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133章 水果历史

第133章 水果历史

书名:刷视频:震惊古人 作者:水光山色与人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2 14:51:55

【古人对肉和菜的追求是不遗余力,一不小心就成了世界头号吃货民族,但似乎对今天无人不爱的水果却一直相对冷淡。

古人并不是不重视水果,只是因为在匮乏的物质生活中,华夏先民们选择了实用主义。

能种地的地方都得种上粮食,而水果能够提供的维生素,古人靠蔬菜就能获得。

并且大部分的水果并不耐储存,上市的时令也大都与粮食同时,无法在时间上提供一个口粮互补的作用。

在中国人的心里:不扛饿、不顶用,再好吃又能如何呢?

《黄帝内经》记载:五菜为充,五果为助。

五果:桃、李、杏、栗、枣。】

【桃:在我国有3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在古人的笔下附会了无限意义,桃前面得加个仙字,称仙桃。

东方朔去偷,孙悟空也偷。】 弹幕区:

『二桃杀三士。』

『桃李满天下。』

『大圣偷个桃,被判五百年。』

『东方朔是汉武帝时期那个吗?他也去天庭偷仙桃了?』

大汉,长安。

“曼倩。”刘猪猪亲切的称呼起东方朔的字。

“可曾去过天庭?”

论追求长生、寻找神仙,秦皇汉武不分伯仲。

私以为汉武稍胜一筹,毕竟有秦粉常说:始皇是放不下大秦,扶苏又是扶不起的阿斗,他不是为了自己长生,是为了天下。

如果始皇能够听到,他应该会揭馆而起说一句:额的昊天上帝啊,额是这样的吗?

秦粉说:是!

始皇答:额不是!额就是想长生。

然后秦粉怒了,用上钢筋混凝土又把始皇埋进去,还要刻块碑。

碑文上还要写上几个大字:这是假的秦始皇!

虽然理由有些牵强,但至少有人帮始皇找补。

却很少见到人帮汉武找补,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嘲笑汉武:被骗了吧?还把女儿送给骗子了吧?

东方朔,身高九尺三寸,通读诗、书,善兵法,会击剑、弓马娴熟。

可惜不姓孔,否则高低得夸一句:颇有孔圣之遗风。

可就是如此一个小臂比猪大腿还粗的高大威猛之汉子,此刻却战战兢兢。

刘彻只是称呼了一下东方朔的字,他便知道刘彻想问什么。

可我真没去过!

后人这是管杀不管埋!

我只是会占卜之术而已,我去什么天庭,偷什么仙桃?

东方朔脸上的表情之丰富,像是死了亲爹,然后又死了小妈,用一副号丧的声音对汉武帝解释道:“陛下,臣真没有。”

“孙悟空是后世小说里的人物,兴许是臣也被人编进小说?”

刘彻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坚信无风不起浪。

“没有就没有吧,听说你测字挺准。”

刘彻随手在竹简上划一横,让霍去病送到东方朔身前:“来吧,帮朕测测。”

“……”

“陛下,要测什么?”

“测火药是如何制造的!”

东方朔:……,要杀我就直说。

“也不用现在给答案,朕知夺天地造化之事,既伤身体又耗时间。”

“朕给你一年时间,不急。”

东方朔测字很准,因为他身高二米一四,体重一百五十公斤。

找他测字的,要么官没他大,要么打不过他。

从未失手,有口皆碑,大汉测字第一人。

可今天遇上硬茬子了。

“臣,领命。”东方朔领命退回原位,猛的望向司马相如,目光里透露出六个大字:食汝肉,寝汝皮!

司马相如被盯毛了,有本事你找后人去,实在不行你揍陛下一顿!

关我屁事?看我好欺负是吧?

司马相如睁大双眼瞪回去,东方朔冷哼一声收回目光。

肯定都是你的缘故,你居然是个伪装的墨家弟子,还知道巨子所在!

现在陛下看谁都像伪装的,指不定以为我师承先秦炼气士!

【桃木还有辟邪的作用,各种影视作品中的桃木剑等,包括春联的前身桃符。 王安石有诗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子也跟长寿挂钩,老人过生日都要献寿桃。

古人为何对桃子情有独钟?

除了神话附会以外,上古能吃到的水果,要么是李子、杏子、山楂这种酸的不行,甚至还有点小毒素的。

要么是柿子、梨子这种涩嘴的。

似乎只有桃子较为温润。

所以俗语常说: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李子自古就跟桃出双入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投桃报李,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弹幕区:

『桃打摆,李彪稀。』

『桃花还代表爱情。』

『三国杀。桃加血。』

『江湖夜雨十年灯,接!』

『雨夜带伞不带刀。』

『开会开笔不带枪!』

『还没过年,就这么相思了?』

『谁把弹幕放我手机上的!』

『现在承认是你手机了,铁证如山!』

弹幕奇奇怪怪,古人看不懂。

辛酉鸡年,有位王姓小伙,被四十二支手电筒照着,居然咆哮公堂,放声大笑。

当!当!当!

