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 第340章 张觉

第340章 张觉

书名: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31 20:40:06

石宝是不是找到作战的理由且不说,只说如今的辽东战场,已经打成了一锅粥。

辽国大军和金国的骑兵,在辽东通州附近打的乱七八糟的,让人看不清楚。

今天传来战报,完颜阿骨打大胜,斩首十余万。

明日又是完颜斜也被杀,首级传首各处,反正乱七八糟的没个头绪。

参战的人太多,双方都搞不清楚交战的实际情况,毕竟五六十万大军,铺展数十里,又分兵好几处,这种情况下,局部战场打赢打输的,实在是不好说。

只能说这个世界让王烨越来越看不懂了,原本的护步达冈之战辽国应该差不多是十余万正经部队,然后带上后勤民夫,号称七十万的。

结果人家现在真的照着七十万的标准,动员了这么大规模的部队,后勤上牛羊都是一群一群的赶过来,再加上原本就有的辽国控制下的辽东各城池的粮食补给,还真让人家给整成了这般规模的出征。

别的不好说,只看交战的阵线一直在往东北方向推,那应该是辽国占优势的。

“辽国不是优势,而是完颜阿骨打在暂避其锋。”

给出这个判断的是李助,最近一段时间李助很忙,毕竟打起来之后的情报数量和需要传递的及时性,不是寻常时候。

王烨自然是信李助的,只是金国和辽国打的如何,那是以后的事情,眼前对梁山来说最重要的是解决这一路辽国偏师。

附马萧特末,林牙萧察剌带领的数万部队,这俩人王烨都不熟,许贯忠评价这俩人忠心耿耿,其他没了,大哥李助则评论的更详细一些,“少才略,好享受,无军略干才,驸马萧特末性格温和守礼,林牙萧察刺刻薄无恩,易怒暴躁···”

也就是说,这是两个相当业余的战场统帅选手,王烨不知道自己是被天祚帝小瞧了,还是人家有什么咱看不懂的布置。

但是这么两个统帅,统领着四万六千部队过来,真的是让人看不懂。

部队构成倒是还可以,其中有八千宫帐军,一万二千征召的京州军,还有两万多的就是燕云地的汉儿部队了。

说到汉儿部队或者说辽地汉军,那就得说道说道了。

辽国的汉军,其制基本承袭唐末五代的军制,而又有所变通。

五京州县民户,男子壮者皆兵,丁籍和兵籍是一致的。

丁男或选充禁军或充州县地方兵,未被签发者在乡充乡兵。与中原不同的是,乡兵也隶兵籍。禁军、方镇兵的组织编制与五代、宋国大同小异,亦有厢、军、指挥、都等单位。

五京州县都有汉军禁兵驻防。

划重点,丁籍和兵籍一致。

看明白了吗,辽国的套路真的是全民皆兵,这也是天祚帝能动员数十万大军的基础,人家是真的治下的青壮都是兵的。

而辽**队中汉军的比例很高,这是必然的,因为辽国汉族的人口规模是很大的。

辽国总人口千万,其中汉族占一半,是的,就是占了一半人口,大约有近五百万,然后契丹族大概三百多万,也就是辽国,契丹是第二大族,而不是第一。

这也就是为什么辽国的军制、行政制度,都绕不开汉人的原因,作为明面上如今的东亚第一强国,又不能把汉人都撵出去,那不是自断一臂,那是腰斩,甚至去汉化的难度系数都很高。

辽国行政上是南北院制,就是为了统治汉族,从辽太宗开始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实行分治汉人和契丹人、南北两面官的两院制。

并且改幽州为南京、云州为西京(辽国有五京,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

辽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双轨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官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官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

所以,原本集中在燕云地的汉人,也是这场战争中,受到多方关注最多的群体。

没办法,看看梁山的燕云骑,再看看这燕云汉儿,这不就对上了吗。

虽然接受了辽国百多年统治的汉人,自然不会因为王烨长得好看,就纳头便拜。

但这个世界能真正影响人行为动机的,最简单直接粗暴的永远是利益。

弱肉强食,自古皆然,辽国如今依旧是大国,但是已经没有当年的威慑力了。

这其中固然有天祚帝个人的原因,毕竟出了名的做事荒唐,兴趣广泛,就不喜欢干正事,跟南边的赵官家堪称卧龙凤雏一对。

而把视野放宏观一点,就是辽国整个统治阶级的腐化堕落,没办法,立国近二百年,契丹的贵族太多了,而且享受统治阶级红利也太久了。

辽国的幅员辽阔,但是大部分都是苦寒之地,真正的膏腴之地就在燕云,整个统治区域的产出总共的就那么些,契丹贵族或者说契丹族占的多了,自然统治下的其他族裔就得到得少了。

女真反叛,建立金国,不就是辽国压迫太过,然后人家忍不了了吗?

