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干宋 > 第三百四十二章 赵构的新妃嫔也归李存了(求月票!)

第三百四十二章 赵构的新妃嫔也归李存了(求月票!)

书名:干宋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2 23:58:06

“河北之失,宋祚之不复振,中原之不恢复,你及即位之后,当卧薪尝胆,思报父兄之雠,而你却信用汪、黄、王、康等奸佞,远宗泽辈峭直孤忠、鞠躬尽瘁之荩臣,其后诸将用命,我与刘锜又逆境退敌,所战皆克,而你为苟且,竟以‘莫须有’构陷我与刘锜这赤胆忠臣,可谓昏庸至极,果何心哉?!”

“父兄未归,母妃为大乾陛下所夺,中原陆沉,你不想恢复中原,雪君亲之耻,你既不如光武之中兴炎祚,并不如勾践之忍耻吞吴,一心偏安享乐,不思进取,何德何能,安配皇帝之位?!”

“父母兄妻、全部亲族皆被困于京师,你手握数十万大军就在其侧,却广纳妃嫔,日日生歌,不思救援,以至赵宋灭亡,实乃赵宋罪人,却幸得大宋宝位,本该励精图治,不想,你却是不争好色狂徒,渴望着子孙千万,然苍天有眼,叫你受阳委绝症,注定落得个断子绝孙的下场!”

“忘父兄之怨,忍宗社之羞,受夺妻妾之辱,却屈膝称臣于大乾,而无愧怍之色;诬陷功臣,遂其猜妨,而无不忍之心;倚任奸人,尽逐患难之亲臣,而无宽假之度。孱弱以偷一隅之安,幸存以享女色之乐。惉滞残疆,耻辱不恤,如此其甚者,求一念超出于利害而不可得。繇此言之,恬淡于名利之途者,其未足以与于道,不仅寻丈之闲也!”

“琐琐一苗、刘之怀忿,遽夺汝位而幽之萧寺,自非命世之英,则孑然孤处,虽怀悲愤,抑且谁为续命之丝?假使晋元处此,其能偏安踞坐,弗忧系组之在目前哉?故你飘摇而无壮志,诸臣高论而无特操,所必然矣!”

“……”

李仙彦每抽打赵构一鞭子,就痛骂赵构一句。

李仙彦打得毫不留情,骂得更是毫不留情,他将很多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一股脑的全都说了出来,将赵构的不堪毫无保留的扒得一干二净。

甚至于,有些话都涉及到了李彦仙的新主子李存,比如李存夺了赵构的母亲和妃嫔。

这种事其实本不该由李彦仙这个臣子说的,毕竟,这也不是什么太光彩的事,甚至是饱受争议。

可李彦仙就是毫无保留的说了出来。

不过,也正是因为李彦仙连李存都给捎带上了,在场之人,不论是大乾王朝的人,还是西宋小朝廷的人,都听出来了,李彦仙恨赵构不假,但更多的还是怒赵构不争。

这其实也正常。

李彦仙本来就不应该是一个投敌之人。

公平的说,李彦仙走到这一步,全都是被赵构给逼的。

所以,李彦仙如此矛盾,也是情有可原。

也不知是李彦仙刚刚蛮横的杀戮震慑住了所有西宋小朝廷的人,还是李彦仙发自肺腑的话引起了西宋小朝廷的人的共鸣,总之,李彦仙一鞭又一鞭的抽打赵构,毫无保留的辱骂赵构,竟无一人上来阻止李彦仙。

一个皇帝,被曾经的大臣,还是被曾经遭他诬陷的大臣,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鞭打和辱骂,皇帝的威严已经荡然无存。

退一步说,现在就算是再让赵构去当皇帝,赵构也肯定无法服众了。

换而言之,赵构的皇帝生涯,到这一刻,就算是彻底终结了。

而这,正是陈箍桶想要的效果。

不如此,西宋,尤其是临安城中的西宋人,肯定会有复辟的心思。

现在好了,别说西宋人根本就无法帮已经被打碎了皇帝威严的赵构复辟,就算有人勉强帮赵构复辟了,先是搞出来了苗刘兵变又因为构陷有功大臣而被有功大臣当廷剥光了鞭打和辱骂的赵构也难以服众了。

而赵构也真是怂到家了,面对李彦仙的鞭打和辱骂,赵构连躲都不敢躲一下,也不敢还嘴,似乎是默认了李彦仙对他的一切责罚,也认了李彦仙给他定的罪。

看到这样的赵构,原本还对赵构抱有希望的人,彻底对赵构绝望了。

这样的赵构明显连那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刘禅都远远不如。

试问,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让他们辅佐,他又怎么可能收复失地振兴赵宋王朝,这样的人只怕连当川陕地区这弹丸大的地方之主都不够资格。

认清了赵构的本性,那些识时务的西宋文武已经在考虑怎么投大乾王朝了,而那些顽固的亲宋文武,因为对赵构的绝望,变得心灰意冷,觉得赵宋王朝真的没希望了,进而意兴阑珊,更有甚者,也动了投大乾王朝的心。

