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12章 韩信之死

第12章 韩信之死

书名:刷视频:震惊古人 作者:水光山色与人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2 14:51:55

【韩信之死谁之过?】

汉朝。

萧何一副看热闹的表情盯着含情脉脉的刘韩二人,笑啊,接着秀恩爱啊。

刘邦紧紧握住韩信的手。“将军信我,若真是朕的原因,必是朕有万不得已之因,朕愿向将军赔罪。”

【自古武将之死都是因为功高盖主或者性格问题吗?韩信、周亚夫都是狡兔死走狗烹吗?】

韩信:……额,所以你早就想杀我了?

刘邦(哭啼脸):信,朕没有,朕没有啊。

【既然是西汉时期的问题,就让我们回到西汉初年去具体分析。

第一个问题,刘邦和吕家是否真的是一条心?外戚在西汉是怎样的存在?】

刘邦左手握着韩信,右手连忙握住吕雉的手。

“皇后,朕可真的和你一条心,比黄金还真。”

吕雉眉头紧蹙,抽回被刘邦握住的手,呵,一个管不住裤兜二两货的人,一个想换太子的人,一个好色的人,一条心?骗鬼去吧。

【史记关于吕家的记载为姜子牙后裔,姜子牙叫吕尚,即姜姓吕氏。沛县时吕家就投资了刘邦的造反事业,那么他们想要什么回报呢?

大汉成功上市后,吕太公被封为临泗侯,吕释之被封为建丞侯,吕则被封为周吕侯。

临泗——古齐国,建成国——今河南永城,齐国前身吕国发源地。

那周吕侯所在地在哪儿?

根据康熙字典解释,周——周国、吕——吕国。周吕即周朝吕国,不就是齐国吗?】

大秦。

刘邦不知道从何而来,但你们齐国肯定脱不了关系。

“蒙恬,将齐国王室五服之内的族人全部押往咸阳,无论男女。”

齐国王室祸从天降,好消息:汉朝有齐国血统,坏消息:嬴政还活着,秦还没亡。咦不对,姜姓吕氏关我齐国什么事?

“陛下,捉错人了。”李斯连忙拦住蒙恬。

“陛下,姜齐后人早就散落各地,如今齐国王室是田齐后人啊。”

……嬴政面色尴尬,嘴角抽动,气糊涂了,可皇帝是不会错的。

“朕知道,想当年若无齐桓公尊王攘夷之举,帮我秦国驱逐西戎,安有今日之大秦?”

“田齐先祖本是流亡之人,幸的桓公收留,却不想后代居然做出篡位谋国之举。”

“孰可忍是不可忍,如此不忠不义之人安有脸面活在世间?”

“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朕也非嗜杀之人。”

始皇用着悲天悯人的语气说道:“罢了,罢了。”

“蒙恬,迁田齐王室入咸阳,为大秦列位先祖守陵,命其改姓。”

“朕为其赐姓第一至第八。”

李斯嘴角抽动埋着头,杀的血流成河之时,也没见哪位秦王说过上天有好生之德。

蒙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陛下,他们要是不愿意呢?”

始皇瞪着蒙恬:“你手里的刀是摆设吗?”

“啊,不愿意就全砍了。”

蒙恬:……刚才不该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吗?

【那么西汉时齐国给了谁?

韩信。

还记得怎么拿下齐国的吗?

突然之间韩信大军不管使者死活猛攻齐国,并且要挟刘邦封王,这个事情一直被理解为韩信僭越。

可如果站在刘吕斗争的角度上分析,如果使者游说成功,齐国一定原封不动给吕家,而齐国没有在秦统六国中遭受战火,完好又强大的齐国必然是中央将来的心腹大患。

但如果现在让韩信打下来,根据谁打下来归谁的原则给韩信。

而刘邦后来将齐国分给了自己的大儿子刘肥,让韩信做了楚王,从纯粹的利益角度出发,你会发现韩信绝对是刘邦亲信,作为工具人,他完美吸引了吕家火力,而后来吕家搞死了韩信,齐王刘肥在刘盈的帮助下逃过一劫,由此可见吕家对这两个抢走祖宗之地的人满怀切齿仇恨。】

大汉。

“信,看见了吗?”刘邦连忙拉住要走的韩信。“后人都知道你是我的心腹,都是朕死之后吕家干的。”

韩信虽然还是嘟着嘴,但也任由刘邦握住自己的手,直到一声细语传来。

“陛下刚才不是还说我们一条心,比黄金还真吗?”