锤子敲的震天响。

“犯人,老实交代你的问题!”

旁观席有人站起来了:“你笑什么!”

“我问你,你笑什么!”

小王努力深呼吸,憋住笑意,伸手指向天幕。

“我笑我,枉受老师教诲。”

“现在才明白老师的深意!”

“公道自在人心。”

“你们以为改了史书,就没人知道了吗?”

随后扬起头颅,蔑视着所有人。

“你们说的罪,我一样都不认!”

“要杀要剐,要编排什么罪名,随你们开心就好!”

“你们索我的命,我诛你们的心。”

随后,他用汉语高唱起了一首属于全人类的歌。

……

【商朝末年有个叫理利贞的贵族背着母亲逃难,靠一颗李子树活了下来,其后代便以李为姓氏。】

弹幕区:

『嗯?李丽珍?』

『蜜桃成熟的时候。』

『李世民家的李,是不是从这来的?』

『李唐说自己老祖宗是老子李耳,李耳确实是理利贞的后代。』

『拉倒吧,追到李广,都还勉强可以认,追溯到李耳,纯纯是给自己贴金。』

『李世民家族好像连陇西李氏都不是,硬扯上关系的。』

大唐,长安。

“后人太……”李世民一时不知该如何评价。

成就大业之后,为自己找个牛逼的老祖宗,这不是很正常的事?

刘邦还追溯到帝尧,谁知道你们后世,居然出身越低越受欢迎呢?

……

【李子和桃子分属蔷薇科下的李属和桃属,其下还有杏属。

近些年比较火的黑布林其实就是一种李子,老外管梅子和李子都叫布林,包括西梅其实也是李子的一种。】 【杏:在华夏广泛分布于华北地区、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

是华夏驯化的一种古老的果树,至少有四千年以上的栽培史。

河南驻马店杨庄曾出土过夏代的杏核和山杏核,湖北荆门包山也出土过战国时期的杏。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杏字,并且在记载夏代农事安排的《夏小正》中高频出现。 苏轼写过一首《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小学课本里还记载了杏林春满的典故:董凤治病救人不收钱,只让病人痊愈后在自己的地里种杏树。

后来用杏林春满比喻医术高超,杏林也成为医家和药堂的代称。

而杏坛因为孔子讲学,又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代称。】

弹幕区:

『嘿嘿,现代用杏吧代指某些……』

北宋,承天寺。

洁白月光洒在张怀民苦大仇深的脸上。

这一个月,怀民很不开心,只开心了两天。

第一日,同是被贬,在此与好友相聚,二人饮酒赏月,开心。

第二日,夜深人静。

“梦得,睡了吗?出来赏月。”

张怀民,字梦得。

张怀民随手抓起衣服披在身上,揉了揉眼睛,打开门,看见好友苏轼提着一壶酒。

“啊?你这是睡了还是没睡?”

“我以为你被贬,会心烦意乱睡不着。”

“我被贬的经验多,怕你睡不着,专门来陪你小酌一杯。”

张怀民看着好友真诚的面容,心里升起一抹暖意。

怕好友因为吵醒自己睡觉而内疚便说道:“没有睡着,正如你所说,心烦意乱。”

又指了指自己披肩撒发的模样“心火燥热,所以才弄成这样。”

苏轼如释重负,吐出一口浊气。

“那就好,我还真怕我吵到你睡觉了。”

苏轼拉着怀民的手就往院中亭落走去,一路都在不停开导他。

“没事的,在哪儿做官不是做?”

“你就当成年少游学,还可以体验各地风土人情。”

“在朝堂,治天下,帮万人”

“在地方,治一地,帮一人。”

“只要能造福百姓,即便在地方帮一人,积少成多也是万人。”

“啧啧啧,我和你讲啊,荔枝在临安,那是大富人家才舍得买。”

“可我在岭南,是吃到吐,一点都不好吃。”

“门前屋后,到处都是,想吃顺手摘一把。”

知好友是在讲笑话安慰自己,荔枝再不值钱,也没到你说的地步。

“子瞻,多谢。”

那夜的月亮很美,酒也很醉人。

怀民微醺之后翻来覆去的说:“子瞻,你太真诚了,怪不得被贬。”

“这赏月饮酒,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我们要日日赏,年年赏。”

汉语有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

但苏轼太真诚了,他当真了。

每夜准时准点敲门:“怀民,赏月了。”

