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干宋 > 第二百六十章 如有神助的赵跑跑(求月票!)

第二百六十章 如有神助的赵跑跑(求月票!)

书名:干宋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2 23:58:06

下了割让河北和河东这两路疆土的诏书了之后,赵桓找出那些反对割让河北和河东的奏章,认真阅读了几篇,忽然觉得这些反对割让河北和河东的说法也很有道理,特别是太学博士万俟虚、监察御史晁贯之等八人说得非常有道理。

赵桓将万俟虚、晁贯之等人叫来跟唐恪辩论一番。

听了万俟虚、晁贯之等人说“宁肯弃金帛妻妾,必不忍弃地”、“大臣以弃地为国是,乃忘万世之业,而苟图目前之安。”、“卖国窥利,徒倾社稷。为人臣而愿弃国之地,岂是忠于主哉?”,赵桓对于割让河北和河东来退敌换取和平,又开始有所动摇。

没错,赵桓又想聚兵跟李存接着打了。

可就在这时,李存亲率大军渡过黄河的消息传到了东京汴梁城。

闻听这个消息了之后,赵桓极度吃惊,他赶紧将唐恪、耿南仲、聂昌、何栗等宰执召集来商议对策。

唐恪等宰执赶紧来到皇宫面见赵桓。

不过,对于这个都不知道是从哪传来的消息,唐恪等宰执全都很不以为然。

——唐恪等宰执仍坚持认为,有范讷、李回和折彦质统帅的近二十万大军防守黄河,乾军绝不可能这么快就打过黄河。

可乾军已经渡过黄河的消息一个又一个的传来,都说东京汴梁城危险了。

这又让赵桓君臣不得不信,又有些不知所措。

最后,赵桓与唐恪等宰执一商量,干脆令赵桓的表哥也就是殿前司殿帅王宗楚,速派斥候前去打探消息。

王宗楚领命了之后,派遣使臣马纲作斥候,带人出城侦察。

结果,马纲一行出去仅不到三个时辰就回来报告说,他们路上遇到的所有溃兵都说,乾军已经开始过河,他们赵宋王朝布置的守卫河阳一带黄河的十几万大军全部溃散,李回和折彦质不知去向。

这回,赵桓和唐恪等一众宰执才开始相信,乾军真的已经渡过黄河天险,东京汴梁城危险了。

对此,赵桓和唐恪等一众宰执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过了好久,赵桓才按照何栗的建议,再下勤王诏,急诏发运使翁彦国任经制使,率领守卫淮河一线的军队北上勤王。

——此时,李存都已经打到京畿地区了,再派大军看住南方的乾军,不能说没有意义,可那肯定没有保卫东京汴梁城重要。

负责守卫黄河天险的李回和折彦质不战而弃守黄河,如今更是不知去向,使得乾军无惊无险的就渡过了黄河天险,还使得赵宋王朝赖以为屏障的二十万大军不翼而飞。

一想到这件事,赵桓就恨得牙痒痒。

就在这时,王宗楚匆忙进宫来报,乾军先锋已经到达汜水关,京西提刑许高以及守卫汜水关的宋军将士全都望风而逃,乾军目前正抢渡汜水河,很快就会向东京汴梁城挺进。

赵桓大惊失色,赶紧下令,将东京汴梁城的城门全部关闭,城中的宋军和百官立即登上城墙准备迎敌。

接着,赵桓又令礼部侍郎梅执礼为清野使,立即出城实行清野。

而东京汴梁城中的民众,主要是达官贵胃,在听到这个消息了之后,议论纷纷,有人从城外往东京汴梁城里搬运财物,以寻求安全;有人则从城里往外逃,打算远走他乡,以避战祸。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扶老携幼,不绝于道。

还有,一些人还趁火打劫,劫掠财宝,焚烧屋宇。

一时之间,乱世骤现。

让赵桓和赵宋王朝的一众大臣惊喜的是,转天突然有一群人来到东京汴梁城,他们自称是从河阳来的,到处说,渡过黄河的是宣抚司下属的溃兵,根本不是大乾王朝的军队。

——没错,这些人正是李存让张超、胡图他们派来的死间,目的就是麻痹赵桓君臣,防止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逃出东京汴梁城。

赵桓君臣果然上当,他们听说,渡过黄河的其实是宣抚司下属的溃兵,不是乾军,无不大喜过望,认为他们这是虚惊一场。

赵桓当即下令,让已经上了城墙的官军再下来,城门也打开。

接着,有些意犹未尽的赵桓,又让开封府张榜说明:“渡过黄河北来之兵,乃折彦质部溃兵,现已派人前去招抚,警报解除,此前清野命令就此止住,城内城外民众各归各业。”

