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 第389章 竖子不足与谋

第389章 竖子不足与谋

书名: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31 20:40:06

大宋东京城内。

这个年过得颇为热闹,事情的起因也简单,就是那位传说中的齐王,上了一道请封奏折。

齐王是什么地位?

那真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说,是不是一人之下都不好说。

毕竟这不朝不拜不贡的,懂得都懂。

齐王就是事实上的自立的王爷。

而现在这个王爷上了道奏疏,自然的就引得市井议论,尤其这封请封奏疏。

众多吃瓜群众更是从这奏疏里,分析出了八百个道道出来。

这个说齐王是想服软,给朝廷一个台阶~

那个说齐王是为了压服一帮骄兵悍将,毕竟灭了日本高丽,功高难封的一群,就封个没参与灭国的~

还有说齐王单纯就是为了膈应朝廷,所以弄出这么个事,细想就知道,一个葱蒜,至于封侯吗?

··· ···

大过年的,总要喝点吗,喝了之后就喜欢议论时政,然后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嗯~

感谢齐王大过年的给大家带来的乐子。

别人能把这事当乐子,赵官家是不行的。

赵佶、赵恒、赵楷父子三人和蔡京对坐于御花园。

三个姓赵的里面加了一个姓蔡的,是有些不协调的,但是赵官家想教儿子,又要借助蔡京多年执政经验,所以才有了这么个配置。

自从王烨在梁山异军突起,蔡京的政治地位就开始拔高。

原本该退休的年龄,因为他个人恋权,再加上赵官家找不到人替代,于是这相位倒是愈发稳固了。

没办法,除了蔡京,其他人更玩不转如今风云诡谲的形势,赵官家这点谱还是有的。

“关于齐王这请封奏疏,你二人什么看法?”赵官家道。

没有咨询意见的意思,单纯就是为了考校。

“儿臣···儿臣以为,齐王此举该是为了示好于父皇。”赵桓道。

赵官家点点头,不知可否。

没有否认大概就是同意了,赵桓定了定心神,继续道:“齐王封王已有年余,不曾有文书到东京,但也不曾有逾越之举。此番来信,想来是为了缓和和朝廷这般关系。”

“之所以选择请封,而非其他,一来齐王骄傲,不屑于一篇歌功颂德的文书。二来若是为自己表功,只日本功绩,便不好封赏,所以才有这般请封奏疏···”

王烨做的事情挺多,能拿到台面上说的,那就是打仗了。

梁山百战百胜,如果按照朝廷的封赏规格,那日本那边歼敌二十万,扩土千里的功劳怎么封赏?

当然,大家也都懂,人家是梁山打下来的地盘,大宋朝廷也没什么好处,不封赏才是正经。

什么时候,梁山是给朝廷打下地盘,那再说。

赵官家点点头,看向赵楷:“三哥以为呢?”。

别的不说,只说长相,赵楷是最像赵佶的。

风神俊朗,仪表非凡。

而赵楷的表现也比赵桓要好一些,最起码礼仪上是好些的,先是起身,叉手为礼,依次见礼于父亲赵官家、长兄赵桓、蔡京,然后才在赵佶示意下才落座回道:“儿臣以为,齐王此举一是如大哥所说,示好于朝廷,二来也是为了安抚人心。”

“嗯?”赵官家点头,示意继续。

似乎是受到了鼓励,赵楷继续侃侃而谈:“此事便要从李俊此人说起了。”

“李俊此人,本是江州水上豪雄,于梁山武艺、谋略均不顶尖,然为人沉毅果敢、轴弼得人。两番出海于南洋,得钱财两千余万贯,有大功于梁山。”

赵官家点点头,轴弼得人(大概意思是自己做老大还是辅佐别人,都能得人心)一词用得好,学问上是比他大哥好些的。

“更有传言,此人若是想自立为王,于南洋便可自立,再有琉球之事,不好不封的。”

琉球的事情,只能是点到为止,毕竟这是一笔糊涂账。

大宋名义上是把琉球算到自己治下的,但是又没什么管理,自然也没有什么开发。

因为琉球与两浙之间的海路也是近些年才走的顺畅些,以前的话,只有读书的,而且是读书多了的,大概才知道世间还有这么一个地方。

“且梁山日大,自有些山头纷争。如今文官之中宗泽以师徒名义压服百官;武将之中杜壆是齐王认可的杜老大,天下无双;唯独海军之中,阮氏三兄弟最早上山,其中阮小二卫护梁山根本,不动如山,阮小五建立海军,开基立业···”

“此番抬举李俊,想来也是定下这海军第一人的意思。”

赵官家微笑点头,无论说的如何,这功课是做足了的,市井草莽之辈,能知道的这般清楚,看样子是真上了心的。

再看老大,不免有些失望,市井之中说什么,你便说什么吗?

