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干宋 > 第二百五十一章 李清照的情夫恁地豪杰?!(求月票!)

第二百五十一章 李清照的情夫恁地豪杰?!(求月票!)

书名:干宋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2 23:58:06

见到仍就跟二十多岁的少妇差不多的李清照了之后,王氏忍不住感慨:“难怪表姐能勾引到权贵之士,还能诞下二子!”

嘴上王氏则是笑着对李清照的两个儿子说:“栘儿、栐儿,看姨母给你二人带甚么了?”

说话间,王氏从侍女那里拿来了两个拨浪鼓,并摇动起来。

李栘和李栐立即就顺着声音咋把着腿走了过来,然后一人抢走了一个拨浪鼓。

就在李栘和李栐想回去找李清照的时候,王氏一手一个将两个小家伙全都给抱了起来,然后边悠着两个小家伙、边向李清照走去。

看得出来,王氏是真的很喜欢这两个小家伙。

李清照笑着说:“你每次过来都带礼物,会将他兄弟二人惯坏的。”

王氏说:“又不值几个钱,表姐在意这些许小事作甚?”

说完,王氏就逗弄着李栘和李栐,眼里全都是喜爱。

李清照看在眼里,有口无心的说:“你恁地喜欢小孩,为何不生一个?”

话一出口,李清照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有过相同经历的她,只要稍稍一动脑子,就能猜到,王氏这么喜欢小孩,结婚十余年,还没要孩子,肯定是有她自己的苦衷。

事实也正是如此。

秦桧和王氏做梦都想要个儿子为秦家传宗接代。

可两人努力了十来年,王氏的肚子就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尤其是最近这几年,根据秦桧的表现,王氏越发的觉得,自己有可能当不上母亲了。

原本还有一个李清照陪着、比着,王氏还有点安慰。

谁成想,李清照一下子就生了两个儿子。

说老实话,王氏都快嫉妒死李清照了。

之前因为秦桧让她尽全力结交好李清照,王氏都已经将这股嫉妒之情给压下去了。

不想,李清照又哪壶不开提哪壶。

结果,王氏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脱口而出:“我亦想要生养,只是不知为何,一直未能怀上,表姐是如何怀上的,可否教一教小妹,小妹好效仿之。”

王氏此言一出,李清照和王氏全都是一脸尴尬!

李清照心说:“我这法子安能教你?难道叫你也去找他……”

想到这里,李清照想不下去了,因为之后她脑中全都是少儿不宜的画面。

另一边,王氏也心想:“她这法子我安能用之,难道叫我也像她一般……”

想到这里,王氏的心不禁就是一动:“我若像她一般,会不会也能怀上孩子?”

这么一想了之后,王氏不免有些心惊肉跳:“我岂能有这般无耻想法,我又不是水性杨花的女子……”

虽然这么想,可王氏是真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而且,有李清照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王氏又想到了秦桧这些年的表现,觉得问题可能不是出在自己的身上……

两人尴尬了一会,王氏赶紧转移话题:“朝中一众相公,不思防御乾军秋冬再来攻打,却致力于解除内忧,当真不知所谓……”

在赵桓和他的亲信大臣看来,所谓解除内忧,其实主要就是清算赵佶时代的当权派大臣。

首当其冲的就是被陈东打上了“五贼”之名的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和李彦。

其中,王黼、梁师成和李彦早就被赵桓给弄死了。

而年纪最大、职务最高的蔡京和童贯,最后也没能逃过赵桓君臣的清算。

赵桓先是下旨,责授蔡京为中奉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致仕,河南府居住;责授童贯左卫上将军致仕,池州居住;责授蔡攸太中大夫,提举亳州明道宫。

当时,蔡京在朝中还有众多门生故吏,童贯更是手上还有不少兵权,而蔡攸是赵佶最好的朋友,关键那时赵佶还没有被赵桓给软禁起来。

所以那时的赵桓还有所顾及,毕竟,蔡京和童贯是赵佶一朝的文武代表,他们曾助赵佶走向人生的巅峰,清算他们就等于是将赵佶所有的功绩都给否定了,这很可能会引起赵佶一朝旧臣的反扑,甚至是帮赵佶复辟。

后来,随着赵桓借着保守派的手将变法派大量清除,蔡京的门生故吏大多失势,而童贯的兵权也慢慢被赵桓剥除了,关键赵佶被赵桓给控制起来了。

在保守派大臣的劝谏之下,赵桓立即变脸,下旨责授蔡京崇信军节度副使,德安府安置;降童贯为安化军节度副使,郴州安置;蔡攸降为指挥,前去德安府伺候蔡京。

赵桓这个人,太过无情无义,有功不赏,有过必罚,因此,蔡攸其实也很忧惧回东京汴梁城,赵桓让蔡攸去伺候蔡京,蔡攸非常高兴。

——虽然他们父子曾倾轧过,但如今大家都落难了,亲情才是最重要的。

蔡京并不甘心朝臣们对他的指责,他一边给赵桓上书,一边遵赵桓的命往德安府走。

倒是童贯,什么都没说,只是按照赵桓的责罚,前往郴州。

又过了不久,保守派的大臣认为,对蔡京、童贯和蔡攸的处罚太轻了,必须加重,于是纷纷给赵桓上奏章,请赵桓清算蔡京、童贯、蔡攸等赵佶时代的旧臣。

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以陈东为首的太学生,闹学潮,强烈要求诛杀赵佶一朝的旧臣,尤其是五贼。

