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后宫红颜录 > 第287章 谋得是皇后之位

第287章 谋得是皇后之位

书名:后宫红颜录 作者:惜年有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31 19:55:58

自从魏太后宣召左相密谈一番过后,随着一场秋雨的到来,左相便称起了病,中秋之后,左相便病的有些重了。

尧帝亲自去左相府探望,左相感动不已,随后便上折子称自己已然老迈,病体沉疴,已经无力再为尧帝尽忠,遂请辞丞相之位,只想告老还乡。

尧帝不允,无奈左相一月之内,连上数次折子,最后尧帝无奈应允,特赐左相一个永福侯的爵位,可袭三代。

一时之间尧帝名利双收,朝堂之上无不交口称赞,陛下体恤老臣,至于真相如何,大家心里都清楚,左相这是急流勇退,果然是个老狐狸,好名声都让他得了。

只是苦了这些追随他的人,无不夹着尾巴做人,此次收拢权力,尧帝并未如往常一般,态度强硬,反而态度温和不少,不着痕迹的慢慢把这些人明升暗降,实则是架空。

转眼又入了冬,这一年尧帝不常去后宫走动,多数只是去各宫里用顿午膳,基本不宣召人侍寝。

反而把心思放在了朝堂之上,这日孔令宣与长信侯一同奉召入宣室殿。

一番见礼过后,尧帝笑着问道:“今日侯爷怎么与令宣一起来了?”

长信侯是銮仪卫统领,负责守护皇宫与尧帝的安危,加之又是宁国长公主的公公,为人谨慎,又是保皇党,一向深受帝王的信任。

“回陛下,臣与孔大人是碰巧遇到的,臣今日来,确实有事要询问陛下。”长信侯已过花甲之年,早年也是征战沙场的,看起来龙行虎步,精神抖擞。

“侯爷请讲。”尧帝态度很是温和。

“自从年初,陛下调了臣手下的副统领薛从去了雁门关驻守,臣便觉得手中无人可用了,如今臣已老迈,为着陛下的安危着想也需要再提拔一位副统领上来。”

薛从便是贤妃薛衡芷的长兄,刚过而立之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当初调他去守雁门关还在朝上引起不小的波澜呢,不过尧帝那时病着,雁门关连续两任守将又都犯了重罪,人人都觉得守边关不详。

即便薛贤妃手下有大皇子,可尧帝都不在意薛家手握重兵,别人也说不出什么,这事便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定了下来。

“哦?侯爷可有合适的人选?”尧帝挑挑眉。

其实这事长信侯一力做主也没什么,不过他向来谨慎惯了,事无巨细,都要向尧帝禀报,也不怕人说他过于谄媚,是非功过,自在人心,观尧帝登基以来做的所有事,便可知小心无大错。

长信侯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笑着说道:“说起来,臣这里确实有一个不错的人选,叫骆霖,祖上也是出过将军的,只是家中人丁单薄,渐渐的就败落了,今年二十五岁,一身武艺不错,人也机谨,稍加培养,不比薛从差。改日臣带来给陛下看看。”

尧帝眸色深了几许,不着痕迹的看了孔令宣一眼,笑着说道:“不必,即是侯爷看重的人,必是不会错的,能入得了侯爷的眼,也算他的本事,就让他接替薛从的职位吧。”

“臣遵旨。”长信侯点点头,随后又说了几句,便告辞离开了,他是真的很看重骆霖这个人。

孔令宣看着长信侯离开,又看着尧帝似笑非笑的样子。

无奈叹息一声:“长信侯到底是老了,这眼力可是大不如前了。”

两人虽然没有明说,可到底也是心知肚明,不过如今时机未到,一切还需等待。

“如今左相之位空了出来,左相之位至关重要,令宣可是有意成为蜀国最年轻的丞相?”尧帝的神色松缓,似乎只是随意闲话家常。

“左相才刚刚退下去,陛下便要臣成为新的左相,这是否太过急了些,而且太后那边……。”孔令宣皱眉,有些不赞同的说道。

其实有心人都清楚,尧帝此次兵不血刃的夺了左相的权,大多数原因在于魏太后的清醒。

若无魏太后的劝诫,左相不会那么轻易退下去。

“无妨,母后那边孤会去亲自解释,左相虽然请辞,可孤准备封他的幼子为京畿卫副统领,到姚子易手下做个副将,也不算辱没了魏氏的门楣。”

