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 第262章 杨志和娄敏中

第262章 杨志和娄敏中

书名: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31 20:40:06

闻焕章脑子里想着些有的没得,不多时,就见一汉子挑着一担货物行来,这汉子身体倒是健壮,身长近八尺,宽肩细腰,只做百姓短打打扮。

旁边还有一七尺五六身材好汉,只见那好汉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把红缨,穿一领白段子征衫,系一条纵丝绦,挎口腰刀,提着朴刀,面皮上老大一达青记~

看样子,这就是正主到了。

清了清嗓子,想起寨主的恶趣味,还是有些羞涩的,不过既然是打劫吗~

闻焕章高声道: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但凡说个不字,管杀不管埋~”

杨志一愣,什么情况?

梁山边上还有盗贼?

而且绿林道上也不时兴这么说吧,倒是以前东京遇见过一个立志当盗贼的小官人说过这般言语···

赶紧收回思绪,杨志先是安抚了身边伴当,这伴当是个读书人,不通武艺。

然后打眼去看,才注意到这路边站着的两个半好汉。

“某家山西杨志,见过三位好汉~”杨志抱拳一礼。

原本杨志不是个多有礼貌的人,只是这三个人,那书生且不说,那佩剑的年轻后生也先不论,只那带着钢挝的壮汉,就不好对付。

杨志是真真的将门之后,就是家中没落了,十八般武艺还是大略练过的,这挝虽非奇门兵器,但能用的人极少,一般非悍勇绝伦之人,不可轻用。

而且这梁山边上,还用水磨炼钢挝的,恐怕就是那声名在外的赤面虎袁朗了。

等等,此人是袁朗,那居中站着的莫不是赛萧何闻焕章?

这什么情况?!

这就是居高声自远,虽然梁山如今已经不怎么在绿林中宣示存在感,可是地位是真的高。

梁山这般多头领,都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但凡消息灵通点的,谁不知道梁山四大军师,五军元帅,各军指挥使~

“小可闻焕章,见过杨制使。”闻焕章叉手一礼。

“原是大名鼎鼎赛萧何,久仰久仰,如今戴罪之身,已不是制使了。”杨志满脸带笑。

“制使一时命蹙,早晚壮志得酬···”

“承闻军师吉言···”

袁朗眼瞅着俩人这就叙上了,这架怕是打不成了,心中稍微有些失望,不过也就是稍微罢了,袁朗不是縻貹,喜欢打架。

只是俩人这又是互相吹捧,又是寒暄,弄得袁朗有些不自在,还有些无聊。

好在天寒地冻的,俩人也都没有多聊的意思,闻焕章直说道,“这是黄金百两,聊表心意~”

“无功不受禄,哪能受闻军师这般大礼。”杨志推辞道,某家此去东京是为求赦免,求官复原职,哪能跟梁山再有牵扯?!

“此乃我家寨主交代的,说当年东京一别,已经三载有余,或许制使已经不记得,但是相逢既是缘分。今日制使路过此处,身份不便,不请制使上山吃杯水酒,已是失礼,总是要送份程谊的。”闻焕章笑道。

杨志一愣,自己见过王伦?

三年前?自己还是殿司制使官,没印象啊~

认识的姓王的似乎只有相州的那个小官人,年龄也对不上啊~

这就是信息不对称了,在大宋朝廷,很多人知道梁山王伦和相州王烨,但是到底不是什么人都能知道。

“我家寨主姓王,落草之后改的姓名,而且不过黄金二百两,杨制使莫要在意。”

“制使此去去寻高太尉,这人是个不拿钱不办事的,只这两担钱财可未必够。”

“再说在此处仅有咱们五人,只要把您这伴当一埋,此事便再也无人知晓~”

杨邦乂(yi)一愣,吃瓜吃到自己身上?!

你们礼貌吗?

什么就一埋啊?!

杨志也是连忙摇头摆手说道,“军师说笑了,这本是我同宗,怎能如此!”

