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138章 谣言四:霸气誓言&伟大密旨。

【第四个谣言:霸气誓言。

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

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

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

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

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大秦,咸阳。

嬴政紧皱的眉头突然放松开来。

“朕说过!这不是谣言!”

虽然一眼看不符合此时的说话习惯,但看了这么久的天幕,这段话肯定很对后人胃口。

朕要刻到皇陵里,还要安排人刻在泰山。

“臣有奏!”x2。

叔孙通与李斯对望一眼,李斯客气道:“博士先?”

叔孙通一拱手,毫不客气的说道:“那就多谢了。”

叔孙通,汝母婢也,我客气,你难道不应该也客气一下?

你我不应该一来二回的推让,等陛下圣裁吗?

你个儒家弟子,一点也不客气,这何乎周礼吗?

“博士,请言之。”

秦汉时,皇帝与朝臣对话和后世相比是比较平等的,即便是大权在握的秦皇汉武也一样。

“臣觉得此誓不仅是陛下之誓,更是数十万秦军之誓。”

“千秋万载,永佑华夏。”

“以后新造之兵器,是否可以加上这段话?”

“不行!”墨家连忙出声制止。

你以为造兵器是闹着玩啊?

往上刻这么长一段话,做几件可以,做成制式兵器……

前线刀、剑都碎成渣了,咸阳城的新兵器都还没造出来。

叔孙通听完墨家的解释,这么难的吗?

李斯看着叔孙通着急的模样,强忍住笑意。

该,你活该!

叔孙通又向墨家问道:“那如果小规模做呢?”

“这个可以!”

“那是否可以做一批,先给咸阳军队更换。”

墨家:我是不是给你脸了?你还指挥上墨家了?

造纸、火器、蒸汽机、皮卡,除了纸有个头绪,墨家忙都忙不过来。

要不让你儒家来?

“此事不急,造兵器太为复杂。”

墨家:陛下还是比我们的。

“墨家先研究火器吧,等有了火器,以后用到刀剑的地方就少了。”

“完全可以作为荣誉赏赐,以后再做也不急。”

“对了,派去联系巨子的人到哪里了?”

墨家:“……”。

这才多久?晌午都还没到。

“按时间算,应该刚出咸阳。”

“哦,不急,你们先研究纸张,等巨子来了,火器进度应该很快的。”始皇对墨家安慰一番,突然又望向悄悄退回人群中的李斯:“李斯,请言之。”

李斯:……。

“臣想说的,刚才已经托博士帮臣说了。”

群臣哄堂大笑,嬴政也被逗乐了。

“行,朕知道了。”

叔孙博士怒发冲冠,李斯,你**很无耻!

你和我想的一样,你就直接说!

什么叫所言是你所教?

能不能要点脸,逞口舌之力有意思吗?

【除了最后一句,其他的始皇都没说过。】

明知天幕里的人听不见,始皇还是强调了一声:“不,朕说过!”

“朕可以证明!”

【其一:与先秦语言习惯不符,如今现存的始皇歌功颂德的石刻基本是四字一句。

先秦时,通用竹简,为了节约位置,所以晦涩拗口。

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春秋笔法,一字含褒贬。

用最少的字,来表达最多的意思。

大家小时候都学过的先秦文言文:“将食,胀,如厕,陷而卒。”

翻译成白话文,起码得几十个字吧,如果再用些修辞手法,一百个字可能都打不住。】

【当然,这并不足以堵住某些极端粉丝的口。

他肯定会和你扯:记载肯定是用文言文,但平时说话难道都这样吗?

我就说始皇平时说的是大白话,然后被人毫不修饰的记下来,有问题吗?

这时候和他讨论史料、文献、科学手段证明文言文最早就是先秦人平时说的话,毫无意义。

他肯定听不进去,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证据拍他脸上。

可考的最早出处在一本玄幻小说《大话秦始皇》第九章,作者是玻璃幻月。】

大汉,长安。

“司马相如,朕给你十日,你也写一个如此霸气之语。”

刘彻想不通,后人不是说秦皇汉武吗?

怎么始皇有这么霸气的谣言,朕就没有?

还造谣说朕好男色?

朕好男色吗?

朕只是好美色。

冷知识:“美”在古代,最早是用来形容男性的。

司马相如还在写汉武帝想要的称号,冷不丁又加个任务。

双手一摊,爱咋咋,不伺候了。

大不了,这官不当了,我妻子家可是大商人,还能饿死我不成?

“那朕只能当你是司马懿祖先,为民除害了。”

老实人就该受欺负吗?

皇帝很了不起吗?刀剑加身不会死吗?

司马相如怒了,大声吼道:“不行!”

“十日太久了,五日即可!”

