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176章 偷国(终)

第176章 偷国(终)

书名:刷视频:震惊古人 作者:水光山色与人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2 14:51:55

【但是这个时候,朴卡卡灵机一动:正统的历史学家用不了,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其他做历史研究的人。

于是朴卡卡就把手伸向了另一个方向:野史。

全世界范围内很少有正派的学家愿意为了野史去着书立说,而韩国为什么会搞出这么离谱的事呢?

其背后有它特殊的历史成因,我们把时间倒回到朝鲜半岛的日据时代。

在近代以前,韩国的政治外交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事大主义。

即自己是臣子,而中原的王朝是君王,所以朝鲜应该以臣子对待君王,儿子对待父亲的礼节去对待中原王朝。

比如说在明朝的时候,只要是大明的命令,朝鲜都是无条件服从的,这就是事大主义的表现,甚至朝鲜还对外宣称自己就是小中华。

而朝鲜的这份孝心并不是只针对明朝,而是只要谁控制了中原,谁就是朝鲜的父亲。

但是可惜的是大明后来犯了一个所有国家都会犯的错误,那就是他灭亡了。

在满清入关之后,朝鲜人懵了,自己的父亲大明,可是汉人建立的王朝,天下无敌,怎么会打不过野猪皮呢?

所以在朝鲜的历史认知上,清朝取代明朝统治中原这件事上一直被称之为以夷变华。

而自己作为曾经大明最忠心的儿子,自认的小中华是绝对不会向野猪皮低头的。

当然后来清朝暴打了朝鲜一顿,暴打之后,朝鲜就放弃了小中华的身份,宣布自己成为清朝的藩属国,然后把对待大明的那套事大主义又拿出来服侍清朝。

事大主义是韩国贯彻了几百年的国策,可到了十九世纪末的时候,韩国的思想开始有些变化了。

因为此时在国际上强敌环伺,而大清又没有能力保护朝鲜,那该怎么办呢?

总不能祈求日本来保护自己吧?

朝鲜是非常看不起日本的,那中原王朝不能保护自己,又不能去求日本,怎么办呢?

很简单!建立一个民族国家!

于是朝鲜在这个时候开始兴起民族思想的萌芽,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杰出的”历史学家,比如申采浩、朴殷植和郑寅普。

他们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小事:韩国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吹的历史。

如果照实写出来那简直就是丢人他妈给丢人开门——丢门到家了。

后世儿孙看见祖先今天给这个磕头、明天给那个磕头的记录,估计得活活气死。

于是为了能树立一个民族国家,他们开始对韩国的历史进行了“一点点”小小的修改。

为了建立一个民族国家,轰轰烈烈的韩国史书修订运动开始了。

在这一次修订运动当中,他们决定要明确韩国民族的伟大和悠久,通过重新叙述历史的方式来建立起朝鲜民族的认同和自信。

为此他们开始到处对外宣传檀君朝鲜说,否定掉一直以来被视为正统的箕子朝鲜。

在这一时期的修改当中,他们也删改掉了大量的慕华内容以及事大主义内容。

并且为了能显示自己民族的伟大,他们给自己认了一个新爹——高句丽。

他们说祖上是高句丽,然后又说祖先非常强大。

甚至多次攻占中原,漳州、泉州以及整个东山、整个江浙都曾经是属于他们的土地。

但是因为在中古之后,祖先开始中原文化,所以开始变得自甘附庸,充满奴性。

中原人是废物,所以他们学习了中原人的文化,变成废物了。

而且中原人其实只贡献了文化当中糟粕的部分,历史上有大量的名人,其实都是他们自己人嘛。

所以现在的朝鲜应该在境内废除掉那部分由汉人创造出来的中原文化糟粕,重新成为真正的朝鲜人。

那如此逆天的言论真的能让别人相信吗?

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呢?

韩国是如何的将这种错误的历史观念变成他们所谓的正确历史的?

