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相敬如冰 > 第 10 章

第 10 章

书名:相敬如冰 作者:宁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31 21:05:58

离午宴尚有些时候,众女客便在厅中喝茶闲谈,大抵小半个时辰后,太子沐浴更衣罢,复又折返回来。

或是提前吩咐人准备过,他手脚倒是快,重新换得的一身蔚蓝云纹衣衫显得郑重繁复许多,勾勒得身姿愈发挺拔如松,俊逸不凡。

打一踏进来,便惹得在场不少贵女们红着脸,面露羞赧。

裴芸素来看惯了她这夫君的“招蜂引蝶”,已是习以为常,只等了片刻,却发现太子身后空空如也,不由得秀眉微蹙。

裴老夫人和王氏亦发觉了此事,面色顿时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太子本该去前殿同男客们一道,特意回来,是想抱抱孩子,他方才来得急,一身风尘也不好靠近,加之外头天寒地冻,接旨时裴芸也没让乳娘将谌儿带出来,故而太子至今还未见过。

可待乳娘将孩子递给李长晔时,谌儿挥舞着手脚,显得有些抗拒。

倒不是李长晔抱的手法生疏,虽得前世他与两个孩子相处的时间都不算得太多,但凡是有闲,李长晔都会抽空见见谌儿和谨儿,关切两个孩子的生活与功课,纵然话不多,可与她这个母亲不同,因有耐性又从不轻易乱发脾气,前世倒是很受谨儿和谌儿的尊崇和喜爱。

这一世或是分开太久,与这个父亲并不熟悉加之困倦不适,谌儿挣扎得厉害,片刻后,竟是眼巴巴地望着裴芸的方向哭嚎起来。

前世裴芸不在,并不知有没有这一幕,但大抵见了也会无动于衷,顶多示意乳娘抱开,但这一世不同,她登时心疼地上前,自李长晔手中接过孩子。

谌儿趴在母亲肩上,很快便止了哭,只抽抽噎噎一副可怜样儿。

裴芸拍着他的背轻柔地哄着,偶一抬眸,就见眼前的男人正静静看着自己,面上神情有些难以捉摸。

这么多宾客在场,裴芸只当他觉得失了颜面,便道:“谌儿素来闹觉,这三个月殿下在外办差,一直由臣妾来哄,这才更认臣妾一些。”

李长晔闻言浅笑了一下,并未开口。

四下一些女客也跟着说了些替太子找补的话,孩子不亲他的缘由众人都心知肚明,算不得什么大事,又道了两句,李长晔便离开这厢去了前殿。

裴芸也让乳娘将已睡着的谌儿抱了回去。

太子前脚刚走,后脚裴芊便由书砚和另一位姑娘扶着回来了。

这姑娘不是旁人,正是前世闹出那桩事的贵女,孟家姑娘孟琴姿。

不过相比于面上带着笑意的裴芊,余下两位的脸色可都不大好看。

书砚为何这般裴芸倒是知晓,可剩下两人,她倒是有些猜不到了。

“做什么去了那么久!”

裴芊方被扶至裴芸跟前,同那孟姑娘一道施了一礼,裴老夫人便迫不及待地开口询问。

“孙女行至半路,脚疼得实在厉害,书砚姐姐扶不住孙女,幸得遇到了孟家姐姐出手相助,又随孙女回了趟娘娘寝宫上药更衣,孙女这才能顺利回来。”说着,裴芊向身侧的孟琴姿投去感激的一眼。

那孟琴姿亦是大家闺秀,打彻底入了这厅,便端起了温婉的笑,哪见刚踏进来时秀眉紧蹙的模样。

“不过举手之劳,二姑娘客气了。”

“倒是巧。”裴芸随口般道,“我便替我家二妹妹多谢孟姑娘了。”

她话音才落,书砚双眸一亮,正欲接话,却有人快一步道:“是啊,实在是巧,正犯难呢,刚好遇着了在附近寻玉佩的孟姐姐。”

