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干宋 > 第四百八十七章 横扫世界(求月票!)

第四百八十七章 横扫世界(求月票!)

书名:干宋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2 23:58:06

处理完耶路撒冷的事了之后,李存并没有在耶路撒冷继续待下去,而是又返回了赛尔住王朝的都城伊斯法罕。

大乾王朝的铁路铺设得非常快,主干道差不多已经铺通了整个中亚。

不过,即便如此,这铁路也还没有铺设到耶路撒冷。

因此,还是交通便利的伊斯法罕更安全一些。

老实说,这次也就是李植战死了,以及耶路撒冷这里太过特殊,李存觉得还是自己亲自来一趟能保险一些,否则李存是绝不会亲自走这一趟的。

毕竟,就现在的形势而言,只要李存没有任何闪失,这个世界很可能就会全部姓李。

反之,要是李存出了意外,那么大乾王朝别说是继续开疆拓土了,其内部说不准都会分崩离析。

你想啊。

谁能像李存一样,不断的给李存的儿子们提供能征善战的军队,源源不断的给李存的儿子们提供粮草辎重、武器装备,支持李存的儿子们不断为大乾王朝开疆拓土、为他们自己打出封地?

李标吗?

只怕李存一死,李标第一个要防备的就是他的这些拥有不弱武力的皇弟们。

退一步说,就算有人想做这样的事,他们也是,既没有这个威望,也没有这个能力,就更别提震慑住李存的这些儿子让他们言听计从了。

还有,别以为,李存的这些儿子如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等李存死后他们依然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首先,有李存这面大旗在,各地的小部族、小势力才会纷纷来投,使大乾远征军不仅不会越打越少,还会越打越多。

其次,只要打出李存的大旗,很多地方,甚至都不用去打,就会主动投降。

再次,只有李存敢不拘一格用人材。

——李存任人唯才,歼灭任何一个地方,李存都会派人从中挑选出能人义士加入大乾王朝,所以在大乾远征军当中,可以看到各个民族的人才,比如汉人、契丹人、高丽人、金人、西夏人、大理人、中南半岛上的各国之人、东南亚一众小国的人、皇子大陆上的土著、回鹘人、阿拉伯人、波斯人、西方各十字军国家的人等等,可以说,只要投效大乾王朝的人立下功勋,就能得到重用,也因为各种能人义士的加入,乾军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其中最显著的一个收获就是,大乾远征军不论打哪里,都有向导、都有翻译。

再其次,李存重视铁路铺设、重视火车发展,能保证铁路畅通无阻地运行,还能令大乾王朝本土源源不断的给大乾远征军提供战马、粮草辎重、武器装备,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有李存在,就可以保证大乾远征军将士的无限续航,也让大乾远征军有着全世界军队都无可比拟的速度和机动力。

还有,岳飞、韩世忠、吴玠、赵立、李彦仙等宿将如今虽然已经很少直接参战了,但他们在重视谋略、重视战术、也可以灵活运用战术的李存的领导下,各自组建了世界最早、乃至最先进的参谋部,每次作战必须通过参谋部精心策划,这才能保证李存的一众儿子不乱打,且总能打胜仗。

另外,李存还发明了就地取材的扩军制度,也就是,战败敌国之后,乾军会招降一批士兵,投诚的,且愿意接受大乾远征军政治教育和训练的,就留下性命,而通过战功还可以得到晋升。不愿意投降的,或者不愿意接受大乾远征军的政治教育和训练的,那等待他们的只有成为囚徒,他们会被砍断两个拇指和两个大脚趾然后去修铁路。为此有很多人加入大乾远征军,也正式因为这个制度让大乾远征军的兵力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需要说明的是,大乾远征军虽然一直在招募外族军队,但李存始终坚持汉人军队与外族军队的比例是一比一,也就是,每招募一个外族新兵,必须招募一个汉人新兵,这样才能保证大乾远征军始终都在李存和李存的儿子们的领导之下。

总而言之,只要李存平安无事,大乾远征军就会一直存在,这个世界早晚有一天会完全姓李,而李存的儿子们也好,大乾远征军的将士们也罢,都可以在李存这棵大树下好乘凉,反之,李存的儿子们和大乾远征军都会成为无根的浮萍,说不定混着混着就把他们自己给混没了。

所以,李存的安全,是李存的一众儿子和大乾远征军眼中最大的事。

而且,现如今李存也没必要以身犯险,他的儿子们已经长大了,他带出来的将领和军队以及各级官员全都已经非常成熟了。

再者,李存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也该好好享受享受了。

简而言之。

李存回到中亚第一大城伊斯法罕接着跟他的各国美人玩乐之时,大乾远征军和李存的儿子们开始继续西征。

值得一提的是,占据了中亚以后,大乾王朝的陆军和海军已经可以联系上了。

不过这时还有一个很麻烦的问题,那就是亚州和欧洲被被陆地给隔绝了,换而言之,大乾王朝的船是行使不到欧洲的,除非绕一个非常大的大圈。

这种情况下,显然是不利于大乾王朝的海上贸易,也不利于大乾王朝征服欧洲,另外也不利于将来大乾王朝跟由李存的儿子们在欧洲建立的诸侯国沟通。

所以李存下旨:开拓一条运河,打通亚州和欧洲之间的海运,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航线。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李存准备挖通苏伊士运河,缩短航程。