这就是下期的内容。】

评论区:

〖以前看大长今还不错,现在回头一看忙活半天几个凉菜。〗

〖韩国的宫斗剧,宠妃们做菜讨好国王,忙活了一上午做了一大桌泡菜。〗

〖韩国有人还把奴隶卖身契当传家宝。〗

〖好像是节目吧,有没有原型就不清楚了。〗

〖即便没有原型,也侧面印证了这群知识分子其实对他们的历史还是很清楚的。〗

〖韩国永居考试,学韩国历史,他们还认渤海国为???,还说跟成吉思汗打了40来年。〗

〖你是说一路西进横推到欧洲的成吉思汗?〗

〖啊???韩国人是真敢吹啊!〗

〖偷有时候还能偷错,看了一眼中国的百合粥以为是大蒜粥,就给偷回去了。〗

〖还有对联偷成挽联,故宫偷成陵园。〗

〖婚礼现场放花圈,还要放照片在花圈中间。〗

〖葬礼偷回去,成了婚礼。〗

〖韩国还有人说屈原是韩国人。〗

〖偷都没偷明白,屈原是楚国人,不如说李斯、韩非、郑国,这才是正儿八经的韩国人。〗

韩国。

“你们说我们去打箕子朝鲜怎么样?”

韩王安想的简单,我打起华夏大旗,用为后世子孙报仇的名义,秦国应该不会偷袭我们吧?

至少在统一箕子朝鲜之前,秦国应该不会动手吧?

“王上,秦人……”

秦人会讲道义吗?

王上连送韩非去和亲都想的出来,怕是真认为秦人讲道义。

大臣顿了顿,叹息道:“即便真打下来,然后呢?”

是啊,然后呢?

打下来了,秦人就不会打我们了?

会任由我们在那里立国,让我们繁衍生息?

韩王安讪笑两声,底气不足的解释道:“至少多活了些时日嘛。”

“写份国书,连同婚书一起送去。”

“试试嘛,反正韩国早晚都被灭,能多撑一天算一天……”

大臣们眼观鼻,鼻观心,这国书留在史书上肯定不是什么好名声。

尤其这婚书,谁写,谁被嬴政活剐!

谁爱写谁写,反正我不写,反正是王上的建议,要不您写?

大臣们齐齐望向韩王……

艹!

韩王:“都不写,是吧?”

“那把韩非叫回来,也不用去和亲了。”

“朕要变法!除了废朕的权利,所有事情都由他一言而决。”

变法是万万要不得嘞,写吧,写吧,一人写几个字,有事大家一起扛。

大臣们越看韩王,越觉得他不像个东西。

一点本事没有,还学嬴政自称朕!

我呸!

大秦,咸阳。

叔孙通一拱手,笑意昂然对李斯说道“恭喜,恭喜。”

李斯懒的和他一般见识,皱眉思索。

共同记忆、民族国家、国家仪式。

有没有可能用在如今的大秦身上?

春秋、战国的不行,但可以更往上,周朝开国,夏商两朝。

“你的新儒家,还搞吗?”

叔孙通愣道:“什么意思?”

“你我合力,将六国重塑为一体!”

“这可是天大的功劳!”

“你让我伪造历史?”叔孙通连忙拒绝道:“我可是儒家学子,做不出如此不要脸的之事!”

儒家还真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李斯不想吐槽,对他解释道:“本来就有的事,不需要伪造。”

“六国之人祖上本来就是一家。”

“只是需要你在往上古找找,比如开天辟地、造人的传说。”

“这本来就是神话传说,可谈不上伪造。”

叔孙通有些为难的说道:“伪造的事真的有人相信吗?”

“要不等天幕放完这个视频再研究研究……”

酒店。

十七点入搜索框开始搜索:酒痴东梦。

“这么多盗用音频的,盗也不盗全,还要去找。”

一番操作之后,手机又回到了这个视频。

“靠,原来这是酒痴东梦发的啊。”

“我说bgm怎么这么土!”

