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耽美同人 > 我慕容复只想复国 > 第二百一十八章 慕容教主抵达了他忠诚的大宋皇宫!

蔡京是个没什么节操的人,所以他打算第一个投降。

但是他又怕群臣鄙视他,毕竟他高低也是个文人,以后大概率还要在文人圈子里混。

所以,他用脚在地上写了一个“董”字。

文人都是深谙历史知识的,群臣一看,便知道这個“董”字,说的是董卓。

如今慕容复,与当年的董卓,何等相似!

当初,如果王允等汉室忠臣直接和董卓对抗,自不免被董卓所杀,董卓一介西凉武夫,可没有不杀士大夫的习惯。

但他们潜伏在董卓身边,说动吕布,一起刺杀董卓,却最终把董卓和整个董家都送入地狱。

蔡京这意思,明显是把慕容复比喻为董卓,把自己比喻成王允,身在董营心在汉。

能不能做到暂且不说,这至少是说服自己,为自己挽尊的一个绝妙借口,能把自己因为软弱和恐惧而投降的行为,洗白成和王允一样,是潜伏下来,以图大事。

群臣一看这个“董”字,心中便均想,这蔡京人品低劣,不过才思敏捷,居然找到了这么好的投降借口,我们也可以用这个借口嘛!

蔡京却不知道,慕容复如今的身体已经是人体极限,视线清晰,他的小动作,却是难逃慕容复的法眼。

“蔡京是吧?你还有个弟弟叫蔡卞是吧?”慕容复问道。

“是,阿弟,速来,明公点你呢!”蔡京连忙对人群的弟弟蔡卞说。

蔡卞不情不愿的走上前来,想到慕容复杀人如麻的暴行,只能跪拜道:“蔡卞参见明公。”

慕容复道:“蔡卞你娶了王安石的女儿,对吧?”

“是。我是临川先生的女婿。”蔡卞道。

“那我们便是一家人了。”慕容复道。

蔡卞茫然:我怎么就和你这个天字第一号大反贼是一家人了?

慕容复道:“我母族便是琅琊王氏,王安石也是琅琊王氏,双方有远亲关系,所以王安石勉强算是我家亲戚。你们两个,也算是我家亲戚。”

天下琅琊王氏多了去了,要这么论亲戚,那真是远亲不如近邻了。

不过,慕容复现在才是主宰东京的人,甚至有可能以后主宰大宋。

蔡京自然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拍马屁道:“明公原来不仅是皇室贵胄,身负大燕国传承,更是有琅琊王氏的血统,难怪如此清俊文雅,令人为之心折啊!”

慕容复哈哈笑道:“蔡京,你很会说话嘛!不过,你刚才用脚在地上写了一个‘董’字,是什么意思?”

蔡京冷汗淋漓,心中惊恐万分,暗道:不是吧,离那么远,你都能看见?

慕容复笑道:“让我猜一猜,这个‘董’字,自然说的是东汉末年的太师董卓了。董卓自西凉起兵,一介武夫,趁十常侍之乱,强行入京救驾,挟持天子,废立皇帝,成为汉贼。”

“这么一说,我还挺像董卓的!我也是武夫入京,飞扬跋扈,杀人如麻,将来说不得也要废立皇帝!啧啧,真像啊!”

“甚至我也有义子——”

慕容复说着,看向慕容飞,问道:“飞儿,伱要学吕布吗?”

慕容飞道:“义父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策马定乾坤,雄才大略,英明神武,天日之表。也只有汉高祖,唐太宗那样的英雄,才能与义父相提并论。这奸贼竟然把义父比拟为董卓,真是其心可诛!让孩儿杀了他!”

“孩儿对义父忠心耿耿,吕布之流,孩儿怎屑为之?”

慕容复笑道:“不必动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说罢,看向一脸呆滞,满身大汗的蔡京,冷笑道:“我义子就在这里,你们大可以学王允嘛!”

“不敢,不敢”蔡京面如死灰,瘫软在地,痛苦充斥他的内心。

早知道,他就不写那个“董”字了。

“你确实是其心可诛,我本来该把你千刀万剐的,但是你弟弟娶了王安石的女婿,你便是我的亲戚,看在亲戚的面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慕容复说着,虚空对着前方的茶杯一抓,茶杯之中的茶水,便汇聚成一条细细的水龙,被慕容复汲取在手中,化为一粒粒生死符。

这一幕,再次看呆范纯仁等人。

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是神耶?是鬼哉?

