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 第283章 月

第283章 月

书名: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31 20:40:06

这天下确实很大。

王烨之所以这么感慨,也是终于收到了李俊的消息。

这才知道,如今自己梁山的地盘,已经是从北半球的辽东半岛,一直扩张到了到南半球赤道南边附近的一处无名小岛。

咳咳,自嗨一下~

三千人出发,如今发展到万人规模,纵横南洋,横行无忌,不得不说,李俊是真的有本事。

而这么个有本事的人,还能回来,就更难得了。

就是不知道他信中说的惊喜,到底是什么惊喜~

··· ···

济州岛上王烨的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就在济州岛上趴着,哪都不去~

柳婉儿五月临盆,于情于理,王烨此时也不能到处乱跑。

而这一待就是两个月。

这两个月之间,自然是有许多故事,咱们一一道来。

先说王烨自身,留在济州岛,除了陪母亲妻妾,教育这个不是很听话又活泼的过分的大宝之外,王烨更多的就是做一个穿越者应该做的事情。

搞些发明创造嘛。

发明麻将,和谐后宫,呃,后院。

有时候王烨陪着打,更多的时候是她们小姐妹之间打麻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月钱,也没有多少花钱的地方。

王韩氏对这个排列组合游戏也喜很欢,只是确实不好跟几个小辈一起打,该碰的不碰,该胡的不胡~

打个麻将,弄得还有三百多个心眼,一点都不爽利。

所以王韩氏主要跟阮母、陈氏、许贯忠母亲他们一起玩,虽然年龄上差了些,但辈分是不差的。

几个老太太倒是谁也不让着谁,而且也都是有钱有闲的主,原本只能每天闲聊,现在一边聊还能有个娱乐,那是真的挺好的。

只是王韩氏打麻将的对象还有个轮换,生生的把娱乐整成了社交,也是本事。

然后就是鼓捣各种吃食,比如弄出来的酸奶,大宝就特别喜欢。

如今,王烨跟儿子已经亲密度成功 5。

不,严格来说的话,亲密度已经到达满值。毕竟除了血脉相连这种不靠谱的事情,【强化】本身对孩子的影响也比较大。

大宝一岁多了,小孩子嘛,谁陪他玩,他就跟谁亲近。

而王烨作为一个九零后,虽然自己原本单身,但是抖音是刷亲子教育的,毕竟也渴望过,对孩子的要求比较宽松,也会蹲下来跟他说话,也会跟他道歉,也不要求他一岁就学写字。

所以这父亲就是一个好父亲。

王烨觉得天家父子之中,只有朱元璋和朱标是模范父子,所以也想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一下。

然后就是一些闺房用的小发明。比如,咳咳,内衣,旗袍这些~

当然,现在的社会风气注定不能接受那么奔放的穿着,也只能是关着门自己看。

“官人为何弄这些东西,怪羞人的。”柳婉儿拿着一个保护胸前的内衣,俏脸通红~

“让有实力的人收敛,让没实力的人不那么自卑~”王烨唏嘘道。

“呸~”

当然王烨弄出来纯粹是为了健康的需求,本身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

除了这些有用没用的发明之外,王烨跟进的最重要的发明或者说改进,是织布机。

梁山安排种植棉花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但是棉布的织布机一直是没有弄出来,棉布无法纺成线织成布,那用途自然就少了许多。

只是做填充的话,倒是也可以,本身棉衣的需求也很大,但是丝绸面棉衣的成本很高。

当然卖的也贵,像去年冬天,一件棉衣可以到女真部落换一匹精良马匹的。

毕竟女真人只是相对适应寒冷的天气,又不是真冻不死。

而王烨如今确实想要的更多。

大宋的经济中,桑蚕丝绸是真正的支柱产业。

一个后世来的人,刚开始是不能理解丝绸在大宋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的。

印象最深的大概也就是那句,“遍身罗绮(qi)者,不是养蚕人。”