响应朝臣的呼吁——赵桓上台了以后,曾经被蔡京镇压下去的保守派,在赵桓的支持下纷纷上台,他们想到当初蔡京等变法派对他们的迫害,开始不管不顾的疯狂报复蔡京等变法派,另外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正是蔡京等人搞出来的那些不得民心的政策、纵容赵佶大兴花石纲,才导致李存出现,然后率领大军伐宋,所以要求处罚赵佶时代的旧臣。

再加上赵桓本人也讨厌蔡京、童贯、蔡攸等赵佶一朝的那些天天溜须拍马的大臣,以及想要将赵佶的影响力完全消除牢牢的控制住皇权。

赵桓便顺应臣意、民意,对蔡京、童贯、蔡攸等赵佶一朝的大臣进行了清算。

简而言之。

蔡京先是从拱州流放到河南府,又从河南府流放到德安府,接着又不断流放,不断的折腾蔡京。

直到七月中旬,八十一岁高龄、身体也不太好的蔡京再也走不动了,最后因为长途跋涉中暑衰竭而亡。

病重期间,蔡京感慨人生,写下了一首西江月词:八十衰年初谢,三千里外无家,孤行骨肉各天涯,遥望神京泪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事漫繁华,到此番成梦话。

其实,在处置蔡京一事上,赵宋朝廷上一直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以吴敏为首的,他们认为如此处置蔡京有失公允,历史上的李纲也站在这一派。

公平的说,总览那些保守派的大臣给赵桓上的弹劾蔡京的奏章,以及最后赵桓君臣给蔡京定的各种罪名,实在是太勉强了——蔡京的不少罪名都是强词夺理,甚至很多很明显就是保守派对蔡京的恶意攻击。

而且,此时的一些人认为,蔡京执政时期,赵宋王朝并没有财政危机,也没有叛乱,文治武功都达到了鼎盛,觉得蔡京对赵宋王朝是有功的。

蔡京对于赵桓这么处置自己,也很不服气。

——蔡京唯一承认的就是,他为了得到赵佶的支持,纵容赵佶骄奢淫逸,其它的指责,他全都不承认。

在拱州时,蔡京曾想请求回京面见赵桓,为他自己辩护,对各种对他的指责做出解释。

可赵桓和围绕在赵桓身边的那些保守派的重臣们,根本就没给蔡京这个机会。

蔡京有一个叫“吕川卞”的门人,出面凑钱安葬了蔡京,他在蔡京的墓志铭上写下了一句“天宝之末,姚宋何罪?”的质问。

——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盛世时期的年号,也是大唐王朝最鼎盛的时期,当时的宰相是姚崇和宋璟,他们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吕川卞这是在说,安禄山在盛世之后叛乱,怎能归罪于缔造过盛世的姚崇和宋璟两位贤相呢?

吕川卞举得这个例子,也不是无的放矢,蔡京在当宰相时,也是赵佶一朝的巅峰时期,甚至是赵宋王朝的巅峰时期,而蔡京也有过“太平宰相”之称。

历史上,绍兴三十二年十月,也就是在赵构即将退位之前,赵构突然下诏赦免了蔡京、童贯、岳飞、张宪的子孙和家属。

岳飞、张宪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得到平反的。

如果据此来看,蔡京和童贯也应该是被赵构平反了。

六年后,蔡京的孙子将蔡京的骸骨迁回仙游枫亭故里,葬于枫亭镇铺缝村,墓葬也是按三公丞相等级修造的。

见蔡京还没等他动手,就被折腾死了,赵桓担心,也已经七十三岁的童贯,会步蔡京的后尘,得不到他的惩罚,于是决定诛杀童贯。

所以赵桓下旨:“童贯罪有十:首荐朱勔起花石,引赵良嗣灭契丹,修延福宫等,朕在东宫屡为摇动,册立之时有异语,不俟敕命擅去陕西,差留守不受命,东京解围闻之而去,家中有非法之物,私养死士。前项罪不容诛,差监察御史张澂,将带开封府公人前去追童贯,随所至州军,行刑讫,函首赴阙……”

不久之后,张澂遵赵桓的圣旨将童贯诛杀,然后用水银灌注童贯的人头,带回交给赵桓。

赵桓令开封府标童贯之头于市曹要闹之处,并出榜罗列童贯之罪。

不过也有人指出,童贯是有从太原遁回等罪,但是,纵观此时的赵宋朝廷,真正有总领赵宋王朝的所有兵马跟大乾王朝打国战经验的人,其实只有童贯一人,赵桓哪怕不用童贯当天下兵马大元帅,留在身边当个高参,也不至于乱指挥,使得宋军屡战屡败。

在赵佶还京一事上,蔡攸是立有大功的。

可以说,要不是有赵佶最信任的蔡攸在一旁劝赵佶,赵佶没那么容易被赵桓给诓骗回东京汴梁城。

可赵桓根本不考虑这些,直接就下旨将蔡攸发配去偏远地区,然后又下了一道圣旨将蔡攸赐死。

看着赵桓赐死他的圣旨,蔡攸没有不甘,也没有狡辩,他只是长叹了一声,然后说:“误国至此,死有余辜,又何憾焉!”

