地指着尸体问道:“旎啸,这……这真的是那赵归宁吗?”

旎啸没有回答,挥手间施展出烈火掌,火焰熊熊燃起,照亮了周围的黑暗。

他仔细检查了一遍尸体,然后回答道:“应该是他,不过有些古怪。看这尸体的情况,像是死了几个月了,应该是在冰天雪地或是寒风凛冽之地,所以尸体才没有被腐烂生蛆,而是像被风干了一般。”

骆风雁听罢,小心翼翼地走近了一些。

这时,旎啸又说道:“从尸体全身来看,赵归宁并非被利器所杀,而是被活生生地吓死。只是我不明白,他为何会逃到这里?而且,他不是应该死在那通道里面吗?”

说完,旎啸转头看向骆风雁,只见她面色苍白,不仅无法回答,连去思考的勇气也似乎荡然无存。

稍顷,旎啸眉头紧锁,再次说道:“此事蹊跷,当时太虚无极幻灭阵破,我们所立之处分明乃山林乱石之间,应是循赵归宁父子所引之路,穿过大山石缝而来。

“那时只觉未攀高峰,反有下行之势。且沿途并无山顶寒风侵袭,亦无积雪覆盖,分明身处大山腹地。”

骆风雁见说,沉默不语,心中惊悚之情渐渐平复。

片刻之后,她思索道:“此处仅有赵归宁之尸,其父何在?”

旎啸听罢,亦觉有理,遂在四周仔细搜寻。

果不其然,于一处石壁旁,他察觉异样,示意骆风雁退后几步,随后一掌拍出。

那石壁竟非岩石所筑,而是泥土堆砌之墙,应手而倒。

更令人惊愕的是,泥墙倒塌之后,露出一具干尸,五官已难以辨认,但从衣物可辨,乃赵归宁之父赵石力无疑。

待四周再无动静,旎啸缓缓上前,骆风雁紧随其后,心中忐忑。

旎啸细察尸体,发现其死状与赵归宁相似,既非利器所伤,也非中毒所致。但见赵石力靠石壁而坐,与赵归宁惊恐致死之态迥异,仿佛自知命不久矣,故选择此地安息。

然而,旎啸与骆风雁心中疑惑更甚。赵石力既已坐卧于此,何人又为其砌起泥墙?又为何要以泥墙封之?是欲躲避何种危险,还是欲隐藏此地,留下某种秘密?

二人回首望向十丈外的赵归宁之尸,心中暗自思量:难道此人是赵归宁?可他为何要将父亲藏匿于此?

旎啸心中疑虑更重,眼前这靠石壁而坐的尸体,真的是赵石力吗?

他压下心中诸多疑惑,忽生一念,欲扯开尸体衣物以辨真伪。

骆风雁见状,心中一紧,本欲劝阻,但念及旎啸百毒不侵,便放弃了念头,只是两眼紧盯,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旎啸轻扯尸体衣物,不料衣物瞬间化为粉尘,他微微一愣,心中暗想:若非历经百年沧桑,衣物怎会脆弱至此,化为灰烬?

骆风雁亦是惊讶万分,回想起赵归宁尸体上的衣物,虽有腐朽之迹,却远未至此等化为粉末之境。

旎啸望向骆风雁,眼中闪烁着好奇之光,再次伸手去扯那尸体衣物。

片刻之间,衣物尽化为灰屑,露出灰褐色的骨骸。然而,在这尸体怀中,却藏着一件用黄黑色油纸包裹之物,大小约莫一掌长宽,令旎啸与骆风雁皆神色一变。

二人相视一眼,默契十足。旎啸小心翼翼地拿起那油纸包裹,层层展开后,露出里面洁白的丝帛。

丝帛之上,赫然写着字迹,让二人惊讶不已。

旎啸并未急于探究丝帛内容,而是从容不迫地走到赵归宁尸体旁,扯下些许衣物,生起一堆火。

火光映照下,他将那丝帛缓缓展开,竟有五六尺长,一尺多宽,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迹。

借着摇曳的火光,骆风雁竟辨认出那帛书上的楷书颇具蔡襄之风韵,二人细细品读,方知其中隐情。

西夏国景宗李元昊驾崩后,没藏氏联手兄长及朝中重臣,将幼子李谅祚扶上帝位,即后来的毅宗。

没藏氏由此从景宗皇帝的宠妾一跃成为太后,其兄没藏讹庞在她的扶持下,更是权倾朝野,成为西夏的国相,独揽大权。

然而,随着李谅祚日渐长大,对没藏讹庞的专权愈发不满。而没藏讹庞野心勃勃,妄图成为西夏国的主宰。

于是,没藏氏与兄长之间的矛盾愈发激化,几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没藏氏深知兄长的手段与能耐,且朝中大半文臣武将已倒向没藏讹庞。她只能另辟蹊径,暗中筹谋。

她聪慧过人,明白若突然向兄长示好,只会引起他的怀疑。因此,她表面上依旧与兄长针锋相对,暗中却布下重重棋局。

想当年,景宗李元昊在位时,曾抢了儿子李谅祚的皇后为西夏国后。为安抚没藏氏,他赐予她无数金银财宝,还搜罗各种奇珍异宝、奇珍异兽,甚至奇才异士。

没藏氏手中金银财宝堆积如山,足以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但她深知,这些财富并无大用,她真正需要的是人才,是那种能堪比张良、诸葛亮的大才。

于是,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情人保细吃多已。保细吃多已告诉她,要获得高人隐士的帮助,唯有前往南边的赵宋之地寻找。

为掩人耳目,保细吃多已秘密派遣心腹,携带重金,南下寻找。

他们先是在大宋都城东京搜寻无果,后又辗转至洛阳,甚至远赴江南。虽然找到了一些名人隐士,但他们的才能皆无法与子房、孔明相提并论。不过,这些人却与三山五岳中的诸多人物有交往。

几年后,通过其中一人,没藏氏终于发现了一个真正的大才。

此人姓陈,名潭影,宛如云中雾里之人,其家族、籍贯、亲人皆成谜,师承何方高人亦是未知。

一日,他乘一叶扁舟,自大河浓雾中悠然飘来,口中吟唱着古老的歌谣。

那时正值赵宋皇佑四年,广源州部族首领侬智高揭竿反宋,狄青挺身而出,上表请缨,以宣徽南院使之职率军征讨。

大军行至柳江之畔,却为滔滔江水所阻,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江雾之中传来悠扬的歌声,引得狄青心生好奇。待那叶扁舟穿雾而出,狄青不禁大惊失色。

舟上之人,年约四旬,头挽双髽髻,身着百衲衣,仙风道骨,宛若天人。

狄青命人将其唤至跟前,询问其来历。此人只言自己名唤陈潭影,又号风语者,特来相助狄大人。至于其他,则闭口不谈。

狄青闻言,心中惊异万分,观此人相貌谈吐,俨然一位隐士高人。他当即询问如何能让将士们不畏岭南瘴气。

陈潭影微微一笑,随手在河岸采集了几株野花杂草,让狄青命人煮水给将士们饮用。

说来也奇,先前因瘴气病倒的将士,饮了这花草之汁后,不过二三炷香时间便康复如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