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 第613章 吾儿甚勇~

第613章 吾儿甚勇~

书名: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31 20:40:06

父子俩是六月初谈的这些,日子也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

西域路。

兴庆府往西,准确点说,是凉州往西,就划为了西域路,虽然地盘没多大,人口没多少,但是先把名字定了。

西域路安抚使,暂时是萧嘉穗,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萧嘉穗的工作重心还在兴庆府周边,光一个兴庆府沙漠治理工程,铁路规划,黄河治理工程,这些就够萧嘉穗忙活的了,西域路那边,明显是要另外放人的。

有想法的人不少,可以说,安抚使才是走到权力中心的捷径。

但是不一定合适,最终还是王烨拍板。

唐斌。

从南洋到西域沙漠,也是惨。

没办法,这人,全能,好用。

王烨原本是打算让他指挥夜魇军团的,整编之后,夜魇这个战略目的相当清楚的军团,一直都是没有正经都统制的。

樊瑞跟着罗真人修道之后,两万六千大军,就是由司行方暂领。

司行方本来是做好升职准备的,结果领了两月,实在是领不住,做的太辛苦,主动找到王烨,于是这都统制还是暂缺。

人,确实是有自己的上限的~

王烨还在为夜魇军都统制的事情头疼的时候,王垚已经开始行动了。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当这首诗一出,就代表今天的朝会,没那么容易过去~

据说这首诗是苏大学士(苏轼)讽刺好友张先的,不过只是据说,现在不是考究这个的时候,关键是念这首诗的人,是经嘉绩。

经嘉绩,作为监察院下御史台御史,上一次比较出名的事情,是把韩世忠的妻舅送到了远岛,就是白令海峡那里的岛,很远就是了,活着和死了差不多。

据说这还是看着延安郡王的面子,不然,死定了。

而这一次,这首诗一出,就好几人脸色就变了,尤其是新近纳妾的那几位,都在看自己头发白不白~

齐国朝堂上,没有年纪八十的。

准确点说,连过六十的都没有,嗯,王烨是确实做到了干部年轻化的。

当然,再年轻,能在这屋里的,基本上也都是三十往上,然后四十左右了,纳妾纳色,反正娶的基本没有二十往上的,所以这诗,真的是杀伤力有点大的。

“臣弹劾云州知州、云图阁学士、宁远侯,韩澄私德有亏,有违《齐律-刑统-户婚律》十年间纳妾二十六人,年龄十三到十五之间,而这二十六位豆蔻少女,如今已有七人离世!”

云州知州四个字一出,就有些人松了口气,不是自己就行。

但是转瞬之间,心就又提起来了。

因为那是韩澄!

王烨亲舅舅。

王烨他娘活的好好的,你这就弹劾人家韩澄?!!

有一说一,经嘉绩这愣种,是真他么勇~

朝堂之上,落针可闻。

“死了七人,刑部没查查?”王烨道,语气平静,听不出喜怒。

裴宣出列:“四人死于难产,两人死于急病,一人死于探亲路上,原开城府衙、燕京府尹有卷宗备案于刑部。”

王烨顿了顿,道:“着刑部复核。”

裴宣躬身,“喏!”

铁面孔目实际上已经没那么铁面了,人在江湖漂,慢慢的,总是会磨得圆滑一些,裴宣事先不知道经嘉绩的弹劾,而王烨问起,裴宣能说出来,便已经说明了许多。

而裴宣之所以没有铁面,是因为王烨~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咳咳,用错词了。

但是大概是这么个意思,裴宣对谁铁面,也得照顾一下王烨的面子,而且这种事情,查不过来的~

“有人曾言,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王烨高坐于龙椅,道:“若是有小妾生的孩子像侍卫,咱们《齐律》依照《宋律》而修,通奸男女,只要不是谋财害命,徙一年半,若是高官贵族,惩罚的更重些,但是量刑不致死罪。”

嗯,虽然实际执行起来,有些出入,但是总体来说,通奸就是这样判罪的,并不重。

“《齐律-刑统》既然是诸位臣工一块议过的,治国根本,那便该照此执行。”王烨又补充了一句。

王烨虽然是儒家门生,实际治国理念中,倒是法家思想更多一些。

当然,儒家也一直在兼容并蓄,一些治国的法治思想,也是有的,现在没人关心这些学问争端,这些不是重点。

重要的是,王烨要‘照此执行’了,那就是把一些原本放在台面下的事情,放在台面上了。

就像王烨说的,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这纳妾纳色,但是娶多了,怎么都照顾到?

