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 第381章 遇袭

第381章 遇袭

书名: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31 20:40:06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

转眼春秋佳节已过,已是十月金秋了。

“按照时间来算,今天应该是血溅鸳鸯楼了吧。”

这个大概是唯有王烨知道的故事了。

送走了金富轼,王烨便没有再管这事,毕竟高丽降不降的影响不大。

而且就是梁山不参与,这事也绕不过梁山去,闻焕章已经到了东京,便是作为梁山代表商谈高丽投降的事情。

该要的好处还是要的。

只是按照朝廷的办事速度,这事估计还得不少时间才能尘埃落定。

所以王烨很快便把这事抛之脑后了,来到开城,安顿好自己自己之后,剩下的便是合理安排时间,跟一群媳妇研究造人术。

女人多,自然的就热闹的很。

再加上孩子也有四个了,那自然的王烨这个做父亲的,也不好厚此薄彼,也要带其他孩子出去游山玩水的。

尤其两个女儿,软软糯糯香香甜甜的,太可爱了,要不说父亲喜欢女儿呢,就这么可爱,谁不喜欢?

当然也不是天天的在家长里短的厮混,王烨也是要做些正事的。

当先便是【牧场】【锻冶厂】【造船厂】这些建筑的安排。

政治中心挪到开城之后,系统便开始准备这些建筑了,这提醒了王烨自己还是有外挂的存在。

开城或者说刚准备好地基的汉城(今首尔位置)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梁山的政治中心。

所以王烨自然是要好好踩点的,然后做好布置的。

在城池规划上,王烨大概是梁山上的专家,毕竟玩过三国志好多年的,咳咳。

这三个月,并无特别之大事,对梁山便是稳定的发展,积累,沉淀。

先说发展,所有人来到梁山的第一印象并不是繁华,毕竟才稳定几年,也不是说繁华就能繁华的。

但是能感受到那种生机勃勃,就是所有人都有希望的生机。

是那种只要你勤劳肯干,就能活下来的希望,甚至你愿意冒一些风险或者说有些能力的话,还能过的不错的希望。

因为梁山治下良田还够,梁山的税收简单,而且~

梁山的吏治也算清明!

锦衣卫的存在保证了王烨对整个梁山官吏体系的大体掌控···

怎么掌控锦衣卫?

呵呵,不会自己下去看吗?

在这个人治的时代,因为官吏掌握了政策解读权力,所以才有了权威,才容易胡作非为,但是这种事情实际可以解决的。

只要王烨下去村落问问,今天收成多少,税收多少?自然的就没了滑吏下手的空间。

而且梁山一直以来对官吏体系的监察又严格,处罚又严重,随着官吏的俸禄越来越高,自然的也就没人给自己找不自在了。

官员犯错或者说犯罪的理由自然是复杂的,但是从行为心理学也可以尝试分析一下。

最简单便是犯罪动机=犯错的收益-犯错的损失,犯错的损失=预期损失*被发现的可能性。

提高俸禄是提高了犯错的损失,完整的监察手段是提高了被发现的可能,这就会官吏想犯错的时候,再三思量。

如果犯罪一定会被发现,那大概率是不会选择去犯罪的。

一条鞭法也就是合并税收,本就已经让官吏对农民的骚扰降低到了最低。

然后又人命关天,牢狱、徭役这种原本容易死人的地方,定期巡视~

只要死人,便调查到底,便必定问责,自然的原本腌臜的地方,也没那么黑了。

每与操反,事乃成而。

王烨的执政就是参考赵官家的,都不用以史为鉴,只要借鉴赵官家的行为,然后反着来,很多事情也就做成了。

梁山一派欣欣向荣,也就是说王烨基本上不折腾,就已经是莫大的功劳了。

如今,高丽半岛愈发稳定,辽东那边也没什么乱子,琉球那边步入正轨,日本的九州岛、四国岛和本岛正在火热移民开发。

只能说梁山虽然发展的快,但是步子走的稳。

到十月上旬,梅执礼主持户部完成了第一次梁山治下丁口普查,嗯,如今的梁山确实是愈发壮大了。

总人口五百二十一万三千六百五十。

当然这个数据是有偏差的,统计错误,少了三千六百四十二。

王烨有挂,能知道自己治下多少百姓,当然如果挂错了,那就另当别论。

挂出错的概率很低,为什么还费时费力的去做这事?

