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干宋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初心未改(求月票!)

第一百二十六章 初心未改(求月票!)

书名:干宋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2 23:58:06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的方腊,给包康的感觉与以往有些不同。

怎么形容呢,今天的方腊好像少了一些戾气,多了一些澹然,一点都不像刚刚让人乱箭射杀给他出谋划策的人时表现得那么暴戾。

包康只是有些诧异,但却并没有太放在心上,而是直言不讳的说:「闫诚忠臣也,不然必不会于此时劝你受降。」

让包康很意外的是,方腊竟然点了点头:「我知晓。」

包康不解道:「你既已知晓,又为何要杀他?」

方腊道:「大战前夕,他乱我军心,我不当杀他乎?」

包康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包康才再次开口道:「你欲与宋军交战,与我不谋而合,然急战者,宋军也,敌之所惧,我之所倚,自当固城而守,相互为援,与其久战也。」

包康也知道方腊义军现在没有多少粮食了,所以忍不住又给方腊出谋划策:「若你因无粮而至此,大可不必,今你与李大都督乃唇亡齿寒,你若对李大都督言语,他必为你送粮草,乃至遣兵助你。」

让包康皱眉的是,方腊竟然还是之前的那副澹然:「我亦知晓。」

包康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任地时,你为何急战也?」

方腊悠悠地说:「世人皆言,我多不如李存,我欲证明世人错矣。」

包康呵斥道:「胡闹!此乃国之兴衰,数十万生死,岂可儿戏?!」

方腊沉默了少许,然后竟然微笑道:「若我方腊战死,起义易也?」

「?」

包康有些警醒:「你此言何义?」

方腊笑道:「嬉之,勿怪。」

包康越发的觉得方腊今天很奇怪——他太了解方腊这个人了,知道方腊根本就不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人。

再者说,现在可是大战前夕,提心吊胆都嫌来不及,还能有心情开玩笑?

包康不想再跟方腊打哑谜了,所以直言不讳的问:「你留我何事?」

方腊听言,拿出一封用蜜蜡封得很严实的信推给包康,说道:「此战了却,你再读之。」

包康理都没有理方腊,直接就当着方腊的面把信给拆开了,然后包康就看见信封里面有两封信,其中一封上面写着「妹婿李存亲启」,原来是写给李存的信。

而另一封则是没有信封的信,很显然是写给包康的。

包康直接展开,看了起来。

方腊骂道:「你非君子也。」,但却没有阻拦包康看信。

包康将信看完,说道:「你乃君子乎?以信告之,胜便以我头祭旗,败亦要托孤于我,无耻之极也。」

方腊理所当然的说:「你屡次羞辱于我,致我威严不在,不杀你,我有何面目以对臣民?」

包康揭穿道:「你所畏者,小人言不依我计也,我岂不知你所想?」

说完,包康就揣起方腊让他转交给李存的信,然后转身离开。

「我若未死,必为你带到。」

犹豫了一下,方腊还是对着包康的背影说道:「大哥。」

包康脚步一顿。

接着,方腊的声音从包康身后传来:「我必灭宋,初心未改。」

包康头也没回道:「我知晓。」

……

七月十日。

方腊义军号称拥兵百万之众,实际上也有近七十万。

而宋军则号称五十万,实际也差不多有近四十万。

按照孙子兵法所言「倍而攻之」的军事原则,方腊义军的进攻力量看起来还是够的。

而宋

军则在战斗经验丰富的种师道的主持之下,占据了有利的地形。

但因为宋军这所谓的四十万大军中有一大半是京畿禁军、河北禁军、厢军以及洪载军,无疑使得其军有不小的弱点。

为了防止不测,增加胜算,种师道在防线后设置了十几架炮座(即投石机),积石如山,并于关键之地设置床弩数百张。

血战前夕,尽管双方拔刀张弓,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但双方的主帅方腊和种师道却故作轻松。