陈箍桶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而且陈箍桶不能真让李彦仙将赵构给打死了,因为那样会让西宋军民成为哀兵,激发起西宋军民的愤慨,进而弄巧成拙。

所以,陈箍桶恰到好处的叫停李彦仙道:“李都统,可以了。”

李彦仙听言,手中的马鞭一顿。

看了一眼就像刚被一群大汉蹂躏过的小姑娘一样的赵构,李彦仙对赵构真的是失望透顶,不,应该说是彻底绝望了。

是。

李彦仙是恨赵构。

但作为赵宋王朝曾经的忠臣。

李彦仙的心底最深处未尝没有希望赵构能够振作一点,而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怂祸。

这么说吧,如果赵构是为了当越王勾践而构陷的李彦仙和刘锜,李彦仙的心里都能好受不少。

毕竟,之前李彦仙的梦想一直是,收复失地,救回赵佶和赵桓以及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精忠报国。

可赵构在面对他的鞭打和辱骂时,不仅不敢反抗还击,连躲都不敢躲一下,连还嘴都不敢还一句,李彦仙甚至在赵构的眼中看到了一丝讨好。

这样的赵构,窝囊至极,废物至极,一丝丝跟英明神武的李存斗的可能性都没有。

李彦仙已经确认了,赵宋王朝真是一丝丝希望都没有了。

这彻彻底底的掐灭了李彦仙对光复赵宋王朝的最后一丝幻想。

李彦仙将马鞭狠狠地砸到了赵构的脸上。

也不知道是李彦仙故意的,还是赵构太倒霉了,这鞭柄正正好好的砸到了赵构的左眼上,当场就将赵构的左眼球给打碎了,鲜血“哗”得就涌了出来!

看到这一幕,那些本来就已经被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的西宋小朝廷的人,脸色立时就变得更加惨白了。

连皇帝的眼睛都敢打瞎了,他们要是惹怒了李彦,肯定难逃一死。

一些人见赵构双手捂住还在流血的左眼不停的在地上打滚哀嚎,露出了不忍之人,但由于他们对赵构实在是恨铁不成钢,最后全都将头转到了一旁。

李彦仙看都不再看赵构一眼,而是转过身来朗声对西宋的文武百官和参与兵变的宋军将士说道:“李彦仙此来将全家一十八口尽数带来,现今杀了西宋数十文武又鞭打了赵构,已未给自己留下半点退路,若临安城破,李彦仙一家必满门灭绝。”

听了李彦仙此言,包括凶狠的刘正彦在内,所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士都不自禁地吞咽了一口口水,他们无不心道:“这李彦仙才是真正的狠人啊,不仅对敌人狠,对自己也狠,而且还把自己全家都搭上,一丝余地都不留,这样的人……”

西宋的文武百官和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人不禁想起李彦仙在守卫陕州城时的表现,进而心想,若不是赵构构陷李彦仙,李彦仙没准真能守住陕西的东大门。

李彦仙继续说道:“时至今日,我不妨告诉大家,若有一日守不住临安城,我必会在城破之前将赵氏所有人,不论男女老幼,尽数屠之,故而,赵宋必亡,我大乾必昌!”

“咝~”

虽说也不是所有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都在临安城中,但大部分没在大乾王朝控制下的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现在都居住在临安城中。

因此,如果李彦仙将临安城中的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全都杀光了,那么西宋肯定会出现群龙无首的情况,然后就是被乾军各个击破。

关键,把全家都押上,连赵构都敢打、都敢骂、都敢弄瞎的李彦仙,真不是那种只说不做的人。

所以,李彦仙说赵宋必亡,大乾王朝必昌,真不是狂言。

这让不少之前还在犹豫要不要弃西宋而投大乾王朝的人立即就下定了改换门庭的决心。

而之前已经答应投效大乾王朝的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士,这回就更加坚定了。

另外,李彦仙也通过这些事折服了苗傅、刘正彦,拿到了临安城中的军事指挥权。

很快,陈箍桶、李彦仙、詹度等人就做出了以下指示:

一、坚壁清野。

将城外所有房屋和搬不进临安城的粮食都烧毁,将城外的人全都迁入到临安城中,同时加强临安城的城防。

此事是强制执行的,没有商量的余地。

当然,所有执行此事的人,都表明,只要他们能打退宋军,大乾王朝会加倍偿还所有人的损失。

二、没收临安城中所有达官贵胄家中的粮食,以及所有达官贵胄的绝大部分房屋。

这些抄没的粮食,连同从城外运入城中的粮食,以及西宋国库当中的粮食一块,先按照城中人数,不分男女老幼,每人分半石粮食,其余全部统一妥善管理。

而凡是从城外进城的人,不论贫富,全都给安排住处。

詹度还做出明确的指示,房屋若是不够,哪怕就是往衙门、往行宫里装,也必须要给进城的民众安排好住处。

三、城中凡是十四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人全部编入战兵;其余人等,不分男女老幼,一律编为辅兵。