因为有些事情,必然是要逐渐步入正轨的,作为户部,不做人口普查怎么行?

而且调查的时候,也是做户口本,嗯现在叫路引的时候,同时也是对户部上下官吏的一次大历练。

因为梁山的官吏是到镇的,最基层的官便是镇长。

是的,是官,不是吏。

所以才能直接的一竿子人口普查到基层,不然的话,就只能把这事交给村长自觉上报了。

管中窥豹,便能看出,梁山是做了很多事的,自然也补充了不少官吏。

官吏增多,俸禄还提高了,梁山财政能支持吗?

答案是能。

实际上梁山现在很富裕,除了税收不错之外,更重要的是官营的几项生意,白酒、盐铁、大宗物资买卖如今的收益都不错。

当然这些最多让梁山财政不紧张,可以持续发展,而不会富裕,真正富裕是因为抢劫。

打下日本之后,其中光收入的金银价值便超过了一千五百万贯,便是留存部分用来犒赏征战士卒,还剩下千万贯富余。

何况石见银矿已经开始投产,这是持久的收入,这地方白银的产量真的很高。

吕颐浩到日本,从岛屿开发难度以及开发顺序来说,应该是关中平原(原平安京、大阪所在平原)、九州岛、本岛南侧,然后本岛北面,最后四国岛。

但是不行。

吕相公要先安定本岛北侧。

就因为石见银矿。

稳定日本之功劳,诸位未必能看到,不如真金白银来的实在。

这便是吕颐浩给的理由。

很好,很强大。

王烨能说什么,于是便改了日本岛开发规划。

王烨说贵金属不算真正的财富,自然是有些偏颇的,虽然白银不能直接吃,但是可以从大宋买东西啊。

大宋一直是缺银的,从一两白银换一千五百文便能看出来,银贵铜贱~

嗯?

铜也不贱,所以大宋铸造的铜钱一直是掺有其他金属的,中间还弄出来当十钱这种坑爹玩意儿。

王烨的宏观经济学也是半桶水,这种贵金属的宏观管控,王烨也不太懂,只是明白,大量真金白银进入市面,是会对市场造成冲击的,所以只能分批次投入市场。

当然是分批还是一次投入,梁山有钱是肯定的。

而王烨有限的经济学知识告诉自己,有了钱,作为个人可以存,但是作为一个国家,那还是花出去的好。

举例说明,梁山拿出三百万贯修路,雇佣百姓,那这三百万贯就会到百姓手中。

然后百姓手中有了钱,便是有存起来的,必然自然也只是一部分,剩下的还是要花的,便是有二百万贯用了买些东西,比如衣服、吃食、家具,建房子···

那做衣服、吃食、家具,盖房子的人是不是也就赚到钱了。

钱还是那么些钱,不过是转了一圈,但是多了那条路,多了衣服、吃食、家具、房屋

资源加上劳动,于是增加了财富。

这也就是Gdp概念的底层逻辑。

违反常识的一个概念,就是地震之后,Gdp是增加的,大概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而对于花钱,大家都是专业的,只要给钱,就一定能花的出去。

怎么花?就需要王烨这个扛总的拍板。

王烨这个人也不太会,只会一些理念。

当先就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先给礼部拨款二百万贯,弄好三年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

然后要想富先修路,道路建设高丽南北贯通的大路,不要那么小气,直接上水泥~

水利是农桑之本,挖沟,挖渠,打井,总要把人家没开发的土地做好开发~

然后是社会福利,大宋朝廷有的社会福利院,咱们也安排上,敬老院、抚幼院都安排上,又花不了多少钱,还能哄媳妇开心,挺好的。

有钱,有人,那就干呗。

所以梁山生机勃勃的场面不就来了吗?

百姓勤劳、官吏清正,这就是太平盛世啊。

只是这个世上,总是有人见不得别人好,总是想着弄出些事情来,破坏一些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十月十八,王烨嫡长子王大宝遇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