说罢,蔡攸就主动喝下了赵桓赐给他的毒酒。

可戏剧的是,蔡攸喝下毒酒了之后,过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死,甚至连点毒发的迹象都没有,没办法,行刑的人只能再给蔡攸绑一条上吊绳,让蔡攸自缢。

与蔡攸一块被赵桓赐死的还有蔡攸的弟弟蔡翛。

老实说,蔡翛其实不该死,更不该被赵桓杀死。

当初,赵桓刚继位时,蔡翛是第一个劝赵桓逃出东京汴梁城去陕西组织兵力抵抗的。

赵桓也一度很信任蔡翛,甚至还想过让蔡翛去邓州帮他打前站,接应他去陕西。

只可惜,赵佶同样重用了蔡翛,并先赵桓一步让蔡翛去陕西帮赵佶打前站。

就因为此事,心胸狭隘的赵桓,就将蔡翛打成赵佶的旧臣,并将蔡翛和蔡攸一块赐死了。

其实——

被赵桓清算的可不仅仅蔡京、童贯、蔡攸、蔡翛等人。

李邦彦、白时中、蔡懋、谭稹、王安中等等一大批赵佶时期的重臣,全都被赵桓免职的免职,流放的流放——已经被赵桓处理过一次的,比如李邦彦,最后都没能逃过被清算的命运。

历史上,尽心尽力帮赵宋王朝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赵良嗣,也被赵桓诛杀于郴州。

还有,历史上认为蔡京、童贯等人罪不至死的吴敏和李纲后来都被免职降职,甚至遭到流放。

这显然已经不是简单的追究责任了,而是一场保守派对变法派的政治斗争。

在保守派的鼓动之下,没有经过任何法律程序,赵桓就滥用他皇帝的权力,将大量的赵佶时代身居高位的大臣全都给处死了,有些不好明着杀,甚至连暗杀的手段都用上了。

要知道,历史上的岳飞,在被赵构给弄死时,还走了法律程序,最后秦桧好歹还给岳飞定了个“莫须有”的罪名。

而蔡京等赵佶时代的旧臣,好多所谓的罪名,其实都只是一顶顶的政治帽子而已。

由此可见,赵桓此人的狠辣、绝情和阴暗。

可以说,昨天烜赫一时的功臣,今天就变成万恶不赦的罪臣。

那今天的罪臣,明天能否又变成功臣?

赵桓君臣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清算赵佶时代的旧臣上、放在了内斗上,他们明知道今年秋冬时候,李存十有**还会来伐宋,可他们仍就不管不顾的搞内斗,消耗掉赵宋王朝本就不多的潜力。

这别说是让有识之士了,就是让李清照和王氏这两个女人,都很看不惯。

当然,王氏之所以如此义愤填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她其实还是童贯的干女儿。

李清照和王氏聊了一会时政之后,王氏拐弯抹角的帮李迒问出了李迒让她问的事。

——王氏其实也很好奇,李清照的情夫到底是谁?

王氏自号神正先生,也是文学爱好者,虽然跟李清照远远比不了,但好歹也能跟李清照交流一下。

而且之前两人全都“不能生育”。

加上王氏现在又刻意结交李清照。

李清照还是很在乎王氏这个表妹兼闺蜜的。

关键,李清照十分清楚,李栘和李栐一点都不像赵明诚。

关键的关键,只要是见过李存的人,肯定就能看得出来,李栘和李栐到底是谁儿子,所以这事根本就瞒不住,一向光明磊落的李清照,也没想过要瞒到底。

不过鉴于现在乾宋两国正处于开战的状态,李清照现在肯定不会傻到暴露她两个儿子的真实身份。

所以李清照对王氏说:“李迒叫你来问栘儿和栐儿生父罢?”

见李清照大大方方的面对此事,王氏柔声说:“表哥亦是关心你。”

李清照说:“我知晓。然,我将他是谁告诉你等,对你等而言,定然有害无益。故而,你等莫要多问,该叫你等知晓之时,我必不会再隐瞒你等。”

“表姐的情夫恁地豪杰?!”

王氏一听,就断定了,李清照那个情夫的身份,只怕比她猜测得还要高出不少。

王氏真的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人,能让李清照和秦桧如此藏着掖着?

可一向很有分寸的王氏又很清楚,话都已经说到这种地步了,她绝不能再问下去了,而且她还得劝李迒不能再问了。

就在这时,李迒突然急匆匆的过来,说道:“姐,赵明诚来了!”

……

……

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