战兵由大乾王朝来的和投效大乾王朝的善战的将领统制。

辅兵由大乾王朝来的和投效大乾王朝的组织管理能力强的官吏指挥。

四、将西宋的皇室和宗室,不论男女老幼,全部捉起来,然后男女分开关押。

男人一律跟赵构一块关押在睿圣宫(也就是那座破庙里),女人则一律关押在行宫当中。

五、对西宋小朝廷的官吏展开全面的招降。

陈箍桶传李存的圣旨,只要是在这时候投降大乾王朝的人,不论之前做过什么,全都既往不咎,若是立有功劳,一律视功劳大小就地由陈箍桶代李存进行封赏。

六、迅速组建宣传部,大力宣扬大乾王朝的政策,以及单独给兴元府的优惠政策。

七、迅速组建忆苦思甜大会,对临安城中的军民进行思想教育。

八、凡是西宋小朝廷的官吏,只要是不愿意投降大乾王朝的,一律关押入狱,如果有反抗的,可格杀勿论。

在这个过程当中,陈箍桶、李彦仙、詹度等人碰到了不少问题,同样也有不少惊喜。

主要问题有:

首先,这里毕竟是西宋的疆土,打大乾王朝的旗号占领临安城,还要让这些西宋的军民跟前来勤王的宋军交战,难免遭到了很多西宋军民的抵抗。

陈箍桶等人也曾考虑过打苗傅、刘正彦的旗号,可苗傅、刘正彦等人最近没少烧杀抢掠,名声并不好。

陈箍桶等人也考虑过伪装西宋甚至是赵构的旗号,可这道理不通,守城的西宋军民为什么要跟前来勤王的宋军交战?如果说是奉赵构的旨意,肯定会有人主张请赵构出面澄清一下。撒一个谎,也许要用一百个谎言来弥补。关键最后十有**要穿帮,进而失去那些将要跟他们并肩作战的军民的信任。

所以,莫不如就打出大乾王朝的旗号,表明临安城中的军民是为中国人大一统而战,而且直说援军很快就会到来,给临安城中的军民以信仰和希望。

第二个问题是,陈箍桶、李彦仙、詹度他们人太少了,因此,要想统治临安城中的军民,就不仅少不了苗傅、刘正彦他们这些参与兵变的宋军将士的支持,也少不了那些愿意投效大乾王朝的西宋官吏的支持,而怎么让这些人支持陈箍桶、李彦仙、詹度他们,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卓越的政治智慧。

第三个问题是,有多少人是真心投效大乾王朝的,有多少人是虚与委蛇,准备找机会救出赵氏之人,甚至是想要逆风翻盘,还得慢慢甄别,并确保绝不能叫他们得逞。

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问题还是,让临安城中的军民接受大乾王朝的统治,愿意跟陈箍桶、李彦仙他们一块抵御西宋的勤王之师的攻打。

总之,问题多多,而且都不是太容易解决的。

至于惊喜的,则是:

赵构真的想将临安城打造成他最后的安乐窝,所以,临安城虽然不大,但防御设施齐全,兵甲充足(其中还有不少火药和火器),粮草充足(全城的人马敞开了吃,吃上两年都吃不完),另外,连从城外进城的人全都算上,人口共有三十多万,兵员充足。

李彦仙甚至都忍不住感慨:咱老李这辈子都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如果全城的军民都听他们的,李彦仙甚至有把握固守三年。

再加上,这次跟陈箍桶、李彦仙、詹度来的人虽然只有三百,但刨除李彦仙的家人,其余全都是精英。

他们中有擅长统兵打仗的优秀将领,有擅长政务和经营的优秀官吏,有擅长做思想工作的政工干部,有擅长宣传的宣传干部,还有擅长搞情报工作的武德司、亲军都卫府、军情处的敌后作战经验丰富的密探,甚至还有两个火器制造专家。

这些人可不是白吃饭的。

闲言休赘。

虽然张浚所率领的讨逆大军离兴元府已经不远了。

但御史中丞郑瑴曾遣人密报张浚放慢行军速度,使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士自行垮台。

而且,陈箍桶在来兴元府的路上,就指挥武德司、亲军都卫府和军情处的密探去联络讨逆军中已经暗中投降大乾王朝的宋军将领立即制造兵变,拖延讨逆军进军的速度。

如今已有消息传来,张浚、张俊、刘光世等讨逆军中都有兵变的,以至于讨逆大军不得不暂停在半路,先解决其内部的问题。

——这其实也是陈箍桶敢拖到现在才招降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士和夺取临安城的原因。

利用这难得的最后一段时间,陈箍桶、李彦仙、詹度等人,借着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士和愿意投效大乾王朝的西宋官吏的帮助,迅速又有条不紊的接管临安城……

……

……

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