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 第414章 军心士气

第414章 军心士气

书名: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31 20:40:06

梁山军伍之中,确实出了些问题。

现在的主要表现,便是一些怪话。

比如咱们梁山已经那么富裕了,为什么还要去抢辽东那种苦寒之地?

再比如咱们现在都是在主动的攻打别人,是不是不太好啊?

还有更难听的,都涉及到王烨以后能不能活的长了···

根据许贯忠判断,说怪话的人应该有两种。

一种自然是各方派的一些奇奇怪怪的间谍探子,本来就是做破坏的嘛,有这种话不奇怪。

当然这个不算麻烦,梁山治军只是有些奇怪,不是不严,实际上梁山的军纪一直是极为严格的。

所以还有这些不着调的言论能传到王烨耳朵里,就不寻常。

要是搁在前两年,谁说这话,第一时间就打死另算了,自然也不会传到王烨这来。

现在情况慢慢的确实不太一样了,这便涉及另外一群人了。

一群富裕起来的梁山士卒~

这也是人之常情,有了钱,有了妻儿,自然就有了牵挂,然后就不太想到战场上拼命了。

人心总是复杂,有些时候,书上的道理也不一定都对。

比如书上说,人无恒产无恒心。

所以不仅是王烨,便是许贯忠、萧嘉穗这两个对军伍最了解的军师也觉得,梁山士卒在政和四年第二次扩编成型之后,有了家业,应该是稳妥了的~

但是现在,偏偏就是现在,出了些问题。

无论是宋、辽、金甚至都不沾边的西夏,大家都在等,都在等梁山如今这十万大军的刀钝下来。

一支百战百胜,所向披靡的绝世宝刀。

只是王烨没想到,在战事相对少些的政和七年和现在,刀会钝下来~

果然女人只会影响男人拔刀的速度,没娶妻生子的,好像就没那么多事~

话说二哥(杜老大)怎么到现在都没有动静,难不成真是骑马骑多了?

麻蛋,这又想哪里去了~

所以王烨钓鱼,也是静不下心的,军队出问题,这可是真正要命的事情。

一边钓鱼,一边也是在等。

等许贯中的调查,只是只言片语到自己这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问题严重吗?

或者说严重到什么程度?

··· ···

六月十四,月朗星稀,王烨的三进院落内。

许贯忠挺好奇这次王烨怎么不选择断金亭了,嗯,算了,这个不重要,可能是因为蚊蝇太多。

“情况有好有坏,你想先听哪个?”

“子安兄辛苦。”王烨道。

看着风尘仆仆的许贯忠,王烨心中也是有些心疼的,这大半个月,对所有军伍的情况做个摸排,当然不是许贯忠走一遍,而是汇总所有军伍中布置的人手掌握的情况。

比如那个绰号牛二,代号玄三,大名牛志兵的。

“军伍之中,保持军队的忠心与士气,本是我之职司,如今出了纰漏。事情没做好,是我之过,你就不要再用这种眼神看着我了。”许贯忠笑道。

王烨一笑,并不接话,哪能什么事都压在许贯忠头上。

“简单来说,如今确实有一些人,已经不如当初初入军伍搏命的时候敢战了。”许贯忠也是有些唏嘘。

“尤其老兵,如果从政和三年咱们第一次大规模扩兵开始算的话,许多士卒都已经是入伍五年的老兵了。这些人大部分也是在政和四年,咱们在济州岛安顿的时候娶妻生子。”

“如今,这些人好些年龄是在二十七八到三十一二之间,孩子二三岁。”

“果然像你说的,人到中年不如狗,确实会怂一些~”

“至于那些话,有些确实是咱们自家士卒说的,并非多大的恶意。人不是间谍,就是他们吃饱了撑得,想的多了些,说的自然也不着调。”

“当然对你个人,倒是没什么意见,这个好歹他们还是知道的。所以那些说你的,基本都是各处奸细、暗子。”

王烨点点头,还能接受,人只要足够多,想法就一定很多,有些悲天悯人的,或者就是觉得不该主动发起战争的,都很正常。

而且人性本来就复杂,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之后,有些变化,是很正常的。

王烨前世也见过,曾经校园之中的风云人物,看一眼都能跟人打起来的人物,结了婚之后,也会收敛脾气和爪牙的。

“好消息呢?”

