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干宋 > 第四百一十五章 小寡妇西夏任皇后(求月票!)

第四百一十五章 小寡妇西夏任皇后(求月票!)

书名:干宋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2 23:58:06

当初,西夏趁大乾王朝灭西宋的时候,出兵攻打赵宋王朝的西安州。

任得敬没有任何抵抗,直接开城投降西夏。

不久前,任得敬将其十五岁的女儿任氏献给了五十三岁的李乾顺,任氏被封为任妃。

任妃年轻貌美,又知书达理,善解人意,一进入李乾顺的后宫,就深得李乾顺的喜欢。

金灭辽时期,西夏太子李仁爱对姥爷耶律延禧的遭遇很同情。

耶律延禧西逃时,李仁爱闻讯而恸哭,请求父皇李乾顺派兵赴援。

西夏派去的援兵后来在宜水被金军打败,李仁爱唉声叹气了数月。

后来,得知李乾顺决定臣服于金国,李仁爱极力泣谏。

但已经看清了辽必亡于乾金两国之手的李乾顺,见辽国大势已去,权衡利弊了之后,不听。

不久之后,李仁爱听说耶律延禧被乾军所捉,耶律延禧及辽国的皇室和宗室已被押送到大乾王朝的都城,遂悒郁而卒,年仅十七岁。

同月,耶律南仙因爱子夭亡而悲,因祖国灭亡而痛,因李乾顺无情而愤,遂绝食而死。

虽说从天下大势的角度上来看,李乾顺的选择并没有错,耶律南仙和李仁爱母子纯粹是,一心为辽国考虑,不为西夏考虑,甚至是有些无理取闹。

可当初要是没有耶律延禧相帮,李乾顺根本就不可能从他母亲那里夺回皇权,耶律南仙下嫁给李乾顺了之后,两人虽是政治婚姻,但耶律南仙与李乾顺却很恩爱,与李乾顺的其她妃子也相处融洽,这在和亲公主中是很少见的。

而李仁爱的母亲耶律南仙贵为皇后背后又有辽国的支持,因此李仁爱的太子地位十分稳固,度过了非常幸福的童年、少年时代,在父母的精心教育下,成长为品德兼优的皇子。

可以说,如果不是国际形势突变,耶律南仙又是辽国的公主,并且耶律南仙对故乡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之心,李仁爱受母亲耶律南仙多年的熏陶,对耶律南仙的故国辽国有着非常深厚的亲情,但李乾顺在明知势不可为的情况下,又出于种种考虑,最终弃辽而投金,导致耶律南仙、李仁爱母子忧愤而死,李乾顺、耶律南仙、李仁爱绝对会是很幸福的一家。

然而造化弄人!

耶律南仙、李仁爱母子死后,失去爱妻和爱子又有些自责的李乾顺,一直郁郁寡欢,此后十余年都没有再立过皇后,甚至对女人都失去了性趣。

这期间,李乾顺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逐渐变成了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

直到仁妃的出现,已经李乾顺才如枯木逢春一般,天天抽出点时间来跟气质优雅、楚楚动人的任妃谈情说话,不是,是弹琴说画。

李乾顺的后宫中,还有一个妃子曹氏,曹氏的年纪也不大,才刚刚超过三十岁,十三年前曹氏已经为李乾顺生下了皇子李仁孝(即历史上的夏仁宗)。

刚入宫的任妃,便与曹氏相得甚欢。

这让李乾顺更加喜欢任妃。

英雄难过美人关。

在仁妃这个让李乾顺爱到了骨子里的女人面前,老谋深算、稳重老练、洁身自好的李乾顺,难免拜倒在了仁妃的石榴裙下。

任得敬是惯会在官场钻营的人。他一见李乾顺喜欢自己的女儿,就开始四处经营,以重金贿赂西夏朝贵及宗室的执政权者,想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

当初,几乎与任得敬先后脚投降西夏的人中,有两个不得不提的人。

这两个人就是杜充和刘豫。

前者,当初给赵构献计开决黄河大堤,使黄河水自泗水入淮,企图以此阻挡身后的乾军,致使当地百姓被淹死二十万以上,因流离失所和瘟疫而造成的死亡数倍于此,赵宋王朝时期最为富饶繁华的两淮地区毁于一旦,近千万人无家可归,沦为难民,更麻烦的是,此事给大乾王朝带来了一个十年都没能完全处理完的麻烦——也就是黄河经常泛滥成灾。