右滑,刚刚看过,进入。

【韩国人宣称自己有着5000年的历史。

所谓的汉族人的文化不过就是他们韩国祖先的文化糟粕。

听到这里,大家肯定绷不住了,那么问题来了,韩国这种逆天的历史观念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甲午中日战争,清朝大败亏输,在战败之后,清朝只能被迫承认了朝鲜成为独立国家。

说是独立,但其实相当于被清朝割给了日本。

朝鲜的日据时代到来了,日本在侵略其他国家的过程当中特别喜欢搞奴化教育,所以当时日本对朝鲜的政策就是要求朝鲜学习日韩一体论。

日韩一体论宣称:日本自古以来就支配朝鲜,日本和韩国其实是同一个民族。

所以中原王朝根本不是真心帮助朝鲜,这就是为什么朝鲜一直积贫积弱的原因。

如果朝鲜想要变得强大,那就只能接受日本的指导和支配,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

弹幕:

〖阿西吧和小八嘎还真是一丘之貉。〗

〖你高看阿西吧了,他们还不如小八嘎,小八嘎正儿八经当过列强,阿西吧一辈子都没强过。〗

〖阿美是爷爷辈,八嘎是儿子辈,阿西吧是孙子辈。〗

〖那阿英呢?〗

〖阿英比较特殊,一会儿是太爷爷,一会儿是爷爷,一会儿又是兄弟,目前距离儿子辈还有一小段距离。〗

〖总结:阿英拥有充分的上升、下沉空间。〗

……

【这样的历史论调被日本人推崇之后,韩国人懵了,你编历史编到我头上了,简直是倒反天罡!

于是在这一时期,朝鲜的一些学者站出来了,他们认为一定要给孩子们传授真正的历史来抵抗日本的文化侵略。

但问题来了,要给孩子们讲真正的历史,讲那段对中原王朝卑躬屈膝的历史吗?

如果这样,恐怕孩子们学了有反作用,看到日本这么强,直接给人跪下怎么办?

于是,韩国人自己编造的历史在这一时期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同时也是在这一时期这段被编造出来的历史在朝鲜开始反复传播。

直到二战结束之后,朝鲜人才从这种环境当中解脱出来。

但是问题在于,此时几乎所有拥有话语权的中年人都是学习着这种编造的历史长大的,所以编造历史就被这样延续下来了。

而且不仅仅是普通民众受到了那一个时期的影响,就连历史学者都普遍受到了影响。

比如说在日本殖民时代就已经在史学界享有名家地位的朝鲜史学家李丙焘,他写过一本《韩国史大观》,在书中他同样采用了上面所说的编造的历史作为打底,以几乎没有任何史料作为支撑的檀君朝鲜说作为韩国历史的开端。

不过,李丙焘毕竟是史学大家,所以大部分的内容还是很公正的,只是不太愿意承认韩国人其实是汉民族的一个分支。

而到了后来,朝鲜半岛分裂成朝鲜和韩国之后,韩国对历史的编造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李基白和姜万吉为首的韩国历史学家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升华。

当时的韩国已经被他们塑造成了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特别是李基白所着的《韩国史新论》,后来甚至因为影响力过大,被翻译成了英文、日文、中文等多国文献,最后甚至成了全世界范围内研究朝韩历史的重要文献。

面对这么好用的工具,朴卡卡肯定得赶紧用起来。

于是在朴卡卡时代,他开始推动了韩国官方的历史修订,由官方政府来牵头,对当时的韩国历史进行“取其糟粕,去其精华”的修订。

刚开始,这样的修订运动其实还比较靠谱,刚开始出版的一些书,比如:《韩国独立运动史》、《日帝侵略下的韩国三十六年史》之类的书相对比较客观。

因为这些都是近代史,很多成年人就是从这个时代过来的,所以这个时代的史料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修改。

但是紧接着,他们就要开始修订中古代史,而这部分史书的修订,开始大量的借鉴了前面所提到的“诸位往圣先贤的典籍”。

在传播虚假的历史方面有三部代表作品:《桓檀古记》、《揆园史话》、《大朝鲜帝国史》。

任何喜欢历史,但是没有看过这三本书的小伙伴都只能度过一个相对比较失败的人生。

只有当你看过这三本书,你才能拥有一个完整的、彻彻底底的、失败的人生。

其中《大朝鲜帝国史》,本书的扯淡程度属于三哥来了都要跪地膜拜。

在公元前6000年,朝鲜的祖先就诞生在了帕米尔高原,但是他们并没有在此定居。

反而从帕米尔高原徒步的走到了如今的朝鲜半岛,在这里建立了辉煌的文明。

然后在公元前3898年,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且一直压着大夏暴打,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随后又有一个部族去到了日本,成为了日本人的祖先。

在随后的时间中,韩国人又做出了一系列惊为天人的操作。

比如说在面对唐朝进攻的时候,多次打退唐朝,甚至李世民的眼睛还瞎了。

其他离谱的内容还有很多,但是这里就不展开讲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

而这三本书内容是差不多的,都是讲述一些类似的内容。

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三本书竟然能在不同时期得到不同官方的支持,甚至政府还下场亲自宣传。

回到最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如今的韩国会形成这样的民族性?