东京汴梁城中的人看到榜文了之后,全都大松了一口气。

虽然打来的是大乾王朝的将士,他们军纪极好,从不骚扰普通民众,但战争到来,最先遭难的肯定还是底层民众,所以聪明人是没有喜欢战争的。

……

赵构、王云等奉赵桓之命前去跟李存议和的人,离开东京汴梁城不久,赵桓就下诏书表彰赵构不惧生死为国解忧,然后升赵构三十六岁的母亲龙德宫婉容韦氏为贤妃,然后又升赵构为安国、安武节度使。

也不知道是不是赵构、王云他们这一行人的运气太好了,此时过河的乾军将士也不少了,可是却没有一波碰到他们。

结果,赵构、王云他们这一行人,无惊无险的就到了滑州,然后坐船前往濬州。

在赵构、王云他们这一行人渡河时,愕然发现,往年一直没有结冰的黄河上竟然漂浮着很多的冰块。

载赵构、王云他们这一行人渡过黄河的老艄公,看着黄河上的冰块,悠悠地说:“今年天气异常寒冷,只怕黄河将要结冰矣。”

听老艄公这么说,赵构的心情十分沉重!

要知道,如果黄河都结冰了,那么东京汴梁城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可是都没有了,那样一来,他们赵宋王朝拿什么来抵抗乾军入侵?

——此时,赵构还不知道,乾军其实已经渡过黄河了。

身负议和重任的赵构、王云一行人,并没有在濬州停留,而是直奔相州而去。

相州知州汪伯彦,得知赵构要去面见李存议和了之后,立即亲自领兵十里相迎赵构,然后保护赵构进入相州城。

汪伯彦进士及第后,起家成安主簿,历任中奉大夫、开府司仪曹事、将作少监等职,深受赵佶重视。

不久前,汪伯彦向赵桓进献《河北边防十策》,非常符合赵桓的心意,于是赵桓升汪伯彦为龙图阁直学士、知相州。

跟宗泽一样,汪伯彦虽然知道河北很危险,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来上任了。

公平的说,跟这个时代的很多只顾自己的性命死也不去河北、河东上任的宋臣相比,汪伯彦还算不错的了。

在真定府被大乾王朝攻占了以后,相州差不多就取代了真定府的位置,而汪伯彦和宗泽差不多就相当于赵宋王朝在河北地区的两大军政总管。

据说,早年汪伯彦在家备战科举的时候,祁门知县王本就看中了汪伯彦,然后特意建了一座叫“英才馆”的书院请汪伯彦来当老师,甚至把侄儿秦桧从南京接到祁门,拜汪伯彦为师。而且,传闻,秦桧在英才馆读书时就有人预言“祁山小邑,一书院有二宰相在焉。”

果然,这座书院里后来走出来了秦桧和汪伯彦这两位宰相。

汪伯彦接到赵构以后,赵构才知道,乾军已经在相州西南濬州卫县一带出没了,甚至有乾军将士在那里驻扎,距离相州不足百里。

这让赵构心中一凛,进而明白汪伯彦为什么要迎接他十里。

汪伯彦此举让赵构对他null大生好感。

汪伯彦跟赵构说,李存早就渡过黄河了,劝赵构留下来,一块商量怎么救援东京汴梁城。

赵构说:“受命前去,不敢止于中道。”

王云以及跟赵构一块出使的耿延禧、高世则等人也说:“大乾皇帝渡河未久,兼程前去,定能追上。”

同一时间,李存也知道了,赵桓派赵构来跟自己议和。

在李存看来,长了一双好腿的赵跑跑,比别的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还要麻烦一些。

因此,李存一知道赵构前来见自己,就果断派人去接赵构,想要赶紧把赵构给捉来消灭后患。

李存甚至都已经想好了,只要赵构被自己派去的人捉来,自己就随便找个借口弄死或是弄残赵构这个让自己讨厌至极的家伙。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赵构、王云一行人离开相州后,并没有立即就渡河南下去见李存,而是继续北上前往磁州。

原来,赵构临行之前,赵桓让赵构顺道去磁州考察一下宗泽,看看宗泽是不是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拥兵一万五千人,并且多次跟乾军交战,取得了不少胜利?