亦或是妖,是魔?!

嗖,嗖,嗖!

慕容复将生死符打入蔡京的体内,蔡京顿时又痛又痒,满地打滚,如此杀鸡儆猴的手段,看的众大臣面色苍白。

慕容复折磨了蔡京半盏茶功夫,才为蔡京止痒,然后说道:“你体内被我种下我道家无上秘法生死符,这生死符.”

慕容复详细说明了生死符的用处。

蔡京心惊肉跳,也只能谢恩:“多谢明公不杀之恩。”

“我知道你们都有些小聪明,但我劝你们好自为之,不要再耍这样的小聪明。你们都是体面的大臣,我本来想给你们体面的,可是你们却耍这样的小聪明。蔡京的行为,让我看到了你们这些文臣的不可信。”慕容复冷冷道,“既然你们不要体面,那就不体面了,因为蔡京的缘故,我只能给你们都种下生死符了!”

说罢,慕容复也不迟疑,给这些大臣纷纷种下了生死符,无一例外,让他们饱尝了生死符的痛苦。

除了几个大臣性情刚烈,一心求死,慕容复记下他们的名字,下令杀全家之外,其余大臣,尤其是宰执大臣,全部投了慕容复,也学着蔡京,一口一个明公,彻底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只是,他们都用仇恨的目光看着蔡京,恨不能把蔡京千刀万剐,要不是这蔡京耍小聪明,他们何至于此。

虽然他们都隐隐明白,这是慕容复用的帝王心术,是分化众臣之策,但是他们不敢恨慕容复,只敢恨蔡京。

蔡京也意识到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一旦慕容复失败,他肯定会被这帮大臣群起而攻之,落得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于是,蔡京心中决定,一定要尽全力帮助慕容复。

慕容复一定要取宋代之,不然他蔡京和整个蔡家,就要完蛋了!

“我来,不是为这世上得太平,而是为这大地起刀兵。”收服了中枢一众大臣后,慕容复召集兵马,连新收的仆从军也召集而至,朗声道,“去皇宫,抓皇帝!”

当下,一行人浩浩荡荡,再无阻拦的进入了内城,直奔皇宫而去。

樊楼之上。

全程目睹慕容复一人镇一城,元佑大臣全部投降的一众商人们,都默默无言。

太震撼了!

若非是亲眼所见,他们实在不敢相信,这世上竟然有这样的强人。

东京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商业化的城市之一,东京的商人们势力极大,并且组成了行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自己的利益。

什么“士,农,工,商”的划分,把商人划为最低等,实际上只是宣传上是那么宣传,商人的地位,仅仅在士之下。

从古至今,都是有钱是大爷,有钱的商人依附于有权的官员,官商勾结,一以概之。

正如后世的农民怎么也不可能比大商人地位高一样,这个时代也是如此,有钱的商人们当真是有钱有势,甚至有不少,都是皇族,勋贵,大臣的白手套,地位哪怕是普通的小官,也远远比不上。

尤其是东京这种商业发达的地区,商人的影响力巨大,一旦这些商人联手,瞬间就能哄抬物价,制造稀缺,罢行罢市,让整个东京停摆。

但商人的弱点,在华夏这片大地上,永远就是无法掌握暴力。

正所谓“你屯粮来我屯枪,你家便是我粮仓”,商人永远要向权力低头,因为权就是拳。

此时,樊楼之上,领衔的是东京最大的商人沈三石,樊楼便是他的产业。

此外,他的产业还包括东京许多酒楼,勾栏瓦舍,手下养着许多歌姬,舞女,妓女,相扑手,艺人。

“当年太祖皇帝,一根盘龙棍,打遍天下四百州郡,盖世无敌。这位明教的慕容教主,比之太祖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人打败了汴梁最精锐的禁军,皇宫必然会被破。”沈三石幽幽道,“东京要变天了!值此动荡之际,我辈何去何从呢?”

“从贼?”一名商贾说。

“贼?依我看,皇城之中的那位少年天子,才是贼啊!”沈三石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我觉得,这明教占据东京城,肯定是要钱的。要钱,就会打我们的主意,我们能挡住他们吗?”

“挡个屁!”另一个肥胖的商贾说,“我久闻什么南慕容已经成为江南武林至尊,本来不信,今日一见,果真是天下无敌!只他一个人,就可以把我们的脑袋,都给挂在东京的城楼门子上!”

