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职场新人之外贸员 > 第187章 浪潮里一叶孤舟

第187章 浪潮里一叶孤舟

书名:职场新人之外贸员 作者:羽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2:00:27

胡兆宇说:“你起码要给参与评价的公司领导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我们要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矿山,类似的矿山是怎么建设的。这个在互联网上能找到类似的项目工程建设情况。你可以引用过来做个参照。然后,说明一下,具体情况要以工程设计院的设计方案为准。这样的话,就显得很科学。”

贾勇拍着脑袋说:“你可真是我的及时雨。看来没有你说的互联网检索功能,我这个报告就没法写了。”

胡兆宇以前很少到贾勇的办公室,他扫视了一圈说:“真有意思,你们办公室居然还没有电脑。看来你们真是把精力都放在做生意上了。不过你们的合同怎么做呢?”

贾勇说:“我们写好文字稿,交给办公室,办公室的打字员帮我们做合同。”

胡兆宇说:“我们部门已经开始办公电子化了。我们自己在电脑上做合同,做文字编辑,然后直接打印出来。这方面你们部门可是落后了。咱们到我办公室去,用我的电脑帮你检索文件。”

贾勇兴致勃勃地跟着胡兆宇就走,刚走的门口,胡兆宇就停了下来,为难地说:“不行。”

贾勇问:“怎么啦?”

胡兆宇说:“我们部门不是做贵金属业务嘛,我们办公室不让别的部门的人随便进。特别是,下班以后,没人的时候。”

贾勇问:“你们的贵金属不锁在保险柜里吗?”

胡兆宇说:“一般情况下,保险柜里不让存放贵金属过夜。不过万一呢?万一要是保险柜里有贵金属,我不知道呢。或者说,假如我今天带你去了我们办公室,明天早上,保险柜看着还是好好的,有人故意说,放在里面的东西不见了。咱俩说得清楚吗?”

贾勇没想到,就是串个办公室的事,还能让胡兆宇想的这么复杂。他不知如何是好地说:“那怎么办呢?我这里没有电脑啊。”

胡兆宇说:“帮人帮到底。你按照咱俩刚才商量的思路,写一个材料清单,我回去帮你检索,然后把文件打印出来给你。”

贾勇准备资料清单的时候,胡兆宇走到办公室里那台老式英文打字机前,按了几个字母键后说:“这个就要淘汰了。以后跟客户联系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互联网上,你可以申请一个邮箱,然后写电子邮件,发给客户。当然,你的客户也得有一个电子邮箱。”

贾勇说:“可不是。我们现在和客户联系,都是用英文打字机打出文字稿,然后发传真。有一次,我用英文打字机做合同,一连打错了九份。我这才知道,打字员也是一个技术活。

“上学的时候,读过一篇英语阅读文章,说打字员这个职业曾经是英国伦敦金融区里的一份体面职业。打字机要是淘汰了,打字员这个职业也就被淘汰了。”

胡兆宇说:“可不是。我听韩健说,办公室里的两个专职打字员都要转岗了。这就是时代大潮浩浩荡汤啊。我们不过是这浪潮里的一叶孤舟。一个滔天大浪拍过来,浮起来也就浮起来了,浮不起来说不定咱们就葬身鱼腹了。”

这时,田雯雯推门进来了。

贾勇说:“稀客啊。今天是什么风把你吹到我们办公室来了。”

田雯雯说:“我去胡兆宇办公室找他,他不在,我猜他就在这几个办公室窜呢。胡兆宇你不好好在自己办公室待着,跑到贾勇办公室来干什么?打扰贾勇工作。”

胡兆宇瞪了田雯雯一眼,不客气地说:“看你管得这个宽。现在又不是上班时间,我过来跟贾勇唠唠嗑犯那家王法了?”

田雯雯说:“走了走了,待会儿保安就来检查了。”

胡兆宇说:“他检查他的,还能不让我们加班了。”

田雯雯说:“你到人家贾勇办公室加什么班,净胡说。”

胡兆宇指着贾勇办公桌上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我一进来就跟贾勇研究项目来着。”

田雯雯拿起可行性研究报告说:“那你说说,你给贾勇提了什么有价值的建议。”

胡兆宇随口说到:“我跟贾勇说,既然产品要在伦敦国际金属期货市场销售,就要征求期货业务专家的意见,不能光听采矿行业技术专家的意见。”

贾勇跟着田雯雯和胡兆宇回宿舍的路上,一直在琢磨胡兆宇的话。他觉得今天胡兆宇跟田雯雯说话,特别不客气,好像对田雯雯做的事很有意见的样子。这要是在往常,田雯雯绝对不会罢休,可今天她就这么忍气吞声了。

贾勇和他们俩走在一起,觉得有些别扭。往常加班,田雯雯总是等着韩健,和他一起回宿舍的。就是不跟韩健一起走,也会一路上唠叨韩健不停。今天为什么连韩健在干什么都不问一声,就跟着他和胡兆宇一起回宿舍呢?

贾勇想起韩健那副没精打采的样子,真的是因为赶稿子太累了吗?还是有什么心事?贾勇看看耷拉着脸,一言不发的胡兆宇,又看看一直想没话找话,又不知道说什么好的田雯雯。贾勇断定,这几个贸大同学之间有事情。

这些事在贾勇脑海里一闪而过,他又想起了,胡兆宇敷衍田雯雯时,随口提到的找期货行业专家咨询的事。贾勇想到一个人,这个人或许可以帮到他。

贾勇上大学时,同宿舍的老大,毕业后,在一家期货公司工作。老大姓杨,家住在北京门头沟区的山里。老大说,他祖上从北宋年间就在那里定居,是北宋名门望族流落在古蓟州的一支。族谱虽然散佚了,但老大常以祖上先贤为榜样,克己复礼。

老大上中学的时候,以优异成绩从门头沟山区里的一所普通中学,跨区考入了海淀区的清华附中。这在当时教育基础薄弱的门头沟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知道老大的人都相信,老大考大学上清华,就跟从清华附中翻墙进清华园一样容易,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