“好消息就是这些人不太多,大部分军队的战斗力还有战斗**还是足够的,这些人不到一成。”

“怎么处理?”王烨问道。

虽然不至于说严重影响整体的军队战斗力,但是也是不能放任不管的。

“汰换!”

“怎么汰换?”王烨皱眉道。

“多简单的事,把这群失去了进取之心的,换成刚投山的不就行了~”

王烨恍然。

人的行为大概都是能用经济学来解释的,或者说利益。

简单来说,如今在梁山当兵五年以上的,基本上还活着的,都已经步入中产阶级。

大宋的中产阶级,也就是家中有房屋,有田亩,有些余财,基本上是大几百贯身家。

有些运气好的,甚至能家财千贯。

毕竟梁山除了军饷,还有战场上缴获封赏和人头折算。

吃饱的老虎,攻击性不强,家里有钱的情况下,自然不太愿意拼命,除非是保护家财的时候。

但是刚上山,嗯,现在应该说是移民梁山治下的这群百姓,则不同。

斗米恩升米仇的糟心事太多,所以梁山从来不做慈善的。

转移这些百姓固然是做好事,但是,可以理解成,这是双赢的一笔生意。

迁移来的赤贫百姓,粮食是借的,房屋也是要作价卖给你的,田地是要收税的。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固然是能活下来,但是确实算不上富裕,尤其是前两年,能把梁山的债务还清就不错了。

当然,从一个活不下来的环境,到能活下来,已经算是不错了。

但是人是不是幸福是来自对比的,不仅是纵向对比自己的过去还有现在,他也会横向对比自己和左邻右舍。

为了保护迁移百姓的安全,大部分村落是会新老交替安排的,其中自然有军属。

痛苦也是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对比,如果大家都是勉强只能活下来的样子,那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想法。

但是现在,明显不是啊。

若是当兵四五年,便能攒下大几百贯的家财,那自然就有想法参军。

这也和梁山如今的大环境变换有些关系。

最开始移民济州岛的时候,开荒的百姓也是能挣到钱的,或者说为了鼓励这种开荒,资源分配倾斜力度就大,自然的,济州岛上如今家中富裕的就不少。

但是如今这样的机会是越来越少的。

如今迁移的百姓,只有分配到极困苦的环境,比如说辽东北部区域,不仅冷,还有战争风险,才会有各种补贴、福利、税收减免等等。

若是迁移到高丽半岛或者琉球岛的,这些都是没有的。

不仅仅是梁山的政策,还有赚钱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按照当初萧嘉穗政和三年做的测算,普通的四口之家,在梁山一年的收入,能达到百贯。

但是现在很难了。

连续几年的丰收,让粮食卖不出高价来。

哪怕梁山官方一直在努力建设仓库,收购民间粮食,这粮食价格基本还是在一石一贯二到一贯五之间。

而百姓迁移的多,代表着劳动力富裕,挣钱就难;

最简单的例子,政和三年去济州岛盖房子,一天的话大工工钱要开到80文,但是现在一个大工的话,三十文到五十文之间。

还要算上农忙的时间,而且不忙的时候也不是一直有活。

所以各处知州,为什么弄这么多的工程。

梁山有那么多的大工程,如河道治理、道路建设、山间筑城,这些大工程便是用梁山税收来的钱,去补贴民间经济的一种措施。

再说人要生存又不是只吃粮食就成了,吃饱了不得添补家具,购买些衣衫什么的?

都要花钱的,一家几口一年忙活下来,全家大概也攒不下二十贯来~

而梁山士卒则不同,一年只军饷便有接近二十贯,再加上各种补贴赏赐~

萧嘉穗算过,如今梁山养一个正卒的成本,总成本在六十贯到八十贯之间,因为花钱的地方少,大部分士卒一年能攒下三十贯左右,如果战场立功杀敌,就更没谱了。

除了收入,还有税收减免,军功田分配等等,要是活下来退役,还包分配,折算下来,很划算。

尤其梁山一直以来阵亡率不高,还没逃难路上死得多,自然的就愿意投军。

简单来说,就是梁山当兵是划算的买卖,现在那批已经吃饱了的,可以给还饿着的腾个位置。

所以,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忠诚,不过是利弊衡量之后的抉择罢了。

哪怕王烨有挂,依然改变不了人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