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 第605章 臣请为南洋安抚使

第605章 臣请为南洋安抚使

书名: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31 20:40:06

王烨在太原府待了五天,对这位可敬的老人,王烨有许多话想说,最后还是宗泽,不耐的赶走了王烨。

王烨说忙自然是忙的,一圈巡视之后,回到燕京城,自然有许多事情要处理。

受限于时代,政务处理的效率是慢的。

除了打仗,也没有多少着急的事情,所以王烨不在的时候,那就会有政务堆积下来,这不是说王烨给赵鼎授权能解决的。

政事即人事。

跟人相关的很多事情,都是不能由赵鼎代劳的,比如说表忠心这事,他们能给赵鼎表忠心吗?

还有告状的事情,那不也得等王烨回来处理~

“吕卿是对赵相不满?”王烨也是一脑袋包。

“嗯。”吕颐浩很是光棍,这也就是条件不允许,正相跟副相之间,闹起来事情太大,不然朝堂之上,吕颐浩也不想给赵鼎留面子。

“吕卿先消消气,这般又是为何?”王烨给吕颐浩倒了杯酒。

今天本是例行的,烨请人吃饭的日子,前面跟赵鼎吃饭的时候还好好的,谁知道这跟吕颐浩吃饭还吃出事了。

正副相政见不合,这不是闹呢吗?

“我看不过他做事磨叽,他看不过我做事急躁,大概便是这么个情况。”吕颐浩道。

嗯,说的倒是精辟,或者说准确。

正副手之间,有矛盾是正常的,呃,除了军队,军队的副将和这个一二把手一般都是好到穿一条裤子的。

文官群里,一二把手一般没法通力合作,这是从制度到权力划分,一整套体制做下来,注定俩人没法关系太好的。

比如一州之地,通判是知州副手,也是监督和钳制知州的人物,知州倒了,通判接班。

这种情况下,知州跟通判要是真的关系好了,那还了得?

就像赵鼎和吕颐浩,要是他俩沆瀣一气,呃,不是,是他俩关系太好,那王烨能接受这种权力架构?

当然,这是诱因,真正的原因,吕颐浩总结的也相当到位,就是性格不和。

赵鼎年纪也越来越大了,人也越来越温和了,做事少了些雷厉风行。

而吕颐浩,虽然年纪比赵鼎更长,但是性子是不稳重的,这是个报仇都不想隔夜的,自然做事也讲究快。

“就说这海选基层乡镇官吏的事情,我意思是从速,纵观史书,可曾听闻朝廷培养官吏,赶不上开疆拓土速度的?这天下还有缺官的?”

“就咱们齐国治下这些人,便是差些,总比大宋治下现在那群官吏要好吧?”

“还宁缺毋滥,哪里烂了?便是差些,也比空着好吧?”

吕颐浩也是心中有气,酒多喝了几杯,这话就说的更不客气了。

王烨点头,也明白了问题所在。

吕颐浩是想着做错总比不错要好,而赵鼎是觉得做错还不如不做,嗯,就是宁缺毋滥~

说不上对错,只能说这是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对政务中突出矛盾的处理,有不同的看法和选择。

王烨能说啥,只能说劝酒,和稀泥,然后说些模棱两可的话。

这也就是王烨,但凡是其他人这么说话,早被吕颐浩当面怼回去了。

吕颐浩自然也懂为啥,曾经王烨给他讲过一个笑话,说为什么做官的话不能说的太多。

说有一地知县,衙门内有一老妪,负责每日洒扫,他便说了句恁老那么大年纪,还这么辛苦···

然后第二日,这负责洒扫的便换成了豆蔻少女···

吕颐浩不觉得这是笑话,实际上,这是很大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若是王烨今日对官吏选拔发表个明确的看法,明日朝堂,便能冒出来一堆事情来。

所以吕颐浩自顾自吐槽自己的,不指望得到什么明确的答复。

王烨有时候觉得,自己这皇帝当得属实有些尴尬,还得兼职心理疏导。

一点不像人家动辄灭人九族那么霸气。

呃,好吧,诛九族纯属口嗨,纵观史书,也不过那么几次罢了~

“陛下,能听我唠叨这许多,老臣铭感于心。”吕颐浩放下了酒杯。

唉,这就是人精啊,喝酒从来都不会多得,无论酒量怎么样,是绝对不会酒后失态的。

“相忍为国。”王烨也知道这么说了。

做事,谁不是压着自己的性子,一个忍字,可谓精辟。

“臣等自然是要忍的,陛下还能忍,难能可贵。”