说起来,也不怪赵桓有这样的怀疑,实在是宗泽为了坚定赵桓的抗战决心,总喜欢夸大一些事实。

赵桓因此已经连着升赏了宗泽好几次。

可有人却对赵桓说,宗泽这是邀功获官,其心可诛。

赵桓不知道谁说得才是真的,所以想让赵构帮他看看宗泽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另外,赵桓还让赵构去磁州的崔府君庙为赵宋王朝烧香祭拜,希望崔府君能够保佑赵宋王朝再渡过这次难关。

磁州有一座崔府君祠庙,里面供奉着崔子玉。

崔子玉名叫崔珏,子玉是崔珏的字,其人活动于唐朝李世民时代。

崔珏不是磁州人,但曾在磁州担任县令。他正直无私,洞察秋毫,当地百姓敬称他为崔府君。传说他能“昼理阳间,夜断阴府”。他死后,被玉皇大帝封为磁州土地神,并建祠祀之。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到四川仍惶惶不安。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个神人,神人对他说:“驾弗别往,禄山必灭矣。”神人还说,臣乃磁州滏阳县令崔子玉。后来唐玄宗回京,封崔子玉为显圣护国嘉应侯。

宋真宗时大修神庙,磁州崔府君庙正式得到了赵宋朝廷的认可和重视。

景佑二年,宋仁宗封崔府君护国显应公。

赵佶对崔府君庙也很重视,庙堂的匾额,便是他用瘦金体御笔题写的。

如今赵宋王朝有难了,赵桓便想让赵构来求一求这位很有神通的崔府君保佑赵宋王朝渡过难关。

宗泽得知赵构、王云一行人到来,亲率磁州的文武百官出城六七里迎接赵构。

将赵构接回磁州城了之后,宗泽说:“乾军已然过河,议和不过其缓兵之计,大王如何能再去自投罗网?愿勿行!”

赵构没有接宗泽的话,只说:“陛下传下口谕,令本王考察磁州兵,不知大军今何处下寨?”

宗泽一听,答道:“军兵平日里皆在山村,不在附近,若敌军至,则召集之,任地不费钱粮。”

赵构觉得宗泽在说谎,但赵构并没有当场揭穿宗泽。

王云上次出使时,就与宗泽曾有过接触。

当时,王云就感觉到了乾军有可能会南下,建议宗泽坚壁清野,不给乾军留下一粒粮食、一棵马草。

宗泽听了王云的建议,进行坚壁清野,严令磁州城外的人将粮草全部运到城内,又将他们居住的房子给烧了。

结果,乾军南下是南下了,但是却没有走磁州,而是从大名李固渡渡的河。

得知此事了之后,磁州人在大呼侥幸的同时,又纷纷怪起王云来,他们都说:“乾军未从我磁州南下,何必清野?籍我草粮,毁我墙屋,王云定是大乾细作。”

这次,磁州人再见王云,纷纷对赵构说:“王云乃大乾细作,欲将大王献给乾皇。大王勿行,不如起兵!”

主战的宗泽也很讨厌主和的王云,他曾给赵桓上奏章说:“王云往返于乾宋之间,与大乾之人相熟,臣恐其不忠,为大乾谋利,吾皇须谨防。”

其实,这就是很正常的主战派对主和派的指责。

可赵桓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把宗泽的奏章交给王云。

此刻,王云将奏章拿到宗泽面前,当面质问宗泽:“汝为何去皇帝面前诋毁我?”

接着,王云就将宗泽一顿羞辱,并将宗泽欺诈赵宋朝廷一事给挑明了,还说宗泽靠此事骗取修撰一职。

宗泽十分恼怒,但当着赵构的面,宗泽也不好多说什么。

过后,宗泽可能是愤怒于王云的羞辱,说道:“王云只怕真乃大乾细作,明日便要送康王前去乾廷邀功请赏矣。”

磁州民众听说此事了之后,皆怒。

转天,宗泽陪着赵构前去崔府君庙烧香。

磁州人见赵构一行要离开,以为赵构要去议和。

不少磁州人围了上去,将赵构乘坐的马拦住,劝谏赵构不要去议和。

曾经见过民众暴乱打死众多内侍的赵构,见四周人山人海,而且群情激奋,非常害怕。

后来,赵构让宗泽出面跟磁州人解释,他不是去议和,而是去崔府君庙烧香,又让宗泽骑马为他开道,磁州人才闪开了一条道路,让赵构一行人过去。

烧香过后,赵构得了一个吉卦。

这让赵构心中的阴霾散去了一些。

可就在赵构一行人准备离开崔府君庙时,庙外道路两旁站满了磁州人,他们有军人,也有百姓,他们手持兵器,扬言要打死王云。

耿延禧和高世则走出崔府君庙后,都被这些人检查过,确认他们不是王云,才放他们离开。

王云见势不好,就想骑马离开。

可王云刚翻身上马,屁股还没坐到马鞍上,就被一群磁州人给拉下马来。

磁州人纷纷指责王云:“清野之人,真奸细也!”