大明,北平。

“此话当真是霸气侧漏。”

从明清时期的小说话本中可以看出,当时古人日常交流说的话,已经无限于趋近此时。

朱元璋、朱棣两父子,有时候下诏书、批复奏表直接用的都是被文人称为“粗鄙不堪”的大白话。

洪武自称咱,永乐自称俺。

永乐朝,朱棣让群臣上表言如何平胡人之患。

有位朝臣从三皇五帝的德治仁政,讲到周礼,又写自己对孔孟之道的理解。

洋洋洒洒上万字,全是仁义道德,对于如何平定胡人,他在最末尾用了两个字终结:教化。

朱棣御笔朱批十个大字:俺入你娘,写的狗屁不通!

朱棣脾气很好,换成老朱,得先派人把大臣的屁股打开花,然后再叫来臭骂一炷香。

“爹,你该不会想……啧……改自己用吧?”

大胖嘴里含着鹅卵石,含糊不清的问道。

大胖对着儿子和弟弟挤眉弄眼,还是你们对我好,专门洒上了名贵香料。

还真别说,味道还挺好,怪不得后人喜欢嘬一口下酒,确实美味至极。

朱棣道:“朕没有那么不要脸。”

“加进奉天靖难记,把秦改为明,把始皇改为洪武。”

朱棣左手在桌上轻扣,顿了顿补充道:“最后一句改为:朕为太祖皇帝,四子为太宗皇帝……”

朱棣停下言语,好像不太合适,哪有皇帝生前定庙号,还把儿子的也定了。

大胖吐出石头,又挑起一块放入口中,瞬间满脸春光,这块在蜂蜜中泡过,好甜。

“砰!”

朱棣一拍桌案。

大胖哎呦一声,捂住左脸。

“啊!爹,又咋了?”

“你这一吓,牙都快给我硌碎了。”

……

“老二,大孙子,你们吃!”

“你现在按着这段话给朕给改,改成你爷爷说的,加到奉天靖难记里去。”

汉王爷连忙将托盘端开,拉着朱瞻基找个角落开嘬。

“怎么样,大侄儿!你二叔聪明吧?”

“你还想搞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捉弄你爹?”

“还好我有先见之明,这下轮到咱俩享受了。”

朱瞻基挑了块甜的含在嘴里,吐槽道:“这是因为好吃,如果不好吃,还轮得到我们?”

汉王爷右手搂住朱瞻基的脖子,贴在耳边低吟道:“大侄儿,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想什么吗?”

“捉弄你爹,老爷子只会以为是我干的!”

“老爷子爱看我和大哥斗,却又想我们兄友弟恭。”

“真弄的难吃,你猜老爷子会不会让我吞下去?”

朱瞻基委屈巴巴的道:“二叔,你想多了,我还是个孩子啊。”

“怎么会有如此下作的手段?”

汉王爷右手往朱瞻基脖子轻轻一捏,旋即又松开:“就当我想多了吧。”

“把酒拿出来。”

“刚才你偷偷顺了一壶酒,别以为我没看见。”

【第五个谣言:伟大密旨。

谣言最初的版本是始皇给南征百越的军团下了密诏:“一旦中原有难,绝不可北上勤王,一旦大军北上,南中国将非华夏所有。大秦可以亡,华夏族群不能亡。”

后来又延伸到负责防守胡人的长城军团,也不可以动。

而密诏的内容也成了,始皇曰:“秦可亡,华夏不可亡!”】

叔孙通又往前一步,却没抢过李斯。

“陛下,臣有奏。”

嬴政只是挥手示意他退下,又给了他个意味不明的眼神。

李斯悟了,直接去做就行了,不要说出来。

随即得意洋洋的望着叔孙通,看见没?你还需要和陛下长篇大论解释半天。

而我,只需要和陛下对视一眼,便互知心意。

我追随陛下数十年,知根知底,亲密无间。

岂是你一个后来者,三言两句就能后来居上的?

叔孙通不计较,你干的这事,是谄媚之臣做的。

鄙人不屑于去做,你就踏踏实实做个讨皇帝开心的奸臣吧。

哦,以前这样做的,好像是叫赵高吧!

可惜李斯不会读心术,否则可以直接上演大秦朝堂首场无限制格斗。

【这个离谱的谣言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年2012世界末日的谣言。

如此离谱,居然还有无数人用这条理由为秦二世而亡开脱。

什么要是长城军团和南越军团回来,秦就不会亡,先灭刘邦、再灭项羽,大秦万万年。

两个字,扯淡。

长城军团没回来,那巨鹿之战时,王离手下的二十万大军,都是兵马俑吗?