实际上因为大宋的税制是钱和实物一起发,丝绸包括其他的绫罗绸缎都是可以直接作为货币等价物使用的。

而王烨要做的就是用棉布打入丝绸市场,丝绸固然舒服,但成本注定比棉布高。养蚕的辛苦,纺线的艰难,注定了丝绸是一个只有贵族才能用得起的奢侈品。

如今民间衣物多以绵麻为主,此绵非彼棉,穿着很不舒服。

麻布的话透气性又太好,所以到冬日的时候,不仅遭罪,还非常容易冻死人。

王烨实际上是不太擅长这个的,毕竟正常人谁百度织布机原理构造啊?

只能根据现有的纺纱机、织布机然后提出一些思路性的东西,带领着整个济州岛的工匠攻关团队,一块去做这件事情。

棉布不是新东西,已经有了,但是梁山就是找不到现成的棉布织布机,技术总是垄断的,关键还不知道垄断在谁那。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王烨到底是从后世来的,虽然能力不是特别强,理工科知识不够,但是基础的一些机械原理还是懂的。

再加上这玩意从原理上来讲,跟蚕丝纺线还是有很高的相似度的,所以还是捣腾出来了,只是最开始的时候,棉线有时粗一些,有时细一些罢了。

而对于从线变成布,那可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能了。

对于梁山来说,使用棉布自然是好事。棉布已经有了,只是很贵,比丝绸更贵。

所以王烨一边下手优选棉花良种,以提高棉花产量,一边的话就是在研究这纺线的技术。

毕竟有这个技术和提高效率并不冲突。

就像黄道婆改良纺织机,距离如今还有一百多年,王爷也在走访,要是能提高织布效率,没准能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当然,这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事情,本身也并不会立马见效。

说到慢,许贯忠虽然风风火火的去了梁山主持推进招安事宜,但是招安的事情进展并不快,如今还看不到什么时候能尘埃落定。

没办法,招安的事情需要确定的事情太多了,尤其是王烨这还涉及封王。

首先是郡王还是亲王,就这事就来回讨论了许久~

然后是封王之后的权利义务,那需要对接的事情就更是多了去了。

如今好不容易进入到仪式阶段,又卡主了~

就这封王仪式如何进行或者说在何处进行,都是一个天大的麻烦。

是赵官家到梁山去给王烨封王?还是王烨到东京去接受封王?

如果去东京,许贯忠和王烨觉得也可以,毕竟朝廷招安,总要有个态度的吗~

只是最终朝廷也没同意许贯忠三万精兵护卫的提议。

呵呵,三万精锐?到东京城到底是封王的,还是攻打东京的?