“便是因为知道自己不过中人之资,时运推着走到如今,所以更要忍着些,让着些,谨小慎微,三省己身。”王烨叹口气道。

这皇帝做的确实有些辛苦,除了媳妇多且好看之外,其他的好处也就那么回事。

王烨这人又不喜奢华,这宫殿的木头都是普通的松柏木,在个人享受方面,就是好口腹之欲,都是忍着的。

不然喜欢个牛肉,牛肉贵,喜欢羊肉,羊肉涨价,你说咋整?

“陛下射术天下无双,自然明白,弓不用,弓弦是要解下来的。”吕颐浩道,“一张一弛才是王道。”

“所以我跑到了西夏兴庆府,看了看大漠黄沙,散散心,心情就好多了。”王烨道。

“陛下看了西夏,可曾对南宋起意?”吕颐浩问道。

“若说起意,自然是有的,只是西夏那边,都不曾弄妥当,确实是不宜操之过急的。”

吕颐浩点点头,西夏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吕颐浩作为副相,自然是大概知道的。

“如此,确实是我等无能了。”

“若说背锅,这锅也落不到你们头上,是我自己想要的太多,不然哪能出现凑不够官吏这种事,又不是当年做土匪的时候。”

“西夏新附,有些麻烦也是寻常,终归是能处理的。”

“嗯,萧军师和刘锜都是一时人杰,能处理的。”

吕颐浩微微皱眉,倒不是说对萧嘉穗和刘锜的能力不认同,而是作为齐国朝廷副相,吕颐浩天然对这种类似“小朝廷”的安抚使架构有提防。

但是吕颐浩又没办法说什么。

因为当年吕颐浩就是在日本安抚使的职位上,一做好多年,对齐国安抚使的利弊,吕颐浩可是太清楚了。

而正是因为清楚,所以吕颐浩更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

是齐国如今管理的地盘太大,而燕京城又太过偏北导致的必然结果。

若是事事请示,对这种特殊地方,麻烦比现在更大。

嗯,火车很重要,还得继续推,吕颐浩默默记在心中,脑子却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陛下,臣有一事相求。”吕颐浩说的郑重。

王烨放下了筷子,正色看着吕颐浩:“吕卿请讲。”

都自称臣而不是老臣了,事情应该会有些麻烦。

“臣请为南洋安抚使。”

语不惊人死不休~

嗯,好像也没到那种程度。

不过这事,确实让王烨一时之间有些无措,这···

“一者我跟赵鼎确实性格不合,而如今看来,他比我做的好,也不到告老的时候,臣不像陛下那般能相忍为国,所以也出去散散心。”

“二来,南洋如今打下了大半,南洋产出占了我齐国财政的两成,臣觉得可以到三成,若说牧守一方,臣自问比别个强些。”

“最后~”吕颐浩顿了顿,笑道:“南洋早晚也要用兵,臣此去没准还能混个军功。”

王烨沉默,南洋的问题,王烨自然是知道的,卞祥确实有主政一方的潜力,但是也只是潜力,在南洋不能说做的差,但是也不算太好。

某种程度上来说,李俊甚至都比卞祥更合适。

但是李俊只有一个问题,功高震主。

他长期留在南洋主政,问题更大,无论是朝廷甚至作为太子的王垚,都不能接受。

这和王烨和李俊之间的信任无关。

原本王烨是打算让许贯忠去的,因为南洋不仅仅是南洋,他还需要在进攻大宋的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而现在吕颐浩去,似乎也行,不,应该说比大材小用的许贯忠去,更好。

吕颐浩不懂领兵,但是吕颐浩也不需要懂领兵,他只需要管好南洋各路统领就可以了。

甚至他只需要作为安抚使下令,这军功就有他一份。

这是小事,真正重要的是南洋的安稳。

日本产粮食,日本没有大的动乱,石见银矿稳定产出···

在地方安抚使这个职位上,没有谁比吕颐浩处理的更好了,就是许贯忠,内政种田上,也比不上吕颐浩。

所以,王烨心动了。

“谁能接手参知政事?”

“按照惯例,一般是六部之中,找一个来做参知政事。”吕颐浩道。

“吕卿推荐谁?”

“我推荐琉球知州--张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