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干宋 > 第二十六章 李存,朱温也

第二十六章 李存,朱温也

书名:干宋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2 23:58:06

短短不到十天功夫,方腊就聚集起来了三万多武装义军。

如果不是被李存截走了一万来人,方腊现在就有四万多近五万武装义军了。

起义的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这也就难怪方腊踌躇满志,准备改元建制了。

可就在这时,方毫却跑来跟方腊说,虎贲军全歼了余彦诚率领的地主武装,就连余彦诚都已经被虎贲军给击杀了。

方腊听见此事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信。

《水浒传》中地主阶级人才济济,仅仅是梁山阵营中就有宋江、晁盖、卢俊义、史进、柴进、孔明、孔亮、宋清、穆弘、穆春、扈三娘、李应等好汉是地主出身,而宋江、晁盖和卢俊义还是梁山顶级大哥的身份。

反派中的祝家庄和曾头氏战斗力也极为强悍,梁山好汉攻克大队官军防守的州府都没有打他们费劲儿。

水浒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却真实的反映了北宋时期的地主阶级的实力。

这个时期,良田万顷、庄客众多的地主其实是很常见的。

北宋二百年的土地兼并,搞得土地资源紧缺,流民的数量激增,社会进入流民社会时代。

流民变成亡命徒,可是非常容易的。

而一旦流民走上了亡命徒的道路,自然就需要强有力人士的庇护。

另一方面,北宋的地主们也需要私人武装来保护他们的财产。

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庄主和庄客。

所以,地主勾结亡命徒的例子在北宋比比皆是,他们甚至组成了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社团。

这种事在南方更多。

这主要是因为北宋在南方的军事力量非常薄弱。

史书上记载:“抚州金溪县大姓邓氏、傅氏,各有乡丁数千,以朱漆皮笠冒其首,号红头子,远近颇畏之,号邓、傅二社”,江西的父母官们手下的力量远不及这些地主,就只能是对他们听之任之。

北宋的地主们,不仅有组建社团的习惯,还有在他们的庄园中大肆囤积军用装备的习惯。

而且这些地主和他们的家人还普遍都练习武艺。

总之,北宋的地主中,像史进那样的极多。

比如北宋初年的名将节度使王景,就很像史进。

史书中记载:“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景少倜傥,善骑射,不事生业,结里中恶少为群盗。”

王景赶上了宋初的好时代,用刀枪给自己夺下了节度使的头衔。

还有一些民间的地主打出了超过官军的战绩,比如青州临淄麻氏,在澶渊之盟前他居然带着庄客挡住了辽国杀进山东的骑兵。

地主家的庄客中也高手辈出,此时相州韩家就有一个姓岳的超级高手在充当庄客。

再说回余彦诚。

余彦诚本来手上就有一批数量不少的专以抢掠其他海商为生的水贼,余彦诚又跟另外十二个青溪县的大地主组成了一个叫“没命社”的黑社会组织——方有常便是其中之一。

这十三个大地主彼此之间有攻守联盟的约定,而他们之间若是有什么无法解决的矛盾,就各推出一个人进行死斗。

所以没命社中拥有大量的亡命徒。

而作为没命社社长的余彦诚,武功高强,人又悍勇狡诈,方腊一直将余彦诚当作他的大敌。

事实证明,余彦诚也对得起方腊对他的重视。

方腊这边才诛杀方有常一家起义,那边余彦诚就率领另外十一家地主武装找上门来,多次击败方腊的人马。

说老实话,也就是义军发展得太快,否则,仅余彦诚所率领的地主武装,就能把义军给剿灭了。

公平的说,这里面固然有,义军才刚刚成军、兵甲武器不全又没有经过战阵训练等客观原因存在,但更多的还是因为余彦诚所率领的地主武装极为善战义军将士根本就不是他们手下的那群亡命徒的对手。

所以,方腊是真的有些难以置信,他的心腹大患这么轻易的就被李存给全歼了。

方腊沉声问方毫:“你这消息可准确?”

方毫道:“千真万确,没命社的狂徒大多被虎贲军歼灭了,仅百余爬上河堤逃了出去,其中一个逃昏了头,一头撞进猴三军中,被猴三扭送到我这里,他被虎贲军吓破了胆,如实跟我说,李存那厮也不知从哪得到消息,知道没命社要走林家甸来偷袭我义军,就在二十里外的一段河道中伏击了没命社。”

“伏击?”