“寻玉佩?”裴芸似不知情般微微挑眉。

孟琴姿笑意一僵,“臣女一时疏忽,将自小佩戴的玉佩丢了,说起来,臣女反而得谢谢二姑娘,帮臣女寻到了玉佩。”

“妹妹可万万不敢当这声谢。”裴芊面露惶恐,“那翡翠玉佩色深,我一眼便在太子殿下的澄华殿附近瞧见了,并不曾费什么工夫。”

裴芊的声儿不轻不重,但奈何厅中不少人都注意着这厢,自是清清楚楚听到了这话。

孟琴姿的脸霎时白了几分。

她双唇抿了抿,方想解释,却又听一道女声响起,“二姑娘说的是,想来定是孟姑娘和您那婢子没注意那厢,才会在澄华殿门前来回寻了那般久。”

说话的是书砚,裴芸看着她一脸为孟琴姿“辩解”的好心模样,险些没笑出声,书砚伶牙俐齿,先前跟着她时,一张嘴巴就厉害得紧,后来因着她被封太子妃那年吃了教训,便再也不敢乱说话了。

这会儿看透了这位孟姑娘的用意,又见她吃了憋,自是可劲地跟着落井下石,哪里给那孟琴姿丝毫扭转局势的机会。

这廖廖几句话听下来,众人哪还意会不到其中蹊跷。

看来这位孟姑娘是趁着太子去沐浴更衣的工夫,碰运气寻富贵去了。

可偏生运气不好,教这位裴二姑娘撞了个正着。

那孟琴姿被说得哑口无言,只能在众宾客暗暗打量鄙夷的视线中强笑着,直到那孟夫人走过来,牵强地道了几句孟琴姿一时心急,这才没那么快寻着云云。

裴芸便也顺势给了台阶下,但这笑话自是就此闹下了,毕竟在场的都是人精,这么蹩脚的借口谁又会信呢。

重活一世,孟琴姿的小伎俩已是不足为据,就算裴芊不来,裴芸也会让书砚前去搅局。

不过,她仍觉今日之事有点意思。

裴芸幽幽看向已然坐在裴老夫人身侧的裴芊,打量间,那厢竟大大方方将视线投来,冲她一有礼地颔首。

裴芸亦勾了勾唇,一双柔荑缓缓摩挲着膝上的手炉。

用过午宴,裴芸复又领着女客们在厅中喝茶消食,及至申时前后,众人各自散去,她有意将裴家几人留在最后说话。

今日之计未成,裴老夫人面色难看得紧,待裴芸退了宫人,张口便斥道:“愚蠢!我早教你先下手为强,你偏是不听,而今瞧瞧,不知有多少人眼巴巴盼着入东宫,别届时让旁人占了先机!”

王氏也急道:“是啊,那孟家是什么人家,连孟家姑娘都愿使这般手段,京城里不知多少姑娘存着入东宫的心思,那些可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娘娘可得早些让芊儿入东宫,赶紧帮衬您才是……”

这句“帮衬”可真是好听。

一旁的周氏闻言蹙了蹙眉,双唇微张欲道上两句,教裴芸一个轻飘飘的眼神给阻了,她浅笑道:“京中那些世家想送女儿入东宫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也没见哪家成了的,倒也不必太过着急。孙女已有了旁的主意,祖母且放宽心。”

她边道,边看了书墨一眼,书墨会意上前,恭恭敬敬将手中物呈给裴老夫人。

“祖母好容易来趟东宫,孙女也没什么好孝敬的,听母亲说祖母近来身子欠佳,便自库房中挑了些上好的鹿茸,听闻这鹿茸价值千金,益气补血,疗效甚好,还望祖母收下。”

