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 第383章 建国自立

第383章 建国自立

书名: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31 20:40:06

不得不说王韩氏对人的认知可能更准确一些,杨再兴到底是没有做成王烨义子。

只做了徒弟。

当然,徒弟和徒弟也不一样,师傅和师父是两个事。

王烨便是杨再兴的师父。

正正正经磕头敬茶,然后广而告之的徒弟。

杨再兴拜师之后便从杨家搬到了齐王府,可以理解成儿徒,半个儿子,半个徒弟那种。

许贯忠曾经来信,担心王烨误人子弟,但是王烨表示问题不大。

因为杨邦义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并没有太大的自信,所以儿子是读书练武都准备着的。

如果自己能在文官中混出名堂,那自然是让儿子走仕途经济;若是不能,那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从军。

当然,现在王烨看上人家了,那自然就是另外一个故事。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如今这便是一步到位了。

王烨武艺固然不算是天下顶尖,只是靠开挂才成就了如今看上去天下无敌的江湖地位。

但武艺还是认真练的,并且练的还不错,再说杨再兴的武学基础已经打得比较好了,教起来轻松。

便是学问,王爷也不算差的,四书五经也是熟读的,二十四史也快背下来了,没办法,宗泽既然重新认了王烨这个徒弟,是万万不能容忍他不学无术的。

王烨书读的不错,尤其兵法,一直都在学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王烨可能是最合适教杨再兴的,文武双全的吗。

而杨再兴本身也···

很好学!

这个好学不是十二岁的杨再兴不贪玩,而是因为教的人是王烨。

王烨在梁山,那是什么地位?

简直就是活在人世间的神话啊!

杨再兴心中真正的偶像,看见王烨的时候,眼睛都是冒光的。

这种情况下,那王烨自然是教什么,杨再兴便努力认真学什么。

说抖大枪三千次,那就不会少一···

嗯~

如果少了,那只能是数没有数对。

杨再兴数学上的天分不是很好,九章算术都学不明白。

读书上只能说中规中矩,但是说学武的话~

那杨再兴可真算得上是天生的武学奇才。

和武松很像,什么武艺都上手很快,按照周侗老先生的说法,杨再兴天生适合练习枪法。

按照周侗所说,学枪有一项天分是很重要的,便是臂长。

不是说胳膊短不能练,而是顶尖的那种枪手,必然是胳膊长的。

通常情况下个高的人胳膊都长,而身高臂长的人,在学枪的第一步找臂便占优势。

找臂(借于拳),找臂实际上是找足,胸腹空空手足相通,一棍直点,劲力从脚下直灌棍端,一棍要将砖墙戳出窟窿,这叫找臂。

第二步找腰,长兵器,大部分走腰。练腰身最好就是扑步涮枪,或者是劈挑法,只是此艺有伤腰之忧,所以艺练拦拿扎最好,最稳,基础也最好,就是耗时长些。

练好这两步,枪法便算是入门了,后面还有埋步,滑杆,心力这些步骤,王烨自己本身也没有学的多好,暂时杨再兴也用不到。

简单说埋步是为了步战,明步、暗步这些就是做步法欺骗,枪为百兵之贼吗。

扎马步,稳下盘,然后练习骑术也行,马上枪法是有些不一样的。

滑杆就是杜老大一枪过去,把王烨方天画戟弹开的那种枪法的技术基础,这项也很重要,王烨目前正在练。

至于心力,是一种发力技巧,简单来说,就是端枪半个时辰,通体舒泰就合格了,是合理安排身体肌肉休息的手段。

pS:以上不是为凑字,只是单纯的想让人了解一下传统武术。

王烨对自己的武学天赋很有逼数,所以在杨再兴这里,王烨更多的是教他对敌。

简单来说,就是如何用枪杀人。

这一点和当初孙安教给王烨的剑法很像,就是那种简单直接的杀人技巧。

王烨在战场上毕竟好多年了,一直都是骑将,战场上冲阵的枪法又不同,少了许多花哨,更多的是一击必杀。

毕竟两马相错基本只有一次出手的机会。

一些高端技巧,王烨虽然不太会,但是他知道怎么练和怎么使的,比如回马枪~

就是杜老大那种不勒马的强行回马枪;