其实,这苏伊士运河早就存在了,只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它已经荒废了,需要重新挖通。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苏伊士运河早就有了,这条运河也绝不是那么容易再挖通的。

要知道,历史上的埃及人穿过沙漠挖掘运河的工作可是花费了将近十一年时间。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技术不行、经费也严重不足,否则根本不需要这么长时间。

李存的一众儿子很快就打到了开罗,获得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需要说明的是,李存并没有将开罗划入分封的版图中。

——苏伊士运河开通以后,开罗这里就将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地方之一,富有到李存都舍不得轻易放弃这里,所以李存准备先用这里赚些钱再说。

李存并没有让大乾王朝的工部来挖这条苏伊士运河,而是将挖通苏伊士运河的工程承包给了新崛起的一个私人基建公司。

——这个公司是由李存的三个儿子李桥、李桩和李檐组建的。

他们的这个基建公司如今很有点后世我国基建狂魔的架势,承包的任何工程都是完成得又快又好,截至到目前为止,他们这个基建公司就已经为李存修了超过一百座桥梁,其中不乏一些难度极高的工程。

李存要求李桥、李桩和李檐他们哥仨必须在两年内挖通苏伊士运河。

哥仨拍着胸脯立下了军令状。

在开罗这里,大乾远征军又一次等到了充足的补给之后,西征欧洲一事真正拉开了帷幕。

这次远征欧洲,分为三个方向:

北路是西越里海、黑海间的高加索,深入俄罗斯,并进攻突厥族波洛伏齐人。这一路是由岳飞担任都元帅,给李存的一众儿子压阵。

中路是消灭十字军国家,然后乘坐阿拉伯人的船跨越海峡去攻打保加利亚。这一路是由韩世忠担任都元帅,给李存的一众儿子压阵。

最后一路,也就是南路,是穿过埃及,然后打下利比亚和突尼斯,再然后乘坐阿拉伯人的船跨越海峡直接攻打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这一路是由赵立担任都元帅,给李存的一众儿子压阵。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吴玠比历史上多活了几年,但他还是在不久前去世了。

吴玠去世前,李存特意去看过他,他说他此生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李存并得到李存的赏识,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亲眼看见李存征服全世界。

李存让吴玠放心,自己一定会善待他的儿孙的。

吴玠死后,李存追封吴玠为涪王,亲自写了一篇悼文,肯定了吴玠这一生的功绩。

而李彦仙则被李存留在中亚,镇守这里,确保万一此次西征失败,大乾远征军也可以退回到中亚,然后重整旗鼓,将来再去西征欧洲。

……

这次西征欧洲,真没有征服中亚那么顺利。

这次的不顺利,主要是体现在南路上。

刚一出征,南路就碰到了一块不太好啃的硬骨头。

这块硬骨头就是埃及的十二万马穆鲁克骑兵。

这马穆鲁克骑兵是由奴隶组成的,悍不畏死,相当难缠。

关键,横扫了整个中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让李存的一众儿子,不禁有些轻敌冒进。

以至于,李存的一众儿子率领两万骑兵做为前军,跟赵立所率领的大部队严重脱了节。

关键的关键,李存的一众儿子由于年轻气盛,在大意之下被马穆鲁克骑兵诱到了艾因·贾鲁平原上,然后马穆鲁克骑兵假装败退把他们引进了一个山谷中。

马穆鲁克苏丹忽都思(也就是埃及国王)在那里排好了阵型,等待着李存的一众儿子的到来。

同时,诱敌的马穆鲁克骑兵在右翼也站好阵型。

等埋伏的马穆鲁克骑兵左翼冲下来,迅速将李存的一众儿子所率领的两万乾军骑兵三面包围起来。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存的一众儿子展示出来了世界最强军队的素质,他们用虎蹲炮、火枪压得马穆鲁克骑兵根本不敢上前。

后来,经验老道的忽都思果断地放弃和李存的一众儿子所率领乾军将士拼射击,采用肉搏战术,并且是亲自率军冲进乾军中挥舞着大马士革砍刀冲杀乾军将士。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存的一众儿子毫不畏惧的选择跟忽都思所率领的马穆鲁克骑兵进行白刃战。

双方从白天一直厮杀到黑夜,杀得那叫一个惨烈。

最后,李存的一众儿子,见己方寡不敌众,实在是没有取胜的可能性,才率领不足三千残兵败将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山谷。

