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职场新人之外贸员 > 第379章 曾经兴盛的商埠

第379章 曾经兴盛的商埠

书名:职场新人之外贸员 作者:羽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2 12:00:27

本来并没有对周欢寄予厚望的季总,觉得周欢的工作做得太漂亮了,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周欢的成功,更加坚定了季总建设跨国综合商社的信心。

季总已经完全从俄罗斯分公司经营失败的心理阴影中走了出来,准备加速推进华艺国贸的跨国综合商社发展规划。她相信,她苦心研究的跨国综合商社规划是可行的,她更相信,她一手选拔培养的九个大学生外贸员是可靠的。

贾勇是想打退堂鼓的。第一次打退堂鼓,他想退到师父陈淑娜主持的铅锌矿项目公司去做财务。

第二次打退堂鼓,是在师父陈淑娜不同意他去铅锌矿项目公司以后,他想拿着自己的注册会计师资格,找份证券行业的工作。这个想法又被已经在期货行业混得不错的大学同学给劝回来了。

贾勇第三次想打退堂鼓,是在他得知老岳出事以后。

贾勇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在这个年轻人都想出国的时代,自己却对出国常驻这么犯怵呢?

归根结底,还是他对季总的跨国综合商社发展规划没有信心。如果他现在在实力雄厚的外经系外贸公司工作,公司要派他出国常驻,他还会这么瞻前顾后,踌躇不前吗?绝对不会。

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话正合着周欢和贾勇两个人对出国常驻的态度上。

周欢一方面是有自己的理论储备,有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他不像贾勇那样,对华艺国贸第一个海外分公司俄罗斯分公司的情况了解得那么清楚。

周欢到斯洛伐克以后难不难呢?肯定也难。但是他事先不去想事后他遇到的难处,所以他敢于走出这一步。

贾勇坐在一百年前外国商社雇员工作的木制办公桌旁,久久不肯离去。

他眼前的这间办公室,狭小,阴暗,办公桌椅简单笨重。朴素的不能再朴素了,可能还比不上当年此地一个土财主的家居陈设。谁又能想到,几十年后,这些跨国商社的小办公室,变成了上海外滩的豪华办公楼,又过了几十年,他们成就为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呢?

每一次听季总讲起她的跨国商社规划,贾勇都忍不住在想,季总在做白日梦。以华艺国贸的实力,怎么可能成为比肩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的综合商社呢?

贾勇轻轻抚摸着很有些年头的起了包浆的木制桌面,仿佛听到了当年雇员打算盘的声音,仿佛听到了外国雇员讲腔调滑稽的中文。在这里,他感受的了一种艰苦创业的激情。

他想,他应该像这些前辈一样去迎接挑战。为实现华艺国贸公司建设跨国综合商社的梦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他应该跳出他习惯的财务报表的分析模式,像周欢那样,去做一些‘傻事’,去做一些看起来无法完成的事。

参观完商社遗迹,再往前走不远,就是一个有几十级台阶的下坡路。从台阶上走下来,是一个内河码头。现在依然有船家停靠。

温厂长请贾勇在码头上的一个大排档坐下。他跟店家要了一壶茶,两个人坐下来边喝边聊。

温厂长说:“以后有时间的话,可以从这里坐船,沿江游览一番。往上游走,是典型的武夷山风光,风景秀丽,如同在画中一样,一步一景。往下游走,可以一直走到出海的码头。”

贾勇说:“真没想到,温厂长的家乡竟然是历史上繁荣兴盛的商埠码头。”

温厂长自豪地说:“有百多年历史了。福建多山,土地狭小贫瘠。为了谋生,这里有出海经商的传统。再加上有天然的深水码头,久而久之就繁荣起来。

“清末以来,随着沿海城市开埠增多,这里在商业和航运业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下降了,以后就日渐衰落下来。但商业文化,在这里一直还有影响。我们就是听着一辈辈口耳相传的故事长大的。要讲商业信用,要童叟无欺,要做百年老店。”

温厂长说:“你来考察我们,实际上我们也在考察你们公司。看你们公司识不识货。我们从准备参加这届广交会起,就想找一家外贸公司合作。实不相瞒,也谈过几个外贸公司。

“有些公司的外贸员,哪怕就在本省,也不肯来实地调研,看看我们的产品,看看我们的生产能力。只知道高价倒卖展位,有的还跟我们要个人的好处费。这样的公司我们是不愿意合作的。

“你是做陶瓷出口的。我们的产品怎么样,不用我说,你自己有判断。我对于我们的产品走向国际、国内市场,是非常有信心的。我要找合作伙伴,一定要找有信誉的。如果我们合作,你们的信誉也会影响到我们的信誉。像这种走高端路线的产品,品牌形象很重要的。

“我查过你们华艺公司。你们以前不是做外贸的,你们是工艺品行业的管理公司。这几年才开始做外贸。

“我感觉,和你们公司合作,跟和陶瓷进出口公司合作不一样。你们对产品的鉴赏能力应该更有水平,不是仅仅盯着成交量和利润。

“我听一些瓷器行的人说,你们公司主持过全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这样的公司做外贸,那就应当做精品。这和我们公司的产品定位就一致了。

“我看贾经理虽然年轻,但是做事很严谨。那天你在我办公室检查我的工商资料,我都被你弄得有点紧张了。我想,北京的外贸公司就是不一样,外贸员做事有板有眼。你这样做事,我和你合作,也觉得踏实。”

贾勇说:“我有个同事是福建人。她从小生活在武夷山里的一个县城。考上了北京的大学。毕业以后,和我一起进了公司。前不久,她辞职去美国读书了。

“她跟我讲过好多福建的风土人情。不过,她在福建生活的时候还是个学生,不了解福建的商业文化底蕴。在她的印象里,她的家乡福建是一个原生态的地方,没有被工业文明污染过的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