还有那种一枪抖出九个枪头的高端技巧。

虽然杜老大打王烨都是一合撂倒,但是这些压箱底的绝招杜老大都教给王烨了。

王烨问杜老大能不能教,杜老大说随意。

王烨已经规划好了,等哪天自己教不了杨再兴的时候,就把他送杜老大那里去。

现在最重要的是感情培养,尤其是杨再兴和王大宝的感情。

王烨希望杨再兴能成为王大宝的“杜老大”。

··· ···

只是,杜老大终归是杜老大,可以模仿,但不太容易复制。

十一月初二,辽东,沈州。

杜老大矗立于城头。

只站在那,便如高山劲松一般,顶天立地,巍峨耸立。

按照梁山的规划,沈州应该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梁山在辽东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所以城池高大、雄伟、棱角分明。

是很多棱,这种守城的时候很好用,此处到底是军事用途更重要一些。

然后还有望楼,这个应对投石机的时候固然是靶子,但是平日里用来了望效果很好,天气好的时候,能看到五六里外的大略动静。

也不知道烨哥儿说的千里眼,什么时候能做出来?杜老大心道。

“果然上了年纪,爬几步楼梯还能感觉到累。”李助抱怨道。

“大哥喊一声便是,俺不就下楼了。”杜老大抱拳一礼,算是见礼了。

“你和烨哥儿一般毛病,他喜欢亭子,你喜欢高处。”李助道,“又遇到烦心事了?”

杜老大和王烨还是不一样的,王烨有麻烦会找人问,杜老大有心事就搁在自己心里,然后自己闷头想法解决。

“不算心事,就是在想一些事情。”

“说说?”李助追问道。

“大宝遇袭,刺客前额窄,脸型尖细,鼻梁高而直,鹰钩鼻,单眼皮···”杜老大道。

李助微微皱眉,“此事颇为蹊跷,不能确定动手的人到底是谁?刺客这般标准契丹族裔长相,不能排除是不是陷害,或者混淆视听。”

杜老大点点头:“契丹与燕地汉人通婚日久,长相不能说明什么。此人便真是契丹族也不能如何,能动手的,自然能找到个真契丹来做死士的。”

“所以按照烨哥儿说的,此事应该是谁收益最大,便是谁做的。”李助道。

梁山没有包龙图能断世间真相,那便只能靠猜的。

等等~

李助皱眉问道:“你往北看,是怀疑金国?”

杜老大点点头:“嗯,金国应该是现在最希望咱们跟辽国打起来的。”

“金国已经是敌人了吗?”李助皱眉低声道。

“应该已经是了。”杜老大道,“一山不容二虎,咱们占了辽东最好一块地盘,如今跟燕云骑起冲突的,可未必真都是辽国骑兵。”

李助点点头,论土地肥沃程度,沈州以北有的是肥沃的黑土地,但是最近一年冷似一年,便是沈州这附近最宜居了。

“金国现在不好对付啊。”李助道。

“嗯,从去年九月打完那一仗(护步达冈之战),金辽之间摩擦不断,但是都是小打小闹,大规模接触战是没有的。”杜老大道,“金国如今可是攒了好大一波兵。”

“我这边的消息,应该是有七个满编的万户。”李助道。

“是啊,去年不过是三万骑兵,这一年就又弄出了四个万户,而且还是脱产训练了快一年的精锐骑兵。”杜老大有些感慨。

以前王烨说游猎民族是战斗力最强的民族,杜老大还觉得没谱,如今看女真,还真的是了不得。

就这扩兵速度,梁山都得写个服。

“战斗力如何?都如去年那支骑兵一般吗?”李助问道。

虽然作为情报负责人,问杜老大这么一个统兵的元帅战斗力问题有些奇怪,但是李助就问了。

“我自去试过,虽不及去年的女真骑兵坚韧,但是也不差多少的。”杜老大道。

李助心道果然,不是亲自试过,不会说这种话。

对金国骑兵的难缠,李助也是深有体会,完颜阿骨打确实是一等一的豪杰,老天也眷顾,完颜家的将才不少。

虽然完颜前后两次虎口夺食,抢了不少来自辽国的战利品,但是人家还是能拉出那么大规模的骑兵,并且武器装备不差。

“黄龙府有炼铁,女真的战马应该有十六万匹到十八万之间,有这些积累,能有如今这般规模骑兵也正常。”李助道。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王烨这个有上天襄助的人,如今最大规模的骑兵,也就是史文恭领的一万二的燕云骑。

杜老大点头:“嗯,女真到底人少,七万骑兵应该便是金国极限了。”

所以金国最大的短板便是人口不够多,没有底蕴。

李助苦笑摇头,“正要跟你说,高永昌想建国自立,正在联系大挞不野。”

“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