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152章 历史的八个教训

第152章 历史的八个教训

书名:刷视频:震惊古人 作者:水光山色与人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2 14:51:55

【#历史的八个教训#】

【教训一:人类从不接受教训。

每一个王朝怎么得天下就怎么失天下,太阳之下无新事,每一代人都自信的认为自己不会重复前人的错误,然而历史的教训却总是在未来更大的舞台,以更大的代价发生。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历史循环的本质就是人性的循环。

历史不是科学,不是百试百灵的公式,历史是个怪胎,更像是一门哲学与艺术。

我们对于历史的认识总是不完整的,很可能还是错误的,可能被互相矛盾的证据和偏见蒙蔽,也可以被情绪或信仰曲解。

立场不同,对历史的判断也不同,只有谦逊、敬畏、怀疑、务实,用人性洞穿历史才能弥补人性天生的缺憾,这是人类几千年历史的最重要的一条教训教训。】

大唐,长安。

“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唐皇口里念叨的句子出自《左传》,一个春秋战国就明白的道理,到今日仍然……

先汉、后汉、魏晋、南北、隋,如何得的天下,便是如何亡的。

李世民说道:“高明,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炀帝视万民如草芥,由此失了天下。”

“大唐视万民为民,由此得了天下。”

“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呵……”李世民还没说完,就被李渊一声冷笑打断。

“你才是开国皇帝,你如何得的天下,你不清楚?”

“玄武门可还在那儿,你要不去走走,看能不能想起来?”

“高明……”,李渊语重心长的说道:“可千万要兄友弟恭,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李世民:(?`~′?)

满堂寂静,李承乾不知如何回答,低首摆弄指头。

群臣冷汗直冒,这是我们能听的?

我们要走,您不准我们走,您还看我们……?

李世民眼神投向群臣,你们倒是说句话来转移话题啊!

程咬金与唐皇四目相对,唐皇不停挑眉:说话!随便说啥!只要说话朕就赏你牛!

程咬金一咬牙:“臣……”

李渊:“咳咳咳,知节,朕知你心意,四头牛就够了,不需要送六头!”

天上乌鸦呱呱飞过,朝堂死一般的寂静。

“阿耶……”李世民还想说话,直接被李渊粗暴打断:“看天幕吧。”

“有什么想说的,等会再说。”

【教训二:战争才是历史的常态。

战争源于永恒的人性,源于自私,源于错误的侵略冲动,源于愚蠢。

1914年1月的时候,欧洲很少有人能想到7个月后全世界会陷入一场灾难性的战争当中。

德意志、奥匈、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四个大帝国崩溃,英法取胜,但遭到严重削弱。

人类通过一战没有学会的东西,将被迫通过代价更为惨重的二战再温习一遍,

战争裂解了旧国家,也催生了新国家,催生了英雄崇拜与集权。

战争是一个国家觅食的方式,是各种观念发明制度的来源。

战争不会随着文明的发展而减少,和平只是一种不稳定的平衡,只能靠公认的霸权或势力均衡来维持。

有历史学家统计:在人类几千年历史中,只有两百年没有发生过战争教训。】

【教训三:自由和平等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在已知的历史中,只要文明与社会在演化发展,财富就会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直到众多穷人的力量与少数富人的力量势均力敌,形成恐怖的平衡。

在这之后人类的历史有着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来让这一问题取得周期性的缓解,或用妥协的手段平等分配财富,或用斗争的手段平均分配贫困。】

“汉末黄巾之乱,因此而起。”李渊提笔在李承乾用来抄录天幕文字的纸上写下两个大字:世家。

随后不动声色的放到李世民面前问道:“二郎,看朕的书法如何?”

群臣偷摸打量,李世民脸一黑,群臣又把头埋下。

李承乾不解其意,想要出声询问,却被长孙皇后拉到身旁:“来,抱着弟弟,莫要让他出声哭闹。”

李世民夸赞道:“好,不过还能更好。”

随即提笔一横,将世家两字拦腰截断,另写两字:国家。

李渊乐的不可开支,笑道:“二郎,写错了。”

李渊提笔又写:家 国,不过二字之间留了很长的缝隙,顿了顿又加两字变成了:世家之国。

“呼~呼~”李渊把墨迹吹干,又将纸卷起来,放入李世民怀中:“你的书法不及朕,拿回去裱起来,慢慢学吧。”

李承乾怀抱着弟弟,目光却望向低首的群臣。

所以祖父是在问父皇如何对付世家吗?