左相一生共两子两女,长女嫁去了外地,长子也已经外放出京,幼子魏云洲不过在翰林院熬资历,比起需要十多年才能升上来,如今一步登天,到姚子易手下做事,确实省了不少功夫。

左相虽然看重权势,不过倒是没有任人唯亲,两个儿子都摘了出来,即便他出了事,他的两个儿子都是干净的,孔令宣怀疑这其中有太后的手笔。

只是这魏云州是一介文人,让他去做武将,孔令宣都有些为姚子易头疼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啊。

“陛下还真是看重姚大人啊。”孔令宣终究没忍住笑出了声。

尧帝也是一笑,一个太后的娘家人,一个皇后的娘家人,不偏不倚,正好,有姚子易看着,魏云州翻不出什么风浪来,镀镀金而已,看着好看罢了,对太后也算有个交代。

“孤会在明年开朝的时候,宣布此事,同时霍启给孤的东西,也会一并宣布。”尧帝随意的说道。

孔令宣听闻,更是忍耐不住了,这位陛下做了这么久的戏,如今也终究是忍不住露出来狐狸尾巴来,幸亏他是陛下一脉的,不然怕是被卖了还要磕头谢恩呢。

古人诚我不欺啊,帝王心术,果然非比寻常啊……

这日谈话过后,尧帝似乎更轻松起来,也开始了去后宫走动,当然没忘了去和太后解释一番自己的动作,魏太后也没有假意推辞尧帝提拔她的侄子,都是千年的狐狸,太过推诿就显得假了。

临近腊月,清宁宫的薛衡芷收到了一封家书,收到家书不算稀奇,稀奇的是,这封家书是随喜亲自送到清宁宫的。

送走了随喜之后,薛衡芷打发了宫人,独自躲到屋里看信,书信并没有拆开过的迹象,显然是收到便送来了。看着看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贤妃可安好?承蒙陛下器重,愚兄自驻守雁门关以来,夙兴夜寐,不敢懈怠,愚兄今以年过而立,在边关偶遇一岑姓女子,名雨薇,是个孤女,愚兄倾心求娶,三书六礼,明媒正娶,聘为薛家妇,如今夫人已经有了三月身孕,特来信给贤妃报喜。

盼贤妃也为愚兄欣喜,愚兄与夫人甚是和睦,贤妃也要保重自身,莫要辜负皇恩……

接下来薛衡芷没有再看,她明白,兄长也明白,只是哭着哭着就笑了,真好啊,岑氏雨薇,兄长的意中人,终究是如愿以偿了……

“贤妃姐姐你在吗?大皇子吵着要找你呢。”锦嫔的声音打断了薛衡芷的思绪,她忙擦了擦眼角,笑着打开房门。

“母妃,母妃,你怎么哭了?佑儿乖乖都,不惹母妃生气,母妃别哭好不好?”已经四虚岁的大皇子,长的虎头虎脑的,身子也是强健的很,白嫩嫩的小脸上,满是不解。

薛衡芷虽然宠着大皇子,却不过分娇惯,清宁宫一向安静,少有人来,大皇子也被拘着不许出去,倒是养成了心思单纯敦厚的性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皇子又被养的精细,薛衡芷已经抱不动她了,此刻听着儿子贴心的话,她贴心的蹲下,抚摸着大皇子的脑袋,笑着说:“佑儿很乖,没有惹母妃生气,母妃是太高兴了,你去玩吧,母妃和锦母妃有话要说。”

“好,那佑儿一会陪母妃和锦母妃用午膳。”大皇子笑着答应,被如意姑姑牵着小手蹦蹦跳跳的出去了。

还是小孩子好,正是不知忧愁的年纪……

“贤妃姐姐,是出了什么事吗?”锦嫔陆如堇自入宫之后,便与薛衡芷住在一处,这么多年下来,和她一起抚养大皇子,早已和亲姐妹无异了。

除了淑妃死时,薛衡芷躲起来偷偷哭过一回,她再未见过她哭泣,如今见她眼眶通红,明显是哭过了,怎能不担心?