方腊喃喃道:“这倒有些许可能。”

方毫道:“何止有可能,我已派人去晒谷场确认过了,小姑的人也参与了此战,现在他两家正在搬家,听说,虎贲军已经打下了余家庄,他们以后就去余家庄驻扎了。”

方腊一听,脸色铁青的确认:“你小姑的人也搬去余家庄了?”

方毫真心不想再刺激自己的父亲了,可是这种很快就会人尽皆知的事情又根本瞒不住。

没办法,方毫只能轻轻的点了下头。

方腊怒极,拔出腰间宝剑,一剑就斩断了桌角:“李存恶贼,我必诛之!”

方腊有恨李存的理由。

如今李存拥兵自重之心,方腊已经百分百确定了!

这也就罢了,偏偏方腊看不惯李存却又干不掉李存!

更让方腊愤怒的是,李存还把他的亲妹妹方百花给拐走了!

而最让方腊怒不可遏的是,李存拐走他亲妹妹方百花的同时,还拐走了他五千多人马!

就这,还是方腊发现得早,不再给方百花分人马了,否则李存肯定得拐走他更多的人马!

是可忍孰不可忍!

就在这时,一个惊喜的声音从帐外传了进来:“方十三,你瞒我苦也,伏击余彦诚一事,你为何不提前说与我听?”

方腊一听是包康的声音,赶紧还剑入鞘。

包康很快就同方肥和汪公老佛一块迈步进入方腊的中军大帐。

方腊赶紧迎了上去,一拜在地,同时说道:“大哥休怪,腊有苦衷也。”

包康佯装生气道:“甚么苦衷,速速说来。”

方腊煞有介事的说:“若此战事先走漏了风声,被余彦诚那奸诈之辈知晓,不仅伏击无望,还会被他利用反打我义军,不敢再瞒大哥,就是子厚和小花那里,腊亦是在大军开拔前一刻才派下任务的。”

“当真?”包康道。

方腊指天发誓道:“句句属实,大哥若是不信,可问我叔公,他亦被蒙在鼓里。”

包康听言,看向方肥。

方肥眼珠动了动,然后笑道:“我以方家列祖列宗盟誓,我确是事先不知十三有此谋划。”

见方肥把方家的祖宗都搬出来了,包康才信了方腊,然后道:“罢了罢了,此事我便不与你计较了,当务之急是打下这几个胆敢冒犯我义军虎威的庄子,以儆效尤,以防他辈再与我义军为敌。”

方腊笑道:“大哥只管专心建元改制,此乃我等根本大事,其余之事小弟自会处理妥当,必不叫大哥失望。”

包康显然被这个大捷刺激得不轻,他无比兴奋的说:“建元改制固然重要,可将士士气亦不容忽视,不然我带上好酒好肉去前线走上一遭?”

不等方腊说话,方肥就插话道:“运筹定议哪样离得开你,离初一又只剩十余日,不然,还是我去罢?”

方腊觉得是时候跟李存谈谈了,便道:“那叔公就带些酒肉代表我等去见见李子厚罢。”

方肥心领神会的应了声:“诺。”,然后就出去准备了。

见此,包康也只能悻悻的回去继续跟他招来的一众文人以及摩尼教的几位智者商议新朝的建制问题。

汪公老佛故意落后了一会。

待包康出去了以后,汪公老佛顿了顿脚步,然后头也没回的问道:“李子厚不信我教**?”

这是瞒不住汪公老佛的事,因为摩尼教的核心人员已经下放到了包括方腊亲军在内的所有义军当中,唯有虎贲军和方百花军没有。

这可不是方腊不想往虎贲军和方百花军里安插摩尼教的核心人员,而是李存根本不给方腊这个机会。

事实上,方腊之所以开始相信方百花已和李存有染,主要就是他失去了对方百花军的控制,往方百花军中安插不进摩尼教的核心人员。

方腊沉吟了少许,说道:“不敢隐瞒师父,那厮朱温也。”

朱温者,参加黄巢起义,却又背叛旧主,依靠严刑峻法统领军队,不信鬼神,只信自己的屠刀。

汪公老佛听罢,长长一叹,然后迈步离开了方腊的中军大帐……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