双方缺乏了信任基础,这招安的事情推进起来就很难,再加上沟通成本也很高,只靠宿元景两条腿来回捣腾。

从东京到梁山,一个来回便是十数日时间,这几来几回的,时间自然就耽搁了。

宿元景日渐消瘦,好在事情还是在往前推进的,毕竟郎有情妾有意的事情,虽然慢些,但是大体是坏不了事~

而且许贯忠之所以不着急了,也是因为王烨要达成的目标已经达到。

朝廷有意招降梁山,如今已经进入最后商谈阶段了。

把这消息放出去,江湖绿林,各处百姓大多都知道了,那朝廷自然的也不好明里暗里的拦着百姓投奔梁山。

无论是太湖、海州、徂徕山、长岛登州亦或者是河北黄河五岔入口处,都有百姓投山。

所以王烨最重要的目的已经达成。

所以朝廷如今招安的讨论事项上,又增加了关于梁山治下百姓如何限制的讨论~

只从四月初到五月底,两个月的时间陆续有二十万百姓投山,这速度绝对是超过以往的,并且速度还有越来越快的趋势,有望在政和五年冬季前达到梁山治下百姓三百万的小目标。

而为了这数批百姓在高丽半岛的安排,济州岛方面也是在做了各种准备,王烨在济州岛也是在主持大局。

梁山治下开垦方向,是庆尚道适度开发,还是继续清州周边的开发,何处良田如何分配?赋税如何确定?县衙甚至乡镇命名,架构确认,主要官吏任命等等事宜。

虽然忙碌,管理人才缺口很大,但是还好,不是韩家给了更大规模的支援,而是各处投山的读书人多了起来。

谁都知道梁山原本是山贼土匪,缺读书人缺官缺的厉害。

如今,朝廷招安梁山,这原本最大的名义障碍去了,那自然是有许多人想要博一个出人头地的。

在大宋做一个知县,那是要考上太学,苦熬几年,就这还不一定行。

而梁山这边,只要能力还过得去,那便基本都能成,这其中自然有些说道了,要知道在中国,能当官的机会可是不多。

这其中也有一些特别优秀的,放个知县安置已经不行了。

比如说吕颐浩。

王烨不敢怠慢,这不是王韩氏外家吕好问的亲戚,两个吕不是一家的。

吕颐浩(1071年-1139年),字元直,其先沧州乐陵(今属山东德州)人,徙齐州(今山东济南),中国南宋诗人。

吕颐浩于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登进士第,值父丧家贫,躬耕以赡老幼。后为密州司户参军,以李清臣荐,为邠州教授。除宗子博士,累官入为太府少卿、河北转运副使。

高宗南渡,其除户部侍郎,兼知扬州,拜尚书 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炎三年(1129年),其拜同签枢密院事、江淮两浙制置使,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江宁府。

朱胜非罢相,拜右相兼御营使。次年,其为赵鼎所劾,罢相,出为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池州。

绍兴元年(1130年),其拜左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开府镇江。四年(1134年),罢相。

五年(1135年),其知潭州。八年(1138年),知建康。九年(1139年),吕颐浩卒,年六十九。

吕颐浩是南渡后主张抗金的名相之一。其有胆略,善鞍马弓剑,当国步艰难之际,人倚之为重。与抗金名将张浚、韩世忠等为友,共赴国难,功绩卓着。

但与李纲、赵鼎、李光等名臣论事多有不合,时人或谓之“颛恣”。

为啥知道的这么清楚?不要问,问就是看小说之后百度的~(邵宋)

和吕好问这种在家抠脚的不同,人家来梁山之前,已经是吕颐浩除两浙路提举常平等事,行至鄜州,改差充提举蔡河拨发措置籴买。

王烨实在是不明白,这种人怎么能上梁山,还拖家带口的。

只是这吕颐浩确实是青史留名的脾气不好,王烨为了树立千金买马骨的形象,礼贤下士的名声,也不敢细打听,所以直接就安排做了忠州知州。

把忠州及其附近从尚州划出去,毕竟韩浩真的挺忙的,也是分担分担~

再然后,就是辽东方向杜老大的进度了。

跟辽国商量辽东半岛的事情,成功了一半。

东边保州人家愿意给,然后西边辰州不行。

然后~

然后杜老大就把辰州和保州都打下来了。

保州本来就被在女真部落势力范围内,辽国防守并不如何严密,至于辰州,也就那么回事吧~

反正打下来的难度系数不高。

也不用担心辽国有心情找梁山麻烦,毕竟达鲁古城之战之后,金国一路势如破竹的,攻下了黄龙府,这不是什么籍籍无名的地方,是辽国统治东北的一处重要城池。

所以梁山只是个趁机占些便宜的小偷、山贼,金国才是要命的饿狼。

大小王还是要分清的。

顺带说一句,耶律马五到底是投降了梁山,如今在梁山燕云骑之中做指挥使,跟着金麟和董澄学本事~

咳咳,互相学习吗~

其他的诸如一些人事调动,军伍休整,部分调整,便不一一赘述了,各位看官也未必喜欢。

只说五月的最后一天,王烨来到这济州岛南侧码头。

无他,混江龙李俊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