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干宋 > 第二百七十章 李存入主东京汴梁城(求月票!)

第二百七十章 李存入主东京汴梁城(求月票!)

书名:干宋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2 23:58:06

赵桓给李存献了降表之后,李存不仅不跟赵桓谈议和的事,甚至都不见赵桓,只让赵桓把赵构给叫回来。

而且,赵桓还发现,不少赵宋王朝的大臣,比如吴开,比如莫俦,比如胡思、王绍、王及之,跟宋江、吴用等大乾王朝的大臣走得很近。

这让赵桓感觉很不好。

因此,赵桓时不时的就让何栗组织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来朝见他或是来跟他开会。

何栗之前主战,坚决反对割地,甚至坚决反对迁都。

如今,东京汴梁城被乾军给攻破了,何栗又积极参与议和,半点愧色都没有。

所以,何栗的声望一落千丈,毫无宰相的威望。

还有,昨天晚上,赵桓躲在被窝里呜咽哭泣,何栗竟然独自一人坐在门口吃肉喝酒,甚至还在跟屋中的文武百官谈笑风生。

这让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都很不服何栗这个宰相。

另外,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表面上看起来,还都在遵赵桓的命令,实际上却是各有各的打算。

比如,以孙傅为首的一些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还在想着保住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他们甚至沟通过,如果保不住赵桓的皇位,就想办法立赵桓的儿子也就是太子赵谌为帝。

而以吴开、莫俦等为代表的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现在却是极力转投大乾王朝。

当然,还有不少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在观望,没有着急下注。

再把主战的与主和的、保守派与变法派等等勾心斗角、甚至不死不休的政治斗争关系算上。

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表面上来看是凝聚在一起跟赵桓商讨国事,实际上则是早已经分崩离析。

而造成这一切的一切的主要责任,还是在赵桓身上。

赵桓在位仅一年多时间,却走马灯似地拜罢了二十六名宰执大臣。其中对危局产生关键性影响者,则是李邦彦、吴敏、种师道、徐处仁、唐恪、耿南仲、何栗、孙傅等人。他们的一些重要的救国之策全都不被赵桓所采纳,而他们的一些重要误国之谋却又全都被赵桓所采纳。

而且,赵桓在明知道李存今年还会来伐宋的情况下,却不好好准备应对李存的伐宋,而是不停的挑衅李存和清算内斗。

这充分体现出来,赵桓极没有政治头脑,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不夸张的说,赵宋王朝能有今天,赵桓得付很大的责任。

事到如今,乾宋两朝胜负已分,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不可能不总结造成这样结局的缘由。

自然而然的,作为赵宋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赵桓难辞其咎。

想当初,赵桓还是太子时,一点失德的地方都没有,不奢侈,不好色,一副千古圣君的样子。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才劝赵佶退位给赵桓。

等到赵桓刚登基时,赵桓能从谏如流,清算王黼等奸臣,也让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对赵桓大为满意。

可紧接着,当初被赵佶、蔡京君臣联手消灭的党争在赵桓一朝再度出现。

——赵桓私心太重,利用党争大肆清除赵佶时代的旧臣,结果将赵宋王朝越带越歪,最后让赵宋王朝深陷清算和内斗的政治斗争漩涡当中不可自拔。

而且,赵桓明知道河北和河东已经救不了,还将赵宋王朝的主力部队前仆后继的往河北和河东送,中了李存的围点打援之计。

最终,越来越多的赵宋王朝的大臣看出来了,赵桓刚愎自用,不能跟大臣同力协谋,以济斯难,囚禁生父,毫无人性,胆小懦弱,又毫无政治智慧的本质。

老实说,现在绝大多数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都对赵桓失望透顶,尤其是在跟英谟睿略、豁达大度、知人善任、数年之间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底定大业的李存对比过后。

关键,赵桓傻,不代表所有人都傻。

不少聪明人都看出来了,赵宋王朝完了,李存肯定会干翻赵宋王朝吞并之。

所以这天下马上就全都是李存的了。

这种情况下,肯定有不少人想要去抱李存这个新皇帝的大粗腿。

关键的关键,李存也是汉人皇帝,大乾王朝也是汉家王朝,而且李存还不歧视在赵宋王朝当过官的人。

如此,很多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实在是想不出来他们有什么理由死忠于一无是处的赵桓和已经烂到根子里的赵宋王朝,而跟拥有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而生的李存和政治清明、军事强大、经济发达、民众安居乐业的大乾王朝死战到底。

这也不符合这些人所受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教导。

这天,赵立突然来报,说东京汴梁城中的大量僧道父老想要来拜见陛下,感谢陛下全活性命之恩。

有大臣建议李存,值此东京汴梁城即将完全被拿下的关键时刻,不应该节外生枝。

可李存却说:“民为国之本,天下百姓皆朕子民也,如何能拒?”

