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干宋 > 第一百二十一章 种师道:仗,是这么打的(求月票!)

第一百二十一章 种师道:仗,是这么打的(求月票!)

书名:干宋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2 23:58:06

种师道率军进入两浙地区以后,并没有直接去攻打方腊的大本营歙州,而是出人意料的虚晃了一枪,随即就掉头去打了江州。

种师道的骚操作,不仅打了正准备给跟种师道决一死战的方腊一个措手不及,也打了江州守将八大王卢迈一个措手不及。

因为卢迈之前一直都没有想过种师道会不按常理出牌的不去直捣黄龙打歙州,而是突然调转方向来打自己的江州。

加上之前摆出一副死守洪州态势的种师中,偷偷的派出一支偏师夹攻江州。

结果,尽管卢迈率领本部人马拼命防守,可至关重要的江州,还是被种师道一战而下,都没有给离卢迈并不算远的方腊和方七佛解救江州的机会。

现在,两浙地区在西边的两扇大门,两浙之锁钥,已经彻底被宋军给收复了。

这回基本上已经不存在宋军进入不了两浙地区的可能性了。

种师道为什么会玩声东击西?

这就得说种师道这员老将稳了。

种师道能不能不顾一切的跟方腊决一死战?

能。

虽然种师道手上的兵马远远不及方腊手上的兵马多。

可种师道手上有六千骑兵,而且是精锐骑兵。

这六千精锐骑兵如果用好了,在野外战场上,足可充当六万精锐步军用了。

而农民起义军的战斗力到底如何,大家心里都有数。

此消彼长之下,在方腊没有将大军全都调到身边的情况下,种师道和方腊到底谁能取得决战的胜利,还真就不好说。

可问题是,这仗打完了怎么办?

先说种师道万一败了。

那不用多说,方腊肯定会集中全部的兵力去夺回洪州。

如果真被方腊夺回了洪州,那么这场本来可以短时间内平定的叛乱,可就说不准得打多少年了。

关键,如此一来,大宋王朝不说彻底完了,也肯定会国力大退。

而两浙地区的李存和方腊就可以关起门来大力发展。

此消彼长之下,将来大宋王朝没准真会被李存和方腊,或者是他们中的一人给灭了。

再说种师道打赢了。

你以为种师道打赢了就没事了?

没那么简单。

事实上,只要种师道打了这一战,就会让宋军陷入到不利的局面。

首先要知道,别看种师道带来了七万大军,看着也不少的样子。

可真实情况却是,这七万大军中有洪载的两万人,还有三万河北禁军,真正的西军其实只有区区的两万。

洪载那两万人不用多数,战斗力最多也就能跟对面同等数量的方腊义军打成平手,可能要是将战斗意志也算进去的话,那洪载这两万人还不一定是方腊义军当中的那些摩尼教狂教徒的对手。

再说那三万河北禁军。

因为檀渊之盟的签订,河北禁军已经快有一百年没打过仗了,以至于将骄兵惰,不练阵敌,说句难听点的,不好好操练一段时间,他们的战斗力,可能连洪载那两万来人都不如。

——外人根本就不知道,种师道废了多大的劲,才将这三万河北禁军给带到了这里。

算来算去,种师道手上真正堪用的,其实也只有那两万西军。

靠这两万西军去打几十万方腊义军?

不夸张的说,哪怕方腊用十个拼死他一个,都能把这两万人马给拼光了。

到那时,方腊老办法一用,又能裹挟上百万大军,而种师道可就没有兵马可用了。

所以,真实的兵力相差得实在是太过悬殊了,种师道肯定是能打,也不会去打,因为他实在是损失不起。

而这还只是兵力方面。

还有一个麻烦——粮草。

种师道也好,种师中也罢,这次为了快点到达荆州,全都只是携带了少量的粮草辎重。

那点粮草,种师道和种师中在路上就快吃光了。

而洪州城中,也没剩下多少粮草。

种师道和种师中两部加一起,包括洪载那两万兵、五万民夫,这就是十七万张嘴。

如果这十七万张嘴全都在洪州固守待援,那就得出现人吃人的惨剧。

所以,种师道才只留种师中率领五万人马在洪州,而他则带着七万大军、五万民夫出去找个粮食多的地方打一打,看看能不能把粮草的问题给解决了。

有洪载这个叛徒在,种师道很轻易的就知道了,方腊控制的那些城池当中,哪个粮草比较多。

最终,种师道选择了江州城。

种师道选中江州城的原因其实有很多:

第一个原因自然是因为,卢迈担心江州城会出现被宋军团团包围起来攻打的局面,因此在洪州城里囤积了大量的粮草。

第二个原因是,一个入口怎么都没有两个入口保险。

第三个原因是,走洪州就只能走陆路,粮草辎重不好运输,而走江州就不同了,粮草辎重可以顺江而下,方便运输。

第四个原因则是,在一没粮草,二没援军的情况下,种师道真不敢孤军深入。

总之,打下来了饶城之后,种师道派人将饶城中的粮草物资全都押运到洪州城去,同时给种师中送去了一封密信,上面只有两个字——江州。

然后就出现了,种师道和种师中夹击江州城的一战。

夺下了江州城以后,种师道立即在江州布防。

作为一个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将,种师道肯定不会选择将所有人马都撤入江州城中固守待援。

——种师道将六千精锐骑兵分成两支,给其中一支出了一道命令,准许他们去荆州的任何一处地方筹粮,然后就将这三千来去如风的马军给放进荆州了,在那之后种师道才率领另外三千精锐马军和所有步军进入江州城固守待援。

而洪州的种师中,应对的措施,几乎是跟种师道如出一辙……

……

再说方腊。

得知自己被种师道这个老匹夫给耍了以后,方腊勃然大怒,扬言,捉到种师道以后,就将种师道剥皮抽筋。

与此同时,方腊手底下的一众谋士,开始事后诸葛亮的给方腊分析,丢了洪州和江州对他们永乐朝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其实,现在哪还用得着别人分析,方腊自己都能把形势看得清清楚楚。

洪州和江州丢了以后,宋军肯定是要从这两条通道进入浙西的。

到那时,他方腊的地盘就是首当其冲,甚至可以说,什么时候等他打光了,才能轮到李存上。

换而言之,现在他方腊和李存的位置完全调换了过来,是他方腊要跟赵宋鹬蚌相争,李存变成了坐山观虎斗,甚至是最后得利的那个渔翁。

方腊大恨!

他恨洪载叛敌投降!

他恨卢迈不堪大用!

他恨谋士误他!

他恨好运卷顾李存不卷顾自己!

他恨宋军不老老实实的在东线跟李存对拼互耗,偏偏跑来他这西线!

恨恨恨恨恨……

方腊再也顾不得他准皇帝的形象了,抽出宝剑,把他能看到的一切,全都给砍了!

前段时间,在迫不得已之下投效方腊的一个叫“曹长来”的小地主,见方腊大势已去,以为机会来了,上前道:“圣公,臣有一计,可逆转乾坤也!”

方腊一听,停止发泄,问道:“你有何计?”

曹长来拿出一张告示,说道:“此乃宋军潜入我歙州所传告示,其上言,只要圣公降宋,过往一概不究,还……”

刚说完“还”字,曹长来就感觉自己飞了起来。

曹长来往下一看,就看见了,正在收回宝剑的方腊,和一具少了脑袋的尸体,曹长来的最后一个念头就是:“这尸体好眼熟。”

等曹长来的头颅,摔到地上,滚出去了十几米之后,方腊才咬牙切齿道:“便宜这厮了,若非我在气头上,必叫他不得好死!”

方腊也不去看那些吓得脸色惨白的臣子,而是冷冰冰的下令:“将这厮挂在城墙上,张榜宣告,再敢言投宋者,这便是彼辈下场!”

发脾气是没有用的。

方腊也清楚这一点。

当务之急是要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跟一众谋士反复商议了很久,方腊终于完全确认,他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夺回洪州和江州。

方腊知道,这次真不能再投机取巧,势必要打一场苦战了。

所以,方腊点齐了二十万大军,来到江州城下,列栅三十来里,沿途筑起连珠般的营寨,声势咄咄逼人。

六月三日晨时,在方腊的亲自指挥下,方腊义军以优势兵力向宋军发起了勐烈进攻。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在摩尼教的教徒的齐诵下,方腊义军的将士,不畏生死,前仆后继的往城墙上爬。

面对这么勐烈的进攻,种师道也成竹在胸,十分沉着。

种师道指挥贺师范、寇鯶率领的步兵,依托有利地形,借助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居高临下,发挥宋军弓弩的优势,远距离地大量杀伤方腊义军。

步兵集中强弓劲弩,轮番选射,失发如雨,挫退了方腊义军三次大规模进攻。

黄昏时,借着方腊义军撤退之时,种师道又派张中孚率马军随后掩杀,给方腊义军以重大杀伤。

次日,当激战了一天的方腊义军收兵回营、烧火做饭之时,种师道又派出优秀射手,用强弓指着火光射击,吓得方腊义军不敢点火。

结果,二更时分,种师道又派出城中的三千马军向方腊的大营发起攻击,杀得方腊义军鬼哭狼嚎。

这也就罢了,关键种师道留在外面的那三千马军,神出鬼没的,方腊义军一个不注意,就会被这三千马军射杀不少人。

总而言之,种师道用他打了一辈子仗的经验,好好给方腊上了一课,让方腊终于知道,打仗这种事,真不是唱几句经文就能全部搞定地……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