哦,也对,这样就说的通了嘛。

怪不得项羽背水一战,五万打败二十万,原来都是泥塑啊。

当然你也可以继续扯,长城军团有三十万,最精锐的十万还在防备胡人,若是回来,项羽不一定能赢。

诚然,有些道理,毕竟没发生的事,你做任何假设都是可以的。

但拾柒要说,如果全回来,能不能打赢项羽我不知道,但秦只会灭的更快。

不要拿我们此时的疆域去衡量古代,汉武帝为何要夺取河套,除了需要养马、夺取胡人的放牧地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

河套离长安太近了,一个冲锋的事。

该不会真的有人天真的认为,古代匈奴生活的地方仅仅局限于今天的内蒙古和外蒙古之地吧?

如今的甘肃、宁夏、青海都是,时而中原直接统治、时而羁糜统治,更甚之直接就是胡人的地盘,秋高气爽、马肥刀利之时,趁着中原刚刚收获,就进来抢一波。

如果长城军团全部回防,大秦将会取代大宋,达成双一流成就。

即:是第一个封建帝制王朝的同时,也是第一个被异族攻灭的中央王朝。】

【其二,不扯南越军团负责人的自立之心,单看南越军团的组成。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罪犯)、赘婿(奴婢)、贾人(商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并且秦攻百越之战有三次,在第一次大败之后,受限于无兵可用,第二次和第三次都大规模征召楚地的原楚国兵。

你猜一群罪犯、奴婢、商人加上楚人为主的军团,回来是高喊着:“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去保护大秦?

还是怒吼道:“暴秦无道,人人得而诛之”,随后揭竿而起?】

大秦,咸阳。

群臣惊愕,倒不是因为灭秦之言。

蒙恬怒骂道:“五十万,大败而归,导致无兵可用?”

“这打的什么仗?”

屠睢更是冷汗直冒,毕竟前不久才定下自己为出征主将。

“臣损兵折将……”声音略带哭腔,跪下便要请罪。

先秦两汉,虽然不太兴跪地磕头这一套,但还是有的。

况且屠睢心中已经能够想象到败的有多惨了。

无兵可用以至于征楚兵,五十万出征,回来的有十万吗?

其中多数为老秦人,屠睢哭啼是真切实意的。

“王老将军、李斯,将他扶起来。”

李斯近前用力一拉,暗叹,果然是武将,随即尴尬的望着王翦,老将军您倒是一起用力啊。

王翦用力一脚踹了上去,差点让自己摔了个趔趄。

“站起来,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

“现在还没败,不思如何改正,反倒先哭起来了。”

“要是不能领兵,就滚回家带孙子。”

眼见屠睢还跪着,王翦像抓小鸡一样,单手把他提溜起来:“别逼老夫动手啊,老夫最近没揍王离,正是手痒难耐。”

王翦揍王离,谈不上揍,一般是将王离衣物脱掉,挂在树上拿鞭子抽。

最惨的不是挨打,而是风吹鸟儿动。

屠睢都四十一了,孙子满地跑,可丢不起这个人,憋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向始皇行礼:“臣有罪。”

“你无罪,要真有罪,朕和朝臣都有罪。”

“兵分五路,各个击破,遇强敌再合兵的政策是朝堂一起定下的。”

“此事先停下吧,看天幕会不会透露出何种原因败亡,再做更改。”

始皇没怀疑是屠睢的问题,毕竟是参加了数次灭六国之战的老将。

再不济也不可能是兵法没学到家,恐是自己一直不以为意的地势原因。

百越之地气候炙热,地势卑湿,山岭丛杂,瘴雾极重,多蛇虫。

【其三:不说百分之百,至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皇帝,都没有牺牲自己家族统治,为民族、为百姓千年计的觉悟吧?

即便真有穿越,一个生在春风里、长在红旗下,学人民史观长大的人回去当了皇帝。

或许刚开始时会有这个觉悟,但长期大权在握、锦衣玉食、天下之物一言可得,他还会有这个觉悟吗?

答案是肯定没有。

从夏商周至今,五千余年的历史里,这样的人只有一位。

他会把自己的长子送到最危险的战场,他拼着身后名不要,也要把肉食者拉下马。

他明明可以做一个统治阶层歌功颂德的金身佛像,可他选择做一个活生生的人。

他想告诉我们:他也有喜怒哀乐,有七情六欲,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能做到的,我们也可以!】

李世民感叹道:“这就是后世人人想念的那个人吧?”

“人人都想做至高无上的天子,他却选择做一个活生生的人。”

“真好,千年万年过去,亦会有人记得他。”

长孙皇后看出自家夫君的羡慕之情,出声安慰道:“二郎,也可以。”

李世民缓缓摇头,指着天幕还没消散的文字笑道:“朕是那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