韩信拂袖而去,坐在萧何旁边闷闷不乐。

刘邦:完犊子啦,两个人都得罪了。

【第2点,刘邦逃亡途中踹刘盈,这件事一直被理解为刘邦踹儿子换人心或者刘邦不顾亲情。

可如果站在刘吕斗争的角度,刘盈是吕雉所生的儿子,外戚想上位靠的就是太子,那么如果能借楚军之手搞死刘盈,吕家在朝廷可就没根基了。

况且彭城大败怎么这么巧,偏偏逃跑路上碰见了刘盈,而且摔孩子的细节是刘邦踹了多次,都被夏侯婴紧紧抱住,如果一次两次可以是售卖人心,但十多次想杀夏侯婴,那就是想弄死刘盈,把吕家踢出去。】

“朕不是,朕没有!!!”刘邦怒吼道。“天幕之人以最恶毒的心思揣测朕,若按天幕的说法,那这世上连一个好人都没有。”

“性本恶。”萧何慢悠悠的说出荀子的理论,不大不小的声音刚好被韩信听见,

“相国,何解?”

“淮阴侯觉得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韩信摇摇头表示自己不知,只是想知道老流氓是否真的想杀儿子,若是连儿子都杀,那杀我更加理所当然。

“人性且善且恶。”言毕也不管韩信听没听懂,便靠着柱子闭目养神。

【有人说杀亲生儿子,这怎么能下得去手?

高帝、文帝、景帝、武帝,老刘一脉绝对是模范皇帝,从来不扯亲情。

所以很好理解为什么刘邦一直要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这不是多喜欢戚家,恰恰是很讨厌吕家。

从东汉党争到废王立武,史书不止写满了吃人,还写满了利益,没有一个皇帝愿意与外戚平分天下,皇帝不会因为你是皇后就无故提拔娘家人。】

洪武年间。

“嘿,这后人果然狭隘,咱与妹子不一样,咱的龙椅妹子想坐就坐,前朝归咱,后宫归妹子。”朱元璋又撒起了狗粮。

【但彭城大败后,夏侯婴驱车去了吕后哥哥吕泽大营,而两个月后刘盈就被立为太子,被吕家护送回关中。

结合刘邦后来死活要换太子的状态,他一定是迫不得已。】

【第三点,韩信之死——功臣集团的背叛。】

【韩信于汉六年十一月被废楚王,也就是把他绑了说,“别说话啊,你谋反了啊。”

但是十二月刘邦到长安后,发布了个诏书,“是日天下大赦”。

这不就是刚到长安就找个理由给韩信点罪嘛,演都不演一下。

韩信坐镇长安是对诸侯王最大的震慑,整整五年的时间里,刘邦根本就不想杀他。

而韩信因为长期军旅生活,熬夜动脑子,虽然身体不好,但也坚持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写成兵法交给皇家。

韩信和刘邦没事就喝酒,喝多了韩信还说,“啊大哥,你这水平不行,顶多就能带十万兵。”

试问谁会把毕生所献送刘邦?

谁会没事和刘邦喝酒打趣?

谁会替刘邦挡住外戚火力?

谁会情愿把兵分一半给刘邦?

你可以说我说的不准,但你不能说刘邦看人不准!

刘邦对韩信有封侯拜相知遇之恩,这是绝对的忠臣。

毕竟一次可以说是巧合,但三次之后,这不纯粹的耍猴吗?