在那之后,已经没有任何退路的杜充,处处与大乾王朝对着干,几乎参加了大乾王朝灭西宋的所有大战,可以说是屡败屡战。

等到西宋再也没有了希望之后,杜充十分清楚的知道,作恶多端的他,要是被乾军给捉了,肯定不会有好下场,恨他入骨的李存十有**也会将他削成骷髅。

因此,杜充毅然决然的率领数万赵宋王朝的残兵败将投降了西夏。

见杜充带来了这么多人马,又得知杜充掘开黄河给大乾王朝造成了巨大的麻烦、还处处跟大乾王朝作对,是赵宋王朝的“大忠臣”,李乾顺觉得自己捡了一个宝,立即重用杜充,不仅让杜充继续统帅其所带来的数万人马,还让杜充担任西夏第十九个监军司驻防军左厢朝顺军将军。

——监军司驻防军,是西夏军队中人数最多的一种,也是西夏军队的主力,是西夏的国防军。李元昊称帝之前即置十二监军司,委豪右分统其众,那时西夏的监军司驻防军就已经有五十余万人马。监军司后来陆续增置,如夏毅宗李谅祚继位后,就于西平府置翔庆军监军司及中寨、天都二监军司,到了李乾顺执政时期,西夏已经有十八监军司了。如今,又增加了左厢朝顺军。西夏仅监军司就有十九个,总兵力超过了八十万。

关键,西夏建国初期与宋朝战争频繁,部族征兵的兵员不够,于是扩大征兵范围和人数,甚至实行全民皆兵。宋夏永乐之战前,西夏调民为兵,“十丁取九”。据《隆平集·西夏传》记载:“凡年六十以下,十五以上,皆自备弓矢甲胄而行”,也就是说,西夏的参战兵员除由官府发给很少的军事装备外,作战时一律自带马匹武器粮饷。

所以,别看西夏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也不过只有三百多万,但其战斗力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其趁着乾宋两国交战之际,西夏吞并了赵宋王朝的不少疆土、残兵败将及人口之后。

杜充对此很清楚。

因此,杜充才会死心塌地的为西夏效力,企图在西夏继续他的荣华富贵。

跟杜充情况差不多的还有刘豫。

刘豫出身务农世家,自幼缺乏教养和德行,曾偷同学的白金盂、纱衣。

元符年间,刘豫考中进士。

政和二年,刘豫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

不久,刘豫被谏官用他曾经所干的龌龊之事攻击。

赵佶不想揭发刘豫过去的丑行,下诏不要追究,保住了刘豫的仕途。

——可历史上的刘豫不仅不知感恩,还在金人的支持下建立伪齐处处与南宋小朝廷作对,派子刘麟、侄子刘猊及宋朝叛将李成、孔彦舟等人,配合金军侵伐南宋,攻占襄阳等地,还把宋陵给刨了,算是恩将仇报的典型。

宣和六年,刘豫判国子监,拜官为河北提刑。

大乾伐宋朝时,刘豫弃官到仪真避乱。

大乾王朝打下中原地区以后,刘豫便想投大乾王朝。

恰巧,刘豫与李存的宠臣张悫交好。

因此,张悫推荐刘豫在大乾王朝当官。

当时,张悫和赵开正在为李存发行真正的纸币,正是最受李存重用之时。

李存不好驳了张悫的面子,又想着刘豫此人若是不处理一下,将来没准会捅出什么大娄子,便下旨让刘豫去大乾王朝新收复的西宁州当个知州。

其实,李存就是故意将刘豫送去艰苦的地方,逼反刘豫的。

李存还特意给刘锜下过一道密旨,一旦刘豫叛乾投夏,立即诛杀刘豫满门。

当时,乾军才刚刚打进陕西,西北地区到处都是兵匪盗贼,西北之人又极其彪悍难治,刘豫因此不愿去偏远艰苦的西宁州,请求改任东南部某郡,想要在风景如画又富饶的江南逍遥快活。

李存当然不许。

刘豫没办法,只能气愤地上任去了。

刘豫上任不久,就赶上李乾顺趁刘锜剿杜充所率领的西宋的残兵败将之际,派大军攻打西宁州。

刘豫派儿子刘麟出战,结果不敌战败,夏军重重包围了西宁州。

又由于刘锜留下来的坐镇熙河路的将领中了西夏人的调虎离山之计,没能立即救援西宁州。

西夏人趁机派人以利劝诱刘豫。

刘豫想起先前的忿恨,于是率百姓降夏。

百姓不从,刘豫就私自献城投降。

李乾顺当时特别想要立一个典型,于是千金买马骨的任命刘豫为西平府知府。

可能天生是一类人、出身又都差不多的缘故,杜充和刘豫一投到西夏,就与任得敬搅和到一起。

三个大奸臣颇为臭味相投,甚至有点惺惺相惜之意。

所以,当任得敬苦苦经营,以重金贿赂西夏朝贵及宗室的执政权者,想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之际,杜充和刘豫也没少帮忙。