此战,李存的儿子战死了七个,所有活着杀出来的人,人人带伤。

可以说,这是李存西征以来,遭遇的最大一场败仗。

赵立得报以后,立即亲率主力前去迎战忽都思。

忽都思还想故计从施。

可赵立根本不像李存的一众儿子那么莽撞,面对马穆鲁克骑兵的诱敌,他一概不理,就是稳步向埃及的首都推进,逼着马穆鲁克骑兵前来决战。

见赵立不上当,而且,赵立所率领的兵马也才五万多些,而他们还有十万多马穆鲁克骑兵,是乾军的两倍,所以,忽都思想挟大胜之威,与赵立来一场真正的决战。

这一战,赵立充分发挥了乾军先进武器的优势,大败马穆鲁克骑兵,结果,乾军一战就击杀了六七万马穆鲁克骑兵,忽都思战死,剩余的马穆鲁克骑兵,除了很少的一部分四散而去,其余全部投降。

因为一战李存就死了七个儿子,赵立下令:杀光所有马穆鲁克骑兵。

做完这一切,赵立将军队交给都监暂带,然后他亲自带着忽都思的头颅和李存的七个儿子的尸体前去向李存请罪。

李存其实早就知道了这一切,也知道,这事不怪赵立,怪只怪自己的那些儿子轻敌冒进。

所以,李存一句都没有责怪赵立,就让赵立回去继续统兵了。

等赵立走后,李存看着自己的七个儿子的尸体,不禁极为罕见地流下了眼泪。

老实说,也就是李存的儿子够多,否则这一下子就战死了七个,非得要了李存的老命不可。

如今,李存只能再一次警告自己的所有儿子: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北路乾军越过高加索进入东欧,然后进攻突厥族波洛伏齐人。

感到唇亡齿寒的罗斯人决定出兵援助,希望在别人的土地上同乾军决一死战,免除后顾之忧。

于是各公国出兵组成了一支庞大的罗斯联军。

但这支罗斯联军是纯封建式的,每支部队由各封建领主指挥,各自为战,且互相之间充满敌意与不信任,整体战斗力大打折扣,加之此时东欧的人对乾军几乎一无所知,根本就不清楚乾军的战力到底有多强悍。

所以罗斯联军最后的惨败也就可想而知了。

简短节说。

在达卡尔卡河畔,罗斯联军的主力与李存的一众儿子所率领的乾军主力相遇。

在这片宽阔的平原里,忘乎所以的罗斯联军率先发起冲锋,可惜却落入了岳飞事先布置的陷阱中,被李存的一众儿子率领各自的亲军和附庸军悉数射杀,并在不知不觉间就遭到了乾军的包围,最后几乎全灭。

本就松散的罗斯联盟随即瓦解,诸侯们纷纷带着自己那点残军向封地撤退。

李存的一众儿子乘胜追击,杀掉了十几个诸侯王,并包围了联军首领基辅候的营寨。

在围困三天后,联军首领基辅候选择率领所有人投降。

此一役过后,主力尽失的东欧再也组织不起像样的联军了……

……

中路。

横扫了所有十字军国家之后,中路乾军跨越海峡去攻打保加利亚。

这一路也是横扫。

李存的一众儿子一边打、一边越过喀尔巴阡山直向京城丕思惕(后世匈牙利布达佩斯市附近)进军。

很快,中路乾军就打到了匈牙利佩斯城对面集合。

布达佩斯本是两座城,位于多瑙河以东的部分叫佩斯,多瑙河以西的部分叫布达,两部分合起来才叫布达佩斯,无论是布达,还是佩斯,都是匈牙利国内的大城市。

——匈牙利的首都是布达,而佩斯有贝拉一世的行宫等设施。

见乾军杀来,贝拉一世并不慌张,他认为宽阔的多瑙河足够阻挡乾军过河。

所以,贝拉一世并没有匆忙出城迎战,而是慢慢聚集他的兵力。

等中路乾军到了城下,佩斯城里已经聚集了十万匈牙利军队。

乾军攻而不破。

匈牙利军又不出战。

韩世忠见状,出奇计,诱匈牙利军至漷宁河,然后率军引退。

贝拉一世见此,立即出城迎战。

中路乾军缓慢地撤退,一直退至赛约河与蒂萨河合流处。

这时,李存的一众儿子所率领的伏兵暴起,以围三缺一的方式令匈牙利军在逃窜过程中一片大乱。

在数日的追杀过程中,匈牙利军被歼灭了七万余人,贝拉一世被生擒活捉。

中路乾军随后进抵佩斯城,攻破其城。

两日后,布达城也被中路乾军攻下……

……

南路大军直奔君士坦丁堡杀去,东欧主力覆亡,匈牙利的首都被攻破,欧洲诸国震动,纷纷建立起新的联军并订立了“紧密”的联盟。

然而——

此时的欧洲,基辅罗斯和波兰、匈牙利分为诸公国,它们各自为政,不听大公号令,德、意、奥诸国卷入十字军东征。

可以说,欧洲的形势对于乾军西征非常有利。

更关键是,欧洲诸国的军队,不论是从武器装备,还是从战法,都要远远逊色于大乾远征军。

所以,大乾远征军打下整个欧洲,不是能不能打下,而是什么时候能完全打下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