自己照顾不到,有侍卫照顾到了,不是很正常?

发现了,打死,几乎成了默认的规则。

谁也不会拿这事嚼舌头,但是现在···

不成了!

陛下果然还是那个“人命关天”的陛下,这以后再遇到这种事,呸呸,以后都不会再遇到!

念及此处,看向经嘉绩的眼神,不免又带了三五分怨气~

都怨这个愣种!

不然呢?

还敢对龙椅上那位心怀怨望不成?!

“儿臣有话说~”王垚出列。

身材魁梧的少年,穿着黑色蟒纹袍服,端的是少年英才。

王烨眉头微不可察的一皱,王垚能通过经嘉绩把这事办了,是最合适的,而有自己在,也能保经嘉绩的安全。

或者说,官场默认的规则,能保证经嘉绩的人身安全。

这种情况下,恶人自己来做,是最合适的。

算了,孩子大了,有自己想法了。

“太子请讲。”王烨道,这里是朝堂,父子也是君臣,而王垚是太子,王烨需要各方面维护王垚的权威。

尤其王垚现在还比较弱~

“《齐律》之中有言,男四十而无子,方可纳妾,儿臣以为,此条也该照此执行。”

艹!

吾儿甚勇!

是的,王垚这特么太勇了~

有钱人把女人都娶了,然后贫苦人没有女人生儿育女,这社会不崩了?

所以人家从大宋朝廷,实际上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在律法上,纳妾是有严格规定的。

《宋刑统·户婚律》:“户令云:「娶妾仍立婚契。」即验妻、妾,俱名为婚。依准礼、令,得罪无别。”

也就是那都不能说是纳妾,是娶妾,该有的仪式和标准都是要有的。

而且还有严格的数量限制。

唐朝《六典》规定,唐朝亲王的妾十二个,郡王以及一品官十个,二品官八个,三品官六个,四品官四个,五品官三个。

至于普通老百姓,那是没有权利纳妾的,只有年过四十岁,没有子女的,可以纳一个妾,用来传宗接代。

宋朝实际是承的唐律,这方面规定大差不差,律法上,甚至妾室子女继承权,都是有明确规定的~

但是···

法律是法律,执行是执行。

若是都严格按照这个来,父子俩还商量个屁的来,这个问题就根本不是问题了~

制定规则的人,会制定对自己不利的规则?

就像妾室私通,普通百姓妾室私通和王爷小妾私通,处罚一样?

律法上就不一样的好不嘞。

民不告,官不究,甚至关于纳妾数量这事上,告了也没人揪,属于真正意义上潜规则。

当然,潜规则之所以是潜规则,那就是这事只能放在台面下面,社会公德和学术界,还是对此持批判态度的。

也有人,真的是律人律己的。

比如赵鼎,人家就没纳妾。

比如宗泽,王烨也只有一个师娘,在大宋的时候,官不到五品,不纳妾;在齐国,也没纳妾,所以宗泽,就只有宗颖一个独子(长子早夭)。

朝堂之上,更安静了。

王烨说这事,那是当朝皇帝对有些事情,甚至有些人不满,想调整,大家可以猜度~

而皇帝和太子,都说一个事情的时候,那就不得不让人多想了~

“臣以为,臣以为此事当缓···”吕好问难得的额头有汗。

鬼知道吕好问说出这话的时候,承担了多大的心理压力。

当然,这话能说的,想说的,也没几个。

毕竟没娶妾的人,真的不多,吕好问就是其中一个。

王烨没说话,看向王垚。

“嗯,此事暂缓,儿臣没意见,只是另一件事,却是不能缓了。”王垚没坚持,换了个话题,“儿臣翻阅了建国以来,死于难产女性统计,其中十六岁及以下,便占了其中六成七,儿臣也寻了太医院诸多太医求证,十六岁之前女子,根骨未成,精气不足,若是强行生育,九死一生,所以儿臣以为,这婚配年龄,该调整至男十七,女十六···”

嗯,很好,吾儿不仅勇,多少还算有点脑子。

吾心甚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