当然,这也是因为,杜充和刘豫其实也看出来了,李乾顺是真喜欢任妃,他们才顺势而为之的。

在任得敬、杜充和刘豫等人的努力下,没过多久,御史大夫便向李乾顺进言,说无论是家世还是才貌、品德,后宫无人能及任妃,请李乾顺立任妃为皇后。

接着,越来越多的西夏大臣向李乾顺进言,请李乾顺立任妃为皇后。

西夏一众大臣的进言,说到了李乾顺的心坎里去,让李乾顺无比心动。

李乾顺询问群臣的意见,群臣皆为任妃美言。

于是,任妃进入李乾顺的后宫仅四个月,就被李乾顺封为皇后。

任得敬因外戚身份而逐渐受到重用,杜充和刘豫也跟着水涨船高,三人的势力在西夏开始野蛮增长。

荣华富贵的生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皇帝的喜爱,后宫姐妹的和谐相处,任皇后似乎过上了令天下女人都羡慕的生活。如果再生个孩子,任皇后一定会很幸福。如果是个儿子,凭借嫡长子的身份,以及任得敬在朝中的筹谋,杜充、刘豫等人的帮助,其子当上西夏的皇帝都有可能。

然而,就在任皇后当上皇后不久(仅仅九个月时间),也不知是因为李乾顺无福消受任皇后这个美人,还是因为李乾顺对越来越严峻的国际形势太过担忧,以至于身体本来就很不好的李乾顺,突然就病倒了。

在病倒之前,李乾顺一直在谋划怎么才能趁大乾王朝伐金和伐高丽之际,火中取栗将已经在大乾王朝控制下的熙、秦河外诸州地(也就是湟水流域之地)夺过来,使得西夏形成前所未有的广阔疆域,拥有更大的战略进退空间。

为此,李乾顺遣使携带重金以及其亲笔信到金国,想要劝说金国的高层不要中大乾王朝的缓兵之计。

李乾顺在御笔上说:大乾王朝灭掉高丽王朝以后,肯定会回过头来继续攻灭金国,不如先下手为强,趁着大量的乾军被拖在高丽,西夏愿意跟金国一块起兵,金国趁此机会夺回金国的东京路、藩属国高丽王朝及辽西走廊,西夏则攻打熙、秦河外诸州地,策应金国……

李乾顺还说,西夏不图别的,只求将来,大乾王朝被逼议和之时,金国能帮西夏争取湟水流域之地。

得说,李乾顺虽然拜倒在了任皇后的石榴裙之下,但人还没有完全糊涂,他还很清楚,哪怕是以西夏加上金国和高丽王朝再加上草原诸部的实力也不可能打败如今已经太过强大的大乾王朝,所以,李乾顺想的还是以战迫和,并在这个过程当中为西夏争取到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可让李乾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派出去的使臣竟然好巧不巧的被苏东派出去的游骑给捉到了,夏使携带的重金以及李乾顺的亲笔信全都落到了苏东的手上。

苏东赶紧派人快马加鞭将夏使及夏使携带的重金和李乾顺的亲笔信全都在第一时间送到京师献给李存。

李存看过之后,派人带着一个夏使以及李乾顺亲笔信的拓版前去西夏质问李乾顺是不是在找死?信不信老子立即发大军灭了你西夏?

当然,大乾王朝的使臣肯定不会说得这么简单直白,但意思肯定是到位了。

李乾顺被大乾王朝的使臣的话给惊吓到了。

要知道,李乾顺一直以来的打算都是,金国跟大乾王朝正面交战,西夏辅助一下、牵制一下,不让大乾王朝顺利干掉金国,让西夏独自面对强大又富有侵略性的大乾王朝,顺便浑水摸鱼,捞点好处。

换而言之,强大的金国都不是大乾王朝的对手,西夏就更不行了,所以,大乾王朝如果放弃攻打金国,改为攻打西夏,那么对西夏而言,有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本来身体就已经油尽灯枯的李乾顺,被大乾王朝的使臣这么一恐吓,立即病情加重。

没两天,李乾顺就驾崩了。

而这一年,任皇后才十六岁。花一样的年纪,就成了寡妇,也没有子女。

此时的任皇后,看起来十分可怜……

国不可一日无君。

送走大乾王朝的使臣了之后,西夏众臣拥护太子李仁孝即位。

几个月后,李仁孝将嫡母小寡妇任皇后尊为皇太后、生母曹贤妃尊为国母。

西夏在这个国际形势风云突变的时刻,失去了执政经验丰富的老皇帝李乾顺,换上了年仅十四岁的李仁孝当皇帝执掌西夏这艘正在暴风骤雨里摇曳的巨舰……

……

……

求月票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