世家真的很可恶吗?我们不也是世家一员吗?

母后的家族是世家,舅舅是世家,难道有一天我当了皇帝,也要对母族动手吗?

怀里的李治咬着指头,咿呀咿呀的叫着。

传到李承乾耳中倒似人语:舅舅必须杀,不杀留着过年啊?

【教训四:文化趋异,文明趋同。

在真正的历史中,人类创造的文化很多,创造的文明却很少。

文明更强调共性、普遍性、普适性,对应的是野蛮,强调的是“明”,是如何明白后照着做,具有进步形态的意义,是从低级到高级,从愚昧到开化。

文化则更强调特殊性、差异性、民族性,强调的是“化”,是如何一代一代的耳濡目染,是一代代的各有所爱。】

【教训五:自由有两种,一种被限制,一种被滥用。

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称赞自由、热爱自由。

然而许多名为“自由”的激进变革唯一的特点就是没有自由,是打着自由的旗号剥夺别人的自由。

事实上真正的自由并非是做自己的主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毫无约束的行动。

真正的自由是被限制的,并不是去做什么的自由,而是免于什么的自由,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的自由,是免于干涉、阻碍、强制和侵犯的自由。】

【教训六:民主是所有政府形式中最困难的。

民主是一种脆弱和难以维持的政形式,它违背了人的本能和天性。

人是有缺陷的,有毛病的和不完美的,而它却需要最大限度的普及聪明才智,需要放弃激进与狂热,学会谦卑与自嘲。

因此在历史中,它极少获得成功,总是遭遇挫折。】

【教训七:只要有不满就会有神灵。

对现实强烈不满的人来说,天堂和乌托邦是替代绝望的唯一选择。

他们就像是井中的两个水桶,当一个下降时,另一个就会升上来,当宗教衰退时乌托邦主义就会兴起。】

【教训八:历史是少数求新者之间的冲突。

历史上的伟人、英雄、天才,这些人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的产物。

历史上的种种事件因他而发生,他的思考和决定又深刻地影响历史的进程。

人类历史的冲突正是他们彼此之间的竞争与冲突,另外的大多数人只是为胜利者鼓掌欢呼,并充当历史实验的原材料。】

评论区:

〖除了科技以外,宇宙中无新鲜事。〗

〖偌大的国家是由具体的每个人组成的,而不是一个人,团体无法吸取教训,因为需要平衡利益。〗

〖周而复始,就是历史。〗

〖不是人不吸取教训,这个东西就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当你解决了上一个王朝的问题吸取了经验,新的王朝还是会进入新的坑里面无法出来。〗

〖人性永不变,历史会重复。〗

〖历朝历代都在总结前朝教训,外戚、宦官、藩王、女子、文人党争、藩镇,历朝修修补补,到了清朝,几乎把所有的补丁都打上了,然而还是亡了。〗

齐国,稷下学宫。

百家争鸣在此地最为热烈,每天都是不停的辩论、吵架,你抄我的,我抄你的,广纳百川,融会成自己的学说。

今天因为天幕出现,辩论暂停。

但众人的刀笔却未停下,以前只能吸纳先人及对手的。

现在天幕出现了,还可以吸纳后人的。

儒、墨又开战了。

墨家先出招:“复周礼,食古不化,你们是想诸夏分裂吗?”

儒家也没给墨家好脸色:“周礼至少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总比复夏礼好的多,难道是让诸夏回到方国时代?”

墨家怒骂道:“你们偷换概念,墨家只是认为如今的礼仪太过繁琐,建议使用简单实用的夏礼。”

“何时说过要全面恢复夏朝的制度?”

“倒是历史已经证明,周礼已经完全被抛弃,未来的天下是大一统的时代!”

儒家:“呵,那也是我们儒家的大一统。”

“对,蛮来降蛮,夷来降夷的儒家!”

骂的越来越难听,却没人制止。

有人手捧一杯酒,有人掏出瓜果。

别光吵吵,拔剑动手啊!

“哼!”

“哼!”

儒墨两家同时冷哼一声,不再辩论。

再吵下去便是粗鄙不堪之话语,徒让其他各家看笑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