闻焕章只是笑:“你这同宗倒是奇怪,体格不错,但看上去像个读书人。”

杨邦乂叉手一礼:“后学末进,见过闻丈。”

闻焕章连忙还礼,刚说完要埋人家,结果人家是按照读书人的礼节行的礼,自己一个读书人也不好失礼。

哪怕是在梁山头领之间,大家也大多觉得闻焕章,曾经也就是东京郊区一乡村教授,是沧海遗珠,实不知闻教授是正经读书人,也曾中过进士的。

水浒书中说“原来这闻焕章是有名文士,朝廷大臣多有知识的,俱备酒食迎接。”

又说:

“年来教授隐安仁,忽召军前捧綍纶。

权贵满朝多旧识,可无一个荐贤人。”

不是王烨这种假的读书人,那是真的儒家门生。

当然有才学,不耽误他埋没在乡野,闻焕章原来也不懂为什么,怎么相识那么多人,没有举荐自己入仕的,如今吗?

懂不懂的也不重要了~

扯远了,说回眼前,闻焕章看着眼前这估摸着小三十的读书人,一时思绪飘飞,读书人还一路挑担,不知道的还当成喽喽处理了~

“杨秀士如何这般···这般···”闻焕章一时想不到该怎么形容,一个读书人,做个挑货郎。

“学生本是江南西路吉水县杨家庄人士,杨制使途径桑梓,有幸结识,此番原是要到东京参加明年春闱舍选,一路有个照应。”杨邦乂说道。

我挑担不是因为我是脚夫,而是因为杨志武艺好,他要是挑担子,遇到贼人怎么办?

“原来又到开科取士的时候了,倒是一晃好多年了,想我当年得中进士,结果蹉跎于村学半生~”

突地话锋一转,“只是太学那么多学生,都养在那里读书,就是考中,恐怕一时半会也分配不出去,不能为民谋福。”

闻焕章话锋再转,“不若到我梁山,高丽半岛上多是新归正之地,缺官缺的厉害,只是粗识几个字的大头兵,都得转行去做知县。每每念及此处,实在是痛彻心扉,不知多少百姓在这般军管之下,蒙冤受屈···”

闻焕章一说,就止不住,在闻焕章的描述中,高丽如今已经打下了,但是根本就没有治理,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高丽百姓和梁山救助的灾民矛盾重重···

我家寨主这天下打的太快,太缺读书人了~

咳咳,话说的有些夸张和加工的成分,一想到那一水的姓韩的官吏,闻焕章饭都吃的不香了,所以看见个读书人,就忍不住,根本忍不住~

直把杨志和杨邦乂说的都是愣愣的。

杨志是心中一松,这般情况下,倒是不用担心人家强拉自己上山落草,毁了清白之身~

当然不担心之余,自然也有些酸酸的,合着人家压根就没看上自己呗,枉自诩十八般武艺精通,兵书战略熟读,人家提都不提这事···

杨邦乂原本是想断然拒绝的,甚至在杨邦乂原本朴素的价值观中,应该是痛斥一番的,可是~

王烨的所做所为,真正了解之后,确实是让人很难骂的下去的。

为安置河北灾民,兵发高丽,拓土千里···

话本中都没有这般完美的人物,而在这其中朝廷怎么看都是反角。

咳咳,朝廷回河这事虽不说密不透风,讲道理的话,也不至于人尽皆知,这其中自然有某个如今还在大东北的军师的手笔。

如果有文宣部门,许贯忠就是那个在王烨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重要性的时候,就已经把活做完了那种部门负责人。

所以一个江南西路吉州吉水(江西省吉安市附近)的读书人,知道河北的这般事情始末也就不足为奇了。

杨邦乂沉默半晌,也只能是无言沉默,沉默就是最坚定的拒绝。

··· ···

这边王烨家闻焕章闻军师想着撬大宋墙角,江南东路别人也在挖王烨的墙角~

事情还要从太湖之中洞庭山(包山)说起~

太湖周边原本是有好多山头、各种水陆悍匪的,后来梁山孙真来到了这里。

然后这太湖就只有了一个声音。

孙真是一个人来的,这是从管事的头领上来说,这地方只有孙真一个说了算的头领。

王烨对这种外出干活,主政一方的人,惯常大方,所以无论是人员、盔甲、兵器、粮草、钱财的支持上,一直都很大方。

从三月底孙真到太湖此处,如今大半年过去,无数钱粮人力投入,此处如今梁山孙真说了算,也就是属于常规基操了。

孙真,武艺一般,年龄不小,治理一方的本事也不算太高,在梁山的存在感很稀薄。

但孙真做的事情很大,某种意义上讲,是梁山发展壮大的重要一环。

半年时间,累计送到济州岛的百姓有十五万之多,而且如今在太湖洞庭山上已经周边滞留的江南百姓,也有近十万之众。

十万人,已经是和大部分小县城人口差不多了,孙真一个人能收拢那么多人,自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一句有本事就能概括的。