赵官家继续问道:“关于此次齐王请封,你二人以为当如何处理?”

赵桓心中已是有些着急,回道:“儿臣以为,齐王此番首次正经上书,不可不慎,当允之。”

“三哥呢?”赵官家看向赵楷。

“儿臣以为大哥说的对,当允之。齐王非是虚言之人,既然奏疏上说李俊带回洋葱产量颇丰,那自是利国利民之事,如此功劳,封候亦可···”

至于那王金明,赵楷没提,就当凑数的了。

赵官家点点头,“挺好,去看你们母后吧~”

“喏~”

赵桓和赵楷走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嗯,皇宫是他们爹的家,不能算他们家的。

“蔡卿怎么看他们?”赵官家开口问道。

只有君臣二人的时候,赵官家说话总是有些肆意,肆意的有些~

轻佻?

就像这种虎狼之词,就让蔡京有些无奈,一个太子一个郓王的,我一个老头子看他们干什么?

说谁好话,能以后给我升官不成?

位极人臣,对于太子和郓王的事,蔡京一点都不想掺和,“嗯?老臣耳聋昏聩,没听到。”

也不知道是没听到两个皇子的言论,还是没听到问题。

赵官家摇摇头,没有管蔡京是不是真的聋,只继续问道:“蔡京对他两个今日所说,有什么看法?”

眼见躲不过,蔡京只好坦诚以待:“太子殿下说的是,郓王说的对。”

赵官家都被气笑了,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啊。

看着蔡京,赵官家也知道不好难为人,自顾自道:“老大没个定性,人家说什么,他便说什么。老三倒是聪慧些,只是到底是少了见识。”

蔡京一愣,今天这官家属实有些坦诚了,连两位皇子“作弊”都直接说的。

太子赵桓明显也是人指点的,说的不一定对,但是按照某些人的想法,说的应该是当今官家想听的。

至于郓王,说的头头是道的,但是也就是听上去头头是道的罢了。

“陛下春秋鼎盛,慢慢教便是。”蔡京道。

这就是老狐狸,话说的就好听,陛下都年轻,两位皇子还都是孩子,慢慢教就是了,谁还能生而知之不成?

教谁?咱不说,看陛下您心意。

“齐王少年得意,倒是让我一时失了计较。”赵官家叹了口气。

人和人就不能比,一比就都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齐王天资聪颖,资质过人,占了人间大气运,容易不寿。”蔡京道。

两位皇子不好评论,对王烨倒是好说。

赵官家一愣,这话说的,好像又跟没说一样。

王烨不过二十岁,便是不寿,估计也比咱们俩活的时间长吧。

算了,先讨论正事。

“齐王奏疏,如何处理妥当?”

所以王烨为什么提这么个奏疏,压根不重要,怎么处理才重要。

“允之。”蔡京道。

简单直接。

赵官家点点头,心中也明白,这事不允不合适。

奏疏上说的明白,农桑为天下百姓生存之基,社稷之本。那葱蒜封侯勉强也是可以的,既然已经惹得朝野议论,不允便是得罪了天下人了。

这就是占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事情。

“占城稻如今何人引入已不可考,该是福建路海商引入,老臣以为,当立碑做传,以记其功。”蔡京道。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一个洋葱你就封侯,那功劳更大的占城稻怎能不封赏。

“蔡庆老成谋国,便如此处置吧。”

“喏。”

君臣相对沉默,到底赵官家没蔡相年纪大,稳得住,道:“将明(王黼fu三声)接手皇城司不久,急切了些,便有些不妥当,劳烦蔡卿处理下首尾~”

蔡京心中一惊,这恐怕是天大的篓子啊。

“不知是何种不妥当,可否明示。”

“买凶行刺齐王嫡子···”

艹?!!

现在蔡京只想说,竖子不足与谋!!

毁灭了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