于是乎,上万僧道父老,携带金帛、好肉与美酒等来到青城拜见李存。

李存在见到这些僧道父老后,和蔼可亲的说:“路途泥雨,你等亦来犒军,朕心甚悦,当赏之。”

结果,这些僧道父老带来的金帛,李存没要,只留下好肉和美酒赏赐城墙上的乾军将士,又赏赐给这些僧道父老每人二十缗钱。

更为重要的是,李存让这些僧道父老选出十人代表,李存在斋宫之中亲自接见了这十人,好好勉励了他们一番,并亲自跟他们保证,自己会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让东京汴梁城中的民众安居乐业,然后李存又让沉琯、许采等人与这十个代表畅谈了一番,问问他们现在有什么不便之处,需要朝廷帮他们解决。

经过双方充分沟通过后,李存下旨,允许东京汴梁城中之人自由买卖,也允许城外的民众给东京汴梁城运送生活必需品,像柴米油盐等物,并打开东华门允许东京汴梁城中的民众与城外的民众交易。

僧道父老见李存的态度如此之好,又如此通情达理,紧张的心情顿时就放松下来,他们将这些消息带回东京汴梁城后,东京汴梁城中的民众也放松下来。

赵桓得知此事了之后,越发的着急。

在心急之下,赵桓竟然主动请求李存派人去东京汴梁城查看赵宋王朝各府库的库存情况。

这样的好事,李存又怎么可能拒绝?

李存随后派陈角、赵良嗣、萧容和许采进入东京汴梁城去查看赵宋王朝各府库的库存情况,并且立即接管赵宋王朝的所有文籍档桉。

李存还特别提醒陈角等人,重点去接管记载着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的文籍档桉,不能有半点纰漏。

赵桓听说李存愿意接受赵宋王朝的府库,赶紧安排吴开和胡思引领陈角等人去入库接收赵宋王朝的库存。

最近这段时间,吴开和胡思都在极力向大乾王朝靠拢。

如今机会来了,吴开和胡思立即拿着鸡毛当令箭,先带着陈角等人将赵宋王朝的所有文籍档桉,尤其是有关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的文籍档桉全部运到青城。

接着,吴开和胡思又带着陈角等人重点核查赵宋王朝的内藏库。

所谓赵宋王朝的内藏库,其实就是赵匡胤设置的封椿库。

赵匡胤还活着的时候,对他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让赵宋王朝完成真正的统一耿耿于怀,因此将赵宋王朝每年结余的钱财全部都放入封椿库中储存起来,打算等到货财丰盈之时,用这些钱财赎回燕云十六州,或者用这些钱财来激赏将士以收复燕云十六州。

为此,赵匡胤还留有诏誓:后世子孙对于封桩库中的钱财不得别用。

后来,封椿库逐渐演变成为内藏库,成为赵宋王朝的国库。

宋真宗对于封椿库以一首御制诗颂,曰:

“五季失图,玁狁孔炽。艺祖造邦,基以募士。母畅侈心,要遵遗业。予不胜兹,何以成捷。龙虎兴昌运,山河镇国都。龟畴延宝祚,凤德显灵符。道盛尧咨岳,功高禹会涂。九重方执象,万里定寰区。”

这首诗颂共七十二个字,每一字,榜书为一库之号。

如此,封椿库便有七十二座仓库。

经过近二百年的积累,封椿库的每座仓库,皆充满盈溢,里面装满了金银锦绮与各种宝货。

在吴开和胡思的引领之下,陈角等人先从“五季失图”开始按顺序逐库查看。

当陈角等人看完“玁狁孔炽”几库之后,陈角等人就再也不敢继续查看了,因为封椿库中的宝物实在太多了。

陈角等人商议过后,由许采立即快马加鞭回青城就此事向李存做了汇报。

李存得知了封椿库之盈溢之后,重新派遣陈箍桶过去,来将内藏库诸库全部贴上封条,予以封闭,然后又派牛皋率领三千亲卫前去看管。

可让赵桓心凉的是,他都已经将赵宋王朝的库存全都给了李存,可李存还是没有见他,不仅如此,李存还派了宋江、吴用、萧容、赵良嗣、陈角、许采、沉琯、时立爱等八位大乾王朝的大臣前往赵宋朝廷坐镇。

而且,李存很霸道的下令:“此后赵宋朝廷但有任何军政活动,皆必须事先向宋江等八人告知。”

无疑,李存这手伸得太长了,管得也太宽了,就是说李存插手赵宋王朝的统治都不为过。

可李存现在已经控制住东京汴梁城,具有随时屠光东京汴梁城的能力,甚至连赵宋王朝的皇帝赵桓都握在李存的手上,李存这么霸道,怎么了?谁又敢说李存半个不字,难道嫌命太长了?