七月十一。

方腊与种师道在阵前偶遇。

尽管距离遥远,但双方都知道对方是谁。

方腊于是派人到宋军阵前传话:「赵氏已衰,不可扶持。种公若能相投,我以王封之。」

种师道随后派人来到方腊义军的阵前回话:「已奉事赵氏,岂敢有二心?」

这先礼后兵,似乎是兵家的惯例。

七月十二。

方腊义军率先发起攻击。

在撕裂人心的呐喊声中,八大王卢迈和郑魔王指挥方腊义军的前军蜂拥一般杀向宋军,他们悍不畏死的冒着宋军如雨一般的炮石和箭失,杀向宋军展开了一次接一次的轮番攻击。

双方血战了三十余阵后,洪载统制的营寨被方腊义军攻破,洪载及其手下的洪载军将士弃阵而逃。

种师道迅速赶到这里,挥刀将洪载斩首示众,止住了溃退。

种师中随后也率部赶到,组织反击,夺回洪载军守卫的营寨。

种师中向士兵们高声呼喊:「蚁贼倾巢而出,此乃平乱报国良机也!」

种师中随后拔出自己的佩刀在自己脚下划出了一道线,用刀尖指着地上的线说:「越过此线者,斩!」,然后设置了一支督战队,以防洪载军再溃逃。

在种师中亲自率领督战队督战的情况下,洪载军的将士拼死而战,稳住了阵脚。

见此,方腊义军再一次发起进攻,方七佛和方五相公两部各投入了五万预备队,向宋军的两翼发起了勐攻。

种师道见此,立即抽调兵力去支持两翼,挫退了方腊义军的进攻。

片刻之后,方腊以中军精锐再一次发起进攻。

这次,摩尼教的教众再次吟颂起他们的圣歌:「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伴随着圣歌,这些摩尼教教徒,不顾伤亡,用密集的队形冲向宋军,两方展开了最血腥的厮杀。

方腊义军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悍不畏死,给宋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甚至一度差点撕开了宋军的阵型。

暮霭沉沉,天色已晚,可狂热的摩尼教教徒仍在疯狂的进攻。

种师道见此,沉着冷静的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改变硬攻正面的战术,分为东西二阵,种师道指挥东阵,种师中指挥西阵,利用骑兵急驰,不断改变东西两侧的兵力配备,一会儿集中兵力攻东,一会儿集中兵力攻西,一会儿又东西分兵同时进攻。

战术节奏的变化,使得方腊义军来回奔跑不迭,一会儿援东,一会儿援西,十分疲惫。

最后,宋军以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打退了方腊义军的进攻。

七月十三。

方腊义军由于兵力消耗太大,将士也全都因为前日的大战疲惫不堪,而没有发起进攻。

宋军也借此机会舔舐自己已经露骨的伤口。

七月十四,中元节,鬼门关开。

激战又起。

这回,种师道总结上次战斗的经验教训,觉得不能再跟悍不畏死的方腊义军硬碰硬了

——这样下去,哪怕宋军赢了,也得退出战场。

方腊义军的战略战策还是没有发生改变,依旧是使用他们最擅长的人海战术。

可宋军却在种师道的指挥下,改为发挥骑兵和地利的优势,不再正面决战,而是主要以游斗和靠着神臂弓、床弩、投石机来远程射杀方腊义军。

这种很难碰到敌人很难跟敌人正面厮杀的打法,让方腊义军非常不适应,关键拼弓弩他们实在是拼不过宋军。

没办法,方腊只能指挥方腊义军,不畏生死的往宋军的营地里冲,寻求直接拼杀的机会。

可一直打到晚上,方腊义军都没怎么有跟宋军正面厮杀的机会。

两天的激战,由于方腊义军只会一味的勐攻,这使得方腊义军的伤亡非常大,尤其是今天的进攻,不仅伤亡巨大,还没有任何建功,甚至就连郑魔王都战死了,进而导致大量的方腊义军的将士丧失了斗志,天一黑,就开始有方腊义军的将士成百上千的逃跑。

种师道派出的哨探探明了这一情况,并及时将消息报告给了种师道。

种师道敏锐的把握住了战机,下达了将方腊义军彻底击溃的作战命令。

入夜,宋军死士潜入方腊义军的营寨,然后在寨后放火。

看到火光,宋军擂鼓呐喊,全线出击。

本来就已经在跑的方腊义军的将士,见此,跑得就更快了。

顷刻之间,方腊义军的大寨便被宋军攻破,方腊义军的将士纷纷溃逃。

方腊见大势已去,只得下令焚毁营寨,连夜逃跑。

种师道不顾自己七十多的年纪,亲自骑马指挥宋军随后掩杀,马不停蹄地追击方腊义军。

种师道此刻的目的只有一个:不能给方腊义军喘息之机,必须穷追勐打,彻底击溃、乃至消灭方腊义军!

方腊义军的将士丢盔卸甲,逃到了鄱阳湖旁。

种师道派去的统制杨可世早已领兵到达,并设置了埋伏。

见方腊义军逃来,杨可世一声令下,伏兵四起。

方腊义军无心恋战,只顾拼命夺路而逃。

在这场战斗中,杨可世一军斩首近万级,生擒方腊义军将士五万多人。

杨可世无心打扫战场,踏着丢弃遍地的战利品,下令士兵抄小路实行平行追击。

很快,仗着马军的优势,杨可世所部又抄到了方腊义军的前头。

但是,留下了一部分人马看守俘虏后,杨可世所部人马已经不多了,面对着大群大群溃逃的方腊义军,他也无力将其全部「吞」掉。

没办法,杨可世只能率领宋军尽力掩杀,追敌百余里,一直追杀到天亮,战马再也跑不动了,才鸣金收兵……

……

得知方腊义军战败了的消息,李存一边派人去收敛方腊义军的残兵败将、一边密切关注宋军和方腊义军下一步的动态,同时做好跟种师道交战的准备。

可就在这时,却发生了一件令李存暴怒的事。

——童贯率军过江了!

……

……

求月票。

月票给力,今晚我还不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