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干宋 > 第一百零五章 幸灾乐祸(求订阅,求月票!)

第一百零五章 幸灾乐祸(求订阅,求月票!)

书名:干宋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2 23:58:06

江北。

眼睁睁的看着虎贲水军猫戏老鼠一般将先锋军全歼,刘延庆、辛兴宗等宋军将士,既愤恨,又震惊。

一直以来,宋军将士,就没有在乎过虎贲军,觉得只要他们聚集起来足够多的船只,就能摧枯拉朽一般将虎贲军给剿灭了。

可今天亲眼看见虎贲水军的强大了之后,宋军将士终于从新评估了虎贲军,觉得至少虎贲水军真的很强大,哪怕他们把登州水军给调过来,也肯定于事无补。

是。

平海水军和澄海水军算得上是北宋禁军中最大的一支水师了。

可问题是,澄海水军只有弩手两指挥,平海水军也一样,两军加一起不过四指挥两千人,怎么跟足有十万将士、数千艘大船的虎贲水军相抗衡?

关键,此四指挥水军,也没学习过水战,武艺惰废,已经多年没有过作战任务,现在也就是在山东近海维护一下密州信阳、板桥、涛洛三处的治安,指望他们来长江上打水战,真不如西军自己想办法。

说起来这其实也挺正常的,毕竟,从赵宋建国以来,赵宋的敌人主要是辽国、西夏,最多再加上一个吐蕃,全是陆军对决,根本就没有需要水军的地方,其水军怎么可能强大得了?

无解。

面对如此强大的虎贲水军,宋军本就一筹莫展,现在,宋军所拥有的船只还一战就被虎贲水军全都给夺去了,这仗就更没法在水上打了。

怎么办?!

此刻站在扬子镇城墙上的童贯,也在面沉似水的想:“怎么办?!”

对于志在必得的一战,他们这边还没怎么发力,就被虎贲水军给断了一指,童贯很震惊,也很生气,他脸色铁青,仿佛被人重击了一拳似的。

童贯狠狠的一拍面前的城墙,从牙缝里挤出了一个名字:“宇文黄中!”

事情已经很明显了,就算宇文黄中没有叛宋,办事不利这个罪名肯定是跑不掉了,否则,虎贲军怎么可能准备得这么充分,竟然出动了两千多艘大船把长江给锁上了,这简直就是针对他们这次行动而布置的陷井,目的就是全歼他们手上的船只,让他们短时间内无法再对虎贲军构成威胁!

李存能算到这种程度,打死童贯,童贯都绝对不会相信。

所以问题只能是出在这次奇袭的策划者和主要执行者宇文黄中身上!

之前一直冷着脸观战的谭稹,此时异常的活跃。

谭稹先是痛心疾首的跟一点军事常识都没有的蔡攸说:“此战虽只折了万余将士,然此战我军却是大败矣!”

蔡攸不明就里的问:“此话何解?”

谭稹立马很热心的给蔡攸讲解:“此战,蚁贼目的并非歼灭我军将士,实乃志在船只,蚁贼必已知晓我军根底,利用童宣抚信任其心腹宇文待制,特设下陷井,诓骗我军将船只尽数送过大江,而后一举尽夺取我军船只。”

蔡攸公子哥气十足的说:“船夺去再造便是,你等何必任地忧虑?”

“我军造船非易事也。”

谭稹一指虎贲水军的五牙战舰:“造此船之材,少则阴干三四年,多则阴干十几年,方能成材。”

“李存那贼厮初到杭州,便派蚁贼抢占了杭州市舶司和明州市舶司,司港上官私之船、造船之材、船工尽数被李存那贼厮所夺,而后李存那贼厮又如法炮制抢了秀州市舶司。”

“据马宣赞所言,今李存那贼厮所占区域,官私造船场、官私之船、官私造船之材、船工皆尽归李存那贼厮所有,任地时,李存那贼厮才有此至强水军。”

“我大宋本不缺船,朝廷每年皆需大量漕船载运东南粮食等物,故而朝廷在多地方设有造船场,每年打造各式船只多达数千艘。然大造船厂皆在广州、泉州、明州、温州及杭州等东南沿海地区,诸地有官方造船场,亦有民间造船场,官营作坊打造战船、漕船等,民营作坊打造商船、游船等。故而,蚁贼占据东南,便占尽了船舶之利。”

蔡攸这才意识到事情好像没有他之前想象得那么简单,所以他收起之前的不在意,皱着眉头问:“大宋任地大,仅东南可造船?”