韩国的历史学家郑大钧先生曾给这个事情下过一个结论:造成今天韩国民族主义的基本性质的是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改良民族主义。

始作俑者就是当权了十八年的朴卡卡,改良民族主义目的就是为了衬托自己政权的合法性。

所以他要让韩国人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甚至自豪。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他甚至不惜造假。

这就导致在经历了韩国的民族主义之后,我们在韩国能看到的是自我与民族国家文化之间很强的一体感和民族优越感。

这种改良的民族主义帮助了韩国摆脱了贫困,但是也让韩国人丢掉了谦逊,变得更加的傲慢,这就是韩国民族发展成现在这样的核心原因。

虚假的历史构建出了虚假的民族,而虚假的民族性又赋予了韩国人虚假的荣耀。

而这份荣耀又让他们充满遐想,但是偏偏他们国家的国力又十分的弱小,和幻想中的强大国家伟大民族相比,那简直就是下水道,这就导致了如今在互联网上能看到韩国人大多看起来都很扭曲。】

评论区:

〖我的评价是建议韩国睁眼看世界。〗

〖南越编历史和朝鲜属于不相上下。〗

〖哪儿?帕米尔高原?中国最西边那个?〗

〖为什么徒步走过去,是不喜欢骑马吗?〗

〖他们编的时候,没觉得有bug吗?〗

〖会农耕就没必要迁徙那么远,迁徙那么远就肯定不会农耕。〗

〖笑哭了,相当于匈奴人教中原人种地。〗

〖我就一个问题,这历史在韩国内信的人多吗?〗

〖多,并且不信的那部分是认为自己不止五千年历史,应该是一万三千年。〗

〖其实这样挺好的,信的人越多,将来明白了真实的历史,道心崩碎的更快,毛熊最后不就是因为……〗

〖你扯远了哈,咱们聊聊李世民。〗

〖乐,李世民秒变夏侯惇。〗

〖一个海外军事基地居然还有历史?〗

〖嘿嘿,能在美军基地建国,侧面不正说明人家的强大嘛。〗

〖刀拔快了,下次记得加狗头。〗

〖日韩确实一体,就像欧美一样。〗

〖你这分区方式有点眼熟。〗

〖哥,求资源。〗

〖戴雨农下手还是轻了。〗

〖???〗

〖朴卡卡在抗战胜利前夕,被雨农的手下抓了,打了几棍就说自己是朝鲜人,给了点钱就放了。〗

清朝灭亡前,朝鲜有位太上皇。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

他是一个很善于抓住机会的人。

“大清灭亡已成定局,如何火中取栗?”

“圣初,洵卿,你们怎么看?”

圣初:金炳始。

洵卿:金允植。

二人是朝鲜士大夫阶层,与大头交好。

二人对视一眼,相视一笑:“打!”

大头也笑道:“打哪儿?”

文人墨客总是爱附庸文雅,金允植提议道:“不如,我们都写在手上。”

提笔写在手中,三人对视一眼,手摊开,赫然皆是两个大字:“日本!”

打不打的过不重要,重要的是打。

打起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打起来,要撤我,要灭我,我直接放寇入关,还要对天下万民说:“不是我不打,是朝廷不让我打。”

“断了我的粮饷,绝了我的兵源,我不能让随我出征的兄弟们,都死在异域。”

“万般有罪,罪在我身。”

到时候无非寻死觅活一番,嚷嚷着愧对天下,愧对后人,随后找个地方待着练兵,等待东山再起罢了。

况且,我是打日本,有大义名分,至少没掉头入关。

天幕出现,那群要驱逐鞑虏的,怕是早已经等不及咯。

这反清复明的大事,还是让他们去做吧。

自古以来出头鸟,很少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