“那就投吧!我出钱,你们也出钱,去劳军。”沈三石道,“在大宋有能力夺回东京之前,我们便是慕容教主最谦卑最忠诚的奴仆,他要钱,给他钱,要粮食,我们给他粮食,若是要女人,我手下的花魁娘子,正在培训的清倌人,可以都给他!这是一位太岁爷,要伺候的他高兴,我们才有好日子过啊!”

皇城之中。

赵煦茫然的下楼来。

他习武多年,视力极好,已经看明白具体情况了。

那就是慕容复只一个人,打败了他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万余禁军,他最信任的杨家将的子孙,殿前都指挥使杨元英,也在兵败后自刎。

皇城人心浮动,太监宫女们都焦躁不安。

赵煦便知道,大势已去。

“可悲!可恨!”

“朕明明什么都没有做错,怎么就成了亡国之君呢?大宋的江山,怎么就要亡在朕的手中呢?”

赵煦越想越委屈,终于落泪。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伫立了良久,赵煦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自嘲的引用了隋炀帝的名言:“好头颅,谁人取之?”

赵煦不是迂腐的崇祯皇帝,他当然想逃跑,大不了跑到秦凤路,跑到西军之中,则还有把一切挽回的可能。

只是亲眼见证了慕容复超凡脱俗的武功的他,知道自己根本跑不掉。

想了想,赵煦命人请来向太后,孟皇后,先帝诸多妃子,自己的妃子们。

大庆殿中。

“娘娘,皇后,朕也实在搞不懂,不知道为什么好端端的,我大宋突然就要亡了。”赵煦悲苦道,“贼人武功近乎妖法,东京十万禁军望风而降,宫中也是人心浮动,这皇城是守不住的。一旦贼人入宫,我等都要落在贼人之手。朕无非是一死,可你们.岂不闻小周后之事乎?”

年轻的孟皇后,还是一个妙龄少女,长得十分清秀,此刻听到“小周后”三个字,吓得一阵哆嗦。

当年南唐亡国,但是坚持抵抗了一年,打的宋朝差点崩溃,赵匡胤勃然大怒,封李煜为“违命侯”,可见赵匡胤有多气。

但赵匡胤气归气,却也算有器量,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情。

但宋太宗上位后,便垂涎小周后美色,召小周后入宫强上,还令人画了图。

要当时有照相机,宋太宗估计秒变赵冠希。

而有趣的是,小周后正是李秋水的祖母,李秋水是王语嫣的外祖母,慕容复是王语嫣的丈夫。

如今,慕容复打进东京,逼近皇宫,也只能说是一种历史的绝妙回旋镖。

“这里有毒酒,大家分了吧!”赵煦道。

向太后面容抽搐道:“官家,何至于此啊!”

赵煦道:“大势已去,徒呼奈何!来吧!”

当即有几个先帝的妃子饮了毒酒,当场暴毙。

但是毒酒送到孟皇后的嘴边,孟皇后却猛然把毒酒一丢,又哭又闹,说道:“官家,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何必如此决绝呢?我大宋只是丢了东京,天下还在,我觉得我们可以蛰伏隐忍,东山再起。”

总之,一句话,她孟皇后不想死。

她还年轻,她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不想现在就香消玉殒。

慕容复这不还没让她行牵羊礼嘛!

向太后也心安理得的放下毒酒,她也不想死。

于是,其余妃子也纷纷表示,她们可以蛰伏隐忍。

“你们.”赵煦叹息,“果然是千古艰难惟一死。”

说着,赵煦拿起毒酒,放到唇边的时候,却迟迟无法饮下。

最终,赵煦把毒酒放在桌子上,咳嗽一声,尴尬的说:“这鹤顶红太苦涩,应该加点蜂蜜的。”

就在此时,有宫人来报:

“官家,不好了,梁大官把宫门打开,跪迎那慕容教主。那慕容教主,已经进入皇城之中!”

梁大官,就是梁师成,是赵煦刚刚重用不久的宦官,此人自称是苏轼的私生子,苏家也没有反对。

因为当初确实是苏轼把怀孕的侍妾,送给了梁家,那侍妾生下了梁师成。

赵煦见他能够识文断字,是士大夫的才华,太监的身子,便重用了他。

没想到,他居然打开宫门,第一个投了。

“哎”赵煦叹息一声,挥挥手道,“你们都迎新主子去吧,也是个前程。”

宫人们感激涕零,纷纷去跪迎新主子慕容复。

元佑八年的下午,夕阳红如鲜血,战无不胜的慕容教主,法驾他最忠诚的大宋皇宫!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