裴老夫人原是乡下农妇,没见过什么好东西,还是因着大儿子出息,这才跟着享了福,她辨不出什么药材好坏,只听得“价值千金”,眼眸亮了亮,面上的冷色登时烟消云散。

不止是她,王氏瞪大眼亦死死盯着那鹿茸,目不转睛。

裴芸看着王氏眸光灼灼的模样,似笑非笑,又道了几句让裴芊好生养伤,年后她会再回趟国公府的话,旋即亲自将人送出去。

周氏显然有些不大放心,临走时攥住了裴芸的手,裴芸知晓母亲所想,无非是担忧她那祖母忽悠得了一时,忽悠不了一世。

她笑着安慰般拍了拍母亲的手背,表示她都有数。

这厢忙罢,裴芸想起儿子李谨来,便差人去打听消息,听闻谨儿在前头散宴后回了自己的寝殿,似有些疲累,就打消了唤他一道用晚膳的念头,径直往琳琅殿而去。

天色已然暗了下来,宫人提灯行在前,裴芸拖着步子慢悠悠走着,却骤然见得前头拐角处出现点点光亮,或是注意到了这边,那厢停了下来。

不待裴芸细看,倒是书砚先认了出来。

“娘娘,是殿下。”

裴芸厌烦地蹙了蹙眉,但也只得稍稍加快步子,上前施礼。

李长晔望了眼她来的方向,“太子妃是才送走所有宾客?”

“是。”裴芸答,“臣妾许久不曾见家人,便留下母亲和祖母,道了几句家常。”

太子低低“嗯”了一声,“忙至这会儿,想必太子妃还未用过晚膳。”

裴芸正要作答,紧接着又听他道:“孤也还未,不若一道在琳琅殿用吧。”

她笑意僵了僵。

累了一日,裴芸只想歇歇,不愿继续应付眼前这个男人,但奈何他从头到尾一点拒绝的机会都未给她。

一旁常禄听得这话,立马吩咐身侧内侍下去传膳。

其后一帮子宫人极有眼力见地慢下步子,任由两个主子单独行在前头。

裴芸默默垂着脑袋,始终走在李长晔两步之后,她一直不喜离他太近。

这人身长近九尺,又是常年习武,于她而言过于高大魁岸,站在一块儿,她也堪堪及他肩头而已。

与他并肩而行,总让裴芸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迫。

思至此,裴芸抬眸淡淡扫了他一眼,看着他冷峻的侧颜,朱唇微抿。

其实,于她而言,这种压迫感不仅仅只站在他身侧时……

裴芸还清楚得记得,大婚那夜,帐外烛光摇曳,男人若山般沉沉压下来,一度令她害怕得难以喘息。

自这厢至琳琅殿,路途并不远,两人也一路无话。

裴芸倒不觉尴尬,婚后多年,他们素来如此,恭敬有余,却并不亲密,外人瞧着,或是一对最不像夫妻的夫妻。

御膳房那厢手脚快,抵达琳琅殿不足一炷香的工夫,便呈上了膳食。

裴芸早已饥肠辘辘,待太子动了筷,也径自用起了饭。

等了一小会儿,见裴芸始终没有动作,一旁候着的常禄面露古怪,书砚书墨亦悄然对视了一眼。

不止是他们,李长晔也看向裴芸,只神色如常,且很快收回了视线。

四下人投来的目光裴芸自是感受到了,佯作不知罢了,从前她与太子一道用膳,向来习惯为太子布菜,这会儿一反常态,自是惹得他们疑惑不已。

裴芸刚嫁进东宫时,便循着先皇后身边的盛嬷嬷教导的那般,尽职守责在饭桌上伺候太子,纵然太子明言不必如此,她也执着着,唯恐教外人知晓责她一二。

而今她却突然不想这般做了,索性太子无所谓,自个儿也能吃,她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好一会儿,见他们这位太子妃似是真没有布菜的意思,常禄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刚拿起搁在一旁的筷子,却被太子微微摆了摆手给退了。

