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 第537章 宗泽的教诲,王垚南征?

第537章 宗泽的教诲,王垚南征?

书名: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31 20:40:06

“赵鼎气节端方,学术纯正,晓事好贤,多年执政,虑无遗策。这般人物能为你所用,已是邀天之幸,不过囿(you)于见识,些许政见不合,不妨事。”宗泽笑着安慰道。

王烨领人看完火车回来,便来找师父求教来了。

王烨的政治属性高,纯纯的是在大局规划上有加分,在处理人际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意见不合这方面,是弱项。

王烨是想全力快速推动火车发展的,在王烨看来,这是工业化的开端。

便捷的交通,不仅可以加强国家对各处的控制,同样也能带动各处经济发展。

如今齐国治下,因为官府计划经济的问题,民间经济并不活跃,很多地方只有一些小的商贩,是没有所谓的商业的。

“赵兄如果不支持,这事情不好做的。”王烨道。

“你呀~”宗泽把拿手中痒痒挠敲了王烨一下,“你既然能说服我,为何不能与他开诚布公的谈一谈?”

开诚布公?

王烨一愣,继而沉思。

是啊,为何不能跟他开诚布公的谈一谈?

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

“你这孩子,有些毛病,比如说,你不喜欢人与人之间有冲突,喜欢一切安好,一团和气。”

“平日里不严重,只是有些时候,拧巴得紧。”

“实际若只是公事公办,政见不合又有什么打紧?”

“这又不是党争,理越辩越明,彼此之间多说说,总是能说清楚的。无论谁说服谁,终归结果是好的不是。”

“再说你二人,本来也是多年好友,有什么不能说的···”

宗泽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堆,王烨确实懂了。

有一些话,老师是留了面子没有说的。

比如王烨现在的身份问题,党争?

都是臣子党争,还有皇帝下场的党争吗?

人和人之间,政见不合,那是基本对等的情况下,才会有政见不合。

上下级之间,尤其是皇帝与臣子之间,很多时候并不对等。

等等~

老师想说的,大概就是这个平等吧。

是了,大宋文宽夫(文彦博)说过,官家与士大夫共天下。

共天下···

那就是合作,而不是自认下级了。

更不是后世的奴才···

“师父教训的是,是我跟兄弟们起了些隔阂。”王烨承认错误。

“你已经做的很好了,这些事情,我只是看到了,觉得那样做更好,所以跟你说道说道。实际上是不是真的对,未来如何,我也不好说。”宗泽道。

王烨点点头,自然不觉得宗泽是在推卸责任,正反话都让他说了。

“书读的多了,便是圣人言语,也慢慢的起了疑虑,所以这世间的道理,便越来越不明白了。”宗泽感慨道。

如果宗泽能把不明白再弄成明白,大概就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了。

“难得糊涂。”王烨笑道。

宗泽一愣,看着王烨,这徒弟的境界已经这么高了?

眼神清澈,还带着点愚蠢~

罢了,错觉,妙手偶得金句吧。

“火车的事情,我觉得还是尽力去推,但是不适合全力去做,一旦时局安稳,人口必然增长。你又明令禁止溺婴,如何给十多年后这群人找好活路更重要。”

王烨点点头,姜还是老的辣,宗泽现在卸下了日常政务,许多方面,倒是看的更清楚了。

社会矛盾的说法,王烨一直都知道,也知道有个名词,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就像现在的齐国,自然有许多矛盾,文武之间,百姓和官吏之间,移民和原住民之间···

