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快穿:炮灰撸起袖子加油干! > 第885章 八十年代被冒名顶替的路人甲十三

看着笑意盈盈的林母,林清雪却只能暂时压下心里翻涌而出的微妙情绪:

如果没记错的话,前世这会,外婆家里应该是最不太平的时候。

林母本名为邓玲,是十几里远丰水村的人,家里有三个哥哥还有一个弟弟,她排在老四。

在她出门子的时候,最小的弟弟才只有八岁。

说起邓家的不太平,根子还都得从这位小舅舅身上说起。

只是,现在的林清雪也无法告知林母,毕竟,未卜先知这事,她可没法子说出口。

算了,反正过几天就去了,她自会明了。

两日后,林母准备了一篮子东西,带着两个孩子踏上了回娘家的道路。

至于林父,他还得给家里的地浇水,这次便也就没跟过来。

“妈,这篮子重,我给你提着。”

林情阳也是个有孝心的,不忍让家里两个女人干重活,主动把重活主动往身上揽。

林母也乐了:养儿多年,可不得趁着这几年还能得用的时候赶紧用,省得孩子大了,也就飞了。

“行,你仔细着点,这篮子里面,有给你外婆的鸡蛋。”

三人说说笑笑,很快就来到丰水村,只是,凡是路过他们几人的村民,明显神色有异。

更有那显眼的,用古怪的眼神,时不时朝着林母几人多瞅了几眼。

林母心里高兴,一门心思都想着今天能看老头老娘,根本没注意到。

这一刻,就连平日里有些粗神经的林清阳,都感觉到了少许不对劲,凑到老姐面前小声询问。

“姐,你觉不觉得有人总是在偷瞄我们?”

他感觉到总有若有若无的视线在打量着他们,这个认知让林清阳汗毛直立,浑身感觉不自在。

“不用管,仔细看路,别人瞧着,咱也不会少一块肉。”

既然来了,总会知道真相,也就不用她多此一举。

刚到家门口,林母兴奋地刚想敲门,就听到了门内传来了争吵声,嗓音越来越激烈。

“妈,你就让我去找阿凤吧,她说过,回城后肯定会来找我们爷俩的。”

“邓~辉,老娘早就劝你死了这条心,你非要折腾。

咋了,她徐娇凤给你下了啥**药,都走了好几年了,你为啥子还这么死心眼……”

邓老太太被自己的倔驴儿子,气得心口堵得慌,想到那个乖巧听话的小孙子,又是心头一哽。

真是天杀的,那人走就走了,临走时还卷走了大半家财,说是城里花销大,她得才能出去安稳,好才能接他们父子两个。

呸,也就她徐娇凤巧舌如簧,才会骗得自个的傻儿子团团转!

可事实上却是,她人已经离开了好几年,一直到现在,却没有丁点消息。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肯定是那女人飞黄腾达了,想着将这个憨货给一脚蹬了,偏自己这个倔驴儿子一点都看不出!

“娘,不管怎样,我都得去看看,总得亲口问个清楚明白。”

邓老太看他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也知道阻拦不住,干脆折中道:

“这样,我让老大跟着你,你们兄弟两个一块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对了,你把孩子也带上。

我们得说好了,要是她不愿意回,你得把钱要回来,听到了没?”

老大沉稳可靠,有他跟着,自己也能安心不少:至于将小孙子带上,老太太也希望那个狠心的,能看在亲生儿子面子上。

最起码,得有点良心,把从老五手上拿的钱还回来。

邓辉暗自长舒一口气,终于做通老娘工作了,这些条件都好说。

“娘,我都听您的,只是孩子还太小,火车上人来人往的,总不太安全。

要不,小宝就不用带了吧。”

里面的声音太过嘈杂喧扰,在外的几人听得并不真切,但这不同寻常的声量,足以让门外的林母更加忧心忡忡。

【咚咚咚——】

“娘,是我,阿玲,我带两个孩子回来看你了。”

听到是闺女带着两个外孙回来,邓老太只好先收拾好心中的情绪,而后瞪了一眼墙根站着的老五。

“别跟柱子在这里杵着,还不赶紧去,给你四姐开门!”

“姐,阿雪和阿阳都来了,快快进来。”

邓辉嘴角的笑意很是勉强,眼睑下的青黑都快要凝结成实质,脸色也是无血色的。

“对了,姐夫怎么没跟着?”

“他留在家,地里还有点活,得他看着。”

林母随意搭着话,风风火火就冲了进去,她现在更想弄明白娘家到底发生了什么。

林清雪看了一眼浑身散发失落悲怆神色的小舅,踢了一脚小弟,两人齐声朝着对方打着招呼:

“小舅好!”

随后,两人又跟院子里面的其他长辈一一打了招呼,就被大舅妈带到了另外一个小屋子外面。

“你们俩,快跟大舅妈过来,屋里有电风扇,小辈都在屋里,还有些零嘴。”

林清阳不想进去,他今天过来来,就是想和去丰水村钓龙虾的,这里一抓一大把。

躲在屋子里,算是怎么一回事。

“舅妈,我~”

林清雪幽幽道:“闭嘴,你给我老实点,快进去!别耍花招。”

听到老姐的威胁声,林清阳宛若打蔫的公鸡,耷拉着脑袋,再也不敢吱声。

【行吧,谁让他打不过呢。好男不跟女斗,算了,这次就让让她得了!】

大舅妈见小辈们都安顿好后,这才悄悄撤了出去。

今天可真是事赶事,全都集中到一块来了。

小院中,只剩下几位长辈和两位结过婚的两位堂哥,至于其余人,都已经被清退。

农村习俗就是如此,大人交谈重大事情,都会下意识避讳小辈,结婚成家才是一道分水岭。

“娘,现在孩子们都不在了,你快和我说说,家里到底出了啥事?”

“唉,还不是你这个不成器的弟弟,他又犯浑,非要去城里找你那个不知道在哪的弟妹。”

提起这个,邓老太太就是满肚子的愁绪,她早就看出来了:

城里女知青根本不能娶,可自己这个混账儿子,当年非要娶,说是看不得人家在村里吃苦受罪。

这下好了,高考恢复第二年,人家考上之后,哪里还愿意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