李长晔虽守规矩,却非死板之人,大事上自是事事遵循,却不拘这些小节。

他等了片刻,待身侧人吃得差不多了,这才缓缓开口。

“往后若有什么喜欢的,尽管留下,不必勉强。”

熟悉的嗓音在耳畔乍响,裴芸执筷的动作一滞,有些意外。

太子向来主张食不言寝不语,她也一直严守这个规矩,亦乐得清净,没想到今日太子竟会主动开口。

至于他所说,大抵是为着白日之事了。

她放下筷子,颔首低低道了句“臣妾知道了”。

看着她这副如平素一般端庄有礼的模样,李长晔神色透出几分复杂。

裴氏看起来似乎没有变,可今日却又处处透出不同。

白日蕊儿开口同她讨要织锦时,他本以为以她的性子定会答应。

可不想她确实没拒绝,但神色动作却分明在道着不愿。成婚多年,这还是他头一遭看到裴氏那么清晰地表露出心思。

他自是不会责怪,反觉得,这很好。

她亦有喜好,亦会舍不得,作为嫂嫂,不一定总要让着弟妹,反是惯坏了他们。

李长晔沉思半晌,复又问道:“蕊儿对你,从前可也有无礼之处?”

他向来不掺和那些后院女眷之事,可看蕊儿今日对裴氏的态度,恐不是头一回这般了。

他言罢,便见他那妻子抬首看来,一双潋滟的杏眸透出几分躲闪,朱唇微张,欲言又止,末了,只静静垂下眼帘。

李长晔便懂了。

“你是她的嫂嫂,往后若她再冒犯于你,斥责便是,若她不听,尽管告诉孤。”

“多谢殿下。”

格外甜软的嗓音传入李长晔耳中,令他一瞬间心下微动,若被羽毛扫过,莫名有些发痒,不禁又深深看了裴芸一眼。

她面上带着浅淡的笑,在蜜色的烛光映照下,显得柔美异常。

李长晔极少看见她这一面,他印象中的妻子除却婚后一开始的慌乱无措,后来便愈发变得沉稳安静,有礼有节,只是性子淡了,也极少笑了,就算是对他们的孩子亦是如此。

她对谨儿严苛他是知晓的,却从不插手,也未觉不妥,毕竟他幼时也是这般度过的。

然今日,她心疼地抱着啼哭的谌儿不断哄着的模样,与她平日对待谨儿的态度截然不同,令他倍感意外。

裴氏的性子似是真的有了变化。

李长晔并不抗拒这种变化,毕竟她愿意展露心思,便代表着对他这个夫君是有几分信任和依赖在的。

看来上回,她道出的那些不满的话,也只是因着心绪不佳罢了。

李长晔是如何思忖的,裴芸自是不知晓,可她的确变了想法。

打白日刻意试探过后,她发觉自己也不必将情绪藏得太好,她性子强,好面子,先前受了委屈,从不向太子吐露半句,总一人受着,想着通过自己获得旁人的认可。

而今她想清楚了,她的委屈多数都是来源于眼前这个男人,她何不借他一用。

太子心悦的纵然不是她,却最是重礼,所谓长幼有序,尊卑有别,李姝蕊欺到她这个嫂嫂头上,太子不可能冷眼旁观。

那些贵妇贵女们亦然,她们打心眼里看不起她,又怎会轻易改变,不若借太子的手,让她们乖乖闭嘴,不敢再犯。

这么好用的一把刀,裴芸只恨自己前世未能早早想通,挥而使之。

饭罢,宫人们撤下碗盏上了清茶,裴芸端坐消食,只等着送走太子,就听那厢幽幽道。

“太子妃的身子可养好了?”

裴芸看过去,一下望进那双漆黑幽深的眼眸里,心如坠冰窟般猛地沉了下去。

重活一世,她再清楚不过。

这不是什么寻常关切的话,而是在问她身子是否已方便。

若她应了是,太子便会命太医着手安排合房的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