所以数据面板就是数据面板罢了。

原本梁山应该支援更多官吏的,但是如今高丽那边那般形势,济州岛都在满世界收罗人手,自然也就不能支援太湖这边太多人手,当然如果是要预备役甚至在役的野战军,那没问题。

济州岛主政的宗泽当然重视太湖这边的孙真,事情的关键在于太湖百姓队伍扩展的太快。

本来按照规划,此处应该是转运点,原来每月转运两万左右百姓上山,然后转运到济州岛,基本稳定,那此处自然不会有过多百姓滞留。

结果今年突然转冷,不仅是坑了高丽,北方的寒流南下也没有对江南百姓有丝毫怜悯。

而太湖所在两浙路又是人口密集区域,要知道,按照官方统计,两浙路治所在平江府(今苏州),治下还有杭州,该道面积十二万平方公里(比梁山如今统治面积还大点,所以主角还是个渣渣~),户数一百九十万七千五百户,人口有987万。

非常稠密,是大宋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比大宋东京在的京畿道人还密。

但是这里没有一国供给一城的东京,甚至产的粮食财富还得往东京送,所以就是按照最简单的逻辑推算一下,也能明白两浙路的富裕,和很多百姓真的没什么关系。

百姓能不能活下来,完全看天冷不冷,也看是不是风调雨顺~

人口多,穷人更多,自然孙真在这里的工作就挺好开展的,作为全大宋溺婴风气最严重的地方,洞庭山敞开了收拢灾民,自然有好多百姓投山~

当然这也是孙真本人的本事,不然一般人空口白牙的谁信你这个。

又因为天气寒冷,转运成本太高,二来也是因为日本偷袭济州岛,作为转运主力海军三团在济州岛戒严。百姓有进无出,人可不就越来越多了吗~

而人聚拢多了,不仅是官府侧目,同样的也引得江南绿林道,种种事端,这不就有人找上门了吗?

来人唤作娄敏中!

这娄敏中已经是第三次来了,最早孙真在这洞庭山安营扎寨的时候,娄敏中就来过,那时候是拉拢,结果没谈妥。

后来就有大山寨来寻孙真麻烦,领头的好像唤作段恺,时间太久,记不清了。

孙真本人虽然不太能打,但是神臂弩多啊,所以这段恺死的很透。

不过那是以前了,这次娄敏中过来,就聊得挺愉快的。

毕竟只夸孙真能识人用人,上下用命等等优点,这聊天能不愉快吗。

扯了半天,娄敏中终于聊到了正事。

“孙兄如此大才,可有揭竿而起的打算?”

孙真一直都是那么温和随意,答道,“寨主不让。”

“孙兄麾下如今十数万青壮,又有精锐近万,已成江南绿林魁首,何必听那千里之外的寨主言语?!”

“嗯?”孙真眉头一抬,似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今年突发白灾,数十年不见雪的地方,下起鹅毛大雪来,是为天时;洞庭山生出八百里太湖之中,易守难攻,是为地利;江南百姓苦花石纲久矣,贪官污吏,荼毒百姓尤甚,早有改天换日之心,是为人和!”

“如今振臂一呼,必天下影从,我摩尼教甘为羽翼,助孙先生成就大业!”娄敏中越说越激动,人都已经站起来了。

尊你举旗是真助你,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最后得天下的是汉高祖刘邦,这事情,谁说得准?!

孙真身后的两员壮汉也是激动莫名,一个双拳紧握,一个面红耳赤,都是殷切的看着孙真。

“嗯,若是称王,不知封号什么王合适?”孙真觉着氛围到这了,自己不配合一下似乎也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