天气也怪,连着一个月没下雨,每晚最差也能看个月牙。

张怀民苦大仇深倒不是因为苏轼今日叫自己起来看天幕。

这种事,若是不叫醒自己,那才是真的会记恨一辈子。

只因自己的好友,在天幕播放多年前的那场廷辩之后,苏轼说了句话。

“我要去找介甫,重启变法。”

“我要给君实写信,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

元丰六年,王安石已被罢相七年,隐居江宁。

朝堂上宋神宗独木难支,王安石所行新法,几乎全部被废。

宋神宗身体有疾,强拖着病体勉强维持着整个帝国。

但人人都知道,官家快死了。

只要官家一死,太子还小,太后必然垂帘听政,而高太后一直强烈反对变法。

历史上,宋神宗驾崩于元丰八年。

怀民是为好友要做的事感到担忧。

“子瞻,有必要吗?”

“你办不到,新党贬你,旧党也贬你,没人听你的!”

“这么多年还没看出来吗?光有官家支持是办不到的!”

宋神宗已经算是两宋为数不多的硬骨头,起码他强压着反对派,坚决支持王安石变法。

“斗不过,你如何去斗?”

“肉食者即便有再多肉也不会分给别人,他们恨不得连你手里的麦饭都抢走!”

苏轼知好友的担忧,连这种话都说出来,是真把自己当至交好友了。

但苏轼心意已决:“肉食者被刀剑加身,也会死!”

“杀他个血流成河,杀他个朗朗乾坤!”

“君子六艺我也会,我也是能提动刀的。”

话中满是杀气,张怀民还想再劝劝好友,这次是真的会死人,不再是贬官如此轻松就能度过。

“你就不怕内斗,大宋亡了国吗?”

苏轼今年四十六岁,站起身来背手而立,月光在石板上拖出一条长长的影子。

他低吟道:“再差还能比原本历史还差吗?”

随即又回过头,用真诚的目光望着张怀民。

“梦得,你愿意和我一起为了创建一个新大宋而奋斗终生吗?”

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许下了最庄重的誓言。

“九死不悔!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仙佛鬼神共听之!”

【梅子:同在杏属。

《尚书 · 说命下》:“若做合羹,尔惟盐梅。”

在先秦时期取其酸,充当了醋的作用,类似柠檬在西方饮食界的地位。

从望梅止渴、青梅煮酒,都可以看出梅子在古代的普遍。

而宋代话本兴起,说书先生说话太多,口干舌燥,会在舌下含一颗盐渍梅子用以生津,故而称话梅。】

【桃、李、杏、梅之后,五果还剩下栗和枣。

栗:板栗,姑且算是广义上的水果。

板栗和枣有个特点:能长期储存,并且能充饥。

《战国策》中记载了一段历史故事,苏秦配六国相印合纵抗秦之前,曾对燕文侯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也。\"

苏秦说凭借着大枣和板栗,不种田也能够吃饱了,给燕文侯说的心情澎湃,一声令下梭哈了。】

pS:原视频说的是燕昭王,但查了一下资料,这段话是苏秦对燕文侯说的,就改了。

燕文侯:燕后文公。

【靠枣、栗填饱肚子无异于是杯水车薪,但也能看出他们在古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不过这种地位还是来自于古人对吃饱的渴求,本质上还是把它们当粮食来看待。

华夏人吃枣至少有8000年的历史,中国人对红枣的喜爱寄托了厚重的生命观。

古人称枣为铁杆庄稼,又赋予了各种吉祥的寓意。

直到近代鲁迅先生都说: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枣栗可以充饥,那还有一种姑且可以算是水果的果实,在历史上也很重要。

榆钱:榆树的翅果,扁圆形,色泽淡绿色或黄白。 老熟后的榆钱,色泽白黄,呈干枯状。

榆钱在灾年是能救命的宝贝,除了能做成饭来饱腹以外,更重要的点在于它的成熟期在3~6月份。

正好填补了古人最容易断粮的粮食作物的成熟期空白,榆钱在这个时候就挺身而出。

反过来看,桃、李、杏的水果不太受古代平民喜爱,就很能理解了。

宋代饶节写过一首《山间》:“杏子黄时麦已收,槐阴重叠柳条柔。山中活计无疆界,却鄙人间万户侯。”】

“我们不是不喜爱,是没时间。”

“也没地方种。”

小孩子不停吞咽着口水:“娘,我想吃爹上次带回来的果子。”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天全在地里伺候粮食。

我们又不是地主,有佃户种地,有大大的庭院,可以种果树。

只有上山砍柴的时候,遇见能吃的果子,摘些回来。

至于路边的,是不敢摘的。

长在地主老爷家地里的,那就是老爷的,乱碰会被打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