然后磁州人就将王云活活给打死。

赵构得知此事了之后,大吃一惊,他感觉磁州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得赶快离开。

可赵构刚想跑,就被磁州人给拦下了,磁州人纷纷说:“王尚书乃细作,已伏诛,大王不可北去。”

赵构吓得连忙向磁州人保证:“不再北去。”

磁州人一听,兴高采烈的将赵构给簇拥回磁州。

可赵构等人回来了之后才知道,一群磁州人冲入赵构他们暂住的馆舍,将王云的东西,包括王云所携带的国书和割让河北、河东的诏书,全都给抢走了,王云的一个随从也被磁州人给毒打了一番。

宗泽也没想到磁州人如此疯狂,他派人捉了一个趁机作乱的人,斩首示众,混乱的局面才被稳住。

王云是系紫岩乡油井寺村人,王云的父亲给他兄弟二人取名为云、霁,其意在于让他们兄弟向唐朝忠臣南霁云学习,尽忠报国。

王云是进士及第,曾出使高丽,回来后编着《鸡林志》进献给赵佶,赵佶于是提拔王云为知淮阳军。

后来,因为王云的父亲是保守派官员,遭到蔡京的清理,王云受到牵连而被罢官。

其兄王霁担任右讲议司编修,曾因论童贯蔡京过失被贬黜。

赵桓登基后,重用保守派官员,恢复其兄弟二人的官职。

早前,赵桓令王霁跟随种师中解围太原,兵败,王霁身亡。

王云受命出使时,便告诉其家人,今后要勤祭祀祖先,自己很可能将为国事而死。

历史上,南宋建立后,赵构派遣刘诲等出使金国。刘诲行至东京汴梁城,就逗留不进。汪伯彦、黄潜善向赵构报告,请赵构下旨催促其出发,赵构很感慨地说:“朕今日看刘诲等奉使,稽迟如此,更知王云是忠义。王云自受命奉使,星夜出京,兼程前去,难得难得!”

就在磁州人闹事这天,汪伯彦派探马探到,李存正在到处寻找赵构的踪迹。

汪伯彦觉得,赵构的处境很危险,他必须要给赵构示警。

于是,汪伯彦派人去磁州给赵构送了一封蜡书,告诉赵构,李存正在到处找赵构,劝赵构千万别去见李存。

可这封蜡书送出去了之后,汪伯彦还是不放心。

想了想,汪伯彦又派武翼大夫刘浩,率领二千骑兵前去磁州迎接赵构。

历史上,岳飞就在这两千人当中。

不过现在嘛,岳飞正在榆关研究怎么伐金呢。

再说赵构这里,主使王云被磁州人给打死了,国书和割让河北、河东的诏书又丢了,赵构就是想再去见李存都不行了。

就在赵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之际,汪伯彦派来送蜡书的人找到了赵构。

赵构看过汪伯彦的蜡书了之后,当即决定,连夜离开磁州这个可怕的地方,前去相州避难。

半夜十分,赵构一行人悄悄的逃出磁州。

刚出得磁州城不久,赵构一行人就碰到了前来接应他们的刘浩部。

这时,赵构一行人才有了一点安全感。

在赵构一行人到达相州郊外的安阳河边时,视力极佳的赵构,一眼就看见了身穿戎装、肩背橐鞬、率领亲兵一千人来接应他的汪伯彦。

被磁州人给吓坏了的赵构,见到这一幕,极为感动,他当即就拉着汪伯彦的手,说:“它日见到皇上,本王当首荐汪知州担任京兆尹。”

从此,汪伯彦开始受到赵构的赏识和重用。

赵构到了相州以后,立即给赵桓写了一份奏章,其大意是:臣等奉命面见大乾皇帝议和,行至磁州,磁州人暴起杀死王云,抢走国书及割让河北、河东的诏书,不让臣等前去议和,且臣等闻听,敌兵已南渡,故而臣等复回相州,等待圣裁。

随后,赵构就派人带着他的奏章回东京汴梁城向赵桓请示,他们这一行人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办?

与此同时,磁州人,包括宗泽在内,对于赵构一行连夜逃出了磁州,并对他们的拳拳好意丝毫不领情,全都毫不知情……

……

……

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