“本宫是太高兴了,本宫的兄长给本宫来信,他在边关成亲了,与本宫的嫂子情投意合,如今已然有了身孕,本宫这是喜极而泣。”

“说起来,如今薛将军已过而立之年, 此时娶亲,公爷和夫人也能放心了,可见啊,薛将军的姻缘并不在京都,这不,才去了边关多久,便有了好消息传来,姐姐想必也不用日夜为薛将军担心了。”陆如堇笑着说道。

“是啊,兄长总算如愿了,待明年,本宫或许便该多添一个侄儿侄女了。”薛衡芷感叹道。

离了这座红墙碧瓦的皇城,就像原本被折断双翼的鸟儿突然有了翅膀,九州万里都任由它翱翔,从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两人相携着走了出去,一同望向这四四方方外不再属于她们的天空,她们向往的自由……

过了腊月,因为尧帝的走动,整座皇宫似乎都鲜活起来,无论如何,魏淑妃到底不是皇后,也不用为她守孝,宫人们行走之间也带着一丝喜意。

腊月二十六封笔之后,尧帝似乎又变得闲散了起来,开始往福宁殿跑,与太后展示了一番何谓天家的母子情深?

“陛下怎么气色看起来还是这么不好,有没有宣御医来看看?”魏太后每次与尧帝见面时,关心都都是尧帝的身体。

“母后放心,不过是大病一场之后,还未休养过来,养上一段日子也就是了。”尧帝随意慵懒的靠在一边,看起来如同一个文弱读书生。

“这说起来,明年又要到选秀的时候了,陛下可有意再添新人入宫?”

“母后,儿臣刚刚病愈,柳禹城说于女色之上,不宜过于贪恋,这次选秀就算了吧。”尧帝并没有再选秀的意思,甚至以后都不想再选秀了。

“也好,总归是陛下的身子重要,去岁添了永安与永宁两位公主,陛下膝下也不算单薄了。”魏太后也是赞同,过于沉溺女色,早早的掏空了身子,对于帝王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征兆,所以对于要不要选秀,她也不会多言,毕竟今非昔比了,她终于不用再做一个整日里执着陛下子嗣的太后了。

“陛下,自从淑妃去后,这宫务全由内府司来打理,虽然也时常来禀报哀家,可总由内府司打理总归是名不正言不顺,不知陛下可有什么打算?”魏太后说着又蹙起来眉,实在是这宫里没有皇后终究不像个样子。

这权利就如同皮球一般,被踢过来,又被踢过去,在谁手中都不长久,如此下去,难免有些风言风语出来。

尧帝微眯着眼睛,揉了揉额头,沉思了片刻说道:“贤妃一向喜欢安静,又有大皇子要照顾,这宫权放在她那不太恰当。

儿臣想着,景妃,简妃,顾妃一并封为夫人,共同掌管宫务,若是有事,也算有个商量的人。”

贤妃喜欢安静?魏太后眼中划过一抹笑意,这陛下是越来越促狭了,这后宫的女子没有不喜欢权势的,只不过贤妃知理,又活得清醒,才只一心待在清宁宫抚养大皇子罢了。

四妃之位,如今只有贤妃,贵妃,淑妃,德妃都空缺着,看似贤妃位份最高,可再封了三位夫人共同掌管宫务,那贤妃便是只有高位名称的吉祥物罢了。

说起宫务,尧帝一早就把贤妃踢出在外,怕是短时间内再也没有封高位嫔妃的打算了。

“也好,郑氏稳重,庄氏谨慎,顾氏爽利,她们三个一起掌管宫务,也算恰当。”魏太后点点头。

贤妃位份高,膝下有大皇子,却是没有权利,景妃身后有纯贵嫔和沈婕妤。简妃和顾妃一向交好,身后有两个不算得宠的贵人才人。剩下的便是静贵嫔,身后有妍婕妤和如贵人。

四方人互相制衡,看似简妃和顾妃势力最大,可她们膝下却没有皇子,陛下又不打算选新人入宫,如今也算有了微妙的平衡。

“儿臣也是这样想的,对了,母后,雁门关外寄来了一封家书,贤妃的那份,儿臣已经命随喜送去了清宁宫,如今这份是给母后的……”