而这还不算完。

很快,李存就又派人跟赵桓索要良马两万匹。

还对李存将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还给他抱有希望的赵桓,不敢怠慢,他立即就派吴开去给开封府尹王时雍传达诏令:包括现任执政侍从卿监郎官等职事官在内,东京汴梁城中的人不论是谁,都必须在三日内将他们手中的马匹全都交赴开封府,胆敢隐留者,全家并行军法,告者,赏钱三千贯。

在赵桓的严令下,自御马以下,开封府总共收到了一万七千余匹马。

——不是赵桓君臣不想再给李存更多的马匹了,实在是,交出了这一万七千余匹马了之后,东京汴梁城中再也没有半匹马了。

为了给李存凑齐李存想要的两万匹战马,王时雍、徐秉哲等人甚至将宫中内侍班直禁军也就是赵桓的亲卫所掌控的马匹都给收了起来,然后全都给李存送到了青城。

宫中内侍班直禁军是赵桓目前所掌握得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甚至说宫中内侍班直禁军是赵桓还能维持其统治的基础,也不为过。

关键,宫中内侍班直禁军掌握着赵桓能逃出东京汴梁城唯一的一个机会。

所以,宫中内侍班直禁军交出他们所掌握的战马,就意味着,东京汴梁城中最后一支拥有跟乾军一战之力的军队丧失了大半的战力,而且意味着他们再也没有护卫赵桓或者赵谌离开东京汴梁城的可能。

换而言之,从此以后赵宋王朝的皇室、宗室和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彻底丧失了突围离开东京汴梁城的可能,他们全都成了瓮中之鳖,插翅难飞。

对此,宫中内侍班直禁军心里其实很清楚。

所以,在交出他们的战马时,不少宫中内侍班直禁军都面带愧色。

然而,这些宫中内侍班直禁军虽然觉得他们有负皇恩,但他们中却没有人抵抗交出战马。

一来,这是赵桓的命令,他们得遵命行事。

二来,当初蒋宣、李福、卢万等人想过护卫赵桓杀出东京汴梁城,可结果怎么样,那些想要向赵桓尽忠的宫中内侍班直禁军,最后全都被赵桓给诛杀了,有这样的例子在,谁还敢再动护卫赵桓逃出东京汴梁城的念头?

东京汴梁城中没有了战马之后,甚至就连城中的士大夫们(包括姚友仲、王琼、范琼等宋将)全都得跨驴乘轿,甚至徒步而行。

彻底断了赵宋王朝的皇室、宗室以及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逃出东京汴梁城的可能了之后,李存又派人去让赵桓下令,将东京汴梁城中的兵甲全都交出来。

这回,李存好歹是给了赵桓一个理由,那就是,这些兵甲留在东京汴梁城中的军民手上很不安全,有可能酿成混乱,不利于东京汴梁城恢复秩序。

此时,东京汴梁城中的军民手上藏有大量的兵甲。

这些兵甲,有些是东京汴梁城被攻破时,宋军丢弃在大街小巷被民众捡走的,还有一部分是,何栗想要跟乾军巷战时,分发给内城中的居民的,当然还有一部分是宋军原来就有的。

赵宋王朝的这些兵甲,甚至都能武装起来数十万大军,不妥善处理,很可能会酿成不小的麻烦。

赵桓不敢怠慢,赶紧下诏,让王时雍张榜公告,限东京汴梁城中的军民在三天内将所藏兵甲全都交到开封府,期满不交者依军法处置。

皇命谁敢违抗?更何况这皇命后面还有一个大皇帝的命令存在!

所以,东京汴梁城中的军民,陆陆续续的将他们所拥有的兵甲全都交到了开封府。

结果,开封府前的各种各样的兵器琳琅满目,堆积如山。

王时雍和徐秉哲组织了数万人力,用车辇运,用民夫挑,经过差不多十天时间,才将这些兵器全都送到了大乾王朝的纲船上。

此时,早已经有人看明白了,李存这是一步一步的控制东京汴梁城中的赵宋王朝的君臣和军民,并且还让大乾王朝的兵力一点损伤都没有。

可赵桓君臣似乎不知道他们正一步一步陷入李存的算计当中。

——赵桓君臣仍然乐观的以为,他们议和已经成功,幻想着,只要他们再忍一忍,等李存拿到自己想要的,就会退兵。

见此,李存就更不用客气了。

这回,李存亲自给东京汴梁城中下旨招募军队,对象就是原来的宋军将士。

此时,东京汴梁城中还有很多没有归队的宋军将士,尤其是郭京、傅临政等人招募的那些神棍。

这些神棍,尽是一些泼皮无赖,打不能打,守又不能守,纪律还特别差。

东京汴梁城被攻陷时,这些神棍就是最先溃散的,而且这些神棍还乘机作乱,他们常常假扮乾军将士,劫掠良民,为非作歹,影响极坏。

不过——

虽然李存知道这种情况,但为了东京汴梁城的稳定,为了下一步自己入主东京汴梁城,李存也先将这些乌合之众聚集起来,养着他们,等以后再慢慢收拾他们。

李存的圣旨下达不久,一伙儿又一伙儿宋军溃兵,前来大乾王朝的招兵点应召。

——此时,这些宋军溃兵已经没有了赵宋朝廷的供养,李存又严格管制治安,他们也无法去抢劫了,因此,要想活命,他们也只能是听从大乾王朝的安排。

至此,李存完全扫清了自己入主东京汴梁城的所有障碍……

……

……

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