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干宋 > 第十五章 包康

第十五章 包康

书名:干宋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2 23:58:06

诉苦大会有一种魔力。

很多道理本来怎么跟他们说,他们都未必能听得进去。

但诉苦了之后就不一样了,李存的话句句都说在了他们的心坎里,他们越听越愿意听。

有些人甚至诉苦的泪水还没擦干,就死心塌地的成了李存最忠诚的拥护者。

在这种情况下,李存再跟他们说,自己这么练他们,是为了他们好,是为了教他们杀敌的本事,带领他们在战场上打败敌人,然后带他们活着回家,享受他们应得的功劳与荣耀,也是为了他们的子孙好,让他们的子孙再也不用过他们过的这种生活,他们全都听进去了。

这直接导致,下午训练的时候,不论李存再怎么“折磨”他们,他们全都情绪高涨的积极配合李存。

在这种状态下,虎贲军的训练速度自然是飞快的。

当然,这个过程也不完全是那么顺利。

比如,在继续操练队列的同时,李存又加入了向左、向右、向后转的动作,接着便是以横队队列齐步走。

可仅仅是这样简单的动作,这群虎贲军的新兵也做不好,各种问题频出。

不过,在拳脚、好伙食、忆苦思甜三管齐下的情况下,李存用了整整三天时间,总算是让教导连的将士能按照自己的口令完成最基本的队列了,而最早的一批虎贲军新兵也可以做到散开和集合了……

在李存大招兵和大练兵的同时,方腊等人也没有闲着。

起义成功的当天,方腊就在方肥的主张下,派出人员,四下联系,宣告他已经在帮源洞升起了起义的大旗。

于是,四处的义士,成群结队地奔来帮源洞,奔来七贤村。

而今天,就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义士。

这个义士就是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的五世孙包康。

包康从小就怀有异志,对北宋王朝的政治**,贪官横行,捐税繁重,表示出极端的愤慨。

这些年,包康到处远游讲学,结交朋友颇广,而方腊就是他的挚友之一。

其实,方腊所知道的那点跟起义有关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包康跟他说的,甚至可以说,就是包康向方腊灌输的起义的理念。

所以包康跟方腊也可以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因此,方腊这边起义刚成功,立即就派人去给包康送信,邀请包康来一同起义。

方腊如此重视包康,除了看重包康的能力以外,更看重包康名门望族的身份。

——出身不行的方腊,如今急需增加他的威望,这样才能使他坐稳义军领袖的位置,而包拯的五世孙包康的到来,对方腊而言,无疑就是雪中送炭,能大大增加方腊的威望。

所以,得知包康来了,方腊立即就骑上李存送给他的那匹白马率领亲军十里相迎。

如今的方腊,已经不是几天前的泥腿子形象了。

换上了方有常员外大氅的方腊,由于身材特别高大,而显得很是器宇不凡,不禁让人们对他所说的他能当皇帝又信了几分。

另外,当初抄方有常家时,在方腊的暗中操作下,方百花主要负责查抄方有常家存放绢帛的仓库。

结果,方有常家的绢帛大部分都落到了方百花的手里。

后来,那些高级的绢帛都被方腊要了去。

方腊让邵氏找人将那些绢帛全都染成红色,并用那些绢帛做了一批锦衣、用上好的丝绸制作了一批红花分发给了他的亲卫。

不仅如此,方腊还让方毫给他的亲卫每人分了五两银子。

穿戴拉风,还有钱拿。

关键,还是跟在义军领袖方腊的身边当兵,不仅有面子,还有更多晋升的机会。

这使得方腊的亲军,成为方腊这伙义军中壮大得最快的一支——短短几日的功夫,方腊亲军的人数就超过了卢八郎的那支义军,成为仅次于方五、方七和方百花三支义军的第四大义军。

就这,还是方毫为了彰显方腊的亲军强于其他义军,而只挑选那些孔武有力的精壮的缘故,否则,方腊亲军的数量,就不是现在的区区一千,而是至少两三千了。

现如今,方腊胯下一匹神骏的白马,身后跟着一百多身穿红色锦衣、头戴红花、手拿各种精锐武器的高大亲军,一看就非常有牌面。

这其实就跟后世很多皮包公司的老板差不多,明明兜里没有几个钱,但也必须得弄辆好车、穿金戴银、司机助理小秘全都配齐全了,让人一看就觉得他肯定是大老板。

你还别嘲笑这些人,要知道,这种方法虽然看着挺好笑的,但有些时候确实是挺能成事的。

就像现在,包康身后跟着的那十几个人,看到方腊如此拉风的出场,顿时就像打了鸡血一样,觉得他们这次总算是没有白来。

离得很远,方腊就下了马,将缰绳交给方毫,然后边大步向前迎接包康一行人、边抱拳道:“贤兄来助小弟,大事何愁不成矣!”

与此同时,包康也迎上了方腊。

两人一碰面,一直想要推翻腐朽的赵宋王朝统治的包康,就急不可耐的问:“贤弟,今形势如何?”

方腊大笑道:“大好。”

包康眼前一亮:“那……已有多少义士参加起义了?”

方腊不无自豪的说道:“万余,且每日都有大量义士从四面八方涌来。”

包康在心中一盘算:“这才竖起起义大旗几日,便已聚集起万余人,那月余时间,十万大军可集,大事成矣!”

包康这才放下心来,然后一指他身后的十几人:“此乃我弟子与子侄,皆是来助贤弟成就大事的,且我已手书去邀昔日好友同志来青溪共赴大事,想必他们不日就会赶来。”

包康领来的这些人和相邀的人,可都不是寻常人,而是文人,能帮方腊治理将来义军打下来的地盘的文人。

这些文人正是方腊目前所急缺又是凭他一个泥腿子想招也招不来的高级人才。

更为关键的是,包康已经表露出,他不想跟方腊争义军领袖之位,断了方腊的一个担心。

所以,方腊一听,立马就向包康露出一个感激之情。

包康轻轻摇摇头,示意方腊,他们之间不需要这样。

方腊也没再矫情,而是冲包康身后的人,一拜在地,说道:“腊能得诸位先生相助,必能荡清宇内,还民众一个朗朗乾坤!”

就在方腊准备继续笼络这些难得的人才时,突然有人来报:“报,汪教主来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