归根结底可以总结成,百姓的需求在一步步的提升,但是资源又不是无限的,没法全部满足这一根本矛盾。

人口增长也是矛盾。

基因都想延续,这是刻在基因中的本能,有一个说法,就是后世能传承下来的,基本祖先都阔过。

因为穷困人是没法传宗接代的。

但是梁山改变了这一生态,让更多人有了娶妻生子的可能,于是这生孩子的就很多。

三年的时间,超过五百万的婴儿潮,这就是结果。

而且可以预测的是,未来三年,大概还会有这么大规模的孩子出生。

而王烨又一直致力于提升生育和孩子的存活率,那未来人口爆发增长,就是可以预期的事情了。

如今这个矛盾没那么急切,但是一定是未来最大的矛盾。

“还有就是李俊弄的美洲规划,这般事情,是不是从缓?你还是要考虑清楚,这事我也看不清楚,便不能给你意见。”

“至于说南洋的事情,既然李俊、唐斌、袁朗都觉得可以更进一步,我也一样~”宗泽笑道。

王烨继续点头。

这就是梁山下一步战略的一些分歧。

往北还是往南。

往北和辽东半岛东部(东西伯利亚)和日本四岛,可以连在一起,感觉上离着梁山的统治中心更近。

当然,只是感觉罢了。

实际上往南,有琉球岛做中转,南洋离的也不算特别远。

嗯~

直线距离不过是区区万里罢了···

咳咳。

从燕京城出发,离白令海峡差不多是一万一千里,离南边澳洲是一万两千里,都是这么个距离,就很愁人。

理论上,以现在海运一天接近两百里的速度,单程就是两个月。

当然这个是理论时间,实际上航线是弯的,天气也不是每天都合适跑船,往南跑最好要趁着季风,差不多是一年一趟,如果有重要的事,也可以一年两趟。

当然,如果只走短途,比如到吕宋岛,可以更快一些,一年五六趟都可以。

两处开发,归根结底还是看资源。

澳洲有铁矿,未来要铺展铁路用的着,所以这两年走的铁矿石不少。

至于美洲~

嗯~

那地方有土着,那些同样黄皮肤的姑娘不错。

咳咳~

只能说,都可以开发,但是开发的难度都很大。

这也是齐国上下,对攻略大宋没那么迫切的原因,毕竟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无主的地方,只要你过去插旗,就都是你的,何必去跟大宋瞎几把折腾?

打大宋,容易有争议,总有些香火情在的,尤其那些读书的。

“至于大宋,现在打不打都成,我知道,你考虑的问题很多,比如咱们军队的兵锋会不会钝?”

“这点我觉得你不用担心,这世上那么多的对手,都在等咱们兵锋钝下来。如今高丽、日本、辽国都没了,咱们兵锋不还是依旧?”

“至于说大宋出现火药的事情,也没啥。凌振那里,至少领先了大宋二十年,东西慢慢的往外掏就是了,大宋还能烧制水泥呢,不也是没啥用。”

“现在的大宋,积重难返,便是学了齐国一些东西,也不过是邯郸学步,最终还是无甚大用~”

宗泽的话说的很笃定,让王烨原本有些担忧的心,安定了不少。

再好的东西,只要用在战场上,就早晚会被人学会。

战争是促进科技发展最重要的东西,尤其火药这种,人家大宋本来就是有火器的,所以折腾出来黑火药,真的不是很奇怪。

当你独有的优势,被别人掌握的时候,有些慌是能理解的,不过~

东西再好,也分在谁的手中。

比如说水泥。

某种意义上来说,水泥是比火药更重要的发明,大宋也折腾出来了,然后也没见他们修出一里路来。

认知决定行为。

大宋朝廷有没有有识之士?

有。

但是赵官家、蔡京、李彦这些人,不喜欢这些新东西。

因为新的东西,就意味着对原本世界的冲击和变化,而他们。

就是旧的社会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这便是改革一般失败的原因。

因为守旧者是既得利益者,一般还是当权者。

“西北风起,正好用兵南洋!”王烨道。

“嗯,王垚已经十三岁,正好挂帅南征~”宗泽点头道。

“啥?”王烨懵逼。

“王垚,你大儿子,挂帅南征!”宗泽道,“老夫说清楚了吗?”

“呃,清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