接下来两人说了什么,外人就无从得知了,随着新年的临近,宫里到处都是喜气洋洋,宫人们不知道宫中的主子在想什么,只知道作为奴才,除夕那晚总能吃上一顿好的饭食。

尧帝虽然平日里简朴了些,却并不算过于苛刻,只可惜宣室殿也不谁都能过进去伺候的。

栖梧宫里,郑惜年和沈朝露相对而坐,正在说着什么?

梁德瑞小跑着进来,在郑惜年耳边说了几句话,郑惜年微微一笑,说道:“本宫知道了,你先让人盯着吧。”

“郑姐姐,可是出了何事?”

郑惜年示意宫人都出去,看着沈朝露说道:“不知沈妹妹可还记得,去年任氏行刺陛下的事?”

“这妹妹如何能忘,虽然没有亲眼看见淑妃离世,可陛下为了淑妃可是一年都不曾召幸嫔妃呢。”说起来有些酸涩,谁不想在后宫有个子嗣,才可以立足,可陛下不宣召,这子嗣从何而来。

郑惜年摇头失笑,“我的意思是,任氏被废之后,只留一身单薄素衣进了洗华宫,那么这行刺陛下的软剑,又是从何而来呢?”

“郑姐姐的意思是,有人特意给任氏送去了软剑,又掩护她进了翠微宫,为的便是阻止淑妃封后。”沈朝露心中一惊,刚下的那些酸涩瞬间被抛诸于脑后。

“任氏被废之后,她的人手已经被陛下清理了干净,你说是什么人会在那个时候私下去见她呢?还给她提供便利?行刺陛下,无论成功与否,任氏都是死路一条。说到底,任氏不过是个棋子罢了,唯有淑妃死的无辜。”

只是陛下当真对淑妃如此真心吗?即是如此,为何连一个皇后的名头都舍不得追封,郑惜年笃定,此事或许是陛下默认进行的,虽不知为何如此,可凡事可一可二不可三,如今那人又按耐不住蠢蠢欲动,虽不知她到底要做什么?可她绝不会让她如意。

“郑姐姐如此说,可是已经抓住了那藏头露尾的人?”沈朝露不蠢,看郑惜年的表情便已经猜中了大半。

“没错,任氏死后,我总觉得她突然刺杀陛下的举动有些突兀,毕竟翠微宫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的,就一直命人盯着洗华宫,如今一年过去了,洗华宫总算有了一些动静,不知沈妹妹可否愿意赌一回。”说完之后,郑惜年在沈朝露旁边耳语几句。

洗华宫如今只关着一个疯了的许玲珑,这疯子做事可是不讲道理的。

沈朝露听完,面色复杂,一时心中有些天人交战,片刻之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坚定的说道:“我相信郑姐姐不会骗我,既然如此,堵上一回又如何?富贵险中求,我虽然对位份什么的不过尔尔,可到底也想有个自己的孩子。”

郑惜年突然明白过来,那人想求的是恐怕是子嗣,就连沈朝露都打着此事的名义,求一个子嗣,那人原本怕也是这个意思,毕竟她入宫的日子比沈朝露更久,直到至今依旧无所出。

那么或许淑妃的事情陛下未必知情,那人隐藏至深,手眼通天,连翠微宫里都有她到底钉子,一直在暗中窥伺,如今兵行险招,怕是不只为了求子,真正谋的是皇后之位啊。

那么利用任氏杀了淑妃,这一切或许就说的通了。无论陛下对魏淑妃情意几何,可到底有太后在呢,魏淑妃说没就没了,可见那人心思狠毒,心计之深啊。

“沈妹妹可要想清楚了,这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思前想后,郑惜年忽然觉得她的提议太过冒险了。

那人如此精于算计,环环相扣,此事若是出了差池,怕是要搭上沈朝露的一条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