吕家也不傻,也看明白了这是让狗日的韩信刘邦合伙耍了。

吕家第一次是排樊哙拉拢韩信,拉拢不成功才动了杀心。

因为此时刘邦也到岁数了,满朝文武各怀鬼胎,都在为刘邦死之后考虑。

很显然,如果最后能彻底废刘盈,那么韩信就将成为刘如意最大的靠山。

但如果刘如意没能夺嫡,还是刘盈,那么韩信就将成为刘盈最大的敌人,妥妥的前朝余孽啊。

所以韩信的处境非常尴尬,他只有依靠刘邦立储成功才能破局。

但汉朝的皇上和明清的皇上不是一回事儿,汉家草创登基的时候说的很清楚,功最大皇帝是尊号,没那么大实权,所以刘邦最后是纯粹的孤家寡人。

张良不听他的,背地搞来商山四皓给刘盈摇旗呐喊。

满朝文武不听他的,都吹刘盈如何名满天下。

他自己也没办法,背地里抱着戚夫人抹着泪写《鸿鹄歌》。

但给他打击最重的是老搭档萧何的背叛,征陈郗时,刘邦问过韩信要不要一起去去,但韩信还是决定镇守长安。】

大汉。

刚才刘邦的解释无人应答,也不敢应答,不过现在不一样,此起彼伏的声音响起。

“陛下,臣观此人言语乃是法家之人,荀子余孽,崇尚人性本恶之说。”

“一字一句皆不可信。”

“臣附议。”

“附议。”

刘邦能怎么办,总不能翻脸吧,说乃公早就知道你们的心思了……那大汉朝还要不要了?大秦二世而亡,朕翻脸之后大汉必将远超大秦,一世而亡。

【自古以来,皇帝出征都会留最信任的人在京城,但在长安城,吕家成功拉拢了萧何,并成功收买了韩信家仆人,让萧何协助处死了韩信。】

“砰。”叽叽喳喳的朝堂随着萧何倒地的声音戛然而止,韩信将碗摔在地上,捡起碎片将衣袍割下一片。

“萧相国,你我从此恩断义绝!”

韩信在听见天幕说萧何害死自己之时,第一反应是不相信,可细细想来,天幕说的是对的,后人没必要在这些事情上造假。

萧何于我有恩,今日我不杀你,可若有来日,信会给你留下全尸,留后人祭祀,全了这一段恩情。

【韩信之死对刘邦的打击是最大的,回来之后,他各种手段想弄死萧何,但迫于现实还是放弃了,为何呢?

萧何是功臣之首,萧何站队影响着整个工程集团的态度,刘邦无能为力。

而功臣集团愿意支持吕家的道理很简单。

从情感上讲,吕泽也是定天下的大功臣,都从沛县出来,都为大汉流过血,都为大汉遭过罪。

从阶级利益上讲,吕家在汉军根基很深,而且和大部分功臣都有瓜葛,树大根深不是刘邦一句话就能废的。

所以功臣犯不着去招惹吕家,毕竟你戚夫人有啥,你弱我们就欺负你,你又能怎么样?

但吕家需要考虑篡位后的布局,比如异姓诸侯王该如何处置,尤其是亲近刘邦的诸侯王,万一打着安刘旗号造反怎么办?

于是他们故技重施,刘邦发小卢绾、盟友彭越、英布,弄这三个人的方法和韩信一样,都是收买家仆或身边人告他们谋反,这变都不带变的。

所以一、刘吕利益根本就不一样。

二、功高的武将被处死,绝不是评书里忽悠人的功高盖主或者性格不合。相反,越是性格不合,皇上越喜欢,因为只能依附于皇上。

三、汉家草创制度不完善,外戚非常容易权势滔天。

四、功臣集团不止在立储上和刘邦有分歧,同样在定都也有分歧,他们希望定都洛阳易攻难守,能够很有效的限制皇帝实权。

五、刘姓皇帝都是有大志的创业者,他们不看重亲情,而是看重政策的持续性,也就是立储时一定要选能继承自己遗志的人。而武将作为枪杆子,非常容易卷进立储的旋涡里。

总结:所以韩信之死与立储有很大关系。】

[杀韩信,更像沛县集团和吕姓集团对刘邦的一种警告,告诉刘邦,不要玩花样 不要想动我们的蛋糕,老老实实等死传位给刘盈 。]

[韩信绝对是刘邦心腹,甚至和诸葛亮对刘备差不了多少。]

刘邦:……这诸葛亮是很衷心很有才能?朕与信之交居然还达不到?

[韩信只能信刘邦,忠不忠心不清楚,但他是绝对的刘邦阵营,平民出身,不是地方豪族,根本没办法加入豪族,只能是独属于刘邦的势力,而在后期,吕后的事情都差不多知道了,刘邦开始势弱,没人可用,只有韩信值得信任,绝对不会让他死的,至于刘邦是不是真的信任韩信,还是真的没办法,这个谁也不好说,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可以肯定的就是韩信属于刘邦,刘邦不会让韩信死的。]

[你字数多,你说的多。]

老祖宗:……后世靠字数多少分辨对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