谭稹答:“荆湖潭、鼎等州,陕西凤翔府斜谷等地亦有造船场,然远水不及近渴,且荆湖、陕西无论造船数量、所造船舶大小,皆不能与东南相比。”

蔡攸知道谭稹就是干漕运的出身,曾和陈遘一块主持东南六路漕粮运往京师的仓库,属于漕运专家,因此谭稹所说的这些应该不会有错。

蔡攸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我来时,沿途河道遇见大船数十只,如何无船乎?”

谭稹道:“彼船乃纲船或座船,漕运或载客所用,非战船、马船,不宜于大江中与蚁贼交战。”

害怕蔡攸不明白,谭稹耐着性子给蔡攸讲解:“大江不比海上,大船转向不易,大学士此前亦见之,贼船分队而冲之,行至远处再慢慢掉头回击,便是此故。”

谭稹又道:“且彼船皆私船,朝廷纲船因运秋粮,多陷于东南,为蚁贼所夺,若征私船,需得朝廷拨付巨款租买,不然即与民争利也。”

说到这里,谭稹长吁短叹:“且我军多北军,不善水战,又畏炎热,此战一败,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军,故而此败于我军大不利也。”

童贯再也听不下去谭稹在那边幸灾乐祸了,他放下风度道:“此皆拜谁所赐,你难道不知?”

谭稹等得就是童贯接话,他立即康慨激昂道:“我败,皆因南兵不堪重用,误我大事,若我有童宣抚手上精兵强将,早已歼灭蚁贼数次。”

——谭稹言外之意就是,我败,是因为南方兵不善战,还有情可原,你手握大宋最精锐的部队,也败了,有什么理由?

作为相互竞争的政敌,谭稹其实就没有怕过童贯。

之前谭稹之所以在童贯面前那么收敛,那是因为他那两败让他陷入到了被动,他得暂时夹起尾巴做人。

如今好了,童贯也败了,而且是影响同样非常大的一败。

再加上之前代表童贯的王禀的那一败。

谭稹可以说是跟童贯打平了。

如此一来,谭稹怎么还会怕童贯?

童贯难道还能再跟赵佶上奏换掉他谭稹?

如果童贯真敢这么干,那谭稹就会联合梁师成和王黼将童贯也给拉下水。

有人可能想问,赵佶难道就不能将童贯和谭稹一块换掉?

肯定不会。

赵佶这个人,不,应该说是赵宋的绝大多数皇帝,都不放心武将,所以,武将在赵宋(尤其是北宋)是极少能拿到统兵的权力的。

而文人大多又不能打。

关键文人也没有宦官可靠。

所以,宦官统兵,就成了赵宋皇帝最好的选择。

而纵观目前的赵宋,能当统帅的太监就只有童贯和谭稹,再也找不到第三个了。

所以,赵佶不用童贯和谭稹,根本没有人可用。

如此一来,有童贯在那比着,背景深厚的谭稹,肯定能化险为夷。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被童贯羞辱了很长时间的谭稹,当然不会再跟童贯客气了。

童贯知道,刚刚取得了大败的他,打嘴仗肯定不是谭稹的对手。

况且,谭稹所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如果丹阳会战时,谭稹手中有一支西军精锐,败得兴许真就是虎贲军。

所以,童贯重哼了一声,没再搭理谭稹。

倒是多少有点搞清楚目前对大宋很不利这个情况的蔡攸,不禁有些替赵宋担忧道:“任地时,该如何是好?”

童贯还指望着蔡攸嘴下留情,免得赵佶对他降下重罚。

因此,童贯自信满满的对蔡攸说:“大学士无需担忧,我奇兵快到也……”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