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 第434章 忠君和爱民

第434章 忠君和爱民

书名: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31 20:40:06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当自身体量不足够大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势,一种不可阻挡的势。

体现在梁山日常,就是每天都有、不曾断绝的投山的百姓。

虽然处理起来辛苦甚至麻烦,因为这其中自然也有些奸细探子之类,但是因为田虎和王庆的起兵造反,天下动荡不安,梁山就成了净土。

趋利避害,人之常情,只能说梁山选择的位置很好,人总是以为海外很远,能躲开各种纷争。

所以梁山的底蕴一日厚过一日,人只要够多,自然的就有可用的人才,支持着梁山对日本和辽东山区的开发和有效统治。

体现在战场上,就是梁山的战无不胜。因为一直赢,所以就一直赢。

听着像绕口令,实际是一种士气和信心的碾压。

就像田虎面对梁山的时候,军令就下的不太合适,说迟滞敌军,甚至连个时间标准都没有。

翻译一下,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合着一开始就没想过打赢梁山这件事。

只能说,可惜了房学度的布置。

虽然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或者说房学度本身的谋划不够精密,最终失败了。

但是方向是对的,第一次是火油算计王烨,第二次是直接的诱敌埋伏。

弄死王烨的大方向是对的,王烨确实是梁山的命脉和短板,虽然看上去是最强的。

如果田虎真的能放手让房学度施为,没准···

好吧,假设没有意义,现在房学度已经死了,太原也被拿下了。

在代州和雁门还没有被攻下的情况下,太原被攻下,王烨只要领着大军继续往北追击,那田虎就是标准的,腹背受敌的局面。

追击的主力就是王烨所领的右军,至于许贯忠和唐斌,他们并不是剿灭田虎的主力,或者说,他们需要清理的是太行山中的毒瘤。

田虎从来都不是田虎自己,这次造反更像是太行山这片土地,滋养问题的总爆发。

··· ···

九月二十六,王烨领大军,兵临雁门关外。

而此时的田虎,便是在代州城中,相距不过三十里。

总结说下形势,就是代州城被田虎打下了,但是雁门关没有。

韩存保在面对辽国和田虎两面夹击的情况下,守备雁门关不失。

王烨见到韩存保的时候,一时竟然没有认出来。

原本只是花白的头发,已然全白,双目满是血丝,苍老疲惫,不复当初精壮模样。

“烨哥儿来得挺快,再晚两日,咱爷俩怕是见不到面了。”韩存保有些唏嘘道。

“舅舅何苦如此···”王烨苦笑道。

莫名的想到前世一句话,一个月几百块,你玩什么命啊~

“若是剿匪,浑水摸鱼便摸了,只是这辽国生死大敌,不可不用命。”韩存保道。

如果精神好,韩存保大概话会说的多些,激昂些。

但是现在好几日没有睡好,便是王烨到了,心神放松,说话措辞也是不想多言语的。

“舅舅勿要忧虑,便是辽国大军真的过了雁门,外甥也能把他们都打回去。”王烨道。

“知道烨哥儿厉害,只有座城池,多少好些。”韩存保笑道。

从辽国大军出现在雁门关外的时候,王烨便跟韩存保通过言语,毕竟是自家舅舅,总不能看着送命吧。

所以韩存保自然也是心中明白,辽国真破了雁门关,对大局并无多少裨益。

太原盆地固然能跑开骑兵,但是也不是骑兵适合发挥的地方,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性,而不是正面作战能力。

尤其是面对梁山这种大军。

骑兵直接冲击步兵军阵这种事情,怎么说呢?

就挺败家的,基本上但凡有其他办法都不会干这种事。

重骑兵冲击军阵,实际上大部分时候是已经松散的军阵。

在面对冲锋来的骑兵的时候,步兵没接触到便已经开始溃散了,所以这冲锋不是直接撞上来的。

真正骑兵对步兵凿阵,大家精锐程度差不多的情况下,胜率不会超过三成。

为什么说这些?

便是因为太原盆地不够辽阔,骑兵不好发挥,这也是梁山骑兵没有大规模加入这场战斗的原因。

辽国骑军如果进来,没有迂回和绕后的空间,很大概率就变成了正面作战。

而正面军阵作战,梁山大军可以说是当今最强的。

当然辽国也有步兵,只是现在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家底,支持他们在太原战场投入太多兵力。

所以辽国大军在雁门关外,骚扰的多,动真格的少,真正把雁门关打成现在这副破落样子的是田虎。

困兽犹斗,大抵就是如此了。

“舅舅,若是城中大略稳妥,右军便不入关了。”王烨道。

韩存保一愣,继而一笑:“如此也好,互为犄角~”

王烨也是一笑,这解释真的是~

“主要梁山打仗,不太跟人配合,而且守城这种事情,梁山经验不是很多。”

无形装逼,最为致命,听听,梁山守城经验不多。

合着你们打那么多的仗,都是你们打别人呗~

嗯~

好像还真是。

韩存保到底是累了,见面聊几句,交代一下大体情况便是了,剩下的事情,韩存保看着身后一人,对王烨道:“我这倒是有个善于守城的,王禀。原在江南婺州做观察使,步军都虞候。田虎起兵,召为统制,从去年到如今,跟田虎大军多番交战,经验丰富,尤其守城。”

韩存保多介绍了几句。

“败军之将,不敢言勇。”王禀叉手一礼,有些讪讪。

“不以成败论英雄,屡败屡战,也是勇。”王烨道。

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虽然说的是一件事,但是说出来又很不一样。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

等等~

王禀?

王烨反应过来了,这不是跟张孝纯一起守太原一年,然后殉国的名将吗?

王禀(?—1126) ,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字正臣。北宋名将,民族英雄,行伍出身。北宋宣和元年(1119),官至婺州观察使,步军都虞候。

次年,改统制,参与镇压方腊起义。

四年,为宣抚司都统制,从童贯攻辽,败于白沟。七年,金攻宋,童贯弃太原还京,留他为副都总管,统领宣抚司兵守太原。

靖康元年(1126)六月,除建武军节度使。九月,太原援绝,军民断粮,城陷,犹率疲兵巷战,身中数十枪,后投河死。守太原凡二百五十余日。

对王禀,王烨的认识除了是当年看小说时候百度的,还有就是这人在水浒书中的故事了。

阮小七穿方腊龙袍,然后被王禀和一个叫什么的看见,然后反手就举报了,导致阮小七战功都瞎了~

嗯,大概就是这么个故事。

话说七哥现在在渤海这块混的挺好,现在应该不会去穿方腊的龙袍了~

还有方腊到底什么时候造反啊~

咳咳~

走神了~

“既然知晓田虎军中情况,不如暂时留在某家身边,早晚参议军事~”王烨笑道。

“敢不从命!”王禀拱手道。

恭喜王烨,喜提大将一名~

个屁嘞。

王烨心中暗自摇头,这还是第一次,王烨遇到的三观合适,但是不想跟自己混的人。

是的,王禀是不想跟王烨混的,都是本家也不成。

有些人是想着忠君,有些人是爱国,多少还是有些区别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