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10章 脏话发展史

第10章 脏话发展史

书名:刷视频:震惊古人 作者:水光山色与人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2 14:51:55

【我国脏话发展历史。】

刘邦道:“后人如此无聊,连脏话都研究上历史了?”

萧何心想就凭你一口一句乃公,怕是榜上有名。

【当倭国人在骂“西内”,韩国人还在骂“西八”,美国人在骂“**”的时候,我国的卧槽已经可以用不同的语调代表不同的意思了。

那么我们的脏话是如何进化而来的呢?

在先秦时期,民风还是比较淳朴的,骂人也多用比喻句。

比如《诗经》“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把贪官比作肥硕的老鼠,

而到了战国,人们开始复盘失败案例,学习先进经验,更新固有打法,推出了奴隶梗。

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要数齐威王,因他去参加别人的葬礼迟到而被问责。

开口便骂“叱嗟,而母婢也!”,你母亲就是下贱的奴隶,由此开创了奴隶梗的先河。

比较出名的是三国时期的讨贼檄文,把曹操的脑溢血都骂通了。】

曹操捂着头:“该死的陈琳!”

陈琳:“阿嚏……”

【而到了秦汉之交,一位重量级的骂手横空出世,极大丰富了中国的脏话宝库,他就是草根出身的汉高帝刘邦,《史记》·《汉书》里骂人的话,有三分之一都是刘邦的。】

萧何:我说什么来着,老流氓流芳千古啊。

“萧何,你看乃公干什么?”刘邦虽然不要脸,但因为骂人而变相的被后人记住脸上也挂不住啊。

刘邦语气微弱的发出了辩解:“乃公经常骂人吗?”

【更值得一提的是,刘邦还首创了中华脏话界一个新的流派——“伦理梗”。

陆贾劝他多读诗书,他回了句“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

你爸爸我马上得的天下,读个鸡毛书。

面对儒生的馊主意,刘邦开口就骂“竖儒,几败公事!”

意思是:傻逼儒生,差点坏了你爸爸的大事。

连皇帝都开始骂人了,百姓岂有不跟之理?

于是各种脏话层出不穷,由刘邦开始脏话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到了隋唐时期,更新版本,废除奴隶梗,新增祖先梗,生殖器梗,开创了脏话界的新纪元。

以中土大唐为半径划圆开骂,周边少数民族称“羌奴”“胡子”“蛮夷戎狄”。

举个例子,唐代的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大骂高仙芝“?狗肠高丽奴,?狗屎高丽奴”。

翻译一下大概是吃屎吧,高丽棒子。

而到了宋代,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也迎来了全民骂战的全新版本。】

大唐,贞观年间。

“辅机,如今大唐刊印书籍所用何法?”李世民敏锐的觉得活字印刷术对大唐有大用,但就差一层窗户纸就开始捅破。

长孙无忌道:“翻印之法。”

“活字,活字,会不会是字是活的?”程咬金的发言引来一阵嗤笑。

“程黑子,不仅你家的牛会上吊,字还会活起来自己跑?”

“哈哈。”

负责摘录的阎立本倒有些思路了。

“圣人。”李世民对于这个称呼有些懵,但瞬间秒懂,这是跟着天幕学的。

“如今大唐刊印书籍乃是在石板或木板用反印之法,但若是用烧制套用之法,一个字一个字的烧制出来,需要用之时取字合一,或许便是天幕所言活字之法。”

众人一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那此事便由爱卿……”李世民眼见程咬金寂挤眉弄眼。“和卢国公一同负责。”

“谢圣人。”程咬金乐得不可开支,这可是千古流芳的美名,合该俺老程得了。

众人恨的牙痒痒,俺们也想千古留名啊,齐齐望向魏征。

“圣人,臣参卢国公私杀耕牛之罪。”

一时间,大殿里响起欢乐的气息。

秦朝。

“李斯,活字印刷之术交给你办。”

……陛下,天幕总共就说了五个字,你就让我复原出来,是不是有些为难人?

嬴政眼见李斯面露苦难之色,便颇为关心的说道:“罢了,丞相既然不行,朕就找墨家,或者儒家也……”

“臣可以,必不辱命。”墨家就算了,如此大的功劳绝对不能给儒家。

【比如说水浒传里的市井骂法,通篇都是精华,有文化的写书骂,没文化的写数骂。

什么24、38、250都变成了骂人的话,因为古代的铜钱500个是一封,250等于半封。

而半封约等于半疯,所以250等于傻子。

有了宋元时期的基础,明清时期的脏话是真正的集大成者,骂的基本跟现在差不多了。

虽然在这两个时期骂人犯法,轻则杖刑重则流放,但是依然没有阻挡古人们淳朴的创造热情。

以老妈为爆炸中心、直系亲属为半径,祖宗十八代为一个圆周开骂。

其中以红楼梦为代表,而现在的脏话更是集万家之所长,不同的语调更是可以代表不同的意思。

说脏话不但可以有效的缓解压力,还可以增进朋友之间的感情。】

“二狗哥,入你娘。”

一刻钟后,黄老三悟了,天幕骗人,二狗一家差点把我打死了。

[ 骂人不骂娘,如同挠痒痒。]

“二狗哥,我是在给挠痒痒啊。”黄老三还是没有悟透,不过没事,一刻钟后他会彻底悟道。

[ 古人肯定也骂的很脏,只是传下来的史书都给优化了吧,好比现在书里写的脏话不如人们口语脏话的万分之一。]

史官:不然呢?不美化一下,难道告诉你们朝堂辩论和市井泼妇吵架一样吗?

[你爹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枇杷树!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直接就惊为天人!]

[啊,什么意思啊,我没懂。]

老祖宗:对啊,我们也没懂。

[这句话出自明朝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本意是纪念亡妻的,但如果你对别人说你爹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树已经长大了,翻译一下就是:你妈死了。]

归有光:……连这都能用来骂人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