同样得,辽国的汉人日子过得也并不好。

汉族人口第一,还给你那么高的权力地位吗?

那这是契丹辽国,还是汉人辽国?

如果给辽国治下百姓的身份地位排个序,那就是契丹族第一,和契丹关系最近的奚族第二,五十万规模的渤海人第三,汉族和其他等等族裔第四,女真第五,也是最后。

如今人家排在最后面的那个掀桌子不干了,那倒数第二的汉族自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本来日子过得就不咋地,现在就更是承受了不该承受的怀疑的异样眼光,所以眼前这人出现在王烨面前就合情合理了~

吧?

张觉。

历史上也有个张觉,也写作张珏,是平州义丰人。在辽朝考中进士,官做至辽兴军节度副使。

王烨知道这么个人,是因为了解过靖康年历史的人,大概都对这个人有印象,先是叛辽归金,然后是叛金归宋,在那段特殊的时间内,反复横跳,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尤其关键是死法,被大宋皇帝背刺,王安中杀了张觉,人头送给了金国,怂的很,而且影响极其恶劣,此处不细表。

哦,对了,另外一个更有名的是郭药师,还没遇到咱们先不说。

所以如果眼前这个平州来的,就是历史上的那个张觉,那此时来降,好像也说的过去。

“将军能来投,属实是有些出乎俺预料了。”王烨道,说的过去归说的过去,但是也就是说的过去罢了,王烨就差把不太信任兄弟你的意思写在脸上了。

张觉以头抢地,这可真的是大礼了。

“将军不用多礼,只是辽国如今依旧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将军来投,我家王爷难免有些疑虑。”李助笑道。

这才是正常的,要是人家一来投,这边就欣喜若狂的,然后跟二杆子似的接受,人家才该怀疑自我选择是否正确了。

张觉直起上身,抱拳道:“这旬日的战斗,梁山大军以少胜多,已经证明了梁山大军果然天下精锐,不可战胜。”

实际上,这数日的战斗,王烨带领的都是从济州岛新调过来的燕云骑,一是为了骚扰,二也是为了练兵。

只是就这一个练兵的动作,已经打的辽**队不要不要的了。

王烨点点头,如果是管中窥豹,看到梁山的战斗力,然后不看好辽国的前途,想着改换门庭,也是有可能的。

“小人也是知道,梁山大军还有具装铁骑未曾出战,如今大略是训练新的骑兵,所以···所以小人来投梁山,还望寨主收留。”张觉补充道。

打不过就加入吗,不丢人。

而且投的是梁山,称呼的是寨主,这不是失礼,而是投降王烨不是投降大宋的意思。

“不知有多少兄弟愿意跟着将军来投?”王烨问道。

张觉不是一个人来投,他是一群想投降的人的代表。

“小人麾下,多为平州乡邻,平日受酷吏盘剥,均愿拨乱反正,投奔将军。”张觉道。

王烨继续点头,与李助对视一眼,李助知道自己该说话了。

李助上前,扶起了张觉,“将军此番大义,我等铭感于心~”

话锋一转,李助叹道:“只可惜连累了将军家眷。”

张觉一愣,心知生死攸关的时候来了。

是的呀,领兵大将,质子在朝是传统,张觉算不得大将,人家也没个正经国都养着你儿子,但一指挥的部队家眷也不能让你一直带在身边吧。

所以你这就这么公然降了?

还说要做内应击败辽国偏师?

如何能取信于人?

是诈降还是真降,谁说的好?

“不敢瞒寨主、军师,出征之前,小人已有布置,我部家眷已多引迹藏行,分散到辽阳府附近山上了···”

王烨:“···”

李助:“···”

